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約3000萬抑鬱症患者他們都接受正規治療了嗎
中國約3000萬抑鬱症患者 8成未接受規范治療。
今天(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孤獨症、焦慮症等,其中,抑鬱症患者在我國有大約3000萬。抑鬱症也是發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抑鬱症常見症狀包括: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妄想或幻覺,常常出現自殺念頭;焦慮、心悸、胸悶、睡不好覺等等。抑鬱症發病高峰年齡為20-60歲,高發人群包括:處於人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階段的人群;人際關系不良、分居、獨居的人群;處於高度壓力的人群;患有軀體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等。
遺傳因素也是誘發抑鬱症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雙方有一方患抑鬱症,子女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25%。女性的抑鬱症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鬱症的高發期。
隨著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加劇,職業人群逐步成為抑鬱症發病的重災區。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與每天工作7到8小時的人相比,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的人在5年後抑鬱症的發病風險提升2.4倍。
目前80%以上抑鬱症患者沒有接受規范治療,存在用葯劑量不足、療程不足、頻繁換葯、擅自停葯等現象,導致病情復發。臨床研究表明,如果抑鬱症反復發作三次以上,就需要進行長期的抗抑鬱治療。
專家呼籲,要建立醫療衛生、殘疾部門、民政部門以及街道社區完整的康復體系,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讓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得到康復治療。
② 中國的精神病患者多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稱,精神疾病在中國人口中的比例占為7%,旁源這個已經超過了心臟病和癌症,目前也是中國醫療體系中最大的負擔。
第二:遠離消極情緒
消極情緒也稱作負面情緒,在我們當今社會特別多,也是大家所說的負能量。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磁場,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我們需要做的是讓自己快樂起來,不要消耗自己的正面積極情緒,否則一個人被負面情緒包圍,就容易出現精神疾病。
第三:多學鎮掘習,適應社會
身處社會,學習不可終止。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可以成為更優秀的自己,也避免精神疾病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