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個叫楊秋棠的人

中國有多少個叫楊秋棠的人

發布時間:2025-07-31 13:24:36

① 關於巴金的創作和對他作品的評價

巴金生平及文學活動事略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誕生
〔成都〕
11月25日(農歷甲辰年10月19日)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堯棠、字芾甘,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從1928年寫完《滅亡》時起,開始使用筆名「巴金」,沿用至今。
原籍浙江嘉興。高祖李介庵作為「幕友」從浙江到四川定居。曾祖李王番,著有《醉墨山房僅存稿》。祖父李鏞(號皖雲),也做過官,後閑居在家,為大家庭的家長,有五子一女(子:李道河、李道溥、李道洋、李道沛、李道鴻;女:李道沆)。他印過一冊《秋棠山館詩鈔》送人。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
巴金有同胞兩兄、兩姊、兩弟、三妹:大哥李堯枚(1897——1931),三哥李堯林(1903——1945);二姐李堯楨(1898——1915),三姐李堯彩(1899——1924);十四弟李堯椽(1913——),十七弟李堯集(繼母生,1917——);九妹李瓊如(1909——),十妹(1910——1917),十二妹李瑞珏(繼母生,1916——)。(以上兄弟姊妹均按大排行)。
整個大家庭有長輩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餘人,男女僕人四、五十人。

1909年(清宣統元年)

〔成都——廣元〕 五歲
父親出任四川北部廣元縣知縣,隨父母前往。在廣元縣衙門內和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讀,先生姓劉。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背誦《古文觀止》,並在晚間從母親學讀《白香詞譜》中的詞。在書房由六十歲的老書僮賈福服侍,生活起居由楊嫂照料,十二、三歲的姑娘香兒陪伴玩耍。
大妹(九妹)瓊如生。

一九一年(清宣統二年)

〔廣元〕 六歲
夏 二妹(十妹)生。從母親房裡搬出,由女傭楊嫂照護。
十二月 26日(農歷庚戌年11月25日)為慶祝祖父生日敬神,因討厭禮節不肯磕頭,第一次挨母親的鞭子。
約本年,對父親坐堂用刑、犯人受刑後叩頭謝恩不解,對母親命人用皮鞭抽打在十妹出痘期間偷吃「發物」黃瓜的奶媽一事,亦產生不快。這期間,初步感覺到世上許多事情的不合理。
約本年,留學日本的二叔李道溥、三叔李道洋回四川。二叔在家開辦「律師事務所」,三叔曾任南充縣知縣。

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

〔廣元——成都〕 七歲
上半年,女傭楊嫂久病而死,留下很深的印象,後以她為原型創作了短篇小說《楊嫂》。
父親辭官,隨父母回成都。繼續在家塾就讀,先生姓龍(或姓鄧),具有「新黨」思想。
六月 中旬,川漢鐵路「保路同志會」成立,四川掀起保路斗爭高潮。至7月初,成都保路會開會十餘次,群眾愛國保路情緒高漲。8月25日起成都罷市,9月7日、8日四川總督趙爾豐製造成都血案,此後,四川各地紛紛發生武裝起義。
十月 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
十一月 22日重慶獨立,建立蜀軍政府。27日,成都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家中製做大漢旗。
十二月 8日(農歷10月18日)成都發生軍隊嘩變,城中秩序大亂。父親和大哥留家,母親帶其他兒女到外祖母家避難,翌日回家。22日趙爾豐被軍政府捕殺,這消息使龍(鄧?)先生高興,在家裡成為大人們許多天的話題。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辮子。29日,孫中山在南京當選臨時大總統。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

〔成都〕 八歲
一月 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家中做五色旗。
二月 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祖父因革命而感悲哀,父親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二叔、三叔頗感幻滅。
本年,大哥進中學。
約本年起,常參加大哥和姐姐、堂姐、表姐們的聚會和游戲,踢毽子、拍皮球、擲大觀園圖、行各種酒令。還和三哥堯林及其他兄弟組織新劇團,充任配角;他們自己編劇,復寫戲票贈人,在家中竹林里演出。他還常到劇場或在家中看川劇、京劇。這一時期,受家庭熏陶,熟知《紅樓夢》中的人物和情節。
約本年,二姐患病,母親曾請四聖祠醫院的外國女醫生來家治療。第一次見到外國人,印象頗深。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 九歲

