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欲買預警機遭狠宰了嗎
據9月11日印媒稱,印度空軍原計劃從以色列和俄羅斯購入兩架新的預警機(AWACS)「空中之眼」,然而,大幅漲價卻迫使印度政府擱置該項目。
「兩套新的預警機報價非常高。相比之前三架飛機的價錢,這次供應商開價高得多,我們無法接受,所以項目被擱置了。」印度政府高層消息人士對《今日郵報》表示,「大幅漲價的主要原因就是,作為雷達載體的伊爾-76運輸機價格幾乎漲了三倍。」此前預測稱,該筆訂單會在今年早些時候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以色列期間敲定,但實際定不下來。
報道稱,該訂單已經因高價問題擱置了很長時間。采購預警機的問題,作為印度國防部為軍隊增強武器系統要求的一部分,已經在印度國防采辦委員會(DAC)會議中被多次提出。印度也已決定發展國產預警機,因為印度國防采辦委員會已經批准購買2架空客-330並建造機載預警系統的提議,以此提供類似以色列雷達的360度監控效果。
據報道,該項目從2架飛機開始,預計花費5至6年的時間完成,一旦成功,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將再批准6架。
據稱,印度空軍還有一系列其他項目也因價格大漲問題,正受困於多家不同供應商,包括為「陽光」飛行表演隊購置鷹式高級教練機,以及印俄第五代戰斗機項目等。
② 關於印度的武器采購
要想弄清印度軍備我們首相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方面:
1. 截至2008年,印度GDP排全球13位,為1,237,000億美元(中國為4,222,000排第三)經濟增長率平均在7%左右,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是亞洲僅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
2. 經濟結構:印靠主要依靠服務業帶動,被冠以「世界辦公室」,依託英語教學印度在軟體產業上發展迅速。服務業占其經濟總量的一多半;印度跟中國不同,是直接從農業產業結構直接進入了後工業化產業。(我們走的是農業到工業再到現代服務業的路子)
3. 2008年印度外匯儲備達3162億美元,是世界第四大外匯儲備國。因此印度擁有足夠的外匯來支持其軍備采購。
4. 到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軍費預算將增加24%,達1.42萬億盧比(284億美元),將為印度的123萬軍隊的現代化計劃提供資金。
政治方面:
1.俄羅斯:顯而易見,印度是俄羅斯除中國外的最大軍火市場。印度一多半武器裝備是俄式裝備,做為傳統政治和軍事市場,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印度這塊巨大的市場。
2.美國: 做為南亞最大的軍事強國以及和中國接壤的國家。美國自然非常看重印度的戰略位置和作用。美國一改印度核試驗後的態度,為了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美國近幾年積極和印度進行各項軍事合作,包括核能領域的合作。這一方面美國是從政治角度考慮,另一方面印度這樣龐大的武器市場也同樣讓美國心動。
3.歐洲:印度做為英國前殖民地,是英國繼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國防出口國。英國積極與印度本土國防企業建立夥伴關系,2008年印度的進口總值達120億美元。另外包括法國、荷蘭、瑞典、德國等都通過不同方式向印度出口武器。
軍事層面:
一直以來印度把擴充軍事實力當成爭當世界一流大國的重要標志。印度始終致力於稱雄南亞、控制印度洋,但躋身世界大國行列才是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印度的政治領袖和戰略精英深信,軍事實力是取得大國地位的必要基礎,外交必須以軍事為後盾,軍事必須以外交為補充,軍事力量不僅是構成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國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戰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機構、軍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的廣泛支持,印度「導彈之父」、總統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指出:「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
印度目前的武器采購和其經濟而言是完全能夠承受的,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其實是非常片面的,印度在農業可耕地面積,現代服務業等方面要優於我們。但是我們也看到印度國內盡快經濟發展速度快,但是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的現象。印度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困下以下,而少數人掌握了國家的絕大部分財富。印度希望從一個農業國家稱為在世界上有發言權的國家,但深受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影響,印度近幾年的軍事動作頻繁。但另一方面,做為世界發展最快的兩個人口大國,中印在很多領域也都有共同利益。因此如何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一味的均是對抗只能是兩敗俱傷,被其它國家坐收漁翁之利!
