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軍用防具是什麼

印度軍用防具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3 11:10:33

A. 印度軍事工業怎麼樣

總的來說是不完整的,差不多都是拿來主義.他的國防工業比他的死對頭還要差.

B. 印度政府將採取什麼樣的軍事采購策略呢

近期印度政府在軍購上不斷的實行大手筆,采購了很多最新的軍事裝備,這些軍事裝備很多都已經開始裝配到印度軍隊了。根據媒體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打算改變自己以往的軍事采購政策,開始實行新的軍事采購政策,印度的新軍購政策就是租借,印度現在開始考慮向外租賃軍事設備了,其實在很早以前印度政府就向美國政府租借了無人機和海軍艦炮。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政府目前對於海陸空三軍都打算採取租借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近期印度的空軍的戰鬥力就嚴重缺乏,雖然印度政府購買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但是也很難說印度政府不會為了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壓力而進行租借戰機。不過這也是印度政府的聰明之舉,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中盡可能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不過印度日後萬國造可能就會更加響亮了。

C. 印軍二十萬防寒服是怎麼被燒的

印度在邊境的壓力很大,這是因為印度在邊境領土主權方面和其他國家存在分歧,現在印度在邊境地帶是部署大批量部隊,可是從現狀來看,印度在邊境部署兵力,結果後勤保障卻跟不上來,嚴寒的邊境地區物資補給遇到嚴重難題,在進入十月份後,印度部隊駐扎的邊境地區就已經進入冬季,整個生活物資的運輸都十分困難。

印度邊防部隊出現上下兩難的局面

因為這些邊境地區冬季十分寒冷,最高氣溫可以在負40度左右,所以在防寒服緊缺的情況下,印度邊防部隊就存在上下兩難的局面。

D. 印度有哪些坦克

Kestrel 8x8輪式戰車。
Abhay IFV履帶式裝甲車。
Carrier Mortar Tracked輕型步兵車。
還有丹奴什榴彈炮,其他的就沒了。
不過實際列裝就比較慘了。
但怎麼說呢,以上這些以色列,法國什麼的都參與過設計。
可以說印度連設計能力都不足。
但印度一般印度也不承認。
像丹奴什榴彈炮在試驗階段就出過很多次問題,人家直接甩鍋給中國零件了。
說是中國零件不合格引起的。
丫也不想想不合格的東西你還買?居然還能通過質檢裝上去?
最後才知道不是零件不合格,而是圖便宜買的咱們國內民企的貨。
這……?
你買民用的零件往軍用上裝?
實在沒法吐槽你了都!

E. 印度在高原作戰中有哪些優勢武器

印度在高原作戰中有哪些優勢武器?至少兩樣超過中國

AH-64阿帕奇直升機是美軍現役的主力武裝直升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之一。其在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一舉擊潰了伊拉克的裝甲部隊,伊拉克、阿富汗等全球沖突地區,阿帕奇也一次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因此也為阿帕奇贏來了「裝甲殺手」的美譽。阿帕奇不僅火力強大,而且技術先進,具備對空和對地攻擊的能力,戰鬥力驚人。印度引進阿帕奇直升機也是為了增強山地師的進攻支援火力,也可以與米-17運輸直升機組成搭配。阿帕奇提供護航和火力支援,米-17運載步兵分隊快速投送部隊。

F. 什麼是防具

防具是指衣服盔甲之類,起保護身體的:多數為頭盔(帽子),衣服,褲子,鞋子4部位組成;有些就更細分一些,多了護肘,護肩,護膝之類的。

武器,又稱為兵器,是用於攻擊的工具,這個多了去了,主要講下主流的ARPG網游:一般都有刀劍斧錘弓之類的,然後根據游戲的內容可能會有更多的武器--杖,匕首,棍,槍,琴,扇,環,輪,拳套,爪,駑,鞭,飛鏢等等,反正多到你想不到。順便說下,盾具有防具的特性,但是因為手持,而且游戲里不是所有職業能用,所以很多游戲把它歸到武器一項上。