大弟(十四弟)堯椽生。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 十歲

〔成都〕
七月(農歷) 母親病故,安葬於成都市郊磨盤山。此後,深深感到沒有母親的孩子的悲哀。母親「愛一切人」的教誨,對巴金有很大影響,後來稱母親為自己的「第一個先生」。
在母親的允許下,返成都後,常與「下人」在一起,同他們的友誼一直持續到離開成都。在這些人中,得到了近於原始的正義的信仰和直爽的性格。轎夫老周教他真誠地做人,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後來稱他為自己的「第二個先生」。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十一歲

〔成都〕
一月 15日(農歷甲寅年12月1日)二姐堯楨死於肺病。
本年,父親娶繼母(鄧景遂)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十二歲

〔成都〕
大哥堯枚中學畢業,由家庭包辦完婚,並到成都商業場股份有限公司當職員。
繼母生三妹(十二妹)瑞珏。
約本年,六叔李道鴻、二哥李堯林、香表哥濮季雲合辦復寫的小說雜志《十日》,三個月共出九期,巴金是第一個訂戶。他對其中千篇一律的哀情小說感不到興趣,但佩服他們經營雜志的苦心。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十三歲

〔成都〕
一月 4日陳蘊珍(肖珊)生於浙江鄞縣(寧波)迎鳳橋。
春 成都發生巷戰,川軍、滇軍混戰七天。這期間,二叔的兩個兒子病死。巴金和三哥也患喉症。戰事剛停止,父親李道河病逝。父親死後,更感空虛,向書本尋找慰藉,讀了《說岳全傳》、《施公案》、《彭公案》、《水滸》等許多古典小說。
父親死後,大哥挑起了長房的生活擔子,以忍受和讓步來應付其他各房的仇視、攻擊,大家庭內的矛盾加劇。
繼母生二弟(十七弟)堯集(遺腹子)。
三哥堯林進中學讀書。二妹(十妹)病死。
從本年起,利用晚間跟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的香表哥學習英文。香表哥是對巴金的智力的最初發展有幫助的人。

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 十四歲

〔成都〕
秋 進成都青年會英文補習學校,一月後因病輟止,繼續在家跟香表哥學習,持續兩年。這期間,第一次直接通過英文閱讀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和史蒂文森的《寶島》。這兩本書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使他受到教益。

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 十五歲

〔成都〕
「五四」運動爆發後,新思潮湧入四川。大哥從成都市內唯一的一家代售新書報的書鋪——「華陽書報流通處」買來《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後來在該處存放一百元專購新書報。巴金得以讀到《新青年》、《每周評論》、《星期評論》、《少年中國》、《少年世界》、《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等北京、上海出版的許多新刊物,和成都出版的刊物《星期日》、《學生潮》、《威克烈》等,他如飢似渴地接受各種新的思想,並常和兄姊們聚在一起討論其中論及的各種問題。
本年,曾向留學日本的兩個叔叔學過日語,並頗有興趣地聽他們講日本的一些情況。

1920年(民國九年) 十六歲

〔成都〕
二月 19日(農歷已未年12月30日)祖父病故。因祖父逝世,大嫂搬至城外生產。祖父死後,大家庭內部的爭斗和傾軋更加劇了,造成的悲劇更多了。
下半年起,讀到克魯泡特金《告少年》中譯本,異常激動,給翻印此書的新青年社的陳獨秀寫信,尋求指導,未接到回信。後又讀到廖亢夫的劇本《夜未央》中譯本,深受感動。北京大學實社出版的《實社自由錄》第一集中刊登的流亡美國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愛瑪·高德曼富於煽動性的文章,使他第一次了解到無政府主義的要義,開始有了獻身社會革命的明確信仰;後來,稱高德曼為「精神上的母親」。
九月 同三哥堯林一道考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從補習班到預科、本科,在該校讀書兩年半。
冬 成都學界為反對軍閥劉存厚開展請願活動和集體罷課,巴金亦參與,這是他第一次參與社會斗爭。
冬 大哥堯枚因在家庭中受刺激患神經病,時有發作。
本年起,開始向成都師范學校學生、朝鮮人高自性學習世界語,不久輟止。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 十七歲

