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印度旅遊需要帶些什麼東西呢
最最重要的一點:注意飲水衛生,鼠疫在印度還是很普遍的,在買礦泉水的時候注意一下瓶蓋是不是被打開過。
『貳』 去印度旅行的遊客,要做好哪三點思想准備
隨著人們獲取消息的越來越便利,很多神奇的國家都讓中國遊客充滿了好奇,其中就有印度這個國家。印度對於很多中國遊客來說都是十分神秘的,因為從網上來看這里的一切事物都是十分的新鮮,盡管網上的報道負面新聞也比較多,但是還是讓很多遊客心生嚮往,很多旅遊博主也是躍躍欲試,想要通過印度一夜爆紅。
『叄』 去印度工作都需要帶哪些生活必備用品
衣物:首先從防曬的角度說,長衣長褲是最好的選擇。除防曬外,印度的很多寺廟禁止「衣衫不整」者進入,要求男士至少是短袖襯衫和長褲,女士則更要注意不要穿著吊帶、短褲短裙等過於暴露的服裝進入,裙子的話至少要過膝,有的更嚴格的甚至是長裙才可以。所以保險的話,還是長褲穩妥。另外就是衣服褲子無論怎麼帶基本都是一天一身汗的節奏,所以衣物材料的選擇上最好是棉麻透氣的衣服。
貨幣:首先盡量使用能塞到褲兜里的小巧的錢包,或者乾脆是可以裝錢裝護照的腰包,首先要確保財務安全。印度的當地貨幣是盧比,可以帶美金到當地進行換匯。其次最好在還錢的時候換成小面值的盧比,比如100塊的,不然他們會說沒零錢然後不找你錢或者少找你。買東西的時候用盧比的錢數除7基本就是人民幣的價格。
食品衛生袋:印度人用報紙包吃的東西,如果你覺得可以接受,這個也可以不帶。
轉換器:印度的插頭好多都是圓孔的,所以轉換器是必備的。
雨具:印度的排水系統不完善,下過雨後容易積水,加上神牛滿地的拉粑粑,帶一雙合腳又舒適的雨鞋絕對是個明智之舉。
殺菌、止瀉葯:常用葯品一定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防曬霜:太陽火辣的季節,半天能曬脫皮,曬黑的速度比海邊還快還厲害。
『肆』 去印度需要帶什麼東西
一)防蚊油。原因:印度蚊子非常多,而且不是到黃昏才叮咬,一天24小時不閑著。
二)黃連素。食品衛生有問題,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
三)板藍根。有種特殊的病毒感染,西醫沒有辦法治,只能等待自然痊癒,我覺得板藍根有效。
四)電源轉換插座。不是變壓器,而是改變插銷形狀的東西。
五)清涼油或者其他被蚊蟲叮咬之後塗抹減輕痛苦的東西。
六)小禮物。
『伍』 印度自助游,需要准備些什麼東西
印度出遊必備物品:國外旅行所必須攜帶的物品大體相同,但是依據不同的目的地國家,所要攜帶的物品也會有所不同。在印度旅行時各方面都要多加註意。1、止瀉葯:妹尾河童先生在《窺視印度》里寫到他在印度為了不讓拉肚子拖累了行程,所以在褲子里塞了很多紙就出門了。由此可見,對於一個遊客來說,在印度擁有一瓶」強有力「的止瀉葯是多麼重要!但是比起止瀉葯,注意飲水飲食衛生以及千萬不要對路邊攤產生嘗試的沖動顯得更加重要!2、睡袋:如果你在印度選擇入住經濟型的旅館,那麼千萬別忘了睡袋!雖然這些旅館價格便宜,但是房間通常不盡如人意,床單被子可能不太干凈。有的旅館甚至提供的只是樓頂的一個帳篷,所以帶上睡袋很有必要!3、充電轉換插頭:印度使用230V電壓,插座是三插圓孔,既可以在國內買好,也可以在印度當地買。4、驅蚊液:印度大部分時間都比較熱,尤其在最熱的時候各種蚊蟲較多,記得隨身備上一瓶」six?god「。5、電筒:在南亞國家電筒是必須的。6、Lonely?Planet?India:永遠要記得印度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而LP能為印度的旅行提供實質性可見性的幫助。但是LP有的建議並不完全值得嘗試。
『陸』 去印度要注意什麼
服裝:
穿著涼快透氣的衣物,為了防止強烈的陽光,最好帶寬邊草帽。在雨季旅遊,應隨身攜帶雨具。在冬季,需穿保暖和輕便外套。在正式場合,男士應穿著西服,女士穿裙裝。進入聖地,女士應穿著長裙或褲裝。在穆斯林地區旅遊,應穿著更得體。女士應穿寬松褲和長衫。外出旅遊應攜帶相機和瓶裝水。一副望遠鏡和太陽境可抵禦紫外線。游泳衣一定要帶上,高級酒店均有游泳池。在黃金旅遊季節,德里附近的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強烈,穿件襯衫就夠了,晚上要穿毛衣或薄大衣。
宗教:
