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

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2-09-26 12:43:53

⑴ 大清全盛時,中國的人口有多少

大清全盛時,中國的人口有3億。

明末清初,番薯、玉米和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傳入和康熙「聖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政策有力地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人口迅速從1.4億增長到3億。

人口的增長河糧食作物的引進,推動了人口遷徙,促進了西部和邊疆地區的開發,加強了邊疆和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但人口的過度增長,導致人多地少、過度毀林造田,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業化的發展。

(1)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擴展閱讀: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

中國大陸、台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書中,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西方傳統史學界亦認同這種說法,或稱這段時期為"High Qing",即清朝高峰時期。

在此期間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因制度僵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⑵ 清朝時全國人口是多少

一、億萬生靈:明末人口總量估算

改朝換代,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清朝定鼎,殺的人確實也太多了。

明清換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毀滅事件之一,只有蒙古帝國崛起的過程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根據杜車別(孫海寧)在《明末清初中國人口減少之謎》中所作的估計,直接或間接死於清軍屠刀之下的中國人,超過了兩億。這就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的總和。

一直以來,很多歷史學家、人口學家認為,明朝末年中國的人口當在六七千萬左右,最多也就一點幾億。但明朝初年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七千萬——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為了制定收稅標准,對全國戶口和土地進行過普查登記,根據這個普查資料可以推算出明朝人口大約在7000萬左右。這個數字是很靠譜的,因為當時國家已經統一了二十來年,各級行政機構運行成熟。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政府機構的清廉高效保持的相當不錯。

此後兩百多年,明朝內部始終保持總體的和平穩定,人口應該會持續增長。具體的增長率,明朝之前,北宋時期的人口增長率,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到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的129年間,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九點二,人口達到了一億一千萬。明朝之後,中華民國時期,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八點二。明朝的社會穩定程度超過了北宋和民國,增長率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即使按照千分之八的增長率計算,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和平時期,人口總量也可以從七千萬增長到五億,即便增長到兩三億以後增速放緩,打個折,超過四億總是沒有問題的。

這么多人,當時的生產力能否養得起呢?答案是不僅養得起,還能豐衣足食甚至奢侈享樂。就土地的供養力來說,明朝後期張居正主持變法,對天下田畝進行測量統計,明朝全國耕地面積是12億2542萬畝。耕地測量的數字是拿來給國家交稅用的,只會少量不會多量。明末農耕技術高度發達,江南地區畝產可以達到四五百斤,北方地區也可以達到兩三百斤,偏低的估計是全國平均畝產260斤(郭松義《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偏高的估計是平均可以達到400斤(杜車別《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即使按照260斤算,一畝半土地的產量養活一個人絕無問題。

明朝中後期,大量的耕地並沒有被用來種植糧食,而是用於種植經濟作物比如棉花、桑樹等等,以促進手工業的發展。耕地之所以用於經濟作物的種植,那也是在糧食夠吃的基礎上才能有土地剩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和手工業的高度繁榮,也說明當時不存在土地供養人口能力不足的情況。

12億畝的耕地,只需要一半的土地也就是六億畝用來種糧食(實際比例更高),就可以養活4億人沒有問題。剩下的用來種植蔬菜油料、動物飼料或者棉花桑樹等為手工業服務的經濟作物,供四五億人吃穿用度,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可以創造極大的農業剩餘,供上層階級奢侈享樂。

為什麼明末的實際人口數量會大大高於官方的統計數據呢?

明朝征稅實行土地稅和人頭稅(含勞役)並行的制度。土地數量曾經多次重新丈量,以作為征稅的新依據。但征稅的戶口,兩百多年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重新調查登記,都是各個地方根據人口的死亡出生等每年進行調整。這種調整到了中後期已經完全淪為形式:一年一年原樣照抄,或者隨意做一點增減的調整,以免看起來沒有任何變化。登記在冊的納稅和服勞役的戶口數,洪武二十年是一千零六十五萬戶;到了兩百年之後的萬曆六年,竟然還是一千零六十二萬戶,還少了三萬戶。

納稅人口和實際人口之間的比例,萬曆年間出使中國的西班牙人拉達在《記大明的中國事情》中舉了兩個實際的例子:「有個叫夏蘇的人對我們說,他戶內有七十人,但他只納七個人的稅;另一個人對我們說,他戶內約六十人,他只交四個人的稅。」在這個記錄中,第一個例子的納稅人口與實際人口的比例是1比10;第二個例子是1比15。若是1比15,則7000萬的納稅人口,就要對應超過十億的真實人口;若是1比10,則對應七億的真實人口。就取一比十,再打個八折,也已經超過五億了;若打個六折,也就是一個納稅人口後面還隱藏著五個未納稅人口,人口總數也可以超過四億。這樣的估算很粗略,樣本也太少。但確實可以從另一個維度支持了我們根據人口增長率算出來的結論,也就是明末人口在四億到五億之間是合理的。

