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貨幣符號是什麼
貨幣符號(_)印度貨幣是盧比(Rupee)。1盧比=100派士(Paise)
紙幣面額:1、2、5、10、20、50、100及500盧比。
硬幣面額:5、10、20、25及50派士;1盧比及2盧比。
1盧比=0,2105人民幣元(2001年11月20日)
在印度各大城市的國際性銀行均有提供外幣兌換服務,但在小城鎮就很少有,所以到這些地方去事前要有準備。外幣以美元最普遍,英鎊次之。盧比不允許帶入或帶出國境,遊客在離開印度時要到外匯兌換處兌換。
遊客兌換盧比時,一定要向兌換處索取收據。一是常會有警察檢查,檢查是否在黑市上進行非法外匯交易,違者沒收或罰款;二是若在印度辦理延期手續,遊客要向當局出示銀行的兌換單;三是購買飛機票時也要出示一張與機票同等價錢的總稱單,否則航空公司不賣給機票;四是離境時,剩餘的盧比也要憑兌換單要有個計劃,以免剩餘的盧比無法處理。
拓展資料: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地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 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包含價值量,比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到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關於貨幣的本質,西方貨幣學說史上曾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是貨幣金屬論,二是貨幣名目論。
貨幣金屬論者從貨幣的價值尺度、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出發,認為貨幣與貴金屬等同,貨幣必須具有金屬內容和實質價值,貨幣的價值取決於貴金屬的價值。
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21世紀,在西方貨幣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的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將貨幣定義為:「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2. 印度尼西亞的常用貨幣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盧比
相關介紹:
印度尼西亞盧比是印尼的法定貨幣,1949年11月2日,國家獨立四年後政府規定印尼開始共同使用盧比為國家官方貨幣,而從那時候沒再使用盾幣了,後來於1964年政府定下廖內島不許使用他們的盧比,接著在1971印尼各地開始使用中央政府設計的統一貨幣盧比。
(2)印度人的貨幣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大多數印尼華裔,特別是前一代的社會或年紀大的華族不正確地稱呼國家法定的紙幣「盧比」說成「印尼盾」NICA Gulden,但歷史上很清楚地寫道印度尼西亞不再使用印尼盾了,無論所有的印尼華人不對地稱呼印尼幣,但我們該知道印尼法定錢幣就是盧比而不是盾。
在1944,荷蘭建立了NICA - Semi Army,那時候荷蘭造出了印尼盾NICA GULDEN,所以所謂印尼盾就是荷蘭做出的錢幣。但是印度尼西亞獨立之後,政府不再使用荷蘭留下的錢而換新幣,把「盧比」作為印尼法定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盧比
3. 印度古錢幣是怎麼回事
在印度境內出土了很多數額龐大的古羅馬錢幣窯藏,考古學者和歷史學家曾一度對這些錢幣的真正來源和作用很迷惑,但經過多年研究,一個古老的商業黃金時代逐漸展示在人們眼前,古羅馬帝國和遠在東方的印度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要從2000多年前開始說起。
奇怪的出土文物
1775年,在印度出土了一大批古羅馬錢幣。面對這些數量龐大的窖藏古幣,當時的學者們普遍認為,這些錢幣是某個印度富商的積蓄,在面對意外事件時,將錢幣埋藏地下,2000年後才重見天日。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這些古羅馬錢幣並不是用於市面流通的,因為在當時的印度,人們還完全沒有貨幣發行的概念,貿易直接使用的是金錠或者銀錠。人們發現,這些古錢幣鑄造於2000年前,而每一批窯藏錢幣,都是按照一定的重量標准稱量過的,錢幣上印的戳記代表的是一定質量的金子或銀子。當時的羅馬人到達遙遠東方的印度,無非是要經營東方奢侈品回國貿易,以期獲得巨額利潤。
當需要進行大宗貨物買賣時,作為買方的羅馬人便使用標記過的一整批錢幣作為交易貨款,因為羅馬錢幣質量恆定,無論幣面鑄造的帝王頭像是否相同,但錢幣重量完全一樣,其金或銀含量也保持不變,因此作用相當於一定質量的金錠,大大提高了羅馬人的商譽。同時作為賣出方的印度人使用起來也特別方便。
貿易的產物
根據歷史學家研究結果,亞歷山大大帝率領大軍曾經一度遠徵到印度北部地區,促進了地中海與印度之間的文化經濟交流。商業往來從無到有,發展迅速,隨著陸路上帕提亞帝國興起,歐洲與亞洲的內陸交通受到影響,地中海和印度之間的陸路貿易出現危機,慢慢地海上貿易開始成為替代方式。
公元前1世紀,希臘商人希帕洛斯在一次旅途中發現,從印度回到地中海的時間要比從地中海前往印度的時間節省很多。經過一番研究,他終於明白,每年的西南季風來往印度次大陸,將會給帆船帶來航行便利。於是經過仔細核實,一份詳盡的航海風向資料出爐了,眾多商人紛紛採納了希帕洛斯的建議,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海上貿易就此拉開序幕。
當時的羅馬帝國商業貿易分布較廣,權高位重的羅馬貴族公民享受著帝國繁榮帶來的富足生活,希望能享受到來自亞歐非各地的奢侈品。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商人們應需而動,從北方輸入皮毛,從非洲運來象牙和黃金,從印度則主要引入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各種奇異特產。
