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概述南丁格爾的事跡,不超過100字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因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被譽為「提燈女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1908年3月16日,她在88歲高齡時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出生於義大利,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她諳熟數學,精通英、法、德、意四門語言,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擅長音樂與繪畫。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女神」。1860年6月15日,南丁格爾在倫敦成立世界第一所護士學校。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ICN)倡儀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改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貳』 推薦(最好是電影)推理片
1972年的《足跡》
英文名: Sleuth
中文名: 足跡
別 名: 偵探
導 演: ( 約瑟夫·曼凱維奇 Joseph L. Mankiewicz )
主 演: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 Alec Cawthorne) ( John Matthews) ( Eve Channing) ( Teddy Martin) 足跡全部演員表
上 映: 1972年12月10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英國 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單聲道(Mono)
時 長: 138
類 型: 神秘 驚怵
分 級: 澳大利亞:M 冰島:12 芬蘭:K-16 法國:U 瑞典:15 英國:AA 美國:PG 新加坡:PG
·足跡劇情介紹
一名成功的偵探作家的妻子有了外遇,這位作家便利用自己拿手的方法,設計了一個個圈套,誘引他妻子的情人入局,來達到自己的報復目的。不過,他妻子的情人也不是等閑之輩,他已經做好了迎戰的准備,因而他們之間展開了精彩的鬥法。本片雖然從頭到尾只有兩位演員勞倫斯.奧立佛和米高.肯恩演出,但因導演以及演員的出色表演都有一流水準,因此仍能緊緊掌握住觀眾的情緒,是一部有格調的偵探片。
也許,這樣的故事安排,會讓你恍惚覺得自己是在一個小劇院中觀看一出布景簡單的戲劇:一位有稜有角的英俊男子叩響了房門,開門的是一個雖然頭發已經全白、但仍然魅力不減的老人……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了解到,老人名叫安德魯·懷克,一個功成名就的犯罪小說家,他身後的豪華公寓,就是他名利的象徵,而前來拜訪的年輕人則叫麥洛·泰德爾,他自稱是一個二流演員,雖然只演過一些像殺人犯、強奸犯等不入流的角色,但他堅信自己遲早有一天能夠擁有一部真正的代表作。隨即,麥洛透露出的驚人信息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原來他是來請安德魯「割愛」,在離婚協議書上簽書,將年輕的嬌妻讓給自己。
安德魯老謀深算的眼睛不易察覺地輕眯了一下,開始重新打量眼前這個他最初以為只是來自於社會底層的一位自己的書迷的人,就好像一隻老貓正在掂量著一隻無意中走進自己視線的肥老鼠……安德魯小心翼翼地試探著麥洛,並盡量以一種祥和的氣氛讓他放鬆警惕,例如他和自己的妻子是如何認識的?保持這種關系多長時間了?等等。只說了幾句話,安德魯就堅信這個自稱演員的麥洛,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理發師而已,他話鋒一轉,說到了妻子的嬌慣和貪婪,他甚至讓麥洛懷疑自己能否養得起這個錦衣玉食慣了的嬌小姐。這時候,安德魯適時地提出了一個「好」建議,他讓麥洛裝成小偷,將妻子價值100萬美元的鑽石項鏈盜走,而自己也能得到保險公司的全額賠償,是一個誰都沒有損失的「雙贏」計劃,麥洛同意了,然而正當他動手的時候,安德魯卻用槍指住了他,然後扣動了扳機……
三天後,安德魯家的房門再次被叩響,這回是一名便衣警察,他是接到報案來調查一起失蹤案的。安德魯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如此天衣無縫的計劃竟然出了這么大的紕漏,他那滿是皺眉的腦門上開始不停地冒冷汗……
獲獎資料 奧斯卡獎1973 提 名 最佳男演員 最佳男演員 最佳導演 最佳音樂-劇情片原作配樂 金球獎1973 提 名 最佳電影(劇情類)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英國學院獎1974 提 名 最佳男演員 最佳編劇 最佳攝影 最佳藝術指導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1972 獲 獎 最佳男演員
《八面埋伏》
片名:八面埋伏
又譯:死亡特訓
英文名:Mindhunters
類型:動作/犯罪/劇情/驚悚
級別:R(暴力和強烈的刺激畫面)
片長:106分鍾
院線:1040家
發行:帝門影業 Dimension Films
國家:美國/紐西蘭/英國/芬蘭
上映日期:2005年5月13日
七名FBI特工學員們迎來了最後的受訓課程,在嚴厲的FBI教官傑克·哈里斯(瓦爾·基默飾)的率領下,與另外一名以觀察員身份加入課程的警局探長一同來到了離加州海岸線不遠的海軍孤島基地上接受代號為「Mindhunters」的特別訓練,就像《入侵腦細胞》(The Cell)中耍弄過的噱頭一樣,在這座設備設施齊全的孤島上,他們即將與一個代號為「木偶」的虛擬殺手鬥智斗勇,他們要走入殺手的精神世界,獵捕其作案動機及下一步行動計劃。
然而,在上島後迎來的第一個清晨,一名學員就慘遭毒手,被液態氦凍成了碎片。瞬間,猜忌、不祥的氣息彌漫於學員之間。接踵而來的竟然是另一名學員的死亡。是教程設置得有問題?還是島上潛伏著一個真正的殺手?抑或是殺手就在你我之間?一場早已精心布置過的獵殺游戲就像撲天而降的大網一樣將驚魂未定的學員們牢牢罩在其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大家又能否躲開撲朔迷離的陷阱,看清事情的真相呢...
