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殺傷性武器

中國有多少殺傷性武器

發布時間:2025-08-05 06:18:26

㈠ 什麼算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一般簡稱為WMD(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是用來大規模屠殺人民的武器,一般針對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針對軍事人員。一般而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具備實用性,因為一旦使用就會遭到強烈的反彈和災難性後果。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詞最早出現於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種(總稱為ABC):

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Atomic
生物武器Biological
化學武器Chemical
歷史
1937年德國在西班牙內戰中針對非軍事目標進行戰略轟炸,「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詞就是在這時被提出的,最早只是指這種轟炸行為。在冷戰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指的就是核武器。由於核武器的威力要比生物或化學武器都巨大,一些人認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應該只包括核武器。

第一次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並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在1991年的聯合國安理會第687號決議中,該決議提到「因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引起的對和平和安全的威脅」,然後特別指出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提到了三個相關的國際條約:

《核不擴散條約》
《化學武器公約》
《生物武器公約》

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回應
事實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特別是核武器)很少被用於戰場,因為一旦使用就意味著對方也將以類似的武器回擊,最終的後果是無可設想的,傷害規模之大足以摧毀整個人類文明。冷戰中這就被稱為「確保相互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也是為何冷戰最終沒有演變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真正的戰爭的原因。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不歡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擔心一旦落入危險的領導人手中所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很多人士都在推動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以及對現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銷毀。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經常成為布希主義「先發制人」打擊「流氓國家」的借口,對此各國的意見都不相同。反對者認為,美國是地球上擁有最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而且是唯一曾經在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因此沒有資格來指責別國,更無資格以此為由而發動戰爭。但是支持者就認為,應該防止一些危險的獨裁領導人取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確保世界的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1999年的推測,中國擁有大約500枚核武器,1964年進行首次核試驗,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簽署國之一,該國否認擁有和發展化學與生物武器,並在1984年加入《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約》,1996年加入《化學武器公約》。

俄羅斯、美國和英國都對中國否認擁有生物武器的說法表示懷疑。俄羅斯認為中國自1980年代以來就在從事生物武器開發,並從未間斷;美國稱中國在1984年加入《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約》之前就開始進行生物武器的開發,並且在整個1980年代不曾間斷。

1999年4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一前蘇聯武器專家表示,對於中國向伊朗轉移生物武器技術表示擔心。2002年,美國對幾家向伊朗出售用於生物和化學武器研發材料的中國公司進行制裁,中國方面否認,並在2002年底通過立法,控制相關生物技術的出口。

我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雖然目前軍事領域還沒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做一個比較准確的界定,但從其涵蓋范圍來看,通常是指造成較大的區域性傷害的武器系統。美國政府在2002年12月公布的《抗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戰略》報告中,則是將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認定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接下來,許多問題便好理解了。原子彈、氫彈是利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而造成大規模破壞效果的武器,所以,核武器是名副其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洲際導彈也就是戰略彈道導彈,通常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導彈系統。它是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只要我們看一下它的彈頭便能知曉。洲際導彈的彈頭一般由殼體、核裝葯和引爆控制系統等組成,這就是核彈頭,其威力用梯恩梯當量來表示,有萬噸級、十萬噸級、百萬噸級,甚至是千萬噸級的。如美國的「民兵」系列、「和平衛士」彈道導彈,俄羅斯的SS-18和SS-19彈道導彈等。所以,洲際導彈也是典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但如果將核武器與生化武器相比,生化武器更加面目可憎。長期以來,生化武器因其具有殺傷范圍廣、擴散速度快、威力大和持續作用時間長等特點,早就被列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列。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一架戰略轟炸機對完全無防護的人群進行(想像)襲擊所造成的殺傷面積是:1枚100萬噸級當量的核武器為300平方千米,15噸神經性毒劑為600平方千米,而10噸生物戰劑可達到10萬平方千米。不久前在我國東北的齊齊哈爾市發生的50多年前侵華日軍遺留的芥子氣泄露事件,截止8月15日12時,已使49人受到傷害。

有數據表明,在核武器方面,目前全球有近40個國傢具有(或潛在具有)核武器或核材料生產能力;在化學武器方面,目前已有近10個國家擁有化學武器,另外至少有10多個國家正在研發化學武器,還有10多個國家宣布有生物武器研發計劃。

