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民企業家有政策扶持嗎
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加大對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這是四川省首次出台專門支持農民工創業的一攬子政策。四川省有農民工逾2400萬人,是全國農民工最多的省份之一。農民工返鄉創業意願強、潛力大,為此,四川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全面落實國辦發[2015]47號文件各項政策措施同時,《意見》緊扣省情,在五個方面進行了細化和創新——
降低返鄉創業門檻。《意見》提出,對注冊資本登記,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權、貨幣、實物和知識產權作價出資,貨幣出資和非貨幣出資不受出資比例限制。
在稅費優惠方面,《意見》明確,持有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免徵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在財政支持方面,各級財政將建立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目錄,保障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享受財政優惠政策的權利;對具備各項支農惠農資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其他扶持政策規定條件的,要及時納入扶持范圍;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給予獎補;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金融服務支持方面,《意見》要求探索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經營權、農村房屋所有權、林權等農村產權,納入農民工創業融資擔保抵押范圍;鼓勵金融機構將法律法規不禁止、產權歸屬清晰的各類農村資產作為抵押擔保品,在四川省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和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權、貨幣、實物和知識產權作價出資,貨幣出資和非貨幣出資不受出資比例限制。
在稅費優惠方面,《意見》明確,持有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免徵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在財政支持方面,各級財政將建立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目錄,保障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享受財政優惠政策的權利;對具備各項支農惠農資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其他扶持政策規定條件的,要及時納入扶持范圍;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給予獎補;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金融服務支持方面,《意見》要求探索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經營權、農村房屋所有權、林權等農村產權,納入農民工創業融資擔保抵押范圍;鼓勵金融機構將法律法規不禁止、產權歸屬清晰的各類農村資產作為抵押擔保品,在四川省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10萬元,期限2年,財政部門按規定貼息;貸款期滿可展期1年,展期不貼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領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屬於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可按規定給予最高額度不超過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並給予貸款基準利率50%的財政貼息。
就返鄉創業園建設,《意見》提出,地方政府可安排相應的財政引導資金,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返鄉創業園區建設獎補等方式給予政策支持;創業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可租用園區內的國有土地和標准廠房,也可按彈性年期出讓或「租讓結合、先租後讓」的方式用地,降低一次性支出成本。《意見》同時公布了四川省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綱要(2015—2017年),提出提升基層創業服務能力行動計劃、整合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行動計劃等7大計劃,明確了工作任務、實現路徑和責任單位。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將參照《意見》執行。
2. 喂喂打工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農民工嗎
是的,打工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農民工。
農民工是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新名詞,在我20歲前毛主席領導的歲月里,中國沒有農民工這個詞。
「農民工」有稱「進城務工人員」。
官方報道:
農民工是指戶籍仍在農村,進入城市務工和在當地或異地從事非農產業勞動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本地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內從業的農民工。外出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長1.7%。其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增長1.5%;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增長2.0%。
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1,新《辦法》為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等特殊形式就業群體加入工會組織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2016年2月29日舉行的上海市總工會十三屆七次全委會上,朱雪芹作為324萬多名上海農民工工會會員的代表成功當選為兼職副主席。
所謂「農民工」,實際是指「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的農業戶口的工人」。他們自己卻無奈的繼續在貧困線上苦苦的煎熬,過著「蟻居」、「鼠居」般的艱難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醫療、就業、教育、娛樂等社會保障性的「改革紅利」的人。
當今媒體對農民工存在一定的誤解,以為農民工就是搞建築的。其實大錯特錯。因為從農村來到城裡打工有各行各業,有些白領也是農業戶口,只是他們學歷高一點從事白領工作。有些總經理也是農村來的,還沒落戶也叫"農民工"。
應該把「農民工」這個稱號改為「一線工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農民工,而是那些拿著最低收入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人。他們加班加點拿著最低的工資從事最累的活。一切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人他們值得我們去關注。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其中,外出農民工16821萬人,比上年增加211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0574萬人,增加290萬人,增長2.8%。2010年以來農民工總量增速持續回落。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農民工總量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個百分點。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農民工人數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個百分點。近三年本地農民工人數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長速度快於外出農民工增長速度。
按輸出地分,東部地區農民工10664萬人,比上年增加210萬人,增長2.0%,東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8.9%;中部地區農民工9446萬人,比上年增加111萬人,增長1.2%,中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34.5%;西部地區農民工7285萬人,比上年增加180萬人,增長2.5%,西部地區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26.6%。西部地區農民工增長速度分別比東部、中部地區高出0.5和1.3個百分點。
2016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
人,增長0.4%;本地農民工10863萬人,增長2.7%。
2017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外出農民工16934萬人,增長0.3%;本地農民工11237萬人,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