『叄』 南丁格爾事跡(短文)
自童年開始,南丁格爾即對護理工作深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早在1837年,她就開始關心醫院里的護理情況並產生了學習護理工作的念頭。她常利用游覽的機會參觀修道院、女子學校、孤兒院探詢慈善事業的情況及經營方法。 1838 年5月24日拜謁維多利亞女王。1849年,南丁格爾旅遊埃及返國途中,認識泰德爾·弗利德納夫婦1850年8月,南丁格爾到達嚮往已久的凱撒斯畏斯城,並在弗利德納夫婦創辦的女執事訓練所見習兩周。1851年南丁格爾再度前往弗利德納牧師所主持的女執事訓練所,受訓三個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業修女會」參觀考察護理組織和設施,歸國後,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戰爭結束後,她被視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印度發生動盪,她與海伯特共同促請政府改善印度駐軍的生活環境的提案,卻毫無反映.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隨後,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於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1876年,她憤慨於養育院對待病人的態度如同對待乞丐,便向當局控訴,又建議設立收容精神病者的設施,以及隔離傳染病者等案件,促使倫敦貧民法案成立。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 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授予贊辭,愛德華七世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
『肆』 泰德爾的介紹
斯利特·泰德爾,是一名出生在法國的阿爾及利亞後裔,擁有阿爾及利亞和法國雙重國籍。曾分別代表法國U18、U19、U20青年隊出戰,而在2013年,泰德爾選擇了為阿爾及利亞成年國家隊出戰。身為中場球員的他,現效力於意甲博洛尼亞俱樂部。
『伍』 南丁格爾簡介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於義大利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家庭。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克里米亞戰爭時,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
由於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於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徵。「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5)印度的泰德爾獲過什麼獎擴展閱讀
主要貢獻
創立護校
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英國人將她看做新的聖女貞德。一經呼籲,國人捐款源源不斷,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鑽石胸針,胸針上鐫刻著《聖經》里的名言:憐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爾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勛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
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並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當之無愧被後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並教導他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陸』 南丁格爾的概述200字左右
南丁格爾1820年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一個富裕家庭,後遷居英國。自童年開始,南丁格爾即對護理工作深感興趣,鄉間度假時,常常跑去看護生病的村民。早在1837年,她就開始關心醫院里的護理情況並產生了學習護理工作的念頭。她常利用游覽的機會參觀修道院、女子學校、孤兒院探詢慈善事業的情況及經營方法。 1838 年5月24日拜謁維多利亞女王。1849年,南丁格爾旅遊埃及返國途中,認識泰德爾·弗利德納夫婦1850年8月,南丁格爾到達嚮往已久的凱撒斯畏斯城,並在弗利德納夫婦創辦的女執事訓練所見習兩周。1851年南丁格爾再度前往弗利德納牧師所主持的女執事訓練所,受訓三個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業修女會」參觀考察護理組織和設施,歸國後,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戰爭結束後,她被視為民族英雄。 1857 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印度發生動盪,她與海伯特共同促請政府改善印度駐軍的生活環境的提案,卻毫無反映.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隨後,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於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1876年,她憤慨於養育院對待病人的態度如同對待乞丐,便向當局控訴,又建議設立收容精神病者的設施,以及隔離傳染病者等案件,促使倫敦貧民法案成 立。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 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授予贊辭,愛德華七世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