除開防具,武器,游戲里一般還有首飾這一項:包括手鐲,項鏈,戒指,玉佩。
另外有些游戲還有符咒之類的其它不同作用的東西

G. 印度的紅色革命是指什麼

【軍武次位面】:楊樹
印度,其實已經打了多年內戰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誇下豪言:「印度以它現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
為了實現這個「大國夢」,印度成了世界軍火市場的大買家,世界各大軍火商(除了中國)在印度身上真是躺賺。印度幾十年如一日的買買買,一要用來對付宿敵巴基斯坦,二要防備北邊的中國。
但這只是印度明面上的敵人,除了中巴,印度還有一個真正的心腹大患——反政府的「納薩爾派」(Naxalite)武裝。
▲納薩爾派武裝士兵
為什麼說他們是印度的「心腹大患」呢?咱們可以想像一下,無論是中國還是巴基斯坦,也許能把印度打成豬頭,卻不可能讓印度「滅國」,但「納薩爾派」可真的是要讓印度「江山變色」哦!
為什麼這么講呢?因為「納薩爾派」的主力,是印度共產黨!准確地講,是印共各派別中一直堅持武裝斗爭的印共(毛)派。
▲印共(毛)的旗幟
印共(毛)的黨綱指出:「我們是印度無產階級的聯合先鋒隊……以堅持持久人民戰爭和奪取政權為中心任務,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道路。最低綱領是推翻新殖民主義間接統治和剝削下的印度半殖民地半封建體系……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大官僚買辦資產階級……」
▲印度的「紅色區域」(2007年)
據公開資料顯示,印共(毛)武裝的活動區域包括北起尼泊爾邊境,南至安得拉邦的廣大地區,涉及20個邦,170多個縣,有2億人生活在這一區域,被外界稱之為「紅色走廊」,儼然是一大片「革命根據地」。
無論印度當政者是誰,看著地圖上這紅彤彤的一大片,要說不是心腹大患,恐怕是自欺欺人。
▲印共創始人之一馬納本德·納特·羅易
這種局面從何而來?這就得從印度共產黨的歷史說起了。其實,印度共產黨比「印度共和國」老多了,歷程也非常復雜。
1921-1922年間,當時印度還屬於英國殖民地,在加爾各答、孟買、拉合爾等地的知識分子群體中逐漸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小組。1925年12月26日,各小組代表在康浦爾召開了建黨會議,印度共產黨誕生了。
1933年12月,印共加入共產國際,成為「全國性」的政黨。不過因為印度特有的民族和文化傳統,再加上一直受到殖民當局的打壓,使印共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色——持續不斷的分裂。
▲印共的黨旗,CPI是其英文名稱的縮寫
這種狀況在1947年印度獨立後尤為明顯,殖民時期還有爭取獨立的共同目標,如今真獨立了,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加上印共在二戰期間快速發展壯大,於是內部就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要學十月革命的,有要農村包圍城市的,有要與國大黨搞統一戰線的……
60年代,中蘇關系開始交惡,接著中印發生邊界戰爭,部分印共黨員認為印共已是「修正主義」,於是退黨另立了一支印共(馬克思主義),簡稱印共(馬)。
▲加爾各答支持納薩爾起義的集會
1967年,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縣西里古里區納薩爾巴里爆發了持續4個多月的農民起義,即「納薩爾巴里起義」。
印共(馬)的部分成員在其中起了主導作用,而且非常明確的提出「不是為了奪取土地,而是為了奪取政權」的口號,從此他們就被印度政府叫作「納薩爾分子」了。
▲馬宗達因為搞「殲滅戰」(暗殺)
而遭到同志反對,後來被捕死於獄中
此事件又直接導致印共(馬)的分裂——因為對武裝斗爭的看法迥異,印共(馬)開除了許多支持起義的成員。於是,這部分人乾脆自立門戶,成立了印共(馬列),參加了起義的查魯·馬宗達被推舉為書記。
從此印共和印共(馬)堅持和平的議會路線,而印共(馬列)則走上堅持武裝斗爭的道路。
