Ⅰ 世界上說漢語的國家有哪些
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佔世界人口使用語言五分之一)、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三(第一為英語,第二為西班牙語,有5000多萬外國人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之一。
漢語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急劇發展和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漢語作為世界了解中國、進入中國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教育機構、企業以及傳媒的重視。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這一需要,有著20多年國際教育經驗的美國蘇琳教育基金會審時度勢,聯合美國孔子大學、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西華盛頓大學、美國阿蘭特大學、南加州學院、美國塔寇馬學院、美國綠河學院、阿根廷universidad iberolatinoamericana大學及等全球50多所大學、學院、中學、中文學校等機構,發起與聯合成立了「世界漢語聯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語
Ⅱ 全世界說中文的國家有哪些
全世界說中文的國家有: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海外華人地區。
1.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民間以簡體字為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
2.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為馬來語,但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
3.印度尼西亞的中文報紙原來有政府主辦的《印度尼西亞日報》,以及近兩年新創建的有《華文郵報》(中文和印尼文互譯)、《商報》、《新生日報》、《千島日報》等。
4.泰國,在泰華人約有900萬,佔全國人口的14%,是除泰人之外最大的族群。華人大批移居泰國主要集中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30年代。現在華人的主要居住地是曼谷和半島的中部地區,這里的人們日常也用中文交流居多。
5.越南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官方正式認定的民族共有54個。越南政府認定的54個民族分屬於下面5個語系:南亞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成立於1954年的越南之聲廣播電台有四套對內節目,用越南語及數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其中包括漢語。
6.柬埔寨影響較大的中文報紙有《華商日報》、《柬華日報》和《星洲日報》,在柬埔寨的華僑華人有約100萬。
7.緬甸的華人約在全國總人口的3%,1997年11月華文報紙《緬甸華報》創刊,是全緬唯一允許公開發行的華文報刊,後停辦。2012年9月《緬甸中文網》上線。
Ⅲ 印尼人會說英語嗎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行嗎
印尼人會說英語。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也能行的。
印度尼西亞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為由通用於廖內群島、柔佛和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語為基礎所發展的語言,基本詞彙與語法結構和馬來語相同。
學校內廣泛教授印度尼西亞語,因此幾乎所有印度尼西亞人皆能說印度尼西亞語,在商業、政治、國家媒體、教育及學術等各方面。印度尼西亞語的概念由國家主義者於1920年代提倡,於獨立宣言中明訂為官方語言並定名為Bahasa Indonesia。
(3)印度哪個地區講中文擴展閱讀
印尼最大的民族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由於穆斯林商人的影響,伊斯蘭教最初於13世紀採行於北蘇門答臘,至16世紀成為各地區的優勢宗教。
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重大節慶、外事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官員必須穿國服。印尼的國服是根據爪哇地區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裝特點制定而成的。
男士頭戴黑色無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長袖上衣或西裝,下身穿西褲,腳穿皮鞋。女士梳發髻插頭飾,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長袖襯衫,肩披長披肩,下身穿紗籠(sarung),腳穿高跟涼鞋。
Ⅳ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有幾個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沒有具體的數量統計。但是中文主要使用於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海外華人地區。
中文為我國的母語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除了中國是使用漢語以外,全世界還有一些地區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和文字。
全球只有兩個國家使用中文作為官方語言,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新加坡也只是把中文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在大約一百年前,越南、朝鮮半島等國家,都是使用中文並且是官方需要,後來的去中國化運動,他們創建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廣義上的中文(漢字)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范圍包括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4)印度哪個地區講中文擴展閱讀:
現在的中文大致可以按照字型分為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中國大陸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推行的規範字型均為簡體中文。而在中國港澳台地區、歐美地區,多使用繁體中文。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交流的廣泛,港澳台地區也開始出現簡繁同時存在的情況,但正式文書使用繁體。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政府推行簡化字,正式文書採用簡化字,但民間有時候也會使用繁體字。
同時,中國對周邊各國的影響也很大,包括韓國、越南等眾多國家,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些國家的文字都有漢字的影子,甚至一部分國家曾經使用的就是漢字。
Ⅳ 印度尼西亞講中文的嗎
英文。
不過印度尼西亞有華文學校。
講的是中文!
Ⅵ 印度尼西亞說什麼語言
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內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馬來語,是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國內所有地區都通用印尼語,同時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也有許多人使用印尼語。為了能與馬來語書面文字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現在印尼語跟馬來語的拼寫非常接近。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6)印度哪個地區講中文擴展閱讀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
Ⅶ 印度尼西亞人也學中文嗎
不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有一定比例是從中國移民來的華人,且占的比例大,所以印度尼西亞說漢語的氛圍很重,都有人本地人學習漢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Ⅷ 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是說漢語的
們知道,漢語是全球14億漢族人的母語,也是中國唯一官方語言,是中國56個民族通用的語言。目前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聯合國規定的六大日常工作用語之一。那麼,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使用漢語呢?
三、印度尼西亞
說到印度尼西亞,大家會有點摸不清頭腦,但說起巴厘島大家就都明白了,巴厘島作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一直作為亞洲人的度假必選之地,有錢賺的地方一定有中國人,很多中國商人看到了這里的商機也就移民過去了,長久下來,說漢語的華人越來越多,也就影響到了整個國家。
對於今天所說的內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期待你的回復哦!如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 、評論、轉發和收藏。
Ⅸ 世界說漢語的有幾個國家分別是什麼國家
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各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佔世界人口使用語言五分之一)、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三(第一為英語,第二為西班牙語,有5000多萬外國人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之一。
(9)印度哪個地區講中文擴展閱讀:
1、漢語的語法特點:
漢語是一種孤立語(分析語),不同於印歐語系的很多具有曲折變化的語言,漢語的詞彙只有一種形式而沒有諸如復數、詞性、詞格、時態等曲折變化。漢語的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手│洗│民│失)。
語素和語素可以組合成詞(馬+路→馬路│開+關→開關)。有的語素本身就是詞(手、洗),有的語素本身不是詞,只能跟別的語素一起組成復合詞(民→人民│失→喪失)。
現代漢語里雙音節詞占的比重最大。大部分雙音詞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復合方式造成的。有些語素雖然在現代漢語里不能作為一個詞單獨用,但是有時候在借用古漢語的詞句時,也偶爾作為詞來使用。
2、漢語的分類:
漢語一般劃分為13種方言各方言可分成多種次方言。十三種漢語一級方言分別是:官話、晉方言、粵方言、湘方言、吳方言、徽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中方言、莆仙方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