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原始族是怎麼結婚的

印尼原始族是怎麼結婚的

發布時間:2022-05-13 00:21:46

『壹』 印尼民風怎麼樣

民風民俗
服飾印尼人日常女子的上衣長而寬敞,對襟長袖,無領,多配以金色大銅扣。大爪哇族和巴厘族的女性,上衣十分簡單,下身是稱作「沙龍」的長裙。男性穿襯衫式上衣及長褲型沙龍。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服裝已發生重大變化。巴希爾族人從不著衣,並有紋身的習慣。摩鹿加群島的男性只在腰間繫上樹葉編成的短蓑衣。還有些民族著野生植物纖維製成的原始種族的民族。

婚俗
印尼許多鄉村的習慣是女人娶男人。爪哇島上早婚很普遍,並且很快又離婚。多拉查族的婚姻男子求婚時須首先向女方贈送一頭水牛,在女方接受後,便正式舉行求婚儀式,米南卡保人在行婚禮前,女方要單獨舉行「風仙花會」。達雅克族人結婚要舉行兩次儀式,第一次是宗教儀式,第二次是傳統儀式,而觀舞是這次婚禮儀式的主要內容。當婚禮結束,新郎新娘及家人使勁往客人身上潑水,用以祝福客人「一路平安」。

鬥牛
印尼的鬥牛是以牛鬥牛。用來鬥牛的牛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為了使自己的賽牛取勝便把它的角削得十分尖利,並且給它灌上葯酒,在陽光下曝曬,還要把它打扮得十分威武。鬥牛開始時,先牽來一隻母牛,然後把參賽的兩頭公牛分別牽入鬥牛場,它們見到母牛,便馬上撲過去,這時,立刻把這只母牛牽出場地,兩只公牛便互相怒視,一場兇猛的決斗便開始了。這種鬥牛主要在爪哇島,特別是在東爪哇邦諾合蘇的珍柏爾村和巴娜魯甘村盛行。

禁忌和禮儀
印度尼西亞人很重視禮節,講究禮貌。「謝謝、對不起、請原諒、請」等敬語經常掛在嘴上。 與人見面行握手禮,一般不主動與異性握手。伊斯蘭教是印尼的主要宗教,忌食豬肉和飲司之 性酒;,摸別人的頭;忌用左手拿遞東西、吃飯。指人或物時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場合忌翹二郎腿或兩腳交叉等。印尼人對來訪的客人並不一定要求非送禮不可。但出於禮節,可以送給主人一束鮮花,或最好說上幾句感謝的話等。在與印尼人談話時,最好避開與當地政治、社會和國外對他們的援助等方面的話題。

『貳』 印尼女孩多大結婚

印尼女孩的法定結婚年齡為16歲,但是印尼偏遠地區更有不少女孩低於16歲就結婚,但是大都市雅加達,泗水,棉蘭等地另當別論.普遍上都是大學畢業以後兩三年時間內就結婚. 根據幾年前的一個統計,印尼崇尚早婚早育。印尼是一個多民族的熱帶國家,許多民族有早婚習俗,如印尼的西爪哇地區,15歲以下婦女結婚者已佔同齡人的42.6%;全國15歲至19歲的青少年中,已婚率占達30%。 但是,印度尼西亞政府負責人口和生育事務的機構建議,提高國民法定結婚年齡以減緩人口增長。 該機構建議將男性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25歲,女性提高到21歲。根據印尼目前實施的婚姻法,印尼男性的法定結婚年齡為19歲,女性為16歲。

