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為何不用餐具吃飯,而是喜歡用手直接抓飯吃
我們在去到不同國家旅遊的時候,總是會發現當地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比如服飾以及飲食還有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像是很多國家的人從來都不喝熱水,就連吃葯都是冰水伺候,還有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用刀叉,這已經是司空見慣了,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例外,像印度的人們吃飯就喜歡用手抓。
印度是一個神秘又神奇的國家,說它神秘是因為它古老的歷史沉澱,而說它神奇這是因為印度國內存在著許多比較獨特的習慣,比如說他們吃飯時是不用餐具的,而是用手直接抓飯,那麼這個習俗是有什麼根據呢?今天小編就從三個方面為大家進行分析。
但是,這並不代表現在所有的印度都還是用手抓飯吃,一些去過西方的富豪也會使用西方的刀叉用餐,而一些貧民在餐館用餐時也有配備一些勺子。
㈡ 印度人吃什麼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印度人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印度人的一道主菜呈現給大家。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㈢ 印度人飲食
印度人因宗教關系氣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葷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為主,絕不吃牛肉,但允許吃雞蛋、黃油、牛奶,也可以吃雞、鴨、魚肉。有許多印度教徒從不吃肉,甚至連雞蛋也不吃一個,因為在他們看來,雞蛋也屬於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他們認為只有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伊斯蘭教徒以食牛肉為主,絕不吃豬肉。其他教團,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對肉類無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菜餚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別愛吃土豆,認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類、筍類及木耳。
印度人吃飯,與許多國家不同,他們既不像西方人那樣用刀叉,也不像中國人一樣使用碗筷,他們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飯是印度人的習俗,他們用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抓飯時,一般只用三個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他們的三個手指不但能吃米飯,甚至還能把菜湯同米飯一起攪拌,然後一一送進嘴裡,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別具風格,無論是盆、壺、罐,還是盤、碟,不少是銅製品,富貴人家還有不少銀器。廚房的各種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銅製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所以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錫克教徒絕對禁酒。印度人大多喜愛喝紅茶。他們把茶葉放人銅制或鋁制的壺里煮沸,再加入適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帶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狀,不像中國的茶水那樣清淡,兩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寧可不吃早點,也要喝上一兩杯奶茶。除飲紅茶外,印度人也比較普遍飲用咖啡、牛奶、涼水等。
㈣ 印度人一日三餐吃些什麼為什麼看上去伙食很好的樣子
一提印度美食,估計很多人想到咖喱,想到某隻手拋出來的飛餅。但事實上,印度飛餅並不是印度的特產,或者說並不是印度人愛吃的食物。因為雖然印度的胖人不少,但事實上人口超密集,很多人還處於吃不飽飯的溫飽線上。是不是這樣說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這么多人吃不飽飯,卻還會有那麼多胖子呢?
最後,印度人喜歡用的油也很給發胖加分。他們最多用的就是熱帶木本植物油,即棕櫚油。這種油在印度絕對可打五星好評,炸個東西,做點食物,完全就是無棕櫚油不歡。但這種油吃多了就會發胖,印度人民生活如此“美好”,如何能不增加噸位呢?
其實,如果真的站在客觀角度來看印度的話,我們還是非常不理解的。他們的國民生存現狀差距極大,有的成了胖子不假,但有的就吃不飽飯,處於挨餓狀態。可國家呢?卻每年還有大量的大米出口,這種生存法則我們普通人真是沒辦法接受。
㈤ 印度人習慣用手抓飯吃,用手抓飯吃不臟嗎
說起印度,大家一定會說是開掛的民族,這不,印度手抓飯到底臟不臟,我想說的是,路邊攤販的手抓飯能不吃,就不吃,說實話,是真的有點臟。但是在大型酒店餐廳裡面,吃飯前還會有服務員給洗手,手洗干凈了,其實說真的,就不臟了。我們也應該尊重印度的文化。
結語
無論怎麼說,印度人用手抓飯,是印度民族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飲食習慣。已經是人家國家飲食文化的傳承了,就像我們使用筷子一樣。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用手抓飯,會認為這個人沒有素質的。回到正題,其實印度人吃飯用手,只要把手洗干凈,也是不臟的,但是要是不洗手,直接抓飯,就不衛生了。
