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朝歷代的先後順序排列
1.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3.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4.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
5.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6.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7.遼朝(907年—1125年 )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年。
8.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9.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0.明朝(1368年[1]―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1.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朝代: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朝代是界定某一個政權時期的名詞,「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1)公元1600年前是中國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朝代」則是後人方便劃分歷史的稱呼, 「朝代」 理論也都不是近代學者發明的,也是古代官方為了區分某政權的歷史時期所定的既有劃分法則。最明顯的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朝代」很明顯不是只一個「朝」,而是由多個不同政權,如晉朝、五胡十六國 、南北朝等「子朝代」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與北朝,南朝的宋、齊、梁、陳則各別都是以「朝」為劃分標准。
中國的朝代都用「朝」為劃分標准,區分某政權的執政時間,所以往往會有「朝代」存續時間與「王朝」的國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 這些「朝」的國祚都與朝代的時間相重迭, 某」朝」的興亡也是這」朝代」的興亡。
雖然中國很多朝代與王朝的國祚相重迭,但並不代表朝代等於「朝」的概念, 「朝」在現代的角度看則類似一個治理國家的統治政府 。顧炎武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與現代主權國家的觀念不同。在家天下的觀念下,中國的君王家族通過輪替成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換代」就是更換王朝統治政權的過程 。
參考資料:網路-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