③ 印度核試驗發生之後為什麼美國對印度軍售禁令過幾年為什麼就取消了
美國對印度「慷慨」解禁,當然不是不計回報的。法新社27日分析稱,美國將從印度的普通商業貿易和軍火交易中獲得「異常豐厚」的回報。
美國助理國務卿布萊克直言不諱地表示,對印度開放零售業的跡象「感到欣慰」。布萊克說:「印度的進一步開放,會給印度消費者和經濟發展帶來好處。當然,也會給美國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眼下,沃爾瑪等美國超市巨頭已開始對印度市場摩拳擦掌。
《印度斯坦時報》28日的報道稱:「印度的市場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塊等著被切開的大蛋糕,因為現在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太小太小了,而印度市場的潛力又是如此之大。」
解除對印度軍事技術和航天技術出口禁令,帶來的第二大收獲則是軍火貿易。
美國《時代周刊》曾發表評論說,印度正在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軍火市場之一,巨額的國防開支讓全球軍火行業興奮不已。此前,印度的武器裝備幾乎全部來自原蘇聯和俄羅斯。近年來,印度向一切可能的賣主求購先進的軍艦、潛艇、戰機、坦克和其他武器裝備,其中僅是126駕新式戰斗機一個訂單就高達100億美元。由於美國軍工企業受對印度國防與航天技術出口禁令的限制,過去面對印度如此巨大的軍火貿易蛋糕只有「眼饞」的份,如今終於可以「解饞」了。
除巨大的市場價值外,國際戰略觀察家認為,美國解除對印軍售禁令更大的收益在於戰略考量。
1998年,印度秘密進行的三場地下核試爆實驗震驚世界,美國及其盟友隨後對其實施貿易制裁。然而,近年來,出於地緣戰略的需要,美國政府悄然改變了制裁的做法。雖然印度至今仍沒有簽署《防止核擴散條約》,但2008年時任美國總統布希仍與印度總理辛格簽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協議。如今奧巴馬又完全解除對印度的禁令。
國際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解除對印軍售禁令,主要是出於戰略需要的考量。從戰略位置講,印度扼守印度洋,對於美軍在印度洋的軍事行動、反恐行動,對於美國加強對中國的扼制,都具有極大的戰略價值。
印度前駐美國大使拉里特·曼辛曾表示,隨著中國在亞洲的崛起,美國未來在亞洲的力量必將受到削弱,而印度正是一個能夠抵消中國勢力的亞洲國家。
④ 世界武器出口前十大國是那幾個
2003~2007年世界軍火出口大國排行榜
靳濤 編譯
據俄羅斯俄通社一塔斯社下屬的ИTAP-TACC通訊社出版的2007年第12期《武器市場》雜志報道,2003-2007年,全球軍火交易合同總額為2750.55億美元,其中2007年950.15億美元,占最近五年總額的34.6%。五年來,全球軍火實際出口總額為1716.319億美元,其中2003年255.54億美元,2004年262.633億美元,2005年290.491億美元,2006年358.98億美元,2007年則創近五年來的新高,達548.775億美元,是2003年的兩倍以上,增幅之大為冷戰結束以後所僅見。按軍火出口合同額計算,2003-2007年世界前十大軍火出口國依次是: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以色列、義大利、瑞典、荷蘭。
第一名:美國
近五年同時也是2007年世界第一大軍火出口國是美國。其近五年的合同總額和實際出口總額分別為1000.039億美元和634.265億美元,而2007年分別為428.666億美元和211.151億美元。也就是說,2007年美國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額佔全球的45.12%,占該國近五年總額的42.86%,而實際出口額占其近五年總額的近1/3。2003-2006年美國的軍火出口額如下:2003年86.64億美元、2004年91.231億美元、2005年110.492億美元、2006年134.747億美元。2007年美國的軍火出口創造了數項紀錄。首先,美國過去從未在一年內簽訂如此眾多的合同;其次,其領先於對手的優勢也從未有過這么大。美國去年出口的211.151億美元軍火中有約150億美元是巨額合同,其中約60億美元來自近東地區,42億美元來自歐洲,32.5億美元來自亞太地區,14億美元來自加拿大。
