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最早的郵票是那年發行的是什麼郵票
中國最早的郵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發行的大龍郵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
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蟠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集郵界習慣稱其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關於大龍郵票的印量,據費拉爾在《費拉爾手稿》中稱,總計34.66萬枚;而據曾在海關任職的錦嘉義記載,約100萬枚。
(1)中國郵票從哪個朝代發起擴展閱讀
大龍郵票的設計
關於大龍郵票的設計者,一百多年來眾說紛紜。關於郵票設計圖稿,赫德、德璀琳等人做過精心研究,憑借深厚的中文功底及對大清帝國的了解,在當時的大清,將皇上頭像印在郵票上,無論朝野,都不可能接受。
此種背景下,既可代表帝王、又富神話色彩,集兩種題裁於一身的一條「大龍」橫空出世,如是,「蟠龍戲珠」在「雙龍戲珠」、「龍鳳呈祥」,和「六合寶塔」、「萬年有象」等眾多設計圖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