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中國粗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為什麼中國仍需要從國外進口鋼材
2009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了5.678億噸,同比增長了13.5%。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仍然有1763萬噸的鋼材進口,同比增長了14.59%,其中80%是板材。即使2010年我國鋼產量達到6.3億噸,我國仍需要進口1600萬噸左右的高附加值產品。這說明我國鋼鐵工業在高端產品方面與國外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夠把進口產品頂替掉,則可以為國內鋼鐵企業擠出更大的高端市場空間。
目前,我國鋼鐵工業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驅動發展後勁不足。先進生產技術、新工藝仍然主要依靠引進、模仿,新產品自主研發能力不強,一些高檔關鍵品種鋼材仍需進口。國內大型企業在研發投入、工藝創新、技術消化移植、產品研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技術創新機制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影響鋼鐵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
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鋼鐵企業首先要圍繞下游用戶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其次在開發新產品的基礎上,要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能夠長期穩定,持續不斷地為下游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努力開發國內短缺的高端鋼材品種,減少進口,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大力發展高強度鋼材、耐腐蝕鋼材和節能高效鋼材,滿足建築、機械、能源、化工、汽車、家電、船舶、交通、鐵路、軍工以及新興產業等國民經濟用鋼行業發展不斷提高的新需要。
你可以去各大信息網站或者鋼鐵專業網站去看這類的信息,推薦幾個比較好的,像我的鋼鐵,中規鋼鐵等等都有這類的行業信息分析文章。
B. 為什麼印度從中國進口鋼鐵
簡單的來說,就是中國的鋼鐵便宜唄,他們買了拿去賣賺差價的
C. 我國鋼鐵產量佔全球的56%,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
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製造業大國,我們國家的製造業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且也能夠製造更多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產品,能夠使得我們國家的需求得以滿足,但是仍然有一些產品不能為我們國家完全製造。
我們國家能夠製造更多產品,而且也能夠提高產品的質量,能夠符合更多人的標准,並且能夠使得更多的人購買國產產品。鋼鐵是我們國家特別需要的產品,而且我們國家的產量也比較多。我國鋼鐵產量佔全球的56%,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我認為原因有三個:
一、我國的鋼鐵需求量大。
其實我認為我們之所以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鋼鐵是有比較大的需求量的,特別是一些建築行業,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很多人可能都能夠投資建築業,並且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也就意味著鋼鐵會有越來越大的需求量,從而會影響我們國家的進口。
以上就是我認為我們國家的部分鋼鐵需要從國外進口的原因。
D. 中國鋼鐵產量數據為什麼中國還要進口一些鋼鐵
中國的鋼鐵產量和用量都是世界第一
中國現在由於技術原因
還在大量進口特種鋼
同時也出口低技術含量的鋼材
E. 上海寶山鐵礦廠所需的鐵礦石主要從印度、澳大利亞、巴西進口的原因有哪些
因為寶鋼當時採用的完全是日本新日鐵的技術和生產線,而新日鐵的高爐吃的就是進口礦,所以寶鋼的高爐也只能吃進口礦,因為它們的高爐都是為吃進口礦而設計的,進口礦的含鐵量高,而國內礦含鐵量非常低。
F. 為什麼中國的大部分鐵礦石要從國外進口 誰能告訴我
第一,中國本國鐵礦分布不均,而且大多為品位低的貧礦,開采成本高,不如進口鐵礦石相對便宜。本國鐵礦石產量不足以滿足鋼企需求。2010年中國粗鋼產量6.2665億噸。消耗了全球一半的鐵礦石。
第二,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大型鋼鐵企業分布在沿海沿江省份(如寶鋼,鞍鋼,武鋼,河北鋼鐵,首鋼),水路運輸成本低,運量大,適合從海外進口。
第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推動,為了降低成本,開拓國際市場,中國鋼鐵企業也必須融入世界市場。
G. 中國的鋼材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為何特種鋼材仍需進口
剛才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並不表示特種鋼材產量也很多,因為我國的鋼鐵創新能力還是比較薄弱,所以對於這種特種鋼材還是依賴於外國。
中國雖然是鋼鐵大國,但不是鋼鐵強國。這就相當於有些生產漲價,雖然生產出來的產品量很多,但是質量不好是一個道理,當然我並不是說中國的鋼鐵質量不好,只是一般生產出來的鋼材都是普通鋼材,但是像特種鋼,中國目前的產量還不足以滿足自需。所以一般中國使用的特種鋼都是從日本進口的。中國每年所生產的鋼鐵都是中低級鋼材,特種鋼由於技術不過關,操作達不到要求,所以沒有辦法大量產出,依舊只能依靠進口。那為什麼中國一般都從日本進口特種鋼呢?