除了總量的計算以外,對4億人口的空間分布,杜車別在《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中也有詳細的測算和史料分析。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南京和蘇州,人口大約三四百萬;杭州、北京、廣州則在兩百萬左右。這種估算有第一手史料作為依據,比如,史書記載,杭州最主要的糧食供應倉庫,每兩個月就要消耗60萬石糧食,這個數量足夠養活200萬人;1650年清軍在廣州屠城,事後和尚收集屍體就收了七十萬具。

一般地區級別的商業中心城市或政治中心城市,如揚州、濟南、福州、開封、武昌、臨清、南昌、西安等,人口則在百萬左右。此外,府城、州城的人口數當在十萬至五十萬之間,縣城人口在兩萬到十萬之間——崇禎元年,湖北荊州公安縣一場大火就燒掉了五千多間房子,受災人口在2.5萬以上。而公安縣只是一個偏僻的普通縣城,不是區域商業或交通中心。

公元1558年,陝西華陰縣地震,死亡人數統計出來,有名有姓的竟然超過了83萬!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人口死亡最多的一次地震記錄。陝西在明朝屬於偏遠地區,人口和華北、四川、華中、江南等地比起來是比較稀少的。一場大地震,震中只在縣城而不在省城西安,就死亡約百萬人,當時中國人口密度之高可以想見。我們可以作一個對比,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烈度最高的地震,也就死了24萬人。

此外,當時還有很多鄉村集鎮,這些集鎮在沿海地區因為手工業發達的緣故,也可以聚集大量的非農業人口——江西景德鎮就聚集了數萬製作瓷器的工人。[1]明朝有一千四百多個縣,若縣城平均人口五萬,就有七千萬城鎮人口。再算上大中城市和商業手工業集鎮,則明末中國城鎮人口超過一點五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再看農業人口,根據明朝典籍《沈氏農書》和《補農書》中數據,嘉興、湖州地區一位常年僱工可耕種稻田八畝,同時再負責管理桑田四畝,一個人可耕作的土地是12畝。何良俊在《四有齋從說》中提到,松江地區,西邊平坦的土地上,一對夫婦利用水車等工具,可以種植25畝地,若勤勞肯吃苦可以耕作30畝地;但東邊是丘陵地形,耕作施肥引水都非常麻煩,一對夫婦就只能種植5畝地了。全國各地平原耕地和山地上的耕地的比例不太好說,若簡單算術平均一下,(30+5)/2=17.5畝。但一般來說平整的耕地往往用於種糧食,坡耕地則用於種植經濟作物。即使考慮平地種糧、山地種桑的特點,人均可以多種點地,全國平均下來一對夫妻耕作二十畝地應該是上限。再參考「一個常年僱工可以耕種稻田八畝,桑田四畝」,僱工應該是男性,耕種能力更強,女性耕種數量較少,主要起輔助作用。則男女平均大致每人平均可耕種約10畝地——男性12畝,女性8畝,不會更高了。明朝12億多畝的耕地,就需要一億兩千萬的勞動力(含女性)。

古代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例大致是50%,另外一半就是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1.2億勞動力,大約就對應兩億四千萬的總人口。但明朝的城鎮人口中「流民」居多,也就是沒有城鎮戶口,從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流民」必然以青壯年為主,老弱更多的會留在農村,則農村人口中老弱的比例會更高一些,這跟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農民工進城,老人婦女兒童往往留在農村是一樣的。這樣,農村人口兩億五千萬肯定是有的。把農業人口和城鎮人口相加,也有四億人。

總體而言,我們用多種方法進行估算,明末人口數量都應該在4億人到5億之間。基本邏輯是:明朝初年有七千萬人,經過兩百年的和平,就算按照北宋和民國的增長速度打個折,也可以輕松超過四個億;再看土地產量,養活四億人口很輕松;再看城市人口數量,各種一手資料的抽樣調查表明,它可以支持四億人口的推論,四億人分布在什麼地方可以說清楚。至於官方統計的人口為什麼會大大低於四個億,也有合理的解釋。以4億為基數來計算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只會少算不會多算。

⑶ 清朝末年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人

傳說是4萬萬5千萬,實際就是4.5億,但清朝人口統計並不是十分准確,可能當時已經超過6億了

⑷ 清朝有多少人口

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末,已達到三億以上,晚清時突破四億。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

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4)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擴展閱讀

滿族在關外已然推行「剃發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易服,作為臣服的標志。

清兵入關時曾頒發「剃發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發令」。

此起彼伏的斗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族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發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發修行 。

針對當時各地漢人的抗爭此起彼伏的情況,當時的陳名夏曾說過:「留發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⑸ 為什麼其他朝代鼎盛時期只有四五千萬,而中國清朝末期有4億人