2007年,美國是近東和北非軍火市場的最大贏家。僅該地區的下述9個國家與美國簽訂的軍火訂購合同就達234億美元(佔美國2007年軍火出口合同額的54.6%)。再加上美國與近東、中東和北非地區其它國家簽訂的零星合同,美國2007年與該地區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額占其全年的60%左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2007年最大的美國軍火買主,在美國全年簽訂的428.666億美元的軍火出口合同中,有102.3億屬於阿聯酋,幾乎佔到美國全年合同額的24%。其中最大的一筆是90億美元的「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系統采購合同,另外還有437億美元的2架二手E-2C「鷹眼」 預警機(包括改進,計劃2008-2009年交貨)和4.28億美元的1200枚AGM-114M3/L3「海爾法」反坦克導彈采購合同(2008-20if年交貨)。沙烏地阿拉伯去年從美國訂購了價值約7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價值4億美元的5架E-3A「望樓」預警機改進合同。科威特與美國簽訂了價值近14億美元的軍火交易合同,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將24套「愛國者」PAC一2防空導彈發射系統升級至PAC-3,價值1.363億美元。巴林則訂購了2.1億美元的美國軍火。士耳其與美國簽訂了價值約25億美元的軍火合同,最大的一項是價值17.8億美元的30架F-16C/DBlock-50戰斗機訂購合同(2011-2012年交貨)。以色列訂購了17.04億美元的美國軍事裝備,其中最大的一筆是采購價值5億美元的「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系統。伊拉克向美國訂購了價值28.9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最大的一筆是980輛M-1114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裝甲車,包括其它技術裝備和設備在內該合同價值15億美元。2007年,美國與摩洛哥簽訂了總額為26.44億美元的4個合同,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價值26億美元的24架F-16C/DBlock50/52戰斗機(2009-2011年交貨)和24架T-6B「德克薩斯人」式教練機(2008-2010年交付)訂購合同。埃及則訂購了11.2億美元的美國軍火,其中最大的一項是價值8.47億美元的125輛M-IAI主戰坦克的許可證生產協議。
第二名:俄羅斯
近五年同時也是2007年世界第二大軍火出口國是俄羅斯,但其與美國差距較大,其最近五年來的合同總額和實際出口總額分別為436.768億美元和257.88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總額的15.88%和15.03%。而2007年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合同額和實際出口額分別為85.225億美元和70.459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當年總額的8.97%和12.84%。應該指出,2007年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合同額與2005和2006年相比有大幅減少(2005年為91.462億美元,2006年為178.424億美元),落後於英國(109.461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去年,俄羅斯共向3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軍事裝備,包括:阿爾及利亞、保加利亞、委內瑞拉、越南、埃及、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亞、約旦、伊朗、西班牙、哈薩克、中國、塞普勒斯、馬來西亞、摩洛哥、墨西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秘魯、波蘭、葡萄牙、塞爾維亞、敘利亞、蘇丹、塔吉克、法國、克羅埃西亞、韓國和日本。
第三名:法國
法國以合同總額283.554億美元和實際出口總額170.466億美元位居近五年世界軍火出口大國第三位。而2007年,法國軍火出口合同額和實際出口額分別為72.214億美元和62.324億美元,分別位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近五年來,法國的軍火出口規模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盡管2007年有大幅增加,但在一系列競爭中的失利暴露出法國軍火出口組織體制中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這引起了該國政府高層的關注,總統薩科齊最終決定徹底改組國防供應協調體系。
2007年,法國對外軍售的幾次嚴重失利首先是印度政府宣布取消原先向法國歐洲直升機公司訂購的197架「非洲小狐」 偵察直升機;其次是其「陣風」戰斗機在摩洛哥的戰斗機和教練機采購招標中敗給了美國的F-16C/Dblock50/52,這次失敗暴露出法國政府各部門之間及其與主承包商達索公司之間缺乏協調。