『柒』 偉大的南丁格爾獎是誰設立的在哪一年都頒發給誰
南丁格爾獎
弗勞倫斯·南丁格爾(1820.5.12~1910.8.13)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富有的移民家庭,後隨家遷居英國。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她的父母希望她發展文學、音樂才能,躋身名流社會,而她對此興致淡薄。她在日記中寫道:擺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條:一是成為文學家;二是結婚當主婦;三是當護士。她不顧父母的反對而毅然選擇了第三條道路。1854年到1856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英、法、土與俄國進行了有名的克里米亞戰爭。英國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條件極差,士兵死亡率高達50%。南丁格爾主動申請志願前往擔任戰地護士工作。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四所戰地醫院服務。前線葯品匱乏,水源不足,衛生極差。她竭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病員解決必需的用物和食品,認真護理,使戰地醫院面貌大為改觀。僅半年左右,傷病員死亡率下降為2.2%。每夜,她手持油燈巡視傷病員,士兵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提燈女士」。
1856年,南丁格爾任陸軍醫院婦女護理總監。戰後回國,被尊為民族英雄。1860年,南丁格爾用英國政府獎勵的4400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隨後又創辦了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培訓班,被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07年,英王頒發命令,授予南丁格爾...南丁格爾獎
弗勞倫斯·南丁格爾(1820.5.12~1910.8.13)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富有的移民家庭,後隨家遷居英國。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她的父母希望她發展文學、音樂才能,躋身名流社會,而她對此興致淡薄。她在日記中寫道:擺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條:一是成為文學家;二是結婚當主婦;三是當護士。她不顧父母的反對而毅然選擇了第三條道路。1854年到1856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英、法、土與俄國進行了有名的克里米亞戰爭。英國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條件極差,士兵死亡率高達50%。南丁格爾主動申請志願前往擔任戰地護士工作。她率領38名護士抵達前線,在四所戰地醫院服務。前線葯品匱乏,水源不足,衛生極差。她竭力排除各種困難,為傷病員解決必需的用物和食品,認真護理,使戰地醫院面貌大為改觀。僅半年左右,傷病員死亡率下降為2.2%。每夜,她手持油燈巡視傷病員,士兵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提燈女士」。
1856年,南丁格爾任陸軍醫院婦女護理總監。戰後回國,被尊為民族英雄。1860年,南丁格爾用英國政府獎勵的4400英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隨後又創辦了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培訓班,被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907年,英王頒發命令,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她逝世後,世人為了
表示對她的敬仰,把她的生日(5月12日)作為國際護士節。
1907年,在倫敦舉行的第8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有代表倡議設立南丁格爾獎章,以表彰成績優異的護士。5年之後,當第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在華盛頓召開時,代表們一致通過決議,設立南丁格爾獎章,經費由各國紅十字會資助,具體頒發任務委託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負責。