㈡ 哪個國家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1. 美國:公開承認擁有約6000枚戰略核武器及1670至3300枚戰術核武器。
2. 俄羅斯:公開承認擁有約5500枚戰略核武器及3000到4000枚戰術核武器。
3. 法國:公開承認擁有約384枚戰略核武器及60到80枚戰術核武器。
4. 英國:公開承認擁有約185枚戰略核武器。
5. 中國:公開承認擁有約100到500枚戰略核武器。
6. 印度:公開承認擁有約30到100枚核武器。
7. 巴基斯坦:公開承認擁有約15到50枚核武器。
8. 以色列、巴西、朝鮮、韓國、伊朗、日本等國家:存在「可能」或「實際」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但這些國家的核武狀態並未得到明確確認,或它們未進行公開的核試驗。
9. 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與南非:已正式宣布放棄核武器或核武器發展計劃。

㈢ 中國冷兵器有哪些

中國冷兵器:
1、刀: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軍隊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於漢朝的環,環刀,朴刀,還有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
2、劍: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為的就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車為主戰兵),後來由於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製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麼猛。
3、矛:有的書上也說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於車戰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矛=槍,這點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但是從一些小說和文獻來看,把矛和槍完全歸於一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4、槍: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於戰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
5、戈:中國的特色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漢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實話實說,戈並不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
6、戟: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
7、斧鉞: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中使用的時間不長,估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西周是戰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後來由於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後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於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8、弓弩:這個不必多說。
9、鞭: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胥,這個鞭可不是軟行像繩子一樣的鞭子,我們所說的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
10、鐧:和鞭一,但是殺傷比鞭大,破甲力比鞭小。歷代武將都是以槍或者戟為住戰武器,而背上就背著2根樣是破甲的武器,不同的是鐧有3~4條刃,所以有三楞鐧或四楞鐧之說,通常鐧比鞭輕鐧作為鋪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殺手鐧」之說。
11。叉:這就是三叉戟,中國也有馬叉,九股叉,托天叉等許多種。和槍一樣是以刺為主,不同的是叉的殺傷范圍大,能有制約敵方武器的效果。
12、撾:說白了就是以和綠林游俠的敲打為主的輕兵器,再說穿點就是,三節鞭,雙節棍,九節鞭之類的武器。是刺客喜愛武器,方便靈活,但是身為武俠大作的劍網居然沒有這類武器,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13、棍棒:棍棒,最基本的武器,也是古代最實惠的防身武器。從棍來看,有烏有棍,齊眉棍,盤棍之說,從棒類看有哨棒,鐵箍棒,狼牙棒等總之棍棒可以混為一類。
14、鏜:重威力武器,古今使用的人比較少,可能是因為比較笨重吧。大家看過《隋唐演義》嗎?天以上,雖然小說誇下第二猛將宇文成都和第六猛將伍天錫分別是用的鎦金鏜和混金鏜,都重達200斤張了點,但是真個一鏜砸下來,戴著頭盔也能把天靈蓋砸碎。鏜就是叉的加強般,比叉更重,更具殺傷,一般鏜的逢刺多達5個,最邊逢刺上都有反刃,凶啊~~!
15、役:這種武器,我是沒見過,但是書上說是以竹子為柄,金屬刺刃的兵器,可能是暗器吧。
16、錘:估計是古代最四子李元霸手拿具殺傷的單兵武器了,不但從外表上能看出錘的威懾,最主要是錘是能對付身穿重甲的武士。不管是在中國或是歐洲騎士,都有用錘的記載。中國隋唐第一猛將李淵第一對每個重達400斤的金瓮破天錘打遍天下無敵手;大唐薛家將的薛奎用的八棱金錘打得突厥聞風散膽;南宋名將岳飛的長子岳雲也是使用的銀錘橫掃金軍。在歐洲為了對付穿全身板甲的騎士,許多軍隊裝備巨重,沒幾個人能拿錘。從而有了「皇家之錘」,「鐵錘查理德」等詞語。其實錘不能算完美的武器,正因為它太得起,所以在中國古代在部隊里是准備不多的。
17、拐:怎麼說呀?各位應該有人看多聖鬥士吧,最強的黃金聖鬥士天平座童虎(也是咱們中國的,嘿能攻是相當嘿),他的聖衣由6種武器組成,依次為槍,劍,三節鞭,雙節棍,盾,拐。這種武器能防不錯的防身武器,一般正規部隊是不裝備的,只有那些綠林好漢,江湖豪傑才用。
18、流星:這並不說就是流星錘,而是繩索武器的總稱,比如繩槍,流星錘,鏈錘。在歐洲有種叫枷連流星錘是一個道的武器,其實就是裝有柄的鏈錘,能繞過敵人的盾,或者防禦姿勢對其進行打擊,其實和理,。這種武器攻擊性很強,