1644年明朝滅亡,滿清的時代開始了。

清朝史上有兩個皇帝非常的有才能,第一個是康熙,第二個是乾隆。 這兩個皇帝在位期間,將國家治理的非常好,國泰民安。正因為天下少有戰亂,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老百姓安居樂業,人口才能大量的繁殖。

而且當時人口主要集中黃河流域,平原更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而長江流域險惡,生存條件差,相應人口少。外部因素和內部環境相結合,讓中國清朝末期人口達到4億這個數量。

⑹ 清朝末年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人

約4億。

清朝在維護疆域,保障巨大戰略空間上做出了堅實努力,同時在人口保有量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經過改朝換代的戰亂,至順治十二年(1655年)全國人口為7000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達到1億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達到2億。

至十八世紀末,已達到三億以上,晚清時突破四億。

(6)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擴展閱讀:

據統計在康乾盛世這段時間內,清朝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三億以上,可以說中國能夠成為人口大國,都是從清朝時期開始已經奠定了基礎。在當時的整個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其次,到了清朝末年,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的頻繁地發動戰爭,大清人口出現了回落的現象。

再加上連年不斷的農民起義,尤其是1852年~1871年這段時間,在我國的江南地區就出現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在與太平軍的斗爭之中就損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口。

因此晚清時期已經不像是康乾盛世時出現人口迅速增長的局面,反而是有所下滑,但是這種人口的回落也是有限的,不是無止境的。

畢竟在晚清時期,外國的先進科學和醫療手段傳入中國,中國地盤的那幾個租界內還是有不少洋人的醫院,中國人的死亡率還是下降了不少。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外國人宣傳所謂的人文主義會在中國開設紅十字會,這讓很多中國的窮人受到治療,不得不說老外的面子工程也是做得不錯的。

也就是由於這些原因,在晚清時期的中國雖然大受欺凌,但是依舊是世界上的人口過億的人口大國,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我國的人口數量達到四萬萬五千人,也就是四億五千人。

清朝是我國人口數量較多的一個王朝,而且還為中國成為人口大國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

⑺ 中國各個朝代的人口。

約公元前 2205一前2198年(夏禹時代)傳說有1350萬人

約公元前1115-前1079(西周成王時代)傳說有1371萬人

公元前684年(東周在三十三年)傳說有1184萬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估計2000萬人

公元2年(西漢元始二年〕 5959萬人

57年(東漢建武中元二年) 2100萬人

75年(東漢永平十八年) 3412萬人

88年(東漢章和二年) 4335萬人

105年(東漢元興元年) 5325萬人

122年(東漢延光四年) 4869萬人 140年(東漢永和五年) 4915萬人

136-141年(東漢永和中) 5386萬人

126-144年(東漢順帝時) 4915萬人

144年(東漢建康元年) 4973萬人

145年(東漢永嘉元年) 4952萬人

146年(東漢本初元年) 4756萬人

156年(東漢永壽二年) 5006萬人

157年(東漢永壽三年) 5648萬人

220-265年(三國時期) 767萬人(魏、蜀、吳人口相加)

280年(晉太康元年) 1616萬人

581--600年(隋開皇中)約4450萬人

607年(隋大業三年) 4601萬人

605--618年(隋大業中) 890萬戶,約合4450萬人

740年(唐開元二十八年) 4844萬人

755年(唐天寶十四年) 5291萬人

1080年(北宋元豐三年) 3330萬人

1110年(北宋大觀四年) 4673萬人

1195-1223年(金章宗明昌六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7681萬人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5883萬人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6054萬人

1403年(明永樂元年) 6659萬人

1491年(明弘治四年) 5328萬人

1578年(明萬曆六年) 6069萬人

1651年(清順治八年) 1063萬人

1656年(順治十三年) 1541萬人

1659年(順治十六年) 1900萬人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2034萬人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2041萬人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2041萬人

1711年(康熙五十年) 2462萬人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2502萬人

1724年(雍正二年) 2611萬人

1726年(雍正四年) 2639萬人

1734年(雍正十二年) 2735萬人

1741年(乾隆六年) 14341萬人

1742年(乾隆七年) 15980萬人

1743年(乾隆八年) 16445萬人

1746年(乾隆十一年) 17189萬人

1751年(乾隆十六年) 18181萬人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19034萬人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20047萬人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21083萬人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22102萬人

1775年(乾隆四十年) 26456萬人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27086萬人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28182萬人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29110萬人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30148萬人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31049萬人

1805年(嘉慶十年) 33218萬人

1808年(嘉慶十三年) 35029萬人

1822年(道光二年) 37245萬人

1826年(道光六年) 38028萬人

1829年(道光九年) 39050萬人

1834年(道光十四年) 40100萬人

1839年(道光十九年) 41085萬人(湖南、福建、台灣未計在內)

