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畫眉的綜述
熱帶風暴畫眉(英文名稱:VAMEI,國際編號:0126,JTWC編號:32W)是2001年太平洋台風季和2001年北印度洋氣旋季最後一個熱帶氣旋(如果以當地時間計算,畫眉在印度洋上維持至2002年1月1日)。
形成: 2001年12月26日
消散:2002年1月1日
最高風速:75km/h(40kts)(10分鍾平均風速) 140km/h(75kts)
(1分鍾平均風速){{{highest3-minwinds}}}
(3分鍾平均風速)
167km/h(90kts)(瞬間最大陣風)
最低氣壓:1004hPa
財產損失:輕微
死亡人數:0
影響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
2. 這是畫眉么
不是。 斑鶇
斑鶇(學名:Turs naumanni):中型鳥類,體長20-24cm。有2亞種,其羽色變化較大,其中北方亞種體色較暗,上體從頭至尾暗橄欖褐色雜有黑色;下體白色,喉、頸側、兩脅和胸具黑色斑點,有時在胸部密集成橫帶;兩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具寬的棕色羽緣;眉紋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輝棕色。指名亞種體色較淡,上體灰褐色,眉紋淡棕紅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時具栗斑或為棕紅色,翅黑色,外翈羽緣棕白或棕紅色,尾基部和外側尾棕紅;頦、喉、胸和兩脅栗色,具白色羽緣,喉側具黑色斑點。
棲息於西伯利亞泰加林、樺樹林、白楊林、杉木林等各種類型森林和林緣灌叢地帶。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隻上百隻的大群。主要以昆蟲為食。
公布於西伯利亞地區,從葉尼塞河流域往東到堪察加半島,越冬於朝鮮、日本、蒙古,偶見於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
3. 這是畫眉鳥嗎
不是畫眉
但他有一個別名土畫眉
它的學名《白頰噪鶥》
白頰噪鶥(學名:Pterorhinus sannio):中型鳥類,體長21-25cm。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枕深栗褐色,眉紋白色或棕白色、細長,往後延伸至頸側。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餘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棕褐或橄欖褐色,尾栗褐或紅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沾棕。頰、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多呈淡棕黃色或淡棕色,兩脅暗棕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相似種畫眉眼周白色,頰不為白色,明顯可與之區別。
隱匿於次生灌叢、竹叢及林緣空地 。分布於印度、緬甸、寮國、越南以及中國的甘肅、陝西等省以南、西藏、雲南以東的華南大陸、包括海南等地,一般生活於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地區以及活動於山丘、山腳及田野灌叢和矮樹叢間。(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1])
中文學名
白頰噪鶥
拉丁學名
Garrulax sannio
別稱
白頰笑鶇、白眉笑鶇、白眉噪鶥、土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