〔成都〕
二月 20日成都《半月》刊第14號出版,讀到該刊登載的《適社的旨趣和大綱》後,很感興趣,寫信給《半月》編輯部要求加入。三天後,編輯來訪,說明適社在重慶;此後便參與《半月》刊的工作。編輯部的青年朋友吳先憂以實行「自食其力」的行動,教給巴金「自我犧牲」精神,後來巴金稱他為自己的「第三個先生」。
四月 1日出版的《半月》刊第17號刊載《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這是目前所見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半月》刊17號《本社社員錄》中列出他的名字:芾甘。
五月 參加紀念「五一」活動,第一次上街散發鼓吹「社會革命」的傳單。
參加組織帶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秘密團體「均社」,並發表《均社宣言》。他們辦刊物、通訊、散傳單、印書、開秘密會議。自此,開始自稱為「安那其主義者」。
七月 《半月》第24號於15日出版,因發表文章反對軍閥政府禁止女子剪發,被禁止發行。
秋 參加《警群》月刊編輯工作,第一期出版後,因與《警群》原籌辦者發生爭執,原《半月》刊同人聯名發表聲明,集體脫離該刊,《警群》亦停刊。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十八歲

〔成都〕
上半年 參加創辦成都無政府主義者聯盟主辦的《平民之聲》周刊,主持編輯事務,通訊處設在自己家中,印一千份。第一期出版後即被警察廳禁止發售,但仍半公開地發行;此後用各種辦法對付警察廳檢查員的干涉和限制。該刊共出十期。在此期間,結識《學生潮》主編之一袁詩堯。袁當時也信仰無政府主義,後來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被四川軍閥殺害。
七月 21日,在上海《時事新報》副刊《文學旬刊》(鄭振鐸編)第44期上發表新詩《被虐〔待〕者底哭聲》(共十二首),這是目前所見到的他最早發表的文學作品。本年及次年,先後在《文學旬刊》、《婦女雜志》發表新詩九題二十首、散文一篇,這是他最早創作的一批文學作品。
八月 23日,給《文學旬刊》編者寫信,對鴛鴦蝴蝶派文學表示不滿。該信署名李芾甘,載9月11日《文學旬刊》第49期「通信」欄,同欄還刊出編者的答復,表示贊同他的意見。

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 十九歲

〔成都——上海——南京〕
四月 三姐堯彩出嫁作繼室,參加婚禮。
五月 和三哥堯林一起,離開成都乘木船去重慶,由重慶沿長江至上海。此時得到大哥的幫助和繼母的允許。離開四川的原因,是渴望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投身到新的廣闊的天地中去;另一方面,也因無中學畢業文憑,被外專改為旁聽生,失去了獲得該校畢業文憑的資格。
秋 進上海南洋中學。
年底 去南京,住北門橋魚市街21號。進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補習班學習。

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 二十歲

〔南京〕
五月 在廣州真社的刊物《春雷》第3期上發表詩作《悼橘宗一》和《偉大的殉者——呈同志大杉榮君之靈》。
秋 結束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補習班的半年補習,進入該校高中三年級。
接大哥信,獲知三姐堯彩因難產而死。
本年至1925年在課余認真學習世界語,向上海世界語書店函購書籍自修,並開始據世界語翻譯文章。
本年,兩次回原籍浙江嘉興,住在一位年過八十仍在家中作私塾老師的伯祖父家中。
本年,發表譯文等近十篇。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 二十一歲

〔南京——北京——上海〕
年初 經友人秦抱朴介紹,開始給愛瑪·高德曼寫信,並收到復信。
六月 五卅慘案在上海發生後,南京學生開展聲援活動,巴金亦參加。這段生活後來寫進了中篇小說《死去的太陽》。
八月 畢業於東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隨即前往北京,准備投考北京大學。在北京結識曾通信聯系的朝鮮流亡青年沈茹秋等,經沈介紹住北河沿同興公寓。在北京住半月左右,因患肺結核未進考場,在寓中讀魯迅的《吶喊》,得到慰藉。下旬返回上海養病。
三哥堯林進蘇州私立東吳大學念書。
九月 參與發起創辦無政府主義刊物《民眾》半月刊。發起人共十六人,為:真恆、健民、仲九、三木、培心、惠林、芾甘、禪林、呂千、索非、一波、茹秋、種因、劍波、抱朴、不如。
本年,發表各種譯文、論文約二十篇。