『叄』 印尼女子割禮後還怎麼結婚生孩子

在非洲地區,一位十幾歲的少女,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女人從家裡拖到聖壇下的一塊草席上,蒙住雙眼,剝去衣服,頭和四肢被死死按住。親友和村民圍在四周一面敲鼓,一面高歌起舞。在震耳欲聾的鼓聲和少女悲慘的哀嚎聲中,一位被稱為「格達」的年老女巫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廚刀或隨便什麼鋒利工具,把少女的全部生殖器(包括陰蒂、大限唇、小陰唇在內)一點不剩地切割下來,再用鐵絲、植物刺把血淋淋的傷口縫合起來,只在陰道外留一個細如火柴棍的小孔。然後把少女雙腿用繩子緊緊捆住,使傷口長合。整個過程中,不用任何麻葯。不久,少女陰部除了一個細細的小孔外,全部長在一起封閉起來。
對於非洲這些國家廣大婦女來說,觸目驚心的割禮儀式只是她們悲慘人生的第一步。她們此後的一生中,至少還要經歷兩次苦難。第二次是從結婚到懷孕這個時期,割禮手術造成陰道閉合給女子結婚後性生活帶來一種無法忍受的痛苦,許多人不得不進行陰道開口術。第三次是生育時,還必須再進行切割術。在手術中,許多嬰兒的頭部被毀壞而夭折。在非常某些地區嬰兒死亡率為38%,與這種習俗直接有關。
然而,對於這些不幸的非洲婦女來說,即使熬到了生育之後,也並不意味著苦難的結束,如果丈夫外出一段日子,他可以要求妻子再把陰道部重新切割封閉起來,悲慘的命運,無窮的苦難又重新開始了。

『肆』 印尼婚禮有哪些傳統習俗

印度尼西亞婚禮習俗:

印度尼西亞人的婚禮佳期多選擇在莊稼收割完畢後舉行。舉行婚禮之前,新郎新娘先到附近的清真寺里做禮拜,並當場交換訂金禮(現金)。舉行婚禮的那一天,新娘身穿著名叫"卡巴雅"的禮服,新郎在腰間佩戴小刀。婚禮儀式在女方家舉行。新郎在眾親友陪同下來到女方家時,女方家門前剛剛潑灑過清水,而且在濕淋淋的地上擺有許多生雞蛋,新郎一步一滑地從濕地上走過,將一個個生雞蛋踩得粉碎。當新郎走過濕地,進人家門之前,新娘迎上前來,用一塊嶄新的布將新郎一雙濕透的鞋擦得乾乾凈凈,以表示願結為終身伴侶,同甘共苦。最後,新郎新娘雙雙進入屋內,同坐在室內一張新席上,共食一份飯菜。這時,滿室賓客致辭祝賀,屋外鼓樂齊鳴,婚禮儀式達到高潮。
當天晚上,女方家要設喜宴招待賓客。賓客每人一份飯菜,吃完後主人會及時送上來,直到吃飽喝足為止。

居住在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克族青年男女結婚,要按照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舉行兩次婚禮。根據當地習俗,女青年至少年滿16歲,男青年年滿20歲才可以結婚。
成年男子可以自由戀愛,選擇對象。男青年如果愛上某位女青年,可以自己到女方家去求婚,也可以告訴自己的父母,由父母出面到"親家"家裡去拜訪。一俟雙方家長表示同意,男方父母便委託家族中最年長的人去女方家裡定親,長者帶著銅鑼、劍、毯子、項鏈等物各兩份送給女方家,並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隨後為舉行婚禮進行准備工作,主要是舂碎糯米,並用豬油炒熟,以便在婚禮上招待客人用。春碎和炒糯米,由即將成為夫妻的男女青年在晚間進行。
舉行婚禮的那一天,新郎新娘穿著民族盛裝坐在銅鑼上,八個屠夫殺死一口肥豬,將豬血灑在木屑上,並在上面放一把劍。村中長老握住新郎、新娘的右手和沾有豬血的木屑,為他們的婚事祈禱祝福,嘴裡念念有詞道:"仁慈的真主,請賜予這一對新人幸福,讓他們年年收成好,糧滿屯。滿足他們在生活道路上提出的一切請求吧!"宗教儀式結束,接著舉行傳統習俗的婚禮。
宗教儀式結束,接著舉行傳統習俗的婚禮。傳統習俗的婚禮隆重而熱烈。達雅克族少女身穿飾有珠寶、背部開口的民族長袍,戴著用藤條編織的便帽,男子身上插著稀有鳥類的羽毛,跳著輕快的舞蹈。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還邀請來賓跳集體舞。主人還准備了豐盛的喜宴招待參加婚札的人。當客人乘船離開時,主人要在熱鬧的氣氛中向客人身上潑水,讓客人變成「落湯雞」,以表示吉祥的祝福。


