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海——馬六甲——印度洋航線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
以下僅供參考:
馬六甲海峽長800多公里,除海峽沿岸國兩岸享有12海里領海和海峽內小島至少也享有12海里領海外,其餘為專屬經濟區;海峽沿岸國對海峽領海水域享有主權,對海峽專屬經濟區水域享有主權。馬六甲是亞洲聯系歐洲和中東洲地區的重要海運通道,控制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運貿易。按照統計,每年都有5萬艘商船經此到達新加坡,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輪都途經馬六甲海峽。
海盜「天堂」
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一批華盛頓官員曾於2004年6月與部分亞洲國家高層就馬六甲海峽局勢展開對策商討,准備把海軍陸戰隊送到海峽內。
依照美國和新加坡的一份監測研究報告,在每年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中,大約有5萬艘商業船隻沒有能力抵禦來自恐怖分子和海盜的聯合攻擊。
自19世紀初,馬六甲885公里狹長的海域就成為海盜的天堂。僅去年一年,馬六甲海盜就成功作案189起,佔全球海盜事件的40%,使這里成為全球海盜事件的中心。
大國爭奪目標
馬六甲海峽由於其戰略地位的重要,一直是國際勢力競爭的焦點。目前,馬六甲海峽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共管。但美國、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試圖控制這一重要海上通道。
按照美國的全球戰略,馬六甲海峽作為連接其在東北亞和西南亞兩個重要戰略地區的中心環節,是必須控制的全球16個海上咽喉之一。如果掌握了馬六甲海峽,就可以影響和控制有關國家的海上運輸航道,確保美國在國際競爭和潛在的國際沖突中的優勢地位。
日本每年從非洲和中東地區進口的大量原料,特別是其90%的石油都要經馬六甲海峽,因此馬六甲海峽被日本視為「海上生命線」。
印度對馬六甲海峽的神往主要源於地理位置的緣故。印度一旦答運橡獲得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就能構築起一道海上安全屏障。
日本想掌控馬六甲海峽
據印尼媒體報道,日本「非常關心」馬六甲海峽的安全。
馬六甲海峽是東南亞戰略要地,是連通印度洋與南中國海的主要航道。它承擔著全球1/3貨運量和約50%的石油運輸量,也是中日韓三國海上石油進口的重要通道。近年來,海盜在馬六甲海峽的活動日益猖獗。
早在2000年,日本海岸警備隊就在靠近馬六甲海峽的海域參加了一次反海盜聯合演習。另據報道,日本開發出了一種叫「虎之門」的系統,可以在海盜登船之前觸發警報器;「海上劫持警報與船舶追蹤系統」更為先進,它每天6次發送信號,報告船隻所處位置等情況;若船隻被劫,海盜開始干擾或破壞這套系統,它會通過電子郵件和行動電話及時發出警示。這種對付海盜的技術,引起了東南亞國家的興趣。專家認為,日本正是通過這種無形和有形的影響,慢慢向馬六甲海峽「進發」。
馬六甲海峽堪稱日本的「石油運輸命脈」,日本90%的原油運輸都要從這里經過。1999年,日本一艘運載價值13億日元鋁塊的貨船在馬六甲海峽被劫持,17名船員全部被綁。日本的商船幾乎從未受過海盜的襲擊,但就是這一次,日本找到了借口,多次要求派武裝艦只赴東南亞打擊海盜,想要日本自衛隊踏到東南亞。與此同時,日本還以打擊海盜為借口,要將軍事打擊力量覆蓋到馬六甲。今年,它通過了「有事法制」七法案,假設了「周邊地區出現的緊急事態」。這個「周邊」不僅包括台灣海峽,也包括馬六甲海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是想借防海盜之名發展軍力。
專家指出,日本的最終目的只有兩個:一是控制馬六甲海峽,保護日本的石油運輸線路。二是通過控制馬六甲海峽,推動日本的軍事擴張。香港《信報》曾發表一篇文章,題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借海盜之屍還魂》。文章說,日本借打擊海盜,擴充軍力、復活軍國主義等,不是一種偶然行為,它是日本對外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馬六甲海峽與中國
自1996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石油安全問題逐漸引起人們關注。美國蘭德公司《中國尋求能源安全》研究報告所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中國石油安全與否仍依賴於美國海軍庇護的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又實在是太「擁擠」了,也的確是太不安全了。日本、韓國及我國台灣省每年約需進口的近4.5億噸原油,都要途經馬六甲海峽。巴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煤等大宗礦清旁產品運往東亞市場,也要走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也是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進口原油運輸有80%左右要通過馬悄脊六甲海峽。據測算,每天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近6成是中國船隻。
⑵ 為什麼說馬六甲海峽是 溝通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它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ri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海上生命線」.
故答案為: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的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⑶ 我國到印度經過什麼海峽
我國到印度經過南海、馬六甲海峽、安達曼海、孟加拉灣。
⑷ 印度跟中國有隔著什麼洋嗎
沒有,在中國的西南部是屬於路上鄰國。
⑸ 馬六甲海峽——世界最上著名的黃金水道
馬六甲海峽——世界最上著名的黃金水道
馬六甲海峽——世界最上著名的黃金水道
中國大陸海岸線超過1.84萬km,因此海運自古在中國就非常發達。最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就曾五次到達一個叫馬六甲城的地方。馬六甲城臨近的這條狹長的海峽,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六甲海峽,它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黃金水道,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要道。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達臘島之間,是一條狹長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約1080km,最寬處達370km。整個海峽看起來像一個大喇叭,航道的最窄處只有5.4km。
因馬六甲海峽而揚名世界的馬六甲市,原來也是一個小漁村,就像中國的深圳一樣。深圳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展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都市,而馬六甲城是借著航運,自古至今發展成為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古城之一。古老的馬六甲市,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年輕的城市新加坡,也是因為背靠馬六甲海峽,獨特的地理地位名揚天下,成為世界上最富的國家之一。
由於馬六甲海峽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從16世紀起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佔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里才歸沿岸國家所有。現在馬六甲海峽為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三國共管。
馬六甲海峽中有許多珊瑚礁和小島。兩側多紅樹林海灘,地勢低平。這里深水航道位於海峽的東側,可通行20萬t級油輪。這里地處赤道無風帶,風平浪靜,很利於航行。這里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來的海上樞紐,交通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