㈣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用的殺傷效果最佳、作用最大武器有哪些

對越自衛反擊戰前,中國正處在前有狼後有虎的艱難時刻,正面,一窩目露凶光的白眼狼不斷發起攻擊,身後,飢餓的猛虎正盯著中國的後頸,隨時會發起進攻,右側,還有一窩豺狗伺機而動。這是一場曠古危機,如何化解,年過古稀的鄧小平所面臨的精神壓力,是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

經過深思熟慮,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班子決定,必須打疼眼前的白眼狼,才能讓身後猛虎知難而退,才能讓伺機而動的豺狗閉嘴,否則,他們就會得寸進尺,後患無窮。

那個年代,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必須搬出所有家當,打一場有限度的戰爭。

戰前,中國軍隊已經有17年沒打過團營級的大仗, 大軍如何抵禦北方鋼鐵洪流的入侵,捍衛北方平原工業基地的安全,如何深入亞熱帶山嶽叢林懲罰一群熟悉地形、作戰經驗豐富的頑敵。這些,都是時代性難題。

好在我們當時積累了一些家當,擁有很多鎮國利器,所以,全國人民得以萬眾一心,可以挺著胸膛藐視敵人,可以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拿起武器,痛擊敵人。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殺傷效果最佳、作用最大的,莫過於以下武器:

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堪稱是近戰利器,既可以用於主動進攻,也可以用於被動防禦戰。這是美國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的仿製品,在構造、殺傷原理、殺傷力等方面,與美國貨大同小異。

這種地雷的外觀就像拱橋的模型, 長度為21.6cm、厚度約為35cm、高度約為86cm、重量約為1600克。 呈軍綠色外觀,與綠色植被融為一體,很難在遠距離上用肉眼分辨出來。

這種地雷爆炸時, 弧形面可產生超過700枚破片,在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正面殺傷范圍可達100米、背面10米內仍具有一定的殺傷力、殺傷角度為60度到120度。可通過拉發、伴發、壓發或者電控引爆,還可以設置延時引爆。

在防禦戰過程中,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能夠彌補人力不足的問題。在進攻過程中,同樣可利用我國獨有的延時引信,將其設置成一枚威力巨大的延時炸彈,引爆時間為5到8秒。不過,在1979年2月到3月期間,中國定向地雷的威力基本上都被其他武器搶了風頭。

真正讓世人認識到中國定向地雷威力的,是邊疆保衛戰期間的 「老山412高地防禦戰」 。1984年7月12日,越軍動用六個步兵團的兵力,對駐守老山地區的一個中國步兵團進行反撲。其中,駐守老山那拉142高地的中國軍隊,只有1個加強班,兵力為15人。

越軍為了拿下142高地,再以此為跳板,攻上松毛嶺,於12日凌晨4點多鍾,動用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兵分三路,開始向142高地發起沖鋒。

142高地位於老山防線的突出部,後路被越軍曲射炮火攔截,中國軍隊難以派步兵前來支援,只能通過遠程火力壓制敵軍的方式進行間接支援。敵我懸殊太大,而且越軍是不要命的沖鋒,面對這種情況,帶班作戰的排長李海欣充分發揮出了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威力。

李海欣和14名戰士在陣地前方布設了一些定向地雷,形成了兩道地雷防線,當第一梯隊的越軍進入第一道地雷防線時,戰士們同時引爆地雷,地雷爆炸時,如同一個排的戰士站在環形防禦工事里同時使用霰彈槍開火一般,瞬間就重創越軍第一攻擊梯隊。越軍第二梯隊發起進攻時,同樣被地雷陣給重創。

越軍用人海戰術撕開412高地的地雷防線後,緊接著就是受到中國炮火和近射程槍械的雙重打擊。在戰斗危急時刻,排長李海欣再次使用定向地雷消滅突入陣地的越軍。

此戰,排長李海欣和5名戰士壯烈犧牲,剩下9名戰士受到不同程度的傷。但取得了擊退越軍9次沖鋒,斃敵104人,保住了陣地的重大戰果。戰後,中央軍委將412高地命名為「李海欣高地」。

