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工業化需要多少能源

印度工業化需要多少能源

發布時間:2022-06-24 06:10:56

1. 為什麼建國初中國能源產量和工業化水平遠比印度高,而人均GDP不如印度

你的數據與問題不一。
我知道建國初期,中國的GDP低於印度,1978年、現在均高於印度。
如果說,中國GDP發展速度慢於工業化水平:
因為中國在1978年前實行的是蘇聯模式經濟發展道路,國家將大量資金用於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服務行業,經濟畸形發展,。面GDP很大部分是民用工業、服務行業。

2. 今天的印度,俄羅斯,印尼這些國家應該怎麼工業化

俄羅斯早在蘇聯時期就完成了工業化,並且以重工業出名,眾所周知,斯大林模式就是以發展重工業為主。而且俄羅斯本身資源極其豐富,是少數不依賴外國進口資源,還出口資源的工業國家。二戰時期蘇聯的武器生產能力令希特勒都震驚。而且中國當初就是學蘇聯「老大哥」的經濟模式,以重工業為主,所以俄羅斯早就完成了工業化,但是由於國內種種原因比如 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不發達,經濟結構畸形【輕工業十分落後】是介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國家,稱之為轉型期國家。而印度在1947年蒙巴頓方案之後印巴分治,隨機獨立,國大黨的領袖尼赫魯早先也學習蘇聯,大力發展國企和重工業,建成了種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早期印度並沒有積極投身與世界市場,到了近幾十年,他努力融入世界市場,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強國。而且印度的lt,軟體,外包服務,制葯等行業十分出眾。並且是有一大批說英語的年輕勞動力和日益年輕化的人口結構都是印度的優勢。但是他仍未完成工業化,工業化之路很漫長,印度一度和中國一樣錯失時機,而且印度的腐敗,種姓制度,和不完善的民主制度【印度的民主不能夠發揮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比起這點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更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我還是很贊賞的。】基礎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環境污染,【據新聞報道德里的空氣污染比北京都強】是制約其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印度應當大力發展科技,克服腐敗和在人權問題上基礎設施建設上和基礎教育上多努力,才能實現工業化,就這樣看來印度完成工業化也是令人期待的。而印尼在新航路的開辟時期就淪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近代又造美日爭奪,在二戰時期經歷了大規模本土作戰。所以印尼的工業並不發達,即使印尼有豐富的原料,至今工業任然是沒有建立較完整地工業體系。印尼的現狀正是如今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射影。許多東南亞國家仍然以落後的農業為主,並且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以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也不少,因此,如印尼這樣的國家要發展重工業應當投入更多資金去建設種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大力發展科技,基礎設施和教育,趁著仍未結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走向世界。
總結;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工業,首先要投入大量資金或者吸引外資,廣大發展中國家有勞動力的優勢可以利用,到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後,簡稱種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後,大力發展科技,對工業進行產業升級,才能達到工業化的目的。但是工業化之路十分漫長,政府應當多費心了。