盡管法國失去了摩洛哥的戰斗機采購合同,但仍成功地與摩洛哥簽訂了1艘FREMM護衛艦的出口合同,價值約7.2億美元,這也是法國2007年簽訂的最大合同之一。在法國去年簽訂的其它大型軍火出口合同中,值得一提的有:阿聯酋訂購了價值6億美元的3架A-330空中加油機和價值5.85億美元的「飛魚」反艦導彈;沙烏地阿拉伯訂購了價值4億美元的2架A330空中加油機;秘魯訂購了12架「幻影」-2000戰斗機;智利軍隊訂購了A-310-200空中加油機和A—310-200軍用運輸機各1架,價值約1.04億美元;法國泰勒斯公司則爭取到向美國提供10萬台AN/PRC-148無線電台的訂單,價值達35億美元。
目前,法國主要寄希望於2008年上半年與利比亞簽訂幾個大型合同。2007年12月,法國和利比亞簽訂了軍事技術合作問題備忘錄。該文件規定,到2008年7月之前,巴黎將獲得與的黎波里就提供總額為66億美元的軍火進行談判的排他性權利。
第四名:英國
近五年來的世界第四大軍火出口國是英國,其合同總額和實際出口總額分別為202.487億美元和78.484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總額的7.36%和4.57%,分別居第四位和第五位。2007年,英國的實際軍火出口額為34.679億美元,達到其近五年來的頂峰,占其五年來軍火出口總額的44.19%。2007年,憑借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的72架EF-200「台風」戰斗機的出口合同,英國以109.461億美元的合同額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軍火出口國。這一合同最初價值為88.6億美元,未來依靠供應機載武器和進一步改進及物質技術保障,將陸續追加到400億美元。英國去年簽訂的另外幾個大型合同包括:向阿曼出口3艘「卡里夫」海岸巡邏艦的合同,價值7.55億美元;向馬來西亞轉讓2艘「萊丘」級護衛艦的生產許可證,價值6億美元;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簽訂了為後者建造3艘「織女星」級海岸巡邏艇的合同,價值2.78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沙特訂購的「台風」戰斗機外,2007年英國簽訂的另外三個大型合同都是海軍裝備合同。另外,英國還與阿爾及利亞簽訂了4架「超級大山貓」直升機出口合同,價值約2.8億美元。
第五名:德國
2003-2007年世界第五大軍火出口國是德國。該國於此期間的軍火出口合同總額和實際出口總額分別為175.944億美元和152.541億美元。2007年,德國的軍火出口額有大幅增長,為57.254億美元,占該國近五年來軍火出口總額的37.53%。但德國2007年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額僅居第七位,為34.248億美元,落後於上述四國和西班牙、義大利。
2007年德國簽訂的軍火合同仍以其傳統出口產品——潛艇和裝甲技術兵器為主,其中與巴基斯坦簽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3艘214型常規動力潛艇的出口合同,與智利簽訂了價值2億美元的140輛二手「豹」2A3主戰坦克出口合同;與加拿大簽訂並交付了價值1.4億美元的20輛「豹」2A6M主戰坦克的租借合同;與荷蘭和瑞士分別簽訂了價值1.76億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柯迪亞克」裝甲車出口合同。而在比利時訂購4架NH-90NFH和4架NH-90TTH直升機的合同中,德國作為主承包商分得3.9億美元的訂單。其它大型合同中值得一提的是與韓國簽訂的價值12億美元的48套二手「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發射系統的轉讓合同。
第六名:西班牙
2003-2007年西班牙軍火出口合同總額位居世界第六位,為109.182億美元,而2007年為63.457億美元,居第五位。2007年其軍火實際出口額為11.145億美元。應該指出,西班牙能躋身近五年世界第六大軍火出口國主要是憑借其2007年的不俗表現。去年西班牙與澳大利亞簽訂的3艘F-100驅逐艦許可生產協議(45.14億美元)和2艘「西北風」 級坦克登陸艦出口合同(14.5億美元)佔了其2007年軍火出口合同額的絕大部分。
第七名:以色列
