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民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居民杠桿率是指居民負債與居民收入的比例。以下是關於居民杠桿率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組成: 居民杠桿率是一個經濟指標,用於衡量居民部門的債務負擔。 它通過居民負債總額除以居民收入總額來計算。 居民負債主要包括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消費和常用消費貸款等。
2. 經濟影響: 居民杠桿率越高,意味著居民的債務負擔越重,收入來源如果不增加,居民的經濟壓力會增大。 高杠桿率可能導致金融風險增加,因為居民可能面臨償債困難,進而影響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3. 中國居民杠桿率情況: 據統計,中國居民杠桿率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22位,處於中等水平。 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居民杠桿率較上季度有所下降,且低於所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居民的高儲蓄率有助於控制杠桿率上升,因為儲蓄可以提供額外的償債資金來源,降低債務違約風險。
4. 注意事項: 盡管中國居民杠桿率風險可控,但居民償還債務的主要來源仍是可支配收入。 目前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並不高,因此居民的債務不能增長太快,以避免債務危機。
綜上所述,居民杠桿率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用於衡量居民部門的債務負擔和經濟風險。在中國,雖然居民杠桿率處於可控水平,但仍需關注債務增長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關系,以確保經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