3.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那些領域他們的GP是多少外匯儲備是多少

印度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印度經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高達9.3%,這一世界文明古國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正煥發出青春.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與中國在經濟增長模式上有顯著的不同.本文對印度經濟增長的現狀和特點,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及發展趨勢做一簡要分析.
一,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
1,經濟增長呈現加速趨勢
1991年印度發生國際支付危機,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之後經濟發展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2003年開始經濟增長加速,該財年經濟增長高達8.5%,在剛剛過去的2005-06財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經濟增長又達到8.4%的水平,增長速度僅次於中國,經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圖1:印度經濟增長率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2,產業結構獨具特色
印度是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較高.由於受氣候的影響較大,農業增長波動很大,農業增長的波動直接導致了宏觀經濟的波動.與農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5-06財年達到54%,與此同時,服務業呈現加速發展趨勢,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同中國經濟發展軌跡不同,印度的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相對較低,2005-06財年僅為26.1%.
表1:印度經濟結構(%)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業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務業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表2:印度經濟增長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0.0
6.2
-6.9
10.0
0.7
3.9
工業
6.3
2.7
7.0
7.6
8.6
8.7
服務業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3,消費處於重要地位
2004-05財年,印度私人消費與政府消費佔GDP的比重分別為61%和11%,二者合計高達72%,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僅為24%.而2004年我國私人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41%,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則高達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到中國的10%.顯然,相對於投資而言,消費在印度經濟中處於更重要的地位.
4,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從2002年開始,印度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同中國相反,印度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外貿逆差逐年擴大,這種現象進一步說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國內消費.盡管出口增長迅速,但2005-06財年出口依存度僅為17.5%,這說明印度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需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印度的出口結構逐步優化.通過表4可以看出,1994-95財年出口額最高的是初級產品和服裝紡織品,而2004-05財年出口最多的則是軟體和工程貨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對外貿易(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增長率%
進口額
增長率%
貿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額最大的前五個部門
1994-95年
2004-05年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寶石及珠寶
45.0
軟體
172
成品服裝
32.8
工程貨物
145.8
棉紗線,織物,成品
22.3
寶石及珠寶
137.0
海產品
11.3
化學品及有關產品
126.7
皮革製品(不包括鞋類)
10.6
紡織品
120.1
數據來源:商務部駐孟買總領館經商室
5,財政收入和財政赤字雙重增長
印度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6-07第一財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財政收入增長37.8%,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增長了40.5%,財政赤字高達77740億盧比(1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6%.印度政府希望將本財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8%以下.
6,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發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率分別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貨膨脹率為4.84%.為了抑制潛在的通貨膨脹,7月25日印度儲備銀行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這是2004年10月啟動加息周期以來第6次上調利率,共加息150基點.印度通貨膨脹壓力主要來源於兩方面,首先是較強的國內消費需求,其次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7,外匯儲備持續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3月底超過1500億美元,是世界上新興國家和地區第五大外匯儲備國,前四位分別是中國,韓國,台灣和俄羅斯.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大量流入印度資本市場是近年印度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1,改革是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根本動力
自1947年獨立到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印度實行的是國有經濟和私營經濟並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政府對經濟計劃的主導作用,強調通過"進口替代"實現工業化,重視發展國營企業和重工業,限制私營企業,排斥外資.1991年印度爆發了國際收支危機,政府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有10億美元,只夠維持三個星期的進口支付,當時的拉奧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為特色的新經濟政策:放鬆對私營經濟發展的限制,加快公營經濟改革,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實施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改革之後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收支狀況持續好轉,外匯儲備大大增加,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資逐步增多,國民經濟穩步發展.進入21世紀,印度進一步推行市場經濟發展戰略,使其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實現了有印度特色的經濟增長.
2,私營經濟的推動
印度在獨立之後一直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但對其有嚴格的限制,上世紀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動私營經濟發展的改革,90年代將這種改革進一步深化,私營經濟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由此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和國際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團,比拉集團,維普羅軟體公司,蘭巴克西制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營企業不僅資金雄厚而且經營管理規范科學,私營企業的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已佔到75%,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3,中產階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私營企業的發展同時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印度的經濟學者將能夠買的起車子和房子的群體定義為中產階級,據此推算印度有3.5億人左右的中產階級隊伍,這一階層擁有持續穩定增長的購買力,同時具有西方人的消費觀念,是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和結構不斷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4,相對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多年歷史,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金融監管制度健全.印度銀行體系中,商業銀行中有27家政府銀行,25家私人銀行,46家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4.7萬家,多為私營.商業銀行的貸款方向,35%是給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給私人和私營企業.銀行資產與GDP的比率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經不如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目前,印度共有23 個股票市場,其中National市場和孟買市場是全國性的,其他21家是區域性交易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 萬家.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將IT產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扶持,90年代以來世界信息產業大發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IT產業迅猛發展並帶動了貿易,旅遊,電信,金融等行業發展.目前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IT產業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
6,製造業的發展是印度經濟新的推動力量
1991年的經濟改革,印度設計了繞過工業化階段而直接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大力發展服務業的發展路線圖,這就規避了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局限.目前服務業已經比較發達,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印度准備壯大製造業,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製造業國家戰略》報告,表明向製造業進軍的決心.可以預見,工業化將成為印度今後發展的新的推動力量.
7,注重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
印度歷屆政府都高度重視發展科學技術和人才培養.目前印度不僅能製造眾多的高級技術產品,而且開始涉足尖端技術領域,在核電,衛星,電子及軟體,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學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新的生產力,這對其產業結構變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於其他國家,由於英語是其教學語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國際化背景.
三,印度經濟發展前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消費拉動而非投資拉動,由服務業推動而非工業化推動,由內資驅動而非外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目前制約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落後,但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必然將國民經濟帶入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度不久在總量上將成為經濟大國,但從人均水平看,在很長時期內仍是發展中國家.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國際油價,印度煉油廠所需原油的70%需要進口,因而國際油價上漲將對印度經濟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991年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直接導致國際收支危機,從而誘發了經濟危機.目前印度具有較高的外匯儲備,再次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價上升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4. 印度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各方面