但印共(馬列)還在繼續分裂——1971年,因為對是否應該「殺害被稱為階級敵人的個人」有不同看法以及宗派沖突,該組織再次分裂為多個組織,其中實力最強的兩大組織是比哈爾邦的印共(馬列·人民戰爭集團)和安德拉邦的「印度共產主義中心」。
▲賈納帕蒂的真名叫馬帕拉·拉克什曼·拉奧
印度政府為他開出的懸賞為3600萬盧比(50萬美元)
這兩大組織雖然理念相近,但卻各自為戰。到了90年代,二者開始商量聯合,最後於2004年實現合並,建立了全國性政黨——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簡稱印共(毛),賈納帕蒂(化名)任書記。
這個新政黨認為,印度國情與過去的中國相似,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農村人口居絕對多數,而且大多貧困,所以要走「通過持久的武裝斗爭奪取國家政權」的道路,這也是他們要給自己的黨取一個「毛主義」名稱的原因——效仿中國。
▲印共(毛)的營地
印共(毛)的決策機構為政治局,由13或14人組成,政治局下有中央委員會,由32名委員組成,中央委員會又產生軍事委員會和邦委員會,還有「出版部」(相當於宣傳部)、「醫療單位」和「掩護組織」(青年團、學生會、工人聯合會、婦女組織等),非常嚴密。
至此,一直分裂的印共,終於有了一次「合」,而且效果顯著。
二者合並後實力大增,迅速從比哈爾邦和安德拉邦向鄰近各邦擴張,僅在合並後的一年內,印共(毛)的活動范圍從4個邦擴展到16個邦,「從印度與尼泊爾的交界處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受到印共(毛)活動影響的人數達到約1.8億」,幾乎相當於印度三分之一的土地。
▲印共(毛)武裝中的女戰士
2004年2月6日,奧利薩邦戈拉布德(Koraput)的武器庫被襲擊,528件武器被繳獲。
2005年11月13日,一支近千人的印共(毛)武裝襲擊了賈納巴德監獄,奪得數百槍支和大量彈葯,關押於此的印共(毛)成員被解救,「驚醒了一些邦政府和中央政府」。
2006年3月26日,奧里薩邦警察局的17輛汽車被繳獲。
2008年2月15日,奧利薩邦那訥亞格爾軍械庫100件武器以及價值20萬盧比的彈葯被劫掠。
更有甚者,印度恰蒂斯加爾邦的國大黨主席帕特爾和他的兒子,以及該邦前內務部長、「反納薩爾運動」領導人馬亨德拉·卡爾瑪等政要,都在印共(毛)的打擊下死亡,攻勢可謂凌厲。
▲辛格對反政府武裝態度強硬
印度政府當然要設法應對這個新情況,但由於執政黨的輪換,印度中央政府的策略搖擺不定,人民黨要求武力鎮壓,國大黨要求搞談判,再加上對外還要對付中巴,對內還有宗教沖突等各種爛事,印度政府無暇處理,實際上給印共(毛)提供了不少生存空間。
印度第13任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上台後,印度政府開始認真起來。
辛格反復強調,印共(毛)是印度「國內安全的最大隱患」。內政部長帕提爾在向議會作證時說:「他們最初使用的是斧頭和弓箭,後來使用手槍,然後開始使用AK-47,現在是手榴彈和地雷,當然還有火箭彈……我們決不能妥協,也不能與之進行談判,除非他們放下武器。」
2006年4月,辛格提出了「兩條腿走路」,即用胡蘿卜加大棒,武力加「招安」、收賣、策反的方法,企圖對印共(毛)派武裝進行打擊和分化瓦解,這成了印度政府對付印共(毛)的基本策略。
▲由於不能直接動用軍隊
用來圍剿的武裝實為印度二三流水平
2009年5月,印度投入大量警察、准軍事部隊,發動了「綠色狩獵行動」,在「紅色走廊」的5個邦展開了對「納薩爾分子」的全面圍剿。印度出動的各種武裝力量加起來超過30萬,還有印度空軍的10架直升機和從以色列進口的12架無人機提供支援——印度政府把圍剿行動稱為「2.5線戰爭」。
情報方面,印度政府設立了專門的「特種情報局」,利用收買和卧底的方式打探情報。除了中央政府,印度各邦也組織突擊隊,甚至是民團,展開對「納薩爾分子」的攻勢。
▲按照印度政府立場拍攝的電影
《紅色警戒·內心之戰》
輿論方面,印度官方大力宣傳「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不需要革命,印度政府十分強大,反政府力量沒有機會取勝。並且把「納薩爾分子」稱為「恐怖分子」,通過影視節目,大力進行宣傳。