為什麼我國沒有辦法去生產特種鋼呢?這是因為我們不具有高精度的模具鋼,如果你想要製造特種鋼,那麼你一定要有精細的模具作為模板,但是這種模具只有日本才有,所以沒有辦法,你只有去買他們的鋼材,所以就算我們如今已經是產量的第一大國,但依舊每年都要從日本進口大約200萬噸的各種鋼材,造成這種原因,就是由於我們本國沒有辦法生產這種鋼材。
H. 為什麼中國的鋼材產量世界第一,特種鋼材仍依賴進口
中國是鋼鐵大國,但不是鋼鐵強國。中國鋼鐵年產量全球第一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級鋼材;合金鋼、特種鋼技術不過關;只能大量依賴進口。
例如日本的鋼材,有很多是國內沒有能力生產的,比如高精度模具鋼,只要你想製造高精度模具,就只有買他們的鋼材。我們已經是鋼產量第一大國,每年也依然要從日本進口大約200萬噸各類鋼材——而我們進口的基本上全是我們自己無法生產的特種鋼材。
全是那些噸鋼利潤達到粗鋼的幾百甚至幾千倍的品種。近些年國內上了很多特種鋼生產線,新聞上大肆宣傳終於實現國產化雲雲,但是很少有新聞里詳細說,這些生產線基本上都是合資的。
比如車用鋼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鐵的技術。中國出原料、資金、人力還要承受污染,卻只拿了一個小頭。
(8)中國生產鋼鐵為什麼要從印度進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特鋼行業的話語權主要體現在對國際主要特鋼產品的定價權上。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巨大「落差」充分證明,若要擺脫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我國特鋼產業必須延伸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就中高端量大面廣的特鋼品種來看,軸承鋼和結構鋼與市場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場前景的兩大特鋼長材。特鋼深加工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是高端特鋼產品的發展趨勢之一。例如,特鋼板帶、特鋼棒線材、特鋼管材以及工模具鋼、高速鋼等都具備深加工的潛力。
I. 中國每年要從印度進口大量的(礦產),來自印度德干高原的地區
鐵礦石,目前印度出口的鐵礦石80%都流入中國。印度鐵礦石主要分為以下五個地區(1)庫德雷美克鐵礦有限公司:礦山位於卡納塔克邦,探明鐵礦儲量7億噸,礦石平均品位Tfe為38.6%,可產含Tfe為66.5-67%鐵精礦。其在港口合資建有球團廠。(2)拜拉迪爾鐵礦:其礦山位於中央邦南部的巴斯塔爾縣,估計儲量30億噸,其中含鐵達65%的礦石6億噸。除供國內鋼鐵企業使用外,約50%經維扎加帕特南港出口。(3)多里瑪蘭鐵礦:該礦山位於卡納塔克邦的貝拉里地區,探明儲量1.55億噸,平均品位Tfe為64.5%。礦石運到560公里處的馬德拉斯港出口。(4)果阿地區:果阿地區鐵礦分布廠、礦床規模小、含鐵品位高,目前在果阿礦區至少有80家礦山正在開采。年產50-200萬噸的礦山有丹普、薩爾戈卡、圖道等鐵礦。該地區鐵礦石出口量約佔印度的三分之一。(5)奇里亞鐵礦:其位於比哈爾邦的辛格布姆縣,鐵礦儲量19.7億噸,含鐵品位Tfe為62%-63%。該礦沒有大規模開采,產品供國內使用。
J. 上海寶鋼所需的鐵礦石,主要從印度、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的原因有哪些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國外的鐵礦品位高,質量合適,海路運輸方便,價格合適。加上寶鋼的生產線對礦石的品質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