在地中海各地繁忙的商人之中,以亞歷山大港為活動中心的希臘人最為活躍,成為整個羅馬帝國的批發商。一邊他們在地中海海岸守著在此地集散轉運的東方的貨船,成為當時業務規模最大的代理商,另一邊他們遠航印度,從今天的斯里蘭卡等地區,采購大量珍珠和寶石,並向印度商人提供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等物品。
當時印度尚沒有發行通用形式的貨幣,這些來自遙遠羅馬的商人,他們對那些印製著各種圖案的小型錢幣沒有多大興趣。因此,採用批量匯集,按照固定的質量來衡量款項的大小則顯得尤為重要。接受到錢幣之後,為了避免這些零碎的金屬硬幣再次拆開使用,印度人在錢幣帝王頭像上留下一道刻痕作為同一批錢幣的標記。在交易之餘,他們也充分欣賞錢幣上的精美圖案,並參照圖案用赤陶仿製,穿孔後作為首飾佩戴,甚至有的人還將其表面直接鍍金,作為飾品。
隨著貿易規模的擴大,持續時間的增長,羅馬當局發現本國的錢幣大量外流,特別是流向印度等東方國家。而印度當地人的貨幣使用習慣則註定了這些錢幣將會有來無回。在這種情況下,羅馬當局開始嚴格限制錢幣出口,再加上帝國暴君尼祿不顧眾人反對,強制降低羅馬錢幣的金銀成色,這一系列原因造成印度人開始抵觸與羅馬人交易,尤其是不再接受來自羅馬的錢幣。此時羅馬商人只好利用商品進行等價互換。就這樣,一個新的交易時代來臨了。一直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危機四伏,商業衰退,帝國同印度的貿易交往開始停滯。羅馬錢幣徹底退出了印度貿易市場。
如今,隨著在印度地區出土的錢窖越來越多,這些古羅馬錢幣逐漸成為人們的收藏品,透過這些錢幣,人們彷彿依舊可以看到那個古老的輝煌年代。
4. 印度用什麼貨幣 物價
印度用的貨幣是Rupee,貨幣符號,盧比,印度貨幣符號
1Lakh=0.01crore=10萬=100,000
lakh是印度數字系統中的一個單位。1Lakh=100,000=十萬.
它用途廣泛,在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巴基斯坦常用,尤其是英語區.
在印度,1lakh被寫作為1,00,000。例如,3百萬將被寫作為30,00,000而不是3,000,000。在印度計數系統中,一百lakhs=1crore=10,000,000。
印度逗號系統的例子:12,12,12,1235,05,0007,00,00,00,000.基本上,第一個逗號出現在三個數字後,此後的數字_二個加一個逗號。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5. 印度貨幣叫什麼
印度貨幣叫印度盧比。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2/3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6. 印度5角硬幣是什麼樣子的
你好!
印度的5角硬幣就是50派士
1Rupee(盧比)=100Paise(派士)
正面圖案為印度國徽,背面圖案為印度地圖及建築物
全套印度盧比如下圖:
7. 印度人平常交易使用什麼幣種
印度人平常交易使用是盧比
其常用流通貨幣有:
硬幣的幣值為: 5、10、20、25、50派士和1、2、5盧比。
紙幣面額:5、10、20、50、100、500及1000盧比。
(印度)一千萬盧比,一千萬crore 是印度數字系統中的一個單位,以前從波斯數字系統中傳入,用途廣泛 孟加拉國, 印度, 馬爾地夫, 尼泊爾, 巴基斯坦和斯里南卡和伊朗。
印度crore等於100 lakh或1千萬.伊朗語 crore是半個百萬(500,000)。lakhs印度也用,但斯里南卡更普遍。斯里南卡規定當提到大額金錢時用crore表示。
8. 印度的通用貨幣是什麼
印度貨幣主單位是盧比,輔幣單位是派士,1盧比=100派士,紙幣面額有1、2、5、10、20、50、100、500盧比,硬幣有面額為5、10、20、25、50派士的輔幣及面額為1、2盧比的主貨幣。與人民幣的兌換比率為1:0.2左右。
9. 印度向平民發放0元紙幣,這錢到底能幹啥
印度的零元紙幣是非政府組織設計發行的,他們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來反抗政府機關的腐敗現象,有政府人員向平民敲詐,他們就會甩給對方一把零元的紙幣,所以這種零元紙幣非常受歡迎。
零元紙幣雖然沒有正常的用途,不能正常買東西,可以說算不上是錢,但是在印度的老百姓心中,這種零元紙幣有著非凡的意義。
10. 印度常用的貨幣是什麼
印度常用的貨幣是盧比。
盧比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尼、尼泊爾和模里西斯所使用的貨幣名稱。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8日表示,為了打擊貪污和洗黑錢,面值為500盧比(約合7.5美元)和1000盧比(約合15美元)的紙幣將從9日零時開始停止流通。
(10)印度人的貨幣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盧比的發展歷程
「盧比」一詞意即「銀幣」。在19世紀,當時全球最強的經濟體系以黃金作為標准,隨著美國及歐洲殖民者發現不少銀,銀與金的相對價值也隨之下跌,印度不能以標准貨幣從外界采購,這事件稱之為「盧比的衰落」。
印度盧比是印度的法定貨幣,通常會使用Rs作為簡寫,ISO 4217的編碼則為INR。在當地,盧比在不同地區有不少別名,有Taka、Tanka、Ru、Rupaye等。輔幣名稱:派士(Paisa)
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央行)2006年3月21日宣布,成立由前副行長塔拉普爾牽頭的專門委員會,負責制定促使印度盧比能夠完全自由兌換的框架時間表。這個委員會從5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並於7月31日之前提交可行性報告,以促使盧比最終全面「解禁」。
尼泊爾中央銀行副行長欽塔馬尼17日說,中國首次為尼泊爾印刷的紙幣質量更高,色彩更亮麗,價格也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