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 二十二歲

〔上海〕
在上海住康悌路康益里,後遷法租界馬浪路和友人同住,直至次年一月離滬赴法。
一月 為紀念被軍閥政府殺害的工人領袖黃愛、龐人銓,撰寫《黃、龐死後的第四年》。
一月至三月 在《時事新報·學燈》、《洪水》等報刊上撰文,就「國家消亡」等問題批評郭沫若。
四月 《五一運動史》出版,這本小冊子是目前所見的第一本單行出版的書。
上半年 曾和法國巴黎《新世紀》發行人、無政府主義者格拉佛通信。
十一月 譯完克魯泡特金的《麵包略取》。
本年,向友人衛惠林學習日語。讀斯捷普尼雅克的《地下的俄羅斯》日譯本。
本年,發表各種政論文二十餘篇。

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 二十三歲

〔上海——巴黎——沙多——吉里〕
一月 15日乘法國郵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後同船的中國學生計九人。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濟學,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運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
赴巴黎沿途寫《海行雜記》三十八則。
二月 18日抵達馬賽。19日抵巴黎,住Blanville街五號旅館,後又搬至Tournefrt街的旅館。
上午常到盧森堡公園散步,晚上去法國文化協會附設的夜校學習法文,不久,家裡破產的消息傳來,便停止了正式學習。
三月 為排遣寂寞心情,寫下《滅亡》第一至第四章。
四月 與君毅、惠林合寫的《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一書,由上海民鍾社出版。該書在法國寫成寄回上海印行,主要討論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與無政府主義的關系。1930年2月被國民黨政府以「煽惑軍隊」的罪名查禁。
五月 用文言補譯李石曾譯《獄中與逃獄》(克魯泡特金著)由廣州革新書局出版。該書共52頁,後12頁原譯稿遺失,書局請巴金補譯。
本月 參加救援凡宰地、薩珂的活動,給獄中的凡宰地寫信。凡、薩是流亡美國的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被美國當局誣陷犯搶劫、殺人罪判死刑。這件事當時成為轟動歐美的大事件,法朗士、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都參加救援,形成國際性援救活動。
七月 上旬收到凡宰地的回信和一包書,11日給凡寫第二封信,並在此後幾天內,激動地寫下《滅亡》第十一章「立誓獻身的一瞬間」。
夏初 因健康惡化遷至巴黎以東約一百公里馬倫河畔的小城沙多椉�?又譯作蒂埃里堡)休養,住在拉封丹中學,並學法文,同時根據英文本(參照內山賢次的日譯本)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在翻譯過程中,閱讀了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斯賓諾莎、叔本華等人的著作和《聖經》等。這時,還系統地研究法國大革命,閱讀了大量史料和著作,如《吉隆特的黨史》(拉馬丁著)、《法國革命》(L�馬德楞著)、《四個法國婦人》(道布生著)、《大革命史》(J�米席勒著)、《1789?804年的法國革命》(W�布洛斯著)等。對民眾在法國大革命中的作用十分重視,對馬拉等資產階級革命家亦極推崇。
開始撰寫俄國民粹派女革命者蘇菲亞、妃格念爾等的傳記,後來編成《俄羅斯十女傑》一書。
這期間獲悉一些關於國內「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就國內政局在《平等》月刊(美國舊金山華僑工人鍾時主編的無政府主義刊物)上發表一些短論,批評國民黨和其他反動政客,並宣布同贊成「清黨」的無政府主義刊物《革命周報》(系李石曾出資創辦)斷絕關系。
八月 上旬在沙多椉�鍤盞椒蒼椎?月23日寫的回信。24日,下午從報紙上得知凡宰地、薩珂兩人已於22日午夜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查理斯頓監獄中被電椅燒死,整天激動地寫信寄往各處,探訴美國政府。此後幾天內,連續寫下《滅亡》中的若乾片斷。
十一月 8日,譯完凡宰地的自傳。
譯作《麵包略取》(克魯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這是他單行出版的第一本譯著。
本年,還發表各種政論文章二十餘篇。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 二十四歲

