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浮橋是什麼橋
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浮橋是廣濟橋,它位於中國廣東省潮州市。廣濟橋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與我國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廣東的廣濟橋統稱為我國的四大名橋。廣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廣濟橋的民間傳說
傳說之一「仙佛造橋」。即唐代韓愈來潮州後,為了溝通兩岸,請他的侄孫韓湘子等八仙與潮州的廣濟和尚分東西鬥法造橋。由於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間一段未能連接,由廣濟和尚用禪杖和八仙之何仙姑用蓮花化作巨纜和十八隻梭船連接起來,因此分別稱橋名為「湘子橋」和「廣濟橋」。而在他們法力失效的地方就有羊變成的「烏洋山」(浮洋鎮)和豬變成的「豬山」(磷溪鎮)。
傳說之二「王源除怪石」。王源是明宣德七年主持大規模修橋的潮州知府,並在橋上建「廿四樓台」而有「江南第一橋」之譽。由於建橋需大量石料,此時傳葫蘆山上出有2塊怪石,使潮城經常有火災和訴訟。於是他親自帶人上山,帶頭砸下2塊怪石,並題下了除怪石詩(此詩及「王源除怪石處」刻於石上,「文革」時被毀)。王源此一舉動,不僅破除了人們對怪石的恐懼,也解決修橋的部分石料。
傳說之三「吳府公祭水」。吳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間的潮州知府吳均,某年因韓江水漲淹上城牆,潮城危急,他在東門樓上祭水,乞求水退,但水始終沒退,於是他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於水中,表示與城共存亡。說也奇怪,此時洪水就退了。此後,人們在東門樓設了他的神像祭祀,並在湘子橋的東橋建了「民不能忘」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