相比之下,印共(毛)較正規的武裝力量不到2萬,外圍的輔助力量也不超過4萬,武器裝備更是無法相提並論。懸殊的對比之下,印共(毛)損失慘重,政治局成員有6人被殺,中央委員損失一半,地盤也大為縮水,印度官方甚至宣稱要在2022年前「徹底消滅游擊隊」。
面對圍剿,印共(毛)一方面收縮力量,一方面針鋒相對地發動了一系列反擊。
▲被地雷炸毀的印度警察車輛
2010年4月6日,在恰蒂斯加爾邦的丹特瓦達地區,號稱世界上最大准軍事安全部隊的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和該邦的警察被打了埋伏,80多名官兵死亡。
2013年2月22日,比哈爾邦警察部隊的汽車中了「地雷戰」,至少3名警察死亡。
2014年12月1日,包括副指揮官B.S Verma和助理指揮官Rajesh Kauria在內的14名中央後備警察,在南恰蒂斯加爾邦的蘇格馬縣遭伏擊身亡。
2017年4月24日,印度恰蒂斯加爾邦蘇格馬縣,300名印共(毛)武裝人員發動襲擊,25名警察身亡。
「納薩爾分子」的斗爭也引來了印度內外的關注,瑞士左翼作家簡·米爾達(Jan Myrdal)曾於2010年前往「游擊區」采訪16天,寫出了《紅星照耀印度》一書,對印共(毛)非常贊賞。一位領導人拉奧(C.R.Rao)甚至還很樂觀的表示,「要在2025年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
為什麼印共(毛)如此頑強?
首先,印共(毛)的群眾基礎牢固。
印共(毛)的支持者多為貧苦農民,而印度的貧農又實在太多了。
印共(毛)影響比較大的比哈爾邦、奧里薩邦、中央邦、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是印度最貧窮的地區,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為40%,表列部落的人口佔印度表列部落總人口的49%,占貧困表列部落總人口的63%。
其次,是土地問題。
窮人為什麼這么多?根源在於沒有土地。
印度也搞土地改革,但是很不徹底,至今仍有近2億人沒有土地,導致農民陷入貧窮。例如,比哈爾邦是印度人均佔有土地最少的邦,67%的小土地持有者僅佔16%耕地,而4.1%的地主卻佔有25%,還有400萬以上的貧民地寸土地也沒有。
▲2004年,溫鐵軍教授在印度農村調研
農民要獲得土地,如果走合法途徑,非常不容易。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農業專家溫鐵軍曾親赴印度考察,他在比哈爾邦看到大片土地撂荒,因為土地訴訟案件數以萬計,在判決之前不能開墾,只能荒著……多長時間才能判決呢?10年!
農民們為了保住土地經常抗議,卻又招來警察的棒打,再加上嚴重的種姓歧視,貧苦農民苦上加苦,紛紛投向反政府武裝。
▲印度警察的武器——彈弓!
第三,政府力量不足。
印度法律規定,軍隊只能對外,對內只能用警察和准軍事部隊。印共(毛)的根據地,多在偏遠的深山密林,人煙稀少,政府鞭長莫及。2007年12月,印共(毛)偷襲了查蒂斯加邦的一座監獄,放走300多名囚犯,而獄警僅有3人!
▲印度警察的防具——藤牌!
印度警察的缺員率最高可達35%,裝備低劣,人手不足。人員素質更加很糟糕,許多警察酗酒成癮,業務能力差。據2005年的一份調查,在賈坎德邦的一個警察訓練中心,395個警察中竟有235個不會用槍……
其實,這些現象都指向同一個根源——印度政府和司法體系的腐敗和低效,這大抵符合「官逼民反」的普遍規律。
印度行政體系分為6級,中央、邦、地區、分區、鄉鎮、村。邦相對自治,邦政府和議會都由選舉產生。這套體系在印度特有的國情下導致兩個缺陷:
一是中央與邦的垂直關系復雜。某個黨在中央是執政黨,在邦卻可能是在野黨,或者反過來,治理效率大受影響;
二是邦及以下的黨爭嚴重。比如在克拉拉邦,即使是由信仰接近的印共和印共(馬)輪流執政,雙方還時常互相攻擊對方是「替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其它政黨就更不說了。
所以,無論中央和地方,還是在邦各黨,嘴炮互黑者多,為民請命者少,低效的司法體系又指望不上,陷入惡性循環。
▲「人民法庭」的執法
相反,印共(毛)相對集中統一,執行力強,治理倒是頗有成效。
他們以武力迫使地主減租一半,迫使貪官污吏交出贓款用來救濟貧民,部分用於自身。到他們地盤上施工和經營的企業,會被收取10%的「稅費」,實質上等同於接管了這個地區。農民得了實惠,自然會倒向反政府的一方。