2003-2007年世界第七大軍火出口國是以色列,其合同總額為107.661億美元,實際出口64.583億美元。以色列2007年的軍火出口合同額為25.961億美元,居第八位,而實際出口額為17.274億美元,居世界第七位,這一數字也是該國近五年來的峰值。2007年,以色列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主要是小額合同,最大一筆是與新加坡簽訂的4架G—550預警機的供應合同,價值15億美元。以色列的軍火出口以高技術武器裝備為主,首先是無人機,例如,去年與英國和新加坡分別簽訂了價值1.76億和5000萬美元的「赫爾墨斯」450無人機出口合同;與丹麥簽訂了價值240萬美元的RQ-IIB「大鴉」無人機出口合同;與西班牙簽訂了價值1950萬美元的「搜索者」MKII-J無人機出口合同。另外,還與一些國家簽訂了光電系統、熱成像儀、作戰模塊、夜視儀、雷達、Litening機載目標指示吊艙和復合裝甲供應合同。
第八名:義大利
位居軍火出口大國第八位的是義大利,該國2003-2007年軍火出口合同總額為79.288億美元,實際出口總額為35.721億美元。2007年的合同額和出口額分別為40.666億美元和12.839億美元,分別居世界第六位和第九位。2007年,義大利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創歷史紀錄,其最大一筆訂單是與美國簽訂的78架C-27J「斯巴達人」 軍用運輸機許可生產協議(可按約定價格還將再購67架),價值20.4億美元。2007年12月,義大利與羅馬尼亞簽訂了向後者提供7架C27J軍用運輸機的協議,價值3.15億美元。而澳大利亞則訂購了12架該型機,價值3.5億美元。義大利還與印度簽訂了「陸地集群無線電系統」電台供應合同,價值2.63億美元。與阿爾及利亞簽訂了出口 6架EH-101「默林」直升機的合同,價值3億美元。此外,與紐西蘭簽訂了提供5架A-109LUH多用途直升機的合同,價值8500萬美元。
第九名:瑞典
世界第九大軍火出口國是瑞典,2003-2007年瑞典軍火出口合同總額和實際出口總額分別為69.47億美元和60.985億美元,而其2007年的這兩項指標分別為16.558億美元和 18.292億美元。瑞典去年的軍火出口額創歷史紀錄,占該國近五年來軍火出口總額的29.99%,居世界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瑞典成功地打入了泰國市場,瑞典與泰國簽訂的兩個關鍵合同使其成為該國近期最大的軍火供應國。第一個合同是價值7.8億美元的12架JAS-39「鷹獅」戰斗機出口合同,第二個合同是價值3.2億美元的2架S-100B「百眼巨人」預警機出口合同。另外,瑞典還與韓國簽訂了6套「亞瑟」 炮兵偵察系統的供應合同,價值1.2億美元。
第十名:荷蘭
全球第十大軍火出口國是荷蘭,2003-2007年該國簽訂的軍火出口合同總額為48.398億美元,實際出口 28.316億美元。其2007年軍火出口合同額為8.2億美元,實際出口額為14.373億美元,占其五年來的50.76%。2007年,荷蘭簽訂的兩筆最大合同分別是與加拿大簽訂的價值約5億美元的100輛二手「豹」2A4/A6主戰坦克的供應合同和與葡萄牙簽訂的價值1.5億美元的37輛二手「豹」2A6主戰坦克供應合同。
其它國家
在其它軍火出口國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加拿大和韓國。中國2003-2007年的軍火出口合同總額居世界第十一位,為29.484億美元。加拿大近五年的軍火出口合同總額雖然沒有進入前十名,但卻以63.729億美元的實際成交額居世界第七位,其中2005年達到創紀錄的21.738億美元,然而2007年,該國的軍火出口出現大滑坡,僅成交7870萬美元。2007年是韓國在全球軍火市場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其全年合同額為16.285億美元,而其近五年的軍火出口合同總額也不過是20.15億美元。顯然,該國向著軍火出口大國的行列又邁進了一步。2007年,包括瑞土、波蘭、南非、芬蘭、土耳其、奧地利、巴西、澳大利亞等在內的「第二梯隊」國家,其軍火出口都有顯著增長。另外,2007年埃及的軍火出口增長明顯,從2006年的640萬美元猛增到l.341億美元。
2003~2007年全球十大軍火出口國一覽表(單位:億美元)
排名 國家 合同額 佔全球比重 排名 國家 出口額 佔全球比重
1 美國 1000.039 36.36% 1 美國 634.265 36.95%
2 俄羅斯 436.768 15.88% 2 俄羅斯 257.88 15.03%
3 法國 283.554 10.31% 3 法國 170.466 9.93%
4 英國 202.487 7.36% 4 德國 152.541 8.89%
5 德國 175.944 6.40% 5 英國 74.484 4.57%
6 西班牙 109.182 3.97% 6 以色列 64.583 3.76%
7 以色列 107.061 3.89% 7 加拿大 63.729 3.71%
8 義大利 79.288 2.88% 8 瑞典 60.985 3.55%
9 瑞典 69.47 2.53% 9 義大利 35.721 2.08%
10 荷蘭 48.398 1.76% 10 荷蘭 28.316 1.65%
2007年全球十大軍火出口國一覽表(單位:億美元)
排名 國家 合同額 佔全球比重 占該國 排名 國家 出口額 佔全球比重 占該國
