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姓羅的有多少人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羅姓仍排中國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當今12多億中華漢族人群中,羅姓人佔0.85%,總人口約1032萬之眾。四川是羅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羅姓總人口之20%,約210萬,占省總人口數之2%。
『貳』 中國姓羅的有多少人
羅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六。 尋根溯源 1、據《說文通訓定聲》、《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通志·氏族略》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女雲姓,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後裔,以國為氏。 2、賜羅姓而得,隋、唐、明時賜姓。 3、據《通志·氏族略》等有關資料所載,自西周以後有羅國後人以國名為姓。 4、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據《魏書·官氏志》、《通志·氏族略》、《賴氏族譜》等有關資料所載,在南北朝時,北魏漢化,鮮卑族復姓破多羅氏、叱羅氏皆改羅姓,西突厥人在唐代時,其子孫以「斛瑟羅」為氏,後簡為羅姓。清代愛新覺羅氏改姓羅,賴氏族人在春秋戰國時改羅姓。 得姓始祖 顓頊。顓頊號稱高陽氏,是炎黃聯盟的重要首領之一。他的孫子祝融為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因他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他為祝融,被後人尊為火神。祝融的後裔分為己、董、彭、禿、女雲、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他的孫子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建立羅國。公元前六九零年,羅國被楚國所滅,祝融子孫逐漸向南遷移,為不忘亡國之恨,遂以原國名為姓,尊顓頊為羅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羅姓最早起源於中原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羅國為楚所滅,羅姓便由原聚集地逐漸向南遷移,周末時遷至湖南長沙,產生湖南羅姓。秦漢時期,羅姓發展緩慢,但出現了羅姓當時最著名的人物羅珠,歷任高官,甚至被稱為羅姓人鼻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羅姓居住地戰事頻繁,爭戰不斷,加之兩晉時期「永嘉之亂」,羅姓族人又大舉南遷,由原聚居地湖南,遷至江西、廣東、福建等省,從此羅姓遍布於我國南方各省,成為南方一大姓氏,並且形成了八個著名的羅姓郡望。唐宋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各姓族人得以繁衍壯大、播遷,羅姓名人相繼涌現,郡望大量形成,在各個地區的人口比例也不斷上升,從而羅姓發展進入一個鼎盛階段。元朝後期,明清時代,外族入侵中原,為避戰亂羅姓族人又一次遷徙,並與外族進行融合,促使羅姓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不但後來成為漢族大姓,而且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成為名列前茅的姓氏。如羅姓在元明時期融入土家族,在清朝時融入彝族成為大姓,後又融入苗、布依、瑤、侗等族,並逐漸發展成為各族中的大姓。如今在我國分布廣泛,但主要分布在四川、廣東、湖南、江西、貴州和湖北等省,上述六省羅姓人口約佔全國羅姓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 郡望堂號 羅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郡望,據《廣韻》所載,主要有三個: 1、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
『叄』 2022年有多少人姓羅
1000多萬。
現代羅姓人數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六,排第二十名,估計羅姓人口應在1000多萬,主要分布在南方,僅湖南、江西等六省的羅姓就佔全國羅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相對比較集中。
羅姓仍排中國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當今12多億中華漢族人群中,羅姓人佔0.85%,總人口約1032萬之眾。四川是羅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羅姓總人口之20%,約210萬,占省總人口數之2%。據《中國百家姓書庫》公布,羅姓在全國100大姓中名列第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