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中電集團
中電集團(CLP Group,SEHK: 2,OTCBB: CLPHY)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供電范圍的人口佔香港總人口80%以上。
中電近年更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投資穩步增加,是亞洲區電力行業具領導地位的投資者和營運商。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002)( CLP Holdings Limited ) 是中電集團的控股公司,在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交投活躍,廣泛受到支持。
中電集團業務范圍
我們在香港經營的業務涵蓋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服務,業務營運受香港特區政府規管。我們的總裝機發電容量高達6,908兆瓦,輸配電網路長12,958公里,為香港約8成人口供應源源不絕的電力。
我們是中電集團屬下的旗艦企業,也是香港最大的電力公司。香港業務約占集團總營運盈利約80%。
中國內地及亞太區
我們在70年代末踏足中國內地的能源市場,從此展開在香港以外電力市場的投資大計。今天,我們是中國電力行業中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在9個省份中接近20個電力工程項目中佔有權益。
憑借在香港和國內市場的成功經驗,集團業務迅速擴展至亞太區其他活躍的能源市場。中電現已成為區內領先的國際私人電力公司,在澳洲、印度、泰國及中國台灣多項發電資產中持有股本,總發電量約高達6,400兆瓦。
其他業務
中電並跨出傳統的電力業務范疇,在香港拓展其他商機,如地產、公共照明及工程服務。此外,我們的研發部門-中電科技研究院善用我們現時在業務、資產、專業技術和關系網路方面的優勢,推動集團不斷創新,力求突破。
中電集團的目標和使命
目標
中電的目標是成為亞太區電力行業中具領導地位的投資者和營運者。

使命
為股東創優增值。
為客戶提供世界級及物有所值的產品和服務。
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及理想的工作環境。
為業務所在地區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以負責任的態度管理集團所有業務和工程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中電集團大事記
年份事記1901年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於1月25日在香港注冊成立
當年最高的用電需求量為1/10兆瓦1903年位於紅磡漆咸道的首座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發電容量為75千瓦1910年宣布簽約供電予廣九鐵路,即現今之港鐵東鐵1919年中電獲得九龍區公共照明系統的電力供應權1940年鶴園發電廠正式投產
位於亞皆老街的中華電力總部大樓落成啟用1955年中電正式收購大澳合眾電力公司,為大嶼山居民供應電力1964年中電及埃索(現稱埃克森美孚)與香港政府簽訂首份管製法則協議1969年青衣燃油發電廠正式啟用,總發電容量達1,520兆瓦1979年中電開始與廣東省連網,透過其132千伏輸電網路供電予該省1982年青山發電A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1,400兆瓦,落實採用多元化燃料策略1984年中電接管長洲電力公司,開始為離島供應電力1985年中電與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組成合營公司,於大亞灣興建一座1,968兆瓦的壓水式反應堆核電站1986年青山發電B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2,708兆瓦1992年位於大嶼山的300兆瓦竹篙灣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是中電發電系統的重要後備設施1994年廣東核電站正式投產
位於從化的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逐步分段投產1996年龍鼓灘發電廠 ─正式分段投產,所有機組落成後,發電總容量達2,500兆瓦
中電與中國台灣水泥公司組成合營公司,在中國台灣花蓮和平工業區興建一座1,320兆瓦燃煤發電廠及53公里長的架空電線,將業務拓展至亞太地區1998年中電控股於集團重組後正式成立,以強化日益多元化業務的管理
山東中華發電項目的融資安排完成,總投資額達22億美元,此項目榮獲5家國際財經雜志頒發「最佳融資安排」獎
中電從泰國唯一營運中的獨立發電商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 購入策略性股權,在泰國電力市場建立重要據點2001年中電收購雅洛恩能源大部分權益,首度涉足澳洲電力市場2002年中電在本港的客戶數目超越200萬2004年中電公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目標於2010年底前,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相當於集團總發電容量(按凈權益計算)5%的電力2005年中電收購TXU Merchant Energy,成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並改名為TRUenergy
中電與澳洲公司合作在亞太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2007年中電發表《氣候願景2050》,並宣布減排目標,目標於2050年底前把集團發電組合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減少約75%至每道電0.2千克。
5%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已於2007年底達成,較原定時間提早3年。
2. 請問中核集團有多少子公司和分公司
中核集團子公司有核二院,核一院,中原對外,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具體你可以去中核集團官方網。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簡稱CNNC,中文簡稱中國核工業集團或中核集團)是由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企業)。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戰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以及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最重要的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應商、核環保工程的專業力量和核技術應用的骨幹。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歷史階段將傳承核工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舉世矚目的「兩彈一艇」和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輝煌歷程,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積極推進中國核電事業發展,不斷提高核科技工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努力實現核工業又好又快安全發展。
1999年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十大軍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成立。 2018年1月3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現有員工約10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達3.6萬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16人。
2018年11月,中核集團大力發展核技術應用產業,拓展了核技術在醫療、生物、農業、環保等領域應用,一些應用產品走向國際。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2021年7月13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玲龍一號」(ACP100)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