南丁格爾獎章在正常情況下,每隔兩年頒發一次,每次最多頒發50枚獎章。在頒發獎章的前一年9月,國際委員會就向各國紅十字會發出通知,要求推薦候選人。各國紅十字會須於第二年5月1日前將候選人申報表寄抵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經過篩選和評定,於5月12日以公告形式,把獎章獲得者名單通知各國紅十字會,同時寄出南丁格爾獎章和獲獎證書,並要求各國舉行隆重的發獎儀式。
『捌』 概述南丁格爾的事跡,不超過300字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1820 - 1910 ),英國女護士,基督徒,歐美近代護理學和護士教育創始人之一。
社會評價
「獨立女性」的先驅
南丁格爾三十一歲時,在家庭和周圍人不理解和反對之中,進入德國凱撒斯勞滕的護士學校,邁出了當護士的第一步。她的真正的護士生涯,實際是從三十三歲開始的。如同世上眾多偉人一樣,對她來說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也是個充滿暴風雨的時期,是為她以後飛躍前進作準備,並對她進行考驗的年代。她自三十歲以後,開始向自己的人生課題挑戰。構築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是與年齡無關的。而且偉大的人生沒有男女之別。一旦發現並認識到深藏於自己內心的偉大使命,即便是三十歲開始新的挑戰也決不為遲。南丁格爾就是最好的例證。她在日記中說:「我腦海中充滿有關人間痛苦的思索……。」她的心沒有停留於自己的事,而是深入到廣大的人類愛的世界中。結果,她把一生奉獻給護士這一天職,一直過著獨身生活。「我並不是規勸女性過獨身生活。但是任意將他人與自己作比,或者陷進所謂「華麗婚姻」這種表面幸福觀中,失去正確的人生前途,則不能不說是很可悲的事。社會上有些人年輕時就舉行豪華的結婚儀式,開始新的生活,不久步入家庭,生兒育女,到三十歲以後,便疲於現實生活勞累,失去希望和進取心。這種類型在社會上大有人在。當我目睹有的女性沒有發揮自己原有的力量,而虛度年華時,不勝遺憾。無論是男性或者女性,最重要的是毫無遺恨地發揮出自己的力量,為自己負有的使命而奮斗終生。並且不應依靠別人來生活,而是在自食其力過程中,去開辟真正的歡快和永存的幸福之路。」
南丁格爾曾在一封信中說:「人生就是斗爭,是一場同歪風邪氣的搏鬥。」(《另一個南丁格爾》,吉岡修郎著,醫學書院版)她一生中通過激烈「斗爭」,改善醫院條件,把護士從「喪失品格的女人」升華為「天使」。這是人類精神上的一個大變革。這一變革竟是一名女性完成的。這一事實最清楚地表明「一個人」的力量該有多麼巨大!推動一樁偉大事業前進,最終關聯到「一個人」的成長。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就看你是否能成為這「一個人」。況且,南丁格爾所生活的十九世紀,全社會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個方向,這種勢力,當時依然十分頑強。而她作為一個女性,在那種時代卻完成了如此偉大的事業。她的氣魄和熱情確實值得敬佩。她在初期著作《致凱撒斯勞滕學園》一書的開場白中這樣寫道:「有一句老話說:十九世紀一定會成為『女性的世紀。』然而(中略),它並未成為女性世紀,這怨誰呢?不是男人的責任。因為沒有哪個時代像這個世紀那樣,女性不僅擁有充分開發自己能力的自由,而且還獲得了這種機會,我覺得對女性來說,這是最好的一個時代。」(《南丁格爾著作集第1卷》,湯槙麻斯監修,薄井坦子等編譯,現代社版)
人物履歷
她最初是一個普通護士,逐步擴展活動內容的領域,終於確立了近代護理體系的基礎。她愛惜生命,所以她的視野逐漸從對一個人,擴大到對一個家庭,一個地區,進而擴展到國家乃至全世界。她並非單純作為一個慈善家而生存,而是以慈愛為基礎,為救護更多的人民,常常進行極為冷靜透徹的分析考慮,不斷向英國政府和陸軍部毫不客氣地提出改進建議。為此,得罪不少人。但她始終不懈地同社會上那種把弱者置於不必要的死地的懶惰和無知進行了斗爭。總之,她不是作為一個普通護士而結束自己的一生。應該說在徹底完成護士工作過程中,她給自己的使命開辟了大片的良田沃野。關於護理工作的所有方面,她都有一個明確的理想。可能是為一生的使命而生存的堅強信念,使她的頭腦具有不隨波逐流、強韌不倦的思考能力。她把耳聞目睹的一切,通過自己的思考,加以整理、綜合,形成新的設想。並且為實現這新的設想而勇往直前,把世人的批評、贊譽全不放在心上。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時寫的一封信中說道:「如今我擔負的工作中,護理僅僅佔一小部分。」(《弗羅倫薩·南丁格爾的生涯》,賽西爾·烏茲達姆、史密斯著,武山滿智子等譯,現代社版)從那時起,管理和經營醫院的一切工作,均由她負責。她必定深深體會到:為進行充分護理,不僅需要醫生和護士的協力,而且必須得到所有人的合作。她已認識到為實現福利和衛生方面的目標,需要大批人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可以說她從這時起,走上完成更大使命的人生道路。她的有關近代護理體系的設想,是在當時的實踐中孕育產生的。另外,她雖為上流社會出身,但通過護理工作,得以和各階層的人積極接觸交往,這也是促使她形成多元性思考能力的一個可貴經驗。
真正的英雄是謙虛的人