印共(毛)的司法體系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人民法庭」。法庭的依據並非成文的法律,而是類似於「約法三章」那樣的「規矩」——強奸?遊街!殺人?砍頭!叛變?槍斃!
的確簡單粗暴,但在那些貧窮落後的地區,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印度很多地區,婦女遭遇的暴力和犯罪非常嚴重,在印共(毛)控制區卻由於這種近乎於不講理的執法而大幅度下降,這又吸引了很多原本地位低下的婦女積極參加地下武裝。由於其群眾基礎牢固,政府和警察很難搞到情報,即使佔領某地也難以鞏固軍事打擊的成果。
而且,印度的打擊力量中,還有反過來幫倒忙的——各邦政府僱傭的民團多由死於「納薩爾分子」之手的警察或卧底家屬組成,並非正規武裝,復仇情緒強烈,不擇手段。
▲印版強拆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切蒂斯格爾邦(Chhattisgarh)的「特別警務隊」,這支民團採用放火、殺人、強奸的手段來對付印共(毛),在掃盪中燒毀了644個村莊,把幾十萬老百姓驅趕到「戰略村」圈起來,企圖孤立對手——太像當年的鬼子了。
這些惡行遭到印度社會和國際人權組織的強烈譴責,印度最高法院於2011年判定「特別警務隊」違憲,要求邦政府收回裝備並調查其罪行,邦政府馬上劃清界限,宣稱這些都是「部落民」乾的,跟我沒關系……
像這樣的清剿,不僅沒效果,反而還給印共(毛)鞏固了基礎,製造了大批潛在對手。
▲2013年,印共(毛)的活動區域小了很多
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印共(毛)已經漸漸扭轉頹勢,雖然地盤少了,但基本盤未損,形成了僵持局面。
但印共(毛)也存在很多問題,使得他們能夠自保卻難以壯大。
一是基礎不夠廣泛。
貧農雖然數量多,但文化水平和能力有限,思想覺悟低,只能在「農村根據地」活動,在城市就不靈了,「奪取全國政權」更是無從談起。此外,包括印共在內的許多左翼政黨也認為印共(毛)走極端,紛紛與之劃清界限,在國際上也得不到任何支持。
▲印度政府也會爭取人心
二是印度政府的非軍事手段在漸漸擠壓印共(毛)的空間。
2004年上台的辛格政府更加重視公平和社會底層的利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印度的民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綠色狩獵行動」進行的同時,印度政府也實施了諸如修公路、建設通訊設施、救濟貧農等配套措施,以圖爭取人心,產生了一定效果。
▲辛格交班,莫迪上台
三是莫迪政府的態度更加強硬。
相比之前的歷屆總理,莫迪雄心更甚,務實且強硬,並因此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優勢。
莫迪要實現印度的「大國夢」,鐵定要「攘外必先安內」,在之前的基礎上,以超過前任的強硬態度,在軍事、經濟、民生領域發動更加切實有效的攻勢——鑒於印度政府總體上強大許多,印共(毛)或許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印度低烈度內戰的根源:土地兼並嚴重
貧富差距太大,窮人太多
這場較量已經持續幾十年,誰能笑到最後?還是要看誰能爭取到民心了
如果印度政府越來越爛,難保「納薩爾分子」不會發展壯大,甚至把紅旗插到新德里;如果印度政府能夠不斷改善民生,確保老百姓大多能過上好日子,再施之軍事高壓,則印共(毛)也將失去存在的土壤,難保不被拔除。
其實,這可能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權利只能通過斗爭得來。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部以「印度內戰」為題材的印度電影《無法避免的戰爭》,豆瓣評分8.4,質量還是不錯的。相信大家看慣了寶萊塢的鶯歌漫舞,唱唱跳跳,一定會對這部角度獨特,也有思想性的電影留下深刻印象,前面的幾幅動圖,即出自這部影片。
關於印度的「心腹大患」,你有什麼評論?請在留言中寫下你的感想