五年比重 五年比重
1 美國 428.666 45.12% 42.86% 1 美國 211.151 38.48% 33.29%
2 英國 109.461 11.52% 54.06% 2 俄羅斯 70.459 12.84% 27.32%
3 俄羅斯 85.225 8.65% 19.51% 3 法國 62.324 11.35% 36.56%
4 法國 72.215 7.60% 25.47% 4 德國 57.254 10.43% 37.53%
5 西班牙 63.457 6.68% 58.12% 5 英國 34.679 6.32% 44.19%
6 義大利 40.666 4.28% 51.29% 6 瑞典 18.292 3.33% 29.99%
7 德國 34.248 3.60% 19.47% 7 以色列 17.274 3.15% 26.75%
8 以色列 25.961 2.73% 24.25% 8 荷蘭 14.373 2.62% 50.76%
9 瑞典 16.558 1.74% 23.83% 9 義大利 12.839 2.34% 35.94%
10 韓國 16.285 1.71% - 10 西班牙 11.145 2.03% -
(《環球視野》摘自2008年第4期《軍事文摘》)
⑤ 都說俄羅斯軍售坑印度,為何印度沒有終止與俄羅斯軍購
俄羅斯想坑印度是肯定的, 但印度是否覺得被坑 ,這個是另外一回事。其實總而言之 一句, 無論是艦島還是關於這艘艦的購買, 都是不得已 。現在都是中國人在講, 這里還有就是中國人的虛榮心作祟, 為了證明印度人比中國差, 所以說其被坑。 這是一種心理的優越感造成的, 不論印度航母的作戰能力如何 ,光憑造價 ,外貌就可以評定其的性能。
不論如何,只要這個武器有殺傷力 ,覺得適合這個國家, 就是好武器。
⑥ 在印巴沖突中,為何美國和以色列會支持印度
美國一直想干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來達到漁翁得利的目的,而以色列是和巴基斯坦有直接的沖突,所以不可能支持。對於美方的態度,印度很清楚,俄羅斯、甚至英國和法國一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持新德里(因為印度有武器訂單),只有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搖擺不定。過去,白宮曾試圖出售印度的長矛和巴基斯坦的盾牌。特朗普先是制裁印度經濟,然後又向巴基斯坦示好,這一舉動令印度政府感到震驚。
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非常令人沮喪,幸運的是我們正站在一個關鍵時刻,明確表示要為巴基斯坦伸張正義,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克制,避免局勢繼續升級行動。所幸,印度很快取消了對克什米爾的軍控封鎖,局勢出現明顯緩和,世界和平是所有人的心願。
⑦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
⑧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⑨ 印度空軍有多差 美國人列出這幾個缺陷直戳
「對於印度國防問題的觀察家來說,這個國家的采購過程是一個極其官僚主義的、機能不健全的及毫無效率的迷宮。」美國《國家利益》網站4月7日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
為什麼這么說呢?
馬克龍強調印法之間的防務合作現在具有「新的重要意義」。他稱:「印度在采購(『陣風』戰機)方面有自主決定的權利。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進展。我們非常希望繼續這一計劃。這是一項互利的長期協議。我個人認為它是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核心內容。」
根據2016年印度與法國簽署的一份政府間協議,印度采購36架「陣風」戰機。此次的聯合聲明稱,雙方領導人對兩國之間的多項采購協議「按計劃進行」表示滿意,其中包括2016年簽署的「陣風」戰機采購協議。
⑩ 美國解除對印度的武器銷售禁令主要在哪個方面
2011年1月25日,負責南亞及中亞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羅伯特·布萊克在紐約高調宣布解除對印軍售禁令,包括了負責航天發展的印度宇航研究機構和負責武器研究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等重要部門。
美國對印度的「慷慨」解禁絕對不是不計回報的。美國會在與印度的商業貿易和軍火交易中獲得「異常豐厚」的回報。
各類高新武器在印度的市場都極為廣闊,美國解除對印度的軍售禁令徹底改變了過去俄制武器一統印軍的狀況,印度武器市場即將迎來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