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何在印度的6至9月份,極端天氣會頻繁發生
因為在印度的6月份到9月份是一年當中氣候最炎熱的時間段,再加上又有全球氣候變暖在背後推波助瀾,那麼這一個時間段當中就特別容易發生極端事件,並且不僅僅是印度全球,這個時間段幾乎都是發生極端事件的高峰期。
其次,如今新聞媒體在報道這些極端天氣所引發的極端事件的能力也提高了。因為像跨國文化來說,一般都只有通過新聞播報或者消息瀏覽,我們才能夠知道,可是由於如今科技的發達,導致我們能夠在網上就能夠看到許多其他國家的事情,如今的新聞媒體發展又很快,所以我們能通過他們的報道快速的了解國外的極端事件,所以才會覺得那麼多極端事件被推送到我們面前供我們瀏覽。
❷ 萬一印度疫情王炸了,會是什麼結果
不得不說,近段時間以來,印度的疫情確實呈現出了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從此前每天的3000多例,快速上漲到如今的每天4~5萬例每天,這只能說明,印度目前的疫情不但沒有出現任何好轉,反而出現了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截至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482,503例,新增確診病例為46,484人,累計死亡人數也已經達到了33,448人,從印度的疫情數據當中不難看出,目前印度疫情已經排名全球第3名,僅次於美國的443萬例,和巴西的244萬例。
除了疫情進一步失控以外,印度的經濟也會為此而出現斷崖式暴跌,受到疫情影響,印度國內目前已經有至少1.2億人失業,其貧民窟內的民眾生活根本無法得到保障,甚至還出現了局部的打砸搶事件的發生,如果疫情繼續失控的話,還有更多的印度底層民眾面臨挨餓的情況 ,這才是令外界最為擔憂的地方。
❸ 印度今年來的自然災害
乾旱、季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災害。印度的糧食產量,隨著近幾年因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所下降,而且一遇自然災害,很多人可能又會返貧。 1.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 過去的10年遭遇了許多災害,包括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孟買邦的破壞性的洪水,印度、孟加拉國和緬甸的超級氣旋,以及影響了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和泰國的海嘯。自然災害對蚊媒疾病的影響因地區而各異,這既取決於環境,也取決於人們如何居住。除了超級氣旋,所有這些事件都讓蚊媒疾病惡化,特別是瘧疾。在印度,洪水破壞了衛生服務供給,而且導致了蚊子大肆繁殖,最終導致瘧疾的暴發。而在印度幾乎被忘記的齊昆古尼亞熱在該國的南部一些地區卷土重來,到2007年5月已經傳遍了喀拉拉邦的幾乎所有區。盡管無法查清最初引發該病傳播的因素,但潛在的原因在於氣候變化幫助了蚊子的繁殖和生存。 2009年10月5日,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印度南部日前突降強暴雨,引發嚴重洪災,其中卡邦及馬邦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卡邦已有150多人死於洪災,10萬間房屋倒塌,多處道路橋梁被沖毀,16萬人轉移。 2009年6月,熱浪猛然襲擊印度,首都新德里上周氣溫高達攝氏48度,連月來全國已有至少100人死亡,死亡人數還有可能繼續攀升。
❹ 近來,全球疫情卷土重來,其中印度的疫情最為嚴重,印度還有救嗎
據媒體報道,近期全球疫情已卷土重來,其中印度成為重災區,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5月1日已經達到了40.2萬人。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發酵後,引起了網民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認為印度因為自身基礎設施建設並不過關,導致了其疫情無法被有效的控制;也有部分網民認為,現在國際社會正在積極的對印度施以援手,印度疫情一定能夠被平息。那麼印度還有救嗎?筆者以下來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一、醫療資源有限,無法覆蓋如此之大的感染人群盡管印度現在疫情難以控制,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正在積極地施以援手,在2021年4月,中國向印度援助了800台氧氣機,而其他國家也正在積極的施以援手,因此相信印度的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能夠被平息。
❺ 印度蝗災已受到控制,但可能死灰復燃,要怎麼做才好
盡管已經有報道稱印度地區已經基本把蝗災控制下來了,但是中東地區還有很多國家依然處於蝗災之中。蝗災作為地球上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對農田以及自然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次從非洲東部索馬里、肯亞等多個國家爆發的蝗災已經跨越了紅海入侵中東地區,隨後又入侵了南亞地區。根據昆蟲專家的分析,造成此次蝗災的罪魁禍首是起源於東非的沙漠蝗蟲,這種蝗蟲在地球上千萬種蝗蟲中是影響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一種,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對付它們呢?