H. 為什麼印度一輛軍用摩托車可以坐一個營的士兵

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他們也曾擁有過非常悠久的文明,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度開始漸漸衰敗下去,後來他們更是成為了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這對印度來說是非常屈辱的事情,這段歷史,也大大影響了印度的發展,他們這些年倒是起步較快,可印度國內復雜的環境,讓大量的人才都選擇到了國外去發展,像很多印度的人都去美國這些地方深造工作,很少有人會選擇回到自己的國家,印度至今仍保留著種姓這類的傳統制度。

他們軍隊的人數比較多,因此還沒有辦法把成本壓縮下來,其實中國也曾面臨過這種情況。早先摩托車也是軍隊裡面常見的工具,甚至早先我們的解放軍還保留著騎兵的建制,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經濟條件越來越好,這些工具自然就被淘汰了,對於印度來說也是一樣的,但凡能有更好的條件,沒有人願意繼續用這些東西,要是他們後面的經濟實力跟上來了,可能摩託大軍就會在他們的軍隊裡面消失,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他們喜歡摩托車這樣的工具,畢竟不同的國家,自身的癖好也是不一樣的。

I. 中國與印度的戰爭時印度用的武器

看看當年中國繳獲印軍的裝備就知道了,中國後來把這些東西都歸還印度了,一者中國看不上,二者也是表達中國和平的誠意。當時印度本國不能生產武器,它的武器品種很雜,有部分是二戰的,還有相當部分是一戰的,甚至還有更早的英制武器。而當時中國剛剛換裝56式槍族,五六半、五六沖及五六式班用機槍,在武器上比印度在很大的優勢。下面是當時歸還印度裝備的清單:
蘇制米—4直升機1架(堪用)、英制水獺式運輸機1架(嚴重損壞) 美製M—3A3坦克2輛(缺少零件)、汽車117台(50台完好、67台缺少零件)、英制88mm加農炮3門(2門缺少零件、1門嚴重損壞)、英制88mm榴彈炮18門(14門缺少零件、4門嚴重損壞)、英制75mm山炮6門(2門缺少零件、4門嚴重損壞)、英制106.7mm迫擊炮7門(缺少零件)、英制81mm迫擊炮54門(15門完好、36門缺少零件、3門嚴重損壞)、英制51mm迫擊炮75門(58門完好、17門缺少零件)
重機槍22挺(7挺完好、13挺缺少零件、2挺嚴重損壞)、美製7.62mm坦克機槍6挺(缺少零件)、英制7.7mm輕機槍261挺(223挺完好、26挺缺少零件、12挺嚴重損壞)、英制7.7mm輕機槍預備槍管208支(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mm沖鋒槍552支(488支完好、41支缺少零件、23支嚴重損壞)、美製7.62mm半自動步槍30支(全部完好)、英制7.7mm步槍2,105支(1,750支完好、306支缺少零件、49支嚴重損壞)、手槍57支(40支完好、12支缺少零件、4支嚴重損壞)、信號槍79支(71支完好、4支缺少零件、4支嚴重損壞)
美製90mm火箭筒37具(26具完好、8具缺少零件、3具嚴重損壞)、擲彈筒、槍榴彈發射器12具(11具完好、1具缺少零件)
炮彈22,400餘發(全部完好)、、槍彈2,139,000餘發(全部完好)、英制7.7mm輕機槍彈匣2,181個(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mm沖鋒槍彈匣950個(全部完好)、90mm火箭筒彈137發(全部完好)、手榴彈19,357枚(全部完好)、信號彈500發(全部完好)、地雷1,895枚(全部完好)
美製空壓機4台(3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推土機7台(6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英制壓路機1台(缺少零件)、發電機4部(1部缺少零件、3部嚴重損壞)、油機2部(全部完好)
電台6部(1部完好、5部嚴重損壞)、步話機10部(8部完好、2部嚴重損壞)、電話機7部(1部完好、6部嚴重損壞)、電池10箱(全部完好)、望遠鏡30具(全部完好)、降落傘400頂(全部完好)、鐵絲網280餘捆(全部完好)、園鍬、十字鎬350把(全部完好)、油桶757個(497個完好、260個破損)、電線5,600m(部分完好)、其他軍用器材(包括鋼盔、降落傘繩、觀察、通信、工兵器材等各一部)、軍用大衣、毛毯1,973件(全部完好)、軍服2,760餘件(2,410餘件完好、350餘件破舊)、蚊帳、被子、床單等720餘件(全部完好)。