高射機槍原本是防空武器,但在缺乏中射程反步兵武器的情況下,這種防空武器經常被當作反步兵機槍使用。在越南內戰期間,越北軍隊就經常使用高射機槍平射的方式進行作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中越兩國軍隊都裝備了大量的各型號的高射機槍。但中國軍隊善於總結經驗,善於創新,所以,在交戰過程中,中國軍隊的高射機槍更有優勢。

58式雙管14.5毫米高射機槍可謂是中國軍隊中射程火力中的利器。這種武器於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由2根口徑為14.5毫米的槍管構成,採用彈鏈供彈,射速為每分鍾300發子彈,平射時,有效射程為1000米。使用的子彈通常為普通燃燒彈、穿甲燃燒彈、瞬間爆炸燃燒彈等。

戰時,越軍為了彌補越北防線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常在許多高地陣地上布設高射機槍陣地,企圖憑借堅固的工事,以少勝多,控制一些主要通道。如,發生於1979年2月19日的同登攻堅戰中,中越兩國軍隊就動用了大量的高射機槍。

同登是越南諒山正北方向的咽喉要地,越軍在這里下了血本,其中,第一道防線是位於同登鎮區西南側平頂山地區的鬼屯炮台陣地。這是法國殖民越南時期修建的永久工事,使用重型加榴炮也難以摧毀。

越軍在這個可以容納上千人的炮台里,投入了3門82式迫擊炮,12挺機槍,其中有3挺高射機槍。負責攻堅的中國第55軍163師489團3營7連在沖鋒過程中,連續3次被越軍猛烈的火力壓制在炮台前沿陣地數百米外的地方動彈不得,而且傷亡慘重。

情急之下,163師489團動用4挺58式雙管14.5毫米高射機槍,使用穿甲燃燒彈攻擊越軍派台外圍表面陣地,在正北方向吸引越軍火力,攻堅部隊才得以穿插到越軍火力薄弱的地方,佔領炮台外圍表面陣地。最後,採用火攻的方式,才端掉這個炮台,為主力部隊掃清了障礙。

58式雙管14.5毫米高射機槍若是使用穿甲燃燒彈,可以直接摧毀越軍一些水泥碉堡,為輕步兵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援。此外,這種機槍射程比普通步槍射程遠,在陣地攻防戰中,是最佳的攻防兩用利器。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投入了第65和第70高炮師,兵力約為2萬人,攜帶各類口徑高射炮近400門,以營為單位,協助出境執行作戰任務的各軍作戰。其中,65式37毫米雙管高射炮在作戰中表現最突出。

這種型號的高射炮於1965年定型並大量裝備部隊。這是手動武器,作戰時,需要6名戰士同時操作,可使用殺傷榴彈或穿甲彈。射速為每分鍾320發到360發,平射狀態有效射程950米,5發彈夾供彈,一次可裝彈10發;可實現360度轉向射擊。

使用這種型號的高射炮發射殺傷榴彈,既可以有效截殺敵軍步兵群、車輛,也可以快速清掃雷區,尤其是對付躲在密林、亂石堆的敵軍時,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殺傷效果。

1979年2月17日,第65高炮師623團2營跟隨第13軍37師參加了越南柳谷地區230高地攻堅戰,該營戰士使用65式37毫米雙管高射炮,先後摧毀了5個越軍暗堡,摧毀越軍3輛 汽車 ,為攻堅步兵掃除了主要的障礙。

尤其是在封鎖谷柳大橋過程中,一挺65式37毫米雙管高射炮有著一個60迫擊炮連的威力,使龜縮在柳谷市區的越軍潰兵無法從柳谷大橋逃向老街方向。

1981年5月,在扣林山收復戰中,第65高炮師616團2營充分發揮出了高射炮曲射和直射的威力,為14軍42師戰勝敵人奠定了基礎,也使越軍對中國軍隊的高射炮產生了巨大的恐懼。

中國74式火焰噴射器是我國通過仿製蘇聯LPO-50型火焰噴射器的基礎上,不斷改良,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攻堅利器。這種武器於1974年定型並批量裝備部隊;主要由3個燃料瓶、輸油管和自動點火噴射槍頭構成;有效射程約50米,重新裝填約4分鍾。

越南北部是典型的亞熱帶丘陵地區,山多地少,地勢北高南低,大部分山脈的比高在300米至500米之間。山峰地質可分為岩石山和土質山,大部分山峰都是上陡下緩,坡度在30度以上。

