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寺廟一般建在什麼地方
寺廟一般建在遠離城市的偏遠之地,多為山中。
寺廟建在山上的主要目的是登高遠望,僧人道士進行修行。
一、環境好;
二、一塵不染;
三、與世隔絕。
同時,還使廣大信士登入空門,引其入勝,思想開闊,使人神往,體現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嚮往的意境。
按照中國傳統觀念,屬於祭祀天神的寺廟,通常建在山頂,比如祭祀玉皇大帝,西王母等;而一般屬於修行的寺廟,都建立在藏風聚氣的山腰。
(1)中國山中寺廟建在哪裡擴展閱讀:
自從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就開始有了寺廟這種建築。其實,寺廟中的「寺」和「廟」並不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大家說習慣了,就放在一起成了一個詞了。
寺,是正規佛家道場,原來就是指官署和佛寺,現在基本成了佛寺的專用詞了(清真寺除外)。寺,是正規佛家道場,廟,一般是地方上祭祀祖先和神靈、供奉鬼神、護法的場所,比如太廟、孔廟、岳廟、家廟、土地廟、山神廟等等。
一般來說佛寺是不稱廟的,要麼叫XX寺,要麼叫XX庵,從沒哪個佛寺說自己叫XX廟。但大家說習慣了,一說起寺廟就直接等同於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