1840年(道光二十年) 41281萬人(湖南、福建未計在內)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42134萬人

1851年(咸豐元年) 43216萬人(湖南、福建、台灣未計在內)

1910年(宣統二年)十八省人口,民政部統計是33118萬人,郵局調查是43842萬人

1911年(宣統三年〕 37767萬人(清朝最後一年)

1912年(民國元年) 35572萬人

1913年(民國二年) 43200萬人

1919年(民國八年) 42767萬人

1918-1919年(民國七至八年) 45265萬人

1920年(民國九年) 44715萬人

1921年(民國十年) 44338萬人

1922年(民國十一年) 44715萬人

1923年(民國十二年) 43609萬人

1924年(民國十三年) 40000萬人

1925年(民國十四年) 48550萬人

1926年(民國十五年) 48550萬人

1927年(民國十六年) 45778萬人

1928年(民國十七年) 45184萬人

1929年(民國十八年) 43893萬人

1933年(民國十九年) 44400萬人

1931年(民國二十年) 43893萬人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48830萬人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47353萬人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43586萬人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46215萬人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46136萬人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43840萬人

1944年(國國三十三年) 46492萬人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46100萬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54877萬人

1950年 54682萬入 1951年 55748萬人

1952年 56891萬人

1953年6月30日24時 601938035人

1954年 59484萬人 1955年 60818萬人

1956年 62123萬人

1957年 65663萬人

1977年 80000萬人

1978年底 97523萬人

1982年7月 1031882511人

(7)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和實際情況來看,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主要是下面兩個關鍵時代。一個是清代乾隆至道光的100年間(1736-1834年),全國人口由不到1億迅速超過4億;一個是解放以來的30多年間,全國人口由4.7億多迅速增長到10.3億多。

清代以前,各個朝代全國人口的最高數字是:夏代1000萬多;秦代2000萬;隋、宋兩代各4000萬多;兩漢、唐代、元代各有5000萬多;明代6000萬多。最多是金章明昌六年(1195年)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南北合計7681萬,古代的人口統計或估計是不精確的,而且少數民族人口一般都沒有計入。

⑻ 清末中國有多少人

不到3億,具體請看:
清代康熙年間全國人口已有1.6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已至3.115億,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3.831億,這時清代中期人口最高值。南方人口比重為71.4%,北方28.6%。人口超過兩千萬的有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廣東;不足兩千萬的有直隸、湖南、福建、山西、陝西、甘肅;不到1000萬的有雲南、貴州。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有太湖平原、長江流域、大運河沿線。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起事前全國有人口4.36億。後不斷下滑到2.5596億(同治5年),1898年(光緒24年)時人口回升到3.1972億。

⑼ 清末到建國時期中國人口增長情況

清末到建國時期中國人口增長緩慢,人口數基本持平。
(一)清朝末期人口。據《清宣宗實錄》三百四十三卷記載, 1840年也即道光二十年,全國人口數量為41281萬口。至清朝末年即民國元年的1912年,全國人口為 55572萬人。
(二)建國初期人口。據國家統計局現存資料,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同期,台灣地區沒有做人口普查。直到1956年,台灣政府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台灣總人口為936萬,因此估計台灣同期人數在1000萬左右。二者加計全國人口為 55000萬人左右。
清末人口數量到建國時期數量比較,兩個時期的全國人口基本持平,主要是1912年以來國家歷經戰亂,導致人口增長緩慢。

⑽ 中國清朝時一共有多少人口

清朝清朝(1636年-1912年),人口數量4.36億(1851年)。 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末,已達到三億以上,道光時突破四億。

閱讀全文

與清朝末年中國人口有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研調劑去英國留學怎麼申請 瀏覽:684
伊朗和中東相當於哪個國家 瀏覽:46
印尼巴士模擬器怎麼樣換車牌 瀏覽:376
如何正確理解把握中國夢 瀏覽:200
5800印尼盾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233
伊朗現任總統叫什麼 瀏覽:1002
伊朗你19多少 瀏覽:897
現代伊朗特水箱換個多少錢 瀏覽:987
英國大學欠費多少錢 瀏覽:891
為什麼印尼大蒜粉便宜 瀏覽:179
印度得了多少斤 瀏覽:694
中國移動手機卡注銷怎麼辦 瀏覽:771
2021去印尼瓦工工資多少 瀏覽:625
西南印度洋熱液異常是什麼時候 瀏覽:338
中國移動4g套餐哪個適合學生 瀏覽:557
印尼章不轉了怎麼辦 瀏覽:882
越南房子為什麼有竹竿 瀏覽:723
印尼駕證c證在國內可以換什麼證 瀏覽:147
6公分印尼虎魚吃什麼 瀏覽:603
越南人有什麼習慣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