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梨渦的人很稀少么,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呢
有梨渦的人很稀少,一般十個人裡面有3個人有梨渦。
梨渦和酒窩哪個更稀少:
應該還是梨渦稀少一些,酒窩一般是臉頰兩旁的小窩,而梨渦是指在嘴角兩邊的小窩。兩個的位置有點接近,
但又有所分別。酒窩一般比較明顯,深凹,而梨渦較淺不容易顯現,所以我們也常常會很容易看到酒窩,不太
容易見到梨渦,這樣一來就顯得梨渦比較少見了。
本來梨渦是古代一位才子題詩歌妓黎倩臉頰的酒窩的,但後來慢慢的演變成區分出酒窩位置而自成一個名詞了。
梨渦淺笑來歷:
胡澹庵(1102—1180),名銓,字邦衡,廬陵人。南宋名臣。紹興年間,秦檜主和,金使南下詔諭江南。他上疏請將秦檜及其黨羽王倫、孫近斬首並「竿之藁街」,忠義剛直之名一時轟動天下。秦檜因之大怒,以「狂妄凶悖,鼓眾劫持」之罪名,將胡銓貶謫嶺南十年。
直到孝宗即位,胡銓才又被起用。在廣州,胡銓戀上了一位名叫黎倩的女子(一說黎倩系侍妓,此處依袁枚說),據朝鮮宋時烈《朱子大全札疑》記載,黎倩系有夫之婦,其夫發現了胡銓與黎倩的私情,逼令胡銓食藁豆(藁與豆相混的馬料),「否者殺之」,胡銓不得已受食藁豆之辱。
其後,胡銓攜黎倩從貶地北歸。途中,胡銓飲於湘潭胡氏園,微醺中題詩壁上曰:「君恩許歸此一醉,旁有梨頰生微渦。」所謂「梨頰生微渦」者,即黎倩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梨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