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中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排名
【1、日本】對中國的援助
日本政府、許多縣市和企業主動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比如,大分市捐贈了3萬只口罩,大阪府向上海市和江蘇省捐贈了1萬套防護用品,愛知縣豐川市向無錫市捐贈了4500隻口罩,新潟縣向黑龍江省捐贈了389套防護服和1500個護目鏡,北九州市向大連捐贈了70套一次性防疫裝備和260隻N95口罩,日本埼玉縣、日本山西總商會、日本山西同鄉會向山西捐贈了1.5萬只口罩和2450盒消毒紙巾,四日市工商會議所向天津工商業聯合會捐贈了酒精、除菌噴霧等物資。此外,日本女孩也在東京池袋捐贈了一批物資。
【2、韓國】對中國的援助
韓國政府捐贈了200萬個普通口罩、100萬個醫療口罩、10萬套防護服和10萬副護目鏡。此外,SK中國捐贈了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現金700萬元和物品300萬元,SK綜合化學捐贈了100萬元人民幣以及口罩、防護服等物資,SK E&S捐贈了20萬個口罩,現代汽車捐贈了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並捐贈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韓亞航空捐贈了價值相當於4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的口罩和醫療用品,韓國化妝品集團愛茉莉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KOTRA(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司)、韓國企業WIITECH與駐武漢韓國總領事館共同捐贈了8萬個防護口罩(包括兒童口罩2萬個),LG生活健康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國都化工捐贈了口罩4萬個,防護服2千件,洗手液100個,體溫計50個等物資,HM國際捐贈了10萬個口罩。
【3、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援助
巴基斯坦政府調集了30萬只醫用口罩、800套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向中國提供抗疫醫療物資援助。此外,巴基斯坦洪扎地區也捐贈了7000隻口罩。
【4、朝鮮】對中國的援助
朝鮮政府在1月31日發送了救災支援資金。
【5、印度】對中國的援助
印度捐贈了口罩、手套及其他緊急醫療設備。同時,受中國捐助,三一集團也向中國捐贈了60萬只口罩。
【6、泰國】對中國的援助
② 日本東京新增病例大幅增加,具體情況如何
現在中國內很多地方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外國,特別是美國那邊,一直在暴增確診跟疑似感染的人數。就在前段時間日本東京新增病例大幅增加,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632例,累計確診26544例。其中,東京都當日新增確診病例237例,時隔三天單日新增病例再次超過200例,同時已經連續13天的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00例。
早在三月的時候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通過微博宣布,向日本捐贈100萬只口罩供新冠肺炎防疫使用。 根據通知說,這100萬只口罩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馬雲公益基金會多方緊急籌措,送到日本以後,將由日本社團的人員派發給需要的人。
沒有什麼太著急的事情的話,咱就別出門了,保命要緊!!!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別和陌生人有濃密接觸,不得不出門的話一定要帶上口罩!!!別因為一時貪玩出門而染上這本不屬於你的病毒。
③ 中國回贈日本物資上的八個字是什麼
中國回贈日本物資上的八個字是青山一道,共擔風雨。
馬雲向之前捐贈物資給我們的日本也伸出了援手,這一次馬雲回贈日本100萬口罩,並且還配上了8個分外感人的大字:青山一道,共擔風雨
據馬雲基金會的微博顯示,在堆積如山的口罩外包裝上,醒目的標注出「青山一道,共擔風雨」的字樣,如今讀起來分外感人。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此前在風靡一時的某個短視頻。視頻當中的小女孩在為疫情募捐,並且深深鞠躬,而背後的橫幅則寫著漢字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確實有遙相呼應的感覺。
阿里為什麼要給日本物資:
當初日本各地緊急籌措了12.5套防護服來支援我們,緩解了一線救援物資的燃眉之急。可此時雙方的境遇發生了反轉,日本的疫情開始有蔓延的趨勢,正是需要幫助的時候,馬雲的再度出手,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投桃報李吧。
本次的物資將由菜鳥物流來負責承認,都是阿里旗下的合作,想必速度上不會出現問題,等到了日本之後,將交給相應的負責人員。不得不承認,科技企業的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這也是為了確保物資能盡快的投入使用當中。
④ 中國捐贈日本物資上寫了什麼
阿里巴巴的馬雲更新了一條微博,他先是感謝了上個月來自日本的物資捐贈,接著宣布阿里巴巴基金會向日本捐贈100萬只口罩。隨後100萬只口罩起航日本,並且效仿上個月日本的捐贈方式也在物資上貼上了暖心的詩句:「青山一道,風雨同擔!」
⑤ 中國回日本贈物資的詩句
浙江對日捐贈物資上,寫有「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的詩句。這兩句出自清末近現代初詩人巨贊贈日本僧人的詩,譯文是以一樹花開兩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馬雲公益基金會向日本捐贈了100萬只口罩,捐贈物資上寫的是「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詩句化用自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七言絕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譯文:沅江四處水路相通連接著武岡,送你離開沒有感到悲傷。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HSK日本實施委員會理事林隆樹正是這句詩文的提議者,他是地道的日本人,酷愛詩歌,卻不是網傳中的漢學家。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背後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在接受《人民中國》東京支局記者采訪時,林隆樹感慨,「捐助走紅網路固然令人高興,但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心意轉達給了中國人民。兩國民眾也以此為契機,共同重溫了日本和中國之間美好的交流歷史。」
也正是受到「風月同天」的啟發,中國各界在援外物資的寄語上頗為用心,就是希望能夠更好地傳遞我們的一片真情。「中國在給日本贈詩時,有一點不太一樣,我們不是原封不動地引用古詩,而是在有典故的前提下,根據捐贈對象的文化特點,進行一些改動,借原詩的義說今天的事兒。」
《人民中國》雜志社總編輯、國際傳播研究專家王眾一認為,互贈詩詞比光贈物資更有美感,更具溫度,「我們一直主張用文化要素來進行國際交流,這是一種軟實力要素,它能把雙方的心拉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