J. 印度已進入戰備狀態,現部署裝備的情況如何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大批蘇30MKI,米格29以及幻影2000等先進戰斗機,並且已經開始將它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向前線機場部署,其中,蘇30MKI是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航程遠且具備非常全面的作戰能力,並且火力強大,可以兼容俄羅斯現有幾乎所有型號的機載武器,甚至能夠在機腹進氣道中間的重掛點攜帶威力巨大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但是,將蘇30MKI戰機靠前沿部署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尤其是高原地區惡劣的氣候加上崎嶇的地形非常不利於蘇30MKI戰斗機的運行保障,因為這款戰機需要良好的後勤條件,而很顯然高原機場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所以蘇30MKI戰斗機即使短時間內前沿部署,用不了多久還是需要撤回後方的平原機場休整,而如今印度在高原地區能夠依靠的就只有米格29與幻影2000戰斗機了。

(10)印度軍用防具是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前線已進入戰備狀態

近期,印度前線的機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為了應對不斷惡化的邊境局勢,印度已經開始向邊境部署大量軍用飛機。

另外,印度軍隊還將大批C17運輸機派遣到了前線機場,這些C17運輸機主要負責向前線運輸部隊士兵,武器裝備以及物資補給,不斷地將軍隊需要的物品和人員送往前線,在這么多軍用飛機中,C17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大批印度戰機掛彈升空巡邏,就連該國空軍司令也已經發出了戰爭信號,顯然印度高層的態度是決不能夠讓士兵白白犧牲,並且為此已經做好了開戰的准備工作,隨時准備打響第一槍,對於印度如此瘋狂的行為,其他國家必須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印度到時候狗急跳牆。

閱讀全文

與印度軍用防具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交學費遲了有什麼後果 瀏覽:197
印尼排華史實印尼的華人怎麼看 瀏覽:602
藏文和印度哪個歷史更遠 瀏覽:94
印度的拖拉機從哪裡來的 瀏覽:802
伊朗烤串怎麼布置 瀏覽:33
京東印尼怎麼進 瀏覽:700
越南語35怎麼說 瀏覽:590
中國多少層以上設電梯 瀏覽:707
世界盃摩洛哥伊朗哪個實力強 瀏覽:182
印度小葉紫檀有多少顏色 瀏覽:275
伊朗英語怎麼寫 瀏覽:644
中國的自然港口有哪些 瀏覽:565
英國對疫情什麼態度 瀏覽:245
伊朗糧食自給率怎麼來的 瀏覽:857
uwc義大利在哪個城市 瀏覽:422
越南椰子肉汁多少錢一杯 瀏覽:978
中國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 瀏覽:447
伊朗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瀏覽:480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張召忠 瀏覽:588
英國大霧什麼原因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