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在哪裡
新中國第一座飛機製造廠沈陽飛機製造廠
沈飛的前身是張學良在1930年建的飛機場。1951年6月29日正式創建,一五計劃時期建造的,被命名為「國營112廠」。1957年6月15日,啟用廠名――國營松陵機械廠。1979年6月5日,改稱國營松陵機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為沈陽飛機製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經國家經貿委批准,在原沈陽飛機製造公司的基礎上,裂變組建了沈飛工業集團,公司更名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沈飛集團公司)。
沈陽飛機工業 ( 集團 ) 有限公司,簡稱「沈飛集團公司」、「沈飛」,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以航空產品製造為核心主業,集科研、生產、試驗、試飛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飛機製造企業,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公司佔地面積 800多萬平方米,現有職工 15000人。60多年來,沈飛集團公司共研製多種型號數千架殲擊機,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為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沈飛集團公司自1951年正式創建以來,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的一個又一個「第一」:先後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飛機;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Ⅰ飛機;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殲6飛機;第一枚地對空導彈--紅旗一號導彈;第一架雙倍音速殲擊機--殲7飛機;第一架自行設計研製的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教練機--殲教6飛機;第一架高、中、低空偵察機--殲偵6飛機;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機動性能的飛機--殲8Ⅱ型飛機;第一架空中受油機。
附:1918年2月在福建馬尾海軍船政局內成立海軍飛機工程處著手水上飛機的製造。
西飛集團公司於1958年創建。
❷ 中國九大飛機研發基地是那幾個
第一陣營入選隊員:西飛 成飛 沈飛
給這三家排行費老鼻子勁了,關鍵就是成飛風頭太盛。雖然灑家鐵頭功練得不錯,也害怕拍磚的太多。不過咱肯定不會昧著良心辦事。理對不對你接著看。
重磅炸彈:西飛集團
(看看看,磚都准備好了,小樣,別以為我看不到。)轉自81.china.com
灑家把西飛排在第一位可是很有根據的。成飛是不錯,沈飛也可以,但大家有點特色行不行,別全拿戰斗機說事兒。西飛就不一樣,飛豹(FBC-1)這樣經典的殲擊轟炸機就不說了,轟-6也不用提了,一看這就不是小樣的戰斗機能比的,除了西飛,還有哪家造出過能用的轟炸機??轉自81.china.com
最最可貴的是西飛可是少有的擁有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的基地!!生產戰斗機的一流企業畢竟還有兩家,但能生產大飛機的一流企業可就西飛一家。
代表作品:
飛豹殲擊轟炸機(FBC-1)
FBC-1飛機在製造技術上有許多新突破。該機突出優點是:航程遠、載重大、威力強,可實施對地、對海攻擊和空中格鬥,達到了積極防禦的戰略設計要求。它的試製成功,填補了我國在殲擊轟炸機機型上的空白。
新舟-60
英文縮寫為「MA60」,是以現代成熟技術為基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研製出的滿足適航要求的新一代支線客機。經過大量地面試驗和適航取證試飛證明MA60飛機的安全性、經濟性、駕駛品質、舒適性和維護性等方面都達到了當代先進支線客機的水平。
轟六
轟6飛機是中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在前蘇聯圖-16轟炸機的基礎上研製的高亞音速中程戰略轟炸機,該機能運載常規炸彈或核彈執行轟炸任務。
運七
Y7H-500型飛機是一種中、短程貨運型飛機。,飛機貨艙為全氣密型。可執行航空貨運、人員輸送及空投任務。還可執行航測、地質勘探、飛播造林及人工降雨、森林滅火等通用航空任務。 飛機裝有先進的通訊導航電子設備和自動駕駛儀,跑道適應能力強,可勝任夜間惡劣氣象條件下的飛行任務。並具有在高溫、高原滿載起飛的能力。飛機穩定性好、操縱性好,充分滿足航空支線運輸的要求。
豪門新貴:成飛集團
大三線上成功的戰斗機設計和生產企業,與沈飛同樣以戰斗機著名,其最成功的型號就是殲-7系列戰斗機。現在最負盛名的當數設計的「梟龍」(FC-1)也是該公司出品。代表型號為殲-7、殲-10、梟龍。
其實講成飛實力倒是不錯,可惜除了它還有沈飛,特色被削弱了,所以只能排到次席。
代表作品
梟龍(FC-1)
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的先進多用途輕型戰斗機。該飛機是一種具有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和作戰半徑,有優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突出的中低空高亞音速 機動作戰能力、效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以空空作戰為主,兼有較強空地作戰能力的全天候、單發、單座、輕型戰斗機,達到或接近第三代戰斗機的綜合作戰效能。
殲7
是第二代戰機,殲7G戰機是在殲7E基礎上的改進型殲擊機。是為與蘇30、蘇27、殲10、殲8等先進戰機形成高―低搭配的戰術組合,主要執行對敵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等的截擊任務,配合其它飛機奪取制空權,掩護我陸、海軍和其他地面部隊作戰,還具有一定的對地/海目標的攻擊能力。
殲10
殲-10研製始於80年代。為了滿足多種任務要求,選用了高、低速性能俱佳的近耦鴨式布局。多用途戰斗機必然是多種要求的折中,面面俱到也即面面不到。殲-10可能在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但其綜合作戰能力卻已經有了階段性的進步。
老牌貴族:沈飛集團
中國最早的航空研發基地,以研發戰斗機為主,生產能力相當強。目前主要生產俄國戰斗機。先後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飛機;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Ⅰ飛機;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殲6飛機;第一枚地對空導彈--紅旗一號導彈;第一架雙倍音速殲擊機--殲7飛機;第一架自行設計研製的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教練機--殲教6飛機;第一架高、中、低空偵察機--殲偵6飛機;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機動性能的飛機--殲8Ⅱ型飛機;第一架空中受油機。
但是近幾年腳步慢得太多了。
代表作品
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也是我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它主要用於爭奪前線制空權和國土防衛,也可用於近距對地攻擊。
殲-6
我國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殲擊機,也是我國所有機種中生產量最大、裝備部隊最多的主力機種之一。它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支援任務。交付使用後,根據部隊實戰需要,作了多次改進改型,主要有殲偵6、殲教6、殲6III、殲6甲等機型。
殲-8
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種高空高速殲擊機。而後又研製出了殲8I、殲8II、殲8IIM等新型飛機。F-8 II M是多用途、超音速、全天候戰斗機,具有在晝間、夜間、復雜氣象條件下攔截、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主要作戰任務是:空中攔截、空中格鬥、空中護航、空中巡邏、對地攻擊。
第一陣營總結:
三大集團各有所長。灑家所依據的是需求第一,特色第一。依據我國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優秀的戰斗機固然重要,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更不可少。但目前在第一陣營中,也就只有西飛集團有研發大飛機的實力。
拋開軍用領域。我國目前能製造的只有支線客機,要搶占航空領域的制高點,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線客機是不可想像的。作為少有的具有大飛機研發能力的西飛集團,應該責無旁貸地擔起領頭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