在遍地皆是的山峰中,分布著許多天然洞穴,這些洞穴無需人為改造,就可以當成防空防炮掩體使用,洞穴可容納數人到數十人不等。除此之外,越軍還會刻意在一些土質山體上挖出許多地下坑道。

越北地區的地表,植被繁茂,即便是一些湖泊水潭,也是水草遮蔽,山林終年常青、荊棘叢生,極不利於大部隊的行軍作戰。越軍則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在中國軍隊必經之路上的一些山峰上構築防禦工事。

通常情況下,越軍會在高地上修築出兩層以上攻防兩用地道,地表上還會圍繞著山峰設置兩道以上環形防禦戰壕。若地表工事被摧毀,越軍躲在地下坑道裡面,仍可負隅頑抗。同時,越軍的高地陣地,通常不單獨設立,而是呈高地群存在。

在高地防禦圈內的山谷地帶,不論是開闊地還是溪流湖泊,越軍都會布設下密密麻麻的地雷陣、水雷陣、竹簽陣、竹簽陷阱、反坦克壕溝、鐵絲網等障礙。在陣地上,常設有輕重機槍、高射機槍、迫擊炮等重武器陣地,一些正規軍的陣地上還配有反坦克導彈。

中國軍隊在對付越軍的高地防禦圈過程中,大口徑加榴炮、火箭炮這些重型炮火,往往只能摧毀其地表工事,對其下地工事起不到有效殺傷或摧毀作用。迫擊炮、高射炮也很難對越軍的反斜面陣地構成威脅。即便是使用穿甲燃燒彈、穿甲高爆彈的高射機槍,也難以殺傷躲在地下工事里的越軍。

在此背景下,火焰噴射器就派上用場了。攻堅作戰時,中國軍隊會先使用炮火延伸射擊的方式,摧毀越軍地雷陣、竹簽陣、鐵絲網等障礙物,從荊棘叢生,雜草密不透風的地表開辟出一條道路,為攻堅步兵爭取時間。

然後,高射機槍、高射炮都使用穿甲彈,全力壓制越軍火力。攻堅步兵再背上火焰噴射器、火箭筒、無後坐力炮這些攻堅利器,迅速攻上越軍地表陣地,最後封堵洞口,若越軍負隅頑抗,就用火焰噴射器燒死洞穴裡面的越軍。

在對越反擊戰中,中國軍隊裝備了大量的74式火焰噴射器。戰前,每一個中國步兵師都會有一個師直屬防化連,防化連下轄著一個噴火排;戰時,中國軍隊非常重視火焰噴射器的作用,所以,在大部分攻堅戰中,都會動用這種攻堅利器。

如,1979年3月2日,第50軍148師442團在攻打越南亭立縣那然412高地過程中,攻堅排就裝備了2具火焰噴射器,並取得了驚人的戰果。

上述這些攻防兩用的武器,讓中國軍民有效將無法無天的越軍阻擋在國門之外,使得我們的改革開放工作得以順利實施。幾十年後的今天,再去回顧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不得不說,這是偉人鄧小平在艱難時刻中做出的英明決策。

參考資料:

[1]子睿:"闊劍"如雨——美國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J]兵工 科技 2008(11):37-39

[2]秦延景: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mm高射機槍(下)[J]輕兵器2007(12):12-16

[3]程剛:出奇制勝的火焰噴射器[J]軍事文摘2018(12):20-23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殺傷性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什麼葯能治乙肝 瀏覽:328
印度欠哪個國家的錢最多 瀏覽:31
中國黃金折舊費多少 瀏覽:276
伊朗為什麼能擊落無人機 瀏覽:517
中國農業銀行跨行轉賬手續費多少 瀏覽:481
印尼有多少家企業運營 瀏覽:629
英國黃金利率怎麼樣 瀏覽:303
英國研究生是怎麼申請的 瀏覽:839
中國有多少殺傷性武器 瀏覽:797
租界里為什麼有印度人 瀏覽:786
去英國需要准備什麼衣服 瀏覽:925
印度理工人口多少 瀏覽:594
美國對伊朗展做什麼了 瀏覽:884
伊朗語節日快樂怎麼說 瀏覽:832
義大利學什麼手藝賺錢 瀏覽:367
中國人給伊朗女孩送什麼禮物 瀏覽:127
印尼帶魚多少錢一斤 瀏覽:33
中國跟加拿大時差多少 瀏覽:538
ei在義大利語中讀什麼 瀏覽:695
中國疾苗多少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