以上回答可以忽略掉了 樓主 印度相對於東亞小國來說 確實是個龐然大物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 只能是一頭笨牛 先沖軍事上講:印度國產的阿瓊坦克 花費無數人力物力 結果准備量產的時候 他們本國陸軍都不願意使用 而我們國家的99式 可以正面擊穿現有任何坦克的裝甲 綜合性能世界一流 印度的所謂國產飛機 70%的零件需要進口 完全就是組裝下 而我們的J-10B 在亞洲可以橫掃 更別說J-20了 還有航母 三天一大修 五天一小修 他們的主戰裝備都是進口的 打一件少一件 至於作戰能力 當初的邊防軍就打得他們王牌雞飛狗跳的 更別說主力野戰軍了 除了是一個有核國家 常規軍力 我們國家可以絕對壓制印度 經濟方面:很多人以為印度的軟體行業很給力 其實這是個誤區 他們做的都是外包產品 真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極少 變相的加工基地而已 目前中國在IT方面的實力都已經遠遠超過印度 工業的話 更糾結 他們的基礎工業非常薄弱 很多零件設備都是進口的 偏偏他們底子薄 卻喜歡爭創高新技術 導致頭重腳輕 連摩托車都沒辦法完全國產的國家 卻花大錢去搞航天 社會制度方面:印度是目前唯一的等級制度的大國 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種姓制度 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下等人想要進入上曾社會 幾乎不可能 姓氏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這方面 只要丟進去一個小火苗 就能引發他們的內部混亂 所以印度只能充當某些勢力抑制中國的棋子 想單挑中國 他們還沒這資格

5. 印度為什麼無法工業化

中國工業化遠勝印度一大截, 中國走的道路是傳統的工業化之路,工業體系健全,然後在工業化基礎之上發展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金融之類的,歐美日發達國家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包括亞洲四小龍,必須先過製造業這一關,有了基礎後再順勢發展第三產業。
印度正是相反的,先發展服務業,如軟體產業,不可否認,發展的不錯,現在印度也認識到了沒有工業化基礎是不行的,那種服務業比起實實在在的工業化畢竟是『虛』的,真正的發展經濟沒有發達的工業是不行的。
總的來說印度發展勢頭也蠻快的,工業化之路還很漫長,中印兩個人口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6. 你如何看待印度電廠燃煤庫存平均僅剩4天這件事

印度現在的燃料電廠平均的燃料儲備天數就剩4天了,這個燃料儲備的天數就是廠子是用來發電的。這個電廠它本身必然要有發電的原料原料本身還能按照現在的這個每天的需求量正常燃燒的天數。

我們現在瀏覽一下世界新聞,就發現最近這一陣子關於傳統燃料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矛盾越來越大,歐美國家出現了電荒傳統燃油的價格也不斷上漲,然後供應也逐漸出了問題,國際原油價格飛速上漲,而且預計短期以內價格不太可能降下來。你看煤炭石油天然氣除了天然氣現在還沒出什麼問題呢,另外兩個都出現問題了,這就意味著可能要迎來一個能源結構上的變革,當然了這不是立刻就會有的,只是這個趨勢可能會提前。

7. 印度電廠燃煤的庫存平均僅剩4天,印度該如何解決缺煤現狀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目前印度發電廠燃煤的庫存僅剩四天。一旦動力煤被使用殆盡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印度整個地區都沒有辦法保證穩定的電力供應,說說話想要解決卻沒到狀況是非常難的,主要就是因為目前全球各個地區都限制到了這樣一個僵局。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印度這么缺煤,以及這樣的情況如何解決。

第三,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解決?