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雞鴨鵝都是蝗蟲的直接天敵,因此利用天敵來制約蝗蟲是典型的生物防治。蝗蟲害怕的第三種生物就是人類,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某些地區的人們看來,蝗蟲是一種既有營養、肉質又鮮美的食材,因此出現了各種蝗蟲菜式。蝗蟲在香港地區就有“飛蝦”的美稱,美國地區還曾經舉行過“昆蟲宴”,其中就有蝗蟲。這樣看來,蝗蟲害怕的東西還是挺多的,只要運用對的方法,在蝗災還未成型之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往往能夠減少農業經濟損失。
❻ 印度疫情預計5月到峰值,你覺得印度疫情會越來越嚴重嗎
據印度媒體報道,近期印度國內的疫情處於了爆發的階段,四月二十五日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將近三十五萬,而這已經是印度確診病例連續多日超過了三十萬,而有學者表示印度這輪的設情爆發峰值還沒有到來,預測峰值將會在五月中旬達到,屆時印度疫情將成為全世界的震中地區,這也將使得印度國內的防疫形式發生根本的變化,而印度疫情急劇的惡化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廣泛的關注,我認為印度的疫情會發展的十分嚴重,因為印度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並不是特別好,所以才會導致了疫情在印度發生反撲。
印度的現狀再次表明了現有的防控措施是不能放鬆的,因為疫情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被控制住,如果盲目的樂觀就會導致疫情的卷土重來,所以在疫情消失或人類找到辦法來防治疫情之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防控措施和手段,盡量避免人員的聚集,這樣才能切斷疫情有人群中的傳播。
❼ 面對印度疫情的失控場面,我們中國應該怎麼防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已經在地球肆虐了一年多了,很多國家的疫情防控已經趨於穩定的狀態,但是有一些國家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是最近疫情失控的印度,真的讓人覺得非常的可怕。
一、印度離我國是非常的近的,他們國家的疫情已經處在了失控的狀態。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現在是整個地球上最安全的國家了,因為我們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我們卻不能夠掉以輕心。因為大家都知道印度離我國是非常的近的,他們國家的疫情已經處在了失控的狀態。看到那些新聞,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醫院已經處在超負荷的狀態,很多病人都沒有病床,而且他們的氧氣以及呼吸裝備都不夠用了,這真的是讓人覺得是人間地獄。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面對印度疫情失控的狀況,我們中國一定不能夠掉以輕心。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❽ 印度近年來自然災害概況以及影響
乾旱、季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災害。印度的糧食產量,隨著近幾年因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所下降,而且一遇自然災害,很多人可能又會返貧。
1.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
過去的10年遭遇了許多災害,包括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孟買邦的破壞性的洪水,印度、孟加拉國和緬甸的超級氣旋,以及影響了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和泰國的海嘯。自然災害對蚊媒疾病的影響因地區而各異,這既取決於環境,也取決於人們如何居住。除了超級氣旋,所有這些事件都讓蚊媒疾病惡化,特別是瘧疾。在印度,洪水破壞了衛生服務供給,而且導致了蚊子大肆繁殖,最終導致瘧疾的暴發。而在印度幾乎被忘記的齊昆古尼亞熱在該國的南部一些地區卷土重來,到2007年5月已經傳遍了喀拉拉邦的幾乎所有區。盡管無法查清最初引發該病傳播的因素,但潛在的原因在於氣候變化幫助了蚊子的繁殖和生存。
2009年10月5日,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印度南部日前突降強暴雨,引發嚴重洪災,其中卡邦及馬邦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卡邦已有150多人死於洪災,10萬間房屋倒塌,多處道路橋梁被沖毀,16萬人轉移。
2009年6月,熱浪猛然襲擊印度,首都新德里上周氣溫高達攝氏48度,連月來全國已有至少100人死亡,死亡人數還有可能繼續攀升。
❾ 印度新冠疫情反彈為何如此迅猛
根據9月7日的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巴西,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截至目前,印度確診人數已達420萬,巴西確診人數現已超過410萬。自從新冠肺炎在印度爆發以來,印度政府在抗擊疫情方面一直不太有效。起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城市爆發,當時印度政府採取了封鎖城市的政策。
復工後,印度很多地方出現封鎖前的擁堵,人與人之間沒有安全距離。9月9日,印度民主黨主席也高呼疫情結束。現場人很多,大部分沒戴口罩。很明顯,雖然印度疫情越來越嚴重,但印度政府官員卻裝作看不到。
❿ 蝗蟲在印度意外被滅,為何印度政府說6月可能還有更嚴重的蝗災
蝗蟲在印度意外被滅,但印度政府卻說6月可能還會有更嚴重的蝗災,這主要是因為蝗蟲是一個繁殖能力特別強的物種,它會到處進行產卵,雖然暫時消滅了它們,但不代表它們不會卷土重來,一旦蝗蟲所產的卵孵化成功了,那將又會是一場災難,甚至還會更嚴重,雖然存在這種可能,但還是希望蝗蟲不要再來了。
雖然印度蝗蟲問題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但是印度卻並沒有放鬆警惕,印度政府認為6月還可能發生更為嚴重蝗災,並且他們已經提早制定了一些滅蟲方案,能提前早做打算固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還是希望蝗災不要再來了,今年已經夠多災多難的了,希望不要再有災難降臨了,上半年我們已經承受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