〔沙多——吉里——巴黎——馬賽——上海〕
一月 翻譯高德曼的《易卜生的四大社會劇》和《斯特林堡的三本婦女問題劇》。
二月 5日收到美國倫敦《自由》雜志主編T.H.Keel寄來的赫爾岑《往事與隨想》英譯本(康·嘉爾納特夫人譯)。
參與編譯的《克魯泡特金學說概要》(柏克曼等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三月 參與翻譯的《蘇俄革命慘史》(柏克曼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四月 參與翻譯的《革命之路》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
譯完克魯泡特金《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上冊,同年九月以《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為題出版。
五月 由於《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中涉及與國民黨合作問題,「四·一二」政變後受到一部分無政府主義者的誤解和攻擊,因而寫《答誣我者書》作自我辯護。
夏 收到大哥來信,更深切地意識到自己與大哥在思想上的嚴重分歧,決定完成《滅亡》,使大哥更了解自己要走的路。
八月 經過半個月時間,於月初整理和補寫完《滅亡》全書二十一章,並抄寫在五大本硬紙面練習簿上。將書稿寄給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的周索非,打算自費印刷。在該書稿上第一次署筆名巴金。寄出書稿後從沙多——吉里回到巴黎。
九月 翻譯托洛茨基的論文《托爾斯泰論》,亦署名巴金,寄回上海,載於10月18日《東方雜志》第25卷第19號。由於該文發表較《滅亡》早將近三個月,因而,是以馬金的署名最早披露於報刊的一篇文章。
十月 17日辦理回國手續。18日到馬賽,因海員工人罷工,滯留十二天,住馬賽海濱的美景旅館,此期間讀左拉的《盧貢一馬加爾家族》。30日乘船離馬賽回國。在船上產生創作描寫自己家庭生活的小說的想法,並擬題《春夢》。
本年,在巴黎翻譯廖亢夫的劇本《前夜》(即《夜未央》),譯稿在寄回上海的郵途中丟失。
在法國期間,常用世界語與朋友通信。
在法國期間,曾與高德曼和柏克曼見面。柏克曼是流亡西歐後加入美國籍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
十二月 月初回到上海。應友人索非之邀,在鴻興坊七十五號上海世界語學會住半個月。
本月 譯作《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凡宰地自傳)出版。
本年,寫研究俄國社會運動及革命人物的一些文章,1935年整理後收入《俄國社會運動史話》一書。
本年,還發表論文、譯文二十餘篇。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二十五歲

〔上海〕
一月 從鴻興坊搬至閘北寶山路寶光里十四號,與索非同住一樓。直至1932年1月下旬離開,共住三年。在這里創作了《家》、《霧》、《新生》(第一稿),翻譯了《秋天裡的春天》等作品。
本月 中篇小說《滅亡》開始在《小說月報》連載,至四月載完,在文壇引起反響。決定發表《滅亡》的是當時《小說月報》的編者葉聖陶。《滅亡》的發表使巴金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本月 加入上海世界語學會(號數為317),並任上海世界語函授學校教員,後當選為上海世界語學會執行委員(理事),直至1932年初才離開世界語運動。先後據世界語翻譯過許多文章和作品,比較重要的有劇本《過客之花》(義大利亞米契斯著)、《丹東之死》(蘇聯阿·托爾斯泰著)、《骷髏的跳舞》(日本秋田雨雀著),中篇小說《秋天裡的春天》(匈牙利尤利·巴基著)等。
本月 譯著《斷頭台上》出版。
本月 開始參加無政府主義者創辦的自由書店的編輯工作,以「馬拉」之名編輯五期《自由月刊》。自由書店主要出版克魯泡特金的著作。因書店負責人朱永邦與巴金等意見不合,加之朱賭博造成經濟虧空,書店於次年停辦。
四月 在本月出版的《自由月刊》一卷四期發表文章,就托爾斯泰的評價問題批評錢杏屯。
五月 譯著《蒲魯東底人生哲學》(克魯泡特金著)出版。本月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下冊。
春夏之際,在寶光里索非家結識翻譯家馬宗融,九月下旬見到其未婚妻羅世彌(羅淑)。
六月 14日寫《克氏〈人生哲學〉之解說》,系統論述克魯泡特金的道德觀。
七月 大哥堯枚從成都來上海,住一月左右,閑談中,巴金提到寫《春夢》的想法,得到大哥支持。三哥堯林是時在北平燕京大學念書。
本月 譯作《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下篇)出版。
八月 譯作《地底下的俄羅斯》(斯捷普尼雅克著)出版。
十月 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單行本由微明學社編、開明書店出版。此書1934年被國民黨當局禁止發賣。
年底,創作第一個短篇小說《房東太太》。
本年,譯完克魯泡特金的《我的自傳》,托索非請豐子愷題寫書名。
本年,還發表各種譯作、文章四十餘篇。其中《〈工女馬德蘭〉之考察》、《〈黨人魂〉及〈火榴〉之考察》、《〈黑暗之勢力〉之考察》等文,是他最早的文藝評論文章。