說實話,如果單純上印度解決煤炭短缺的問題,那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工業化不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到另一方面是因為想要開採煤炭。前期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的,而印度現在的疫情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完成這樣的壯舉。而且除了印度,在北半球很多國家都面臨這樣的情況。

8. 求近幾年世界各國單位GDP能耗對比。

------「以單位GDP能耗計算,每百萬美元能耗,比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國、歐盟、日本分別高2?3倍、4?5倍、8倍資料來源:我國節能現狀與「十一五」節能重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周大地,郁聰,朱躍中,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國經濟時報。。」 ------「從單位產品的能耗水平看,目前8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而這8個行業的能源消費占工業部門能源消費總量的73%資料來源:我們必須選擇新型工業化,中國環境新聞網;中國能源拉響警報,人民網;中國能源戰略構想,中國能源綜合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組;2004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據北京大學《經濟增長的綠色核算》課題研究,我國單位GDP能耗約為世界平均值的四倍以上,為日本的14倍多,2003年我國消耗了相當於全球總產量30%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創造的GDP僅佔到世界的4%。 ------2004年,中國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鋼材、8%的石油、45%的水泥,而創造的GDP僅佔世界的4%資料來源:空前的節約運動,中國力降資源對外依賴度,國家環保總局網站。 ------從能源利用效率來看,作為佔全球總人口1/5的中國,2004年GDP佔全球GDP只有4%,但單位產值能耗卻是發達國家的3~4倍。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目前我國每年的新建建築中80%以上仍屬於高耗能建築,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為氣候相近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再比如汽車,中國的汽車生產過程中消耗為1?6噸油當量,美國只有0?9噸油當量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僅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中國國土資源報;有關領導講話。」 ------原地質礦產部朱訓部長按匯率GDP比較的結果是:中國1億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萬噸標准煤,大約是日本1億美元GDP所消耗能源的7?20倍、德國的5?62倍、美國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資料來源:關於中國能源戰略的辯證思考,朱訓,《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第8期。

9. 印度現在是進入了工業化時代還是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

首先要知道蘇聯工業化發展畸形發展工業沒其面發展前現些倒爺靠爆發收購走攤貨俄羅斯賣 夠均衡發展工業化隨著代發展要求水平斷提高用100俄羅斯能用15俄羅斯資源特別能源優勢卻受限於面建真都沒基礎比起任何家都差受口限制民素質跟窮富應該理解跟印度比較才公平看看印度應該理解口家發展易認識比較清晰鄧平說堅持發展100搖目標比較高

10. 印度有石油資源嗎

有石油資源,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10)印度工業化需要多少能源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閱讀全文

與印度工業化需要多少能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烤串怎麼布置 瀏覽:31
京東印尼怎麼進 瀏覽:699
越南語35怎麼說 瀏覽:590
中國多少層以上設電梯 瀏覽:706
世界盃摩洛哥伊朗哪個實力強 瀏覽:182
印度小葉紫檀有多少顏色 瀏覽:274
伊朗英語怎麼寫 瀏覽:644
中國的自然港口有哪些 瀏覽:565
英國對疫情什麼態度 瀏覽:245
伊朗糧食自給率怎麼來的 瀏覽:857
uwc義大利在哪個城市 瀏覽:422
越南椰子肉汁多少錢一杯 瀏覽:978
中國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 瀏覽:447
伊朗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瀏覽:480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張召忠 瀏覽:588
英國大霧什麼原因 瀏覽:44
印度小辣椒多少錢一斤 瀏覽:333
義大利買房用什麼網站 瀏覽:901
越南廣西哪裡買衣服便宜 瀏覽:539
義大利的藍色水是怎麼來的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