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哥倫布有到過中國嗎
沒有。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當時背景是西方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濟競賽,紛紛通過建立貿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的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布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2.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中國是那朝代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哥倫布航海路線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
1492年,哥倫布攜帶西班牙國王致中國皇帝的書信,率領一支小型船隊駛向遙遠的未知世界。從那一刻開始,中國與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開始發生改變。
大佛寺,又名感恩寺,始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年)。保存有大量的明代泥塑像、懸塑像和少量的壁畫。被有關專家譽為承傳敦煌壁畫技藝的縮影。
明弘治五年實行了葉洪變法,把開中法改成了折色法,改「糧中鹽」為「銀中鹽」(即把官府付給商人的鹽引改為直接付銀子),這可以看成是明清揚州鹽商�耪嬲�緯傻謀曛盡?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開始限制「朝貢貿易」,取消了貢使的許多特權,「朝貢貿易」就接近尾聲。
弘治五年(1492年 壬子). 三月, 初八日,立朱厚照為皇太子。 十二月, 二十日,旁系 荊王朱見瀟廢為庶人,錮之西內。
綜上所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中國屬於明孝宗朱佑樘時期
3. 鄭和和哥倫布,究竟是誰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鄭和和哥倫布看起來是兩個毫不相關的人。鄭和作為我國明朝時期非常有名的航海家,而哥倫布則一直都被認為是發現了美洲大陸的人。一直上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鄭和當年被朱棣派出海,是因為要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恐怕只有當時的當事人才知道了。但是鄭和珠海的目的卻似乎與美洲大陸沒有任何的聯系。然而這種說法也有很多的依據,並且看起來似乎很合情合理。那麼究竟哥倫布和鄭和兩個人之間,到底是誰首先發現了美洲大陸呢?說是鄭和先發現的究竟有哪些憑證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1.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仍存在爭議。
2.真的是鄭和先發現美洲大陸嗎
所有的書上都寫著,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新大陸,而長安大學檔案室主任趙秉中教授卻對大量歷史資料的考證中日前得出震驚世人的結論:最早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人鄭和。
科技日報報道,趙教授在史料中發現,在秘魯、墨西哥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北美、美國沿海等地發現了大量古代中國人留下的古錢、石刻、太陽石、摩岩壁畫等遺物和遺跡,在中國同樣發現4000年前碳化了的美洲花生和穀物。這些遺跡的例證分別是:1865年,在秘魯北部的喜玉山洞中,發掘出一座銀鑄裸體女神像。這件古物的照片在1948年首次由美國歷史學家發表,上面銘刻著武當山三個漢字。
在發掘出的古碑、古錢和石刻中,數在墨西哥境內發掘的石盆最有價值,石盆里有一尊泥塑人像,面貌服飾都是中國人的。此外還有在秘魯發掘的太碑,在厄瓜多發掘的王莽時期的古錢,在玻利維亞發掘的刻有薩基摩爾的漢字石碑等。
1790年在墨西哥憲法廣場出土的阿斯特兌太陽石,太陽石的整個布局和藝術造型來自中國的銅鼓藝術。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公元前1460年的誇父追日崖畫。在北美發現《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和《蚩尤風後歸墟值夜扶桑圖》。1973年12月在美國沿海發現了3000年前的中國石錨。上世紀60年代初在我國江西和浙江的4000年前遺址中發現了6顆已碳化的花生,還有許多種植物種籽,如芝麻、蠶豆等,說明早在4000年前中國與美洲就有來往。
以上都是歷年來的考古發現,而趙教授近來發現英國皇家海軍退役軍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馬背上兩位皇帝:朱棣和貼木兒》、《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兩部書則記載了哥倫布及第一批達到美洲的歐洲人的發現。
3.有哪些證據證明鄭和發現美洲大陸
加文孟席斯為了證實中國人在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早已到達美洲,查閱了6000多本書籍、哥倫布以前的世界地圖、歐洲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和第一批到達美洲的航海家的筆記,以及其他有關資料,耗時10年之久。書中記載了鄭和在1405年-1433年間七次帶領航隊出海遠航,歷時28年,經歷了亞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不但在這些地區和國家留下了許多遺跡,而且還建立了許多移民基地。
鄭和歷次遠航時都詳細繪制了所到之處的地圖和海圖。哥倫布、麥哲倫、卡布羅、迪亞斯和達伽馬等航海家和探險家在遠航達到美洲時,用的都是中國人繪的地圖。這些地圖的精確度極高,誤差在23英里左右。孟席斯在書中寫道:繪制世界地圖,需要數百艘船航行數百萬平方公里,所以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船隊和能力。經過孟席斯考證,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已有許多中國移民點散布在美洲各地,在秘魯的埃騰和蒙色夫兩個村子裡居住的幾乎都是中國人,他們都說漢語。中國人在美洲至少開發了6個移民地,有的移民地多達1萬人以上,哥倫布還發現當地居民的語言中有大量的漢語詞彙。麥哲倫到達香料島時,發現中國人用陶器與那裡的人交換香料和胡椒。
趙秉中教授說,證實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中國人早已到達美洲的證據很多,應該說這一發現是中國民族的驕傲,我們歷年來的中學課本和檔案資料上都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來這一歷史要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