② 巴金的生平及其文學作品

中國一代文學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時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順街,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無黨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23年到上海,後到南京,在東南大學附中學習 ,1925年畢業。1927年旅居法國。1928年回國,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學季刊》編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學月刊》。抗日戰爭時期,與茅盾創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950年後,歷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主席,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茅盾文學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中國田漢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3年、1988年當選為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6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主席。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1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委員會主席。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書目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文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
《巴金散文選》1983,文聯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齊)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

翻譯著作: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阿里斯著,1927,民鍾社
《麵包略取》(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書店;又名《麵包與自由》,1940,平明
《獄中與逃獄》(回憶錄)俄國克魯泡特金著,與李石曾合譯,1927,廣州革新書局
《薇娜》(短篇小說、劇本合集)波蘭廖.抗夫著,與李石曾合譯,1928,開明
《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上下編,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書店
《為了知識與自由的緣故》(短篇小說集)俄國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個賣魚者的生涯》(傳記)義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蒲魯東的人生哲學》(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書店
《前夜》(劇本)彼蘭廖.抗夫著,1930,上海啟智書局
《丹東之死》(劇本)蘇聯A·托爾斯泰著,1930,開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31,上海馬來亞書店
《秋天裡的春天》(長篇小說)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開明
《過客之花》(劇本)義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開明
《自傳》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書店
《獄中記》(傳記)美國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國虛無運動史話》(史話)俄國斯特普尼亞克著,1936,文生
《門檻》(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劇本)波蘭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論)俄國克魯泡特金著,1937,美國舊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個家庭的戲劇》(傳記,又名《家庭的戲劇》)俄國赫爾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詩集)俄國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與子》(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遲開的薔薇》(短篇小說集)德國斯托姆著,1943,文生
《處女地》(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詩》(散文詩集)俄國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樂王子集》(童話、散文詩合集)英國王爾德著,1948,文生
《回憶托爾斯泰》(回憶錄)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
《回憶屠格涅夫》(回憶錄)俄國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說集)蘇聯高爾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俄國屠格涅夫著,與肖珊合譯,1959,人文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個叫楊秋棠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從哪個朝代是屬於中國的 瀏覽:918
印尼語Mengapa什麼意思 瀏覽:833
義大利紅酒用哪個紅酒杯 瀏覽:310
印度服怎麼拍照 瀏覽:218
英國愛他美怎麼看日期 瀏覽:389
中國的稅率是多少 瀏覽:863
英國人怎麼教孩子學英文 瀏覽:201
義大利毛巾在韓國叫什麼 瀏覽:356
越南大集怎麼趕 瀏覽:719
英國散裝茶要怎麼沖泡 瀏覽:274
英國房產投資者該怎麼辦 瀏覽:354
英國通脹率多少合理 瀏覽:929
英國代購什麼護膚品好 瀏覽:99
怎麼聯系越南回收舊衣服 瀏覽:486
深圳哪裡可以賣印尼貨 瀏覽:288
英國大學人類學碩士國內就業如何 瀏覽:899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看自己的排名 瀏覽:499
紙上的紅印尼怎麼樣能清除掉 瀏覽:31
印度明星現狀如何 瀏覽:921
哪個軟體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