印度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回教、錫克教、佛教、基督教等在印度,宗教不盡影響著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規范印度人的行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會階級地位。
語言:
印度種族復雜,不同種族使用不同語言。在印度,有17種主要語言,844種方言。印地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英語被廣泛應用,在全國通用。
貨幣:
印度的貨幣是盧比,美金多數地方不通用,入境時最好在機場兌換盧比。買賣錢幣要嚴格按規定。國際機場有貨幣兌換處,不要忘記拿票據憑單,這個憑單在將盧比換回其他貨幣時也需要。離境時要在機場兌換處把所有盧比都換掉,盧比是不允許帶入和帶出境的。
1美金 = 42.61盧比, 1人民幣 = 5 盧比(以當日銀行牌價為准)
習俗:
印度人大約83%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因為牛被視為是神聖的動物。一般人不用牛皮製品。印度教寺廟不允許牛皮製品入內,需赤腳入內。婦女要穿著適宜,上衣不能過短,下身需穿長褲或長裙。印度男子的傳統服裝,下身是托蒂,印度女人的民族服裝是「紗麗」
電流:
電器小配件最好帶充電器及適配器。印度電流是200伏,50赫茲,有時候為230~240伏。牆上插座有的地方為兩項插座,有的地方為三項插座,均為圓柱型插頭,請准備好換轉器。
健康預防和其他信息:
出發前客人應自行前往防疫所打預防針,建議打乙腦預防針。避免豬肉食品,街邊的油炸食品,自來水不可直接飲用,要煮開後飲用。(印度許多大城市污染較為嚴重,飲食須格外小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出入境手續:
每位外國人都需在出入境時提交出入境卡,並接受安檢的檢查,包括行李,喀什米爾地區檢查更加嚴格,共需要檢查4次,每次檢查時男女要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房間檢查,外國人需填寫調查表。喀什米爾機場不允許拍照,所有電器的電池、口紅要放在托運行李里。要嚴格遵守喀什米爾地區的安全防範法律。
時差:
比中國北京慢2小時30分
小費:
在印度,餐廳通常加收10%的服務費。行李員、客房服務、餐廳服務員、其他服務員都需要支付小費,小費的金額由20-100盧比不等。旅行團小費為US$5-US$6/人天。
購物:
印度以手工藝製品聞名,遊客可選購的紀念品種類很多。如:絲織品、木雕、香木手工藝品、大理石、地毯、珠寶首飾、銀器、黃銅製品、羊毛圍巾及傳統服裝等。
攝影:
在印度有許多值得攝影的古跡和自然風景,但有的需預先領取許可證(5000盧比)
1. 用閃光燈、照明燈、三腳架攝影時,需要新德里考古學部發行的特別許可證。
2. 進入印度的風景區或遺跡,相機和攝影機都是需要收費的,每個地區的費用不同,費用為25-300盧比不等。
國家代碼:0091
安全預防及緊急情況
絕不可將手提箱疏忽在機場或車站,在酒店時應該用鎖鏈鎖好酒店房門。
電話區號:011 匪警:100 火警:101
電話:
在印度可以使用從中國帶去的GSM全球通手機,具體撥號方式如下:直撥0086-28-87430645 (舉例)
『柒』 去印度要准備什麼
去印度旅行先要做的就是准備好要帶的東西,印度的很多東西你肯定會用不習慣,所以行李多帶一些,對大家的出行還是有幫助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哪些是必帶的。
生活用紙:印度的面巾紙、衛生紙質地都比較薄,不耐用,最好還是自己准備一些。
食品衛生袋:印度人是用報紙包著吃的東西,如果你覺得可以接受其實也是可以不用帶衛生袋的。
轉換器:印度的插頭很多都是圓孔的,所以肯定是要准備轉換器。
雨具:印度的排水系統不完善,在下雨之後很容易積水,當地還有神牛滿地的拉粑粑,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帶上一雙合腳舒適的雨鞋。
殺菌、止瀉葯:印度的食品衛生大家應該是知曉一二,他們的牛羊豬雞等基本上是放養在路邊吃垃圾長大的,飲食衛生確實非常讓人擔憂,所以還是准備好葯品,以備不時之需。