一八五六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南丁格爾回到英國,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由於先期回國的士兵們的傳頌,她被群眾尊為英雄,名聲大震。但是她沒有因為人民的贊揚而沾沾自喜,克里米亞戰爭的慘狀和對下一步改革的願望,占據了她整個身心。南丁格爾關於什麼是「真正的英雄」有過一段話,開頭是這樣說的:「如果所謂英雄是指那種為他人進行了崇高事業的人,那麼,」她接著說道:「這種人一定是不驕傲自大,謙虛謹慎的人。」(《南丁格爾作品集第三卷》,湯槙麻斯監修,薄井坦子等編譯,現代社版)一提到英雄,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一種轟轟烈烈、傲氣十足、得意洋洋的形象。但她卻說「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人」才是英雄。盡管有人自以為了不起,但從大千世界來看,只不過是個小小娃娃般的人。只有缺乏真正力量的人才驕傲自大。謙虛則是冷靜地正視自己,主動致力於自我成長、壯大的內心世界反映。謙虛的人總是雍容大度,能正確地認識事物。高傲的人總是焦躁不安,動輒屈服於虛榮心。如果說英雄是「為他人進行事業的人」,那麼可以說他的必備條件自然是要有高潔的人格,深厚的仁慈心,以及由此而採取的行動。南丁格爾還說道:「如果說婦女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工作』中,也和在發生重大事件時,處理重要工作一樣,或者幹得更出色,因而人人能成為英雄的話,那麼每天為他人做奉獻的護士們正是個個皆可謂英雄。」(同前書)英雄不只是出現在轟轟烈烈的舞台、偉大壯麗的工作中,在那每天每日「為他人」嘔心瀝血、默默獻身的人們中間才有真正的英雄。「為他人」而真心實意地做奉獻,會使你真正感到喜悅和充實。「沒有報酬的行為」帶來的充實感,能使你最寶貴的生命充滿豐富多彩的活力。
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國公眾的贊揚。護士工作的重要性為人們所承認,護理工作從此受到社會的重視。
1856 年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才抱著病弱的身體,最後離開戰地醫院回到倫敦。英國公眾捐贈巨款,以表彰她的功勛。南丁格爾用此資金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1860 年在倫敦聖托馬斯醫院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後又開創了助產士和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推動了西歐各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她強調護理工作是一門非宗教性的專業,必須由受過科學訓練和品質優秀的護士,負責護理教育和行政管理。她以病弱的身軀充滿激情地工作,為培養護理人材,傾注了畢生精力,確立了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和近代護理學的科學地位,使護理學科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成為受人敬重的職業。現代護理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職業性護士的出現,是現代化進程中專業化不斷提高的結果,也是婦女自立運動的重要勝利。職業護士的資格,由護士教育標准限定,並堅持注冊和許可證制度。南丁格爾有不少論著,她的名著《護理工作記錄》( 1858 年出版)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是為現代護理學的經典著作。
1867 年,在倫敦滑鐵盧廣場,建立了克里米亞紀念碑,並為南丁格爾鑄造提燈銅像,和西德尼·赫伯特的銅像並列在一起。
1907 年,英國政府授予南丁格爾最高榮譽勛章,這是首次將該勛章授予女性。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在文稿中,也曾兩次充滿感情色彩地稱贊這位既溫柔又堅強的女性:「在當地找不到一個男人有足夠的毅力去打破這套陳規陋習,能夠根據情況的需要,不顧規章地去負責採取行動。只有一個人敢於這樣做,那是一個女人,南丁格爾小姐。她確信必須的物品都在倉庫里,於是帶領幾個大膽的人,真的撬開了鎖,盜竊了女王陛下的倉庫,並且向嚇得呆若木雞的軍需官們聲稱:我終於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現在請你們把你們所看到的去告訴英國吧!全部責任由我來負!」
『玖』 泰德爾的介紹
(1800~1864)Theodor Filedner
德國凱撒畏斯(Kaiserswerth)城的萊茵河畔,居住著路德會牧師弗利德納夫婦一家。弗利德納(Theodor Filedner 1800~1864)是19世紀德國護理史上頗具影響的人物。他在關於改善監獄醫院及設立收容所和培訓護理人才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822年,弗利德納以旅遊並籌募教會經費之便,沿途參觀了各地許多監獄醫院。次年返國便著手倡導改善監獄工作,他設立一收容所,專門收留剛從監獄釋放的女囚犯,同時也收留一些貧苦的病人。1836年,隨著貧困病患者的需要,弗利德納夫婦開辦了一所小醫院,並邀請第一位女執事岳卡提(Gertrude Reichardt)參加護理工作,還專門挑選了六名品德優良的女士參加執事(原修女)的工作(當時女執事的主要工作為護理病人和管理囚犯以及照顧孤兒等)。弗利德納夫人親自擔任護理指導工作,女執事們分工合作,分別擔任飲食、家政、病室安全等工作。她們經常接受各種專業訓練,聘醫生講授葯物學等課程。弗利德納牧師親自講授宗教倫理,其夫人講授護病學。此後,該醫院工作范圍擴大並迅速成立了若干分院。畢業護士普遍受歡迎。
1864年,弗利德納牧師去世,生前共設女執事院所32所,培訓護理人才1600人。弗利德納夫人繼承其遺志,繼續訓練護理人才,並著有《護士教育記錄》一書,這本書成為最早的護士教科書。同一時代,南丁格爾在英國創立的科學化的護理教育及事業翻開了護理史上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