蘇門答臘島上不少居民選擇午夜時分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的父母和親友用一種從植物中榨取的紅色液汁將他們的雙手和雙腳染色,並為他們穿上婚札盛裝,然後護送新郎來到新娘家,並為新娘家送去豐厚的禮物。新娘家族中的長者不斷向人群中拋撒紅米、花瓣和錢幣,以表示對新郎的歡迎。新郎在向岳父母施過禮後,由女儐相帶領來到新房前。新房的門緊閉著,新郎親切地呼喚著新娘的名字,並說給她帶來喜愛的禮物,反復保證婚後體貼她、愛護她、忠實於她,經過一番苦苦哀求,新娘才打開門。過時,新娘的母親為她揭去頭上面紗,並將面紗交給新郎的母親,表示這樁婚事牢固地確定下來。這時,新郎興高采烈地望著新娘,並輕輕地踩一下新娘的右腳尖,新娘馬上彎腰施禮,新郎同時回禮。新郎新娘面對面施過禮後,轉過身去,背對背,一會兒功夫再轉過身來,重新面對面。來回反復三次,表示這一對新人婚後會事事如願以償。
隨後,在雙方父母注視下,新郎新娘相互交換結婚戒指,並雙雙走出洞房,接受眾人的祝福。雙方家族中的老人向新婚夫婦頭上身上灑香水,一些圍觀的青年男女也相互噴灑戲鬧。在悅耳的樂曲聲中,參加婚禮的人跳起優美的民族舞蹈,使整個婚禮氣氛歡快,場面熱鬧。

在爪哇島上的婚禮儀式中,自古以來就盛行一項「治」新郎的內容。婚禮在女方家舉行,持續七天時間,在這喜慶的日子裡,所謂「治」新郎,並不是讓新郎吃什麼苦頭或者給新郎出什麼難題,而是表演一種「治」新郎的舞蹈,而舞蹈中加入了當地民間流行的一種名叫「賓恰克」拳術的某些動作。
新郎在親朋好友和鄰居陪同下前往女方家參加婚禮,其中幾位身強力壯、動作靈活、拳術高明的年青人帶著一隻公雞,作為新郎的象徵。這一行人來到女方家附近時,女方家從親戚和鄰里中推選出的幾位手腳麻利、動作靈活的小夥子擋住他們的去路,雙方人員擺開陣勢,相互對峙。新娘方面的代表一邊跳舞,一邊將大米和玉米粒撤在地上,以顯示新娘家的富有。在對方疏忽大意時,一個小夥子沖上前去,用手去摸公雞的頭。捧著公雞的「新郎代表」竭力護衛,用空著的那隻手阻擋對方的進攻。如果雙方相持時間太長,進攻者屢屢不能取勝,捧著公雞的人有意露出破綻,讓對方有機會碰到公雞的頭,意味著撫摸了新郎的頭。這時,雙方結束對峙,握手言歡,高高興興地參加新娘家擺設的盛大的結婚喜宴。

巴厘島上大部分居民信奉印度教,該島居民的婚禮保留著印度教的禮儀。巴厘島上主要盛行兩種婚禮習俗:先求婚後舉行婚禮和先私奔後舉行婚禮。如果一位青年想要某位女子為妻,這位青年的父親便攜帶一簍檳榔到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出面接待,當明白對方來意後,則向客人表示可以考慮對方的請求。過幾天,男方父親再帶著檳榔和椰子酒到女方家,目的是探聽對方的態