㈥ 印度飲食禮儀
飯前,'Atithi Devo Bhava'意思是「客人就是上帝」,是印度人心甘情願的東西。所以如果你隨便拜訪一位印度朋友然後被要求留下來吃飯,請不要感到驚訝,因為這是一個尊重和榮譽的姿態。
相反,如果你被邀請參加晚宴,那麼在預定的時間後15到20分鍾到達主人的地方是可以的。在你抵達後不會立即為你提供餐點。會有一個餐前的小吃,在這里你可以享用一些飲料和一些小吃以及輕松的聊天。
用餐開始時,你必須洗手並擦乾雙手。洗手是按照印度禮儀用餐的第一步。在餐館,酒店和城市家庭中,桌子和椅子被安排用於用餐,然而,在農村地區,一些家庭穿著舒適的衣服坐在用於吃飯的地墊上。在大多數印度家庭中,一般來說,家庭主婦為家人安排食物,並密切關注誰需要什麼,提供和帶來更多的食物。
食物的順序,與西方文化不同,在印度提供食物方面沒有停頓。所有食物都一次送達。但是,根據國家的地區文化和不同的美食,你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服務風格。此外,菜餚將與個別部分相對,因此家庭主婦將在你的盤子上提供食物,或者你可以幫助自己。
標準的印度菜,你通常會被提供標准印度粗粉,其中包括像小麵包干饢,恰巴提,paratha,daal,咖喱,雷塔,米飯,鹹菜和一些糖果。如果你前往該國的不同地區,如旁遮普,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印度東北部或印度南部,所供應的食物可能會有所不同。
使用餐具,印第安人通常不使用餐具來吃食物,他們更喜歡用手指進食。用手指進行整齊地進食,並且僅使用手指的尖端。然而,在城市地區和餐館,勺子被用來吃咖喱和daals等液體菜餚。
印度人不鼓勵使用刀作為餐具,因為這里准備的食物通常是一口大小的。再次,扁麵包只能用手吃。用手指撕下一小塊,製成船形; 然後將咖喱舀入並插入口中。除了麵包和甜點外,剩下的食物都放在一個盤子里。
使用右手,在印度用餐時,請始終使用右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必須用右手吃飯。印度人認為左手的使用是不潔凈和令人反感的。所以左手保持乾燥,僅用於飲用水或通過餐具。
分享食物,印度文化極力鼓勵與他人分享食物。如果你在一家印度餐廳與朋友一起用餐,並且你都訂購了不同的菜餚,那麼習慣上與另一方分享你的菜餚。但請記住,從別人的盤子里拿食物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此外,不要將用過的湯匙和叉子浸入其他人的食物或主菜中,因為它被認為是非常不衛生的。
整理食物,你不能在盤子上留下任何東西。在印度文化中不贊賞將食物留在盤子上。你不需要品嘗每一道菜,但你放在盤子上的東西就得全部吃完。
此外,不要以任何方式玩食物或扭曲食物。你必須記住以中等速度吃你的食物。如果你太快吃了你的食物可能看起來很粗魯,如果吃得太慢,可能意味著你不喜歡食物。
贊美,吃完飯後,你必須向主人致敬。由於食物是經過精心准備和精心准備的,所以表達你的欽佩將使主人感到高興。
離開桌子,如果你比其他人早吃完食物,那麼你必須保持坐姿,直到餐桌上的主人或老人吃完食物。當其他人還在吃飯時從桌子上站起來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此外,如果你的主人提供更多食物,除非你真的滿了,否則不要拒絕。說「多吃點東西」是印度表達愛與尊重的方式。你吃的量告訴你的主人你對食物的喜愛程度。
㈦ 印度人吃飯愛用手抓,那他們如何吃火鍋
印度在大家眼裡是一個非常奇葩的的國家,平時連喝牛尿的事情都幹得出來。今天小編要來講的,是他們的一種奇葩生活習慣,那就是吃飯問題,大家可能知道,印度人是用手抓飯吃的,於是就有人會問,印度人是怎麼吃火鍋的呢?
對於印度的飲食習慣,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㈧ 印度人怎麼用手抓飯吃呢
一、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 。
「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二、用手吃飯必須要用右手。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㈨ 印度人抓飯吃是用左手還是右手,為什麼
印度人用手吃飯有一個規則,就是吃飯一定是用右手的,給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因為在印度人的觀念里右手干凈,左手臟。
印度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這不僅僅是指的衛生方便,他們的宗教信仰也告訴他們不能使用左手和別人打交道。
在正式場合印度人必須使用右手,比如說給別人握手、遞東西給別人,要是用了左手就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印度就餐禮儀
1、用餐時需要掌握好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8點以後,第二餐基本在晚上8點以後。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2、用餐時吃飯速度與對方相同
印度菜用餐時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而且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
3、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殘留下剩菜。
㈩ 印度最常用的用餐方式是什麼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http://..com/question/22370017.html?s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