多帶清涼油,蚊香:有的城市,一晚上下來你可能不知道應該下手先撓什麼地方,千萬注意了。
防曬霜:太陽火辣的季節,能把人曬脫皮,曬黑的速度比海邊還快,隨意防曬霜要帶上。
口罩、香水:對天然的氣味兒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帶口罩,印度隨處可見牛群、天然垃圾場以及一些開放公廁,所以味道會有些中。
打火機、手電筒、蠟燭:除5星酒店外,印度停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這些還是要准備的。
洗漱用具:就算是5星酒店,還是推薦自備毛巾、牙刷牙膏、拖鞋等。
相機:帶相機記得帶相機卡和備充,更重要的是看好相機,謹防被搶。有的寺院是不可以帶相機的,有的寺院景區是要拖鞋的,建議穿人字拖,被偷的概率小。
電話卡:印度當地的AIRTEL足夠滿足短期旅行的需求,資費相對便宜。
『捌』 去印度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需要申請簽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簽證條例》 第三條 頒發護照、簽證的機關,在國內是外交部和外交部、公安部授權的機關;在國外是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和外交部授權的機關。
因公出國人員的護照,由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權的機關辦理。因私事出國人員的護照、簽證,由公安部授權的機關辦理。
在國外旅行、居留的中國公民的護照、簽證,由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外交部授權的機關辦理。
外國人申請中國簽證,在國外由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外交部授權的機關辦理。在國內,外國駐華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的外交宮、領事官、公務人員申請簽證,由外交部和外交部授權的外事機關受理;其它持外交、公務護照的外國人申請簽證,由外交部和外交部授權的外事機關或公安部授權的公安機關受理。持普通護照的或其它因私事來華人員申請簽證,由公安部授權的公安機關受理。
『玖』 印度特產有哪些
1、印度紗麗
紗麗實際上就是一塊一米多寬、五至九米長的布料,綴上諸如花卉﹑幾何圖形等各種各樣的圖案,再加上一道美麗的花紋、花邊,組合而成的。
紗麗的式樣繁多,不拘一格,因料子不同、花式各異,價格高低不一,紗麗的顏色鮮艷,質料以棉和絲為主,柔軟通風,天氣炎熱穿起來也很舒服。
自古以來,印度婦女就會在重要節慶穿戴各種華貴的首飾,這些以貴金屬及寶石製作的耳環、項鏈、手鐲、臂環、腳煉等,由於受到中東及過去蒙兀兒帝國遺風的影響,造型大多華麗搶眼,手工細致。
『拾』 去印度旅遊需要帶些什麼
旅途結束,球癮發作好久,巧妙錯過全明星,痛心。
咖喱,糊糊,餅,印度餐三標配。作為山西人,餅雖然干硬點,但起碼是麵食,還可以接受。但印度人偏愛糊糊狀的主菜,真是感覺再沒有.......糊糊一般由土豆,雞肉,咖喱等等稀奇古怪的東西構成。雖然可能營養豐富,但實在不美觀,稀稀的,黃黃的,你們自行腦補。左手持盤,右手持餅,蘸著吃。當然也有不講究的印度人,左手也上下翻飛。
水,印度人偏愛喝生水,有時候你可以看到幾個印度人抱著街邊水管,噸噸的豪飲,甚至還有提著水罐,喝恆河水的。可能和印度人偏愛洋蔥,咖喱等殺菌能力強大的食物有關,所以喝起生水,有恃無恐,那可是印度的生水。所以,在印度最好喝瓶裝礦泉水,到處都有賣。如果你想喝熱水,可能會發生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有次在餐廳,問服務生要熱水,服務生先是詫異,過了一會兒,拎著一瓶被燙變形的大桶礦泉水過來,吼!我還能說什麼。關於喝水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情,去穆斯林餐廳吃手抓飯,看到桌子上擺放一個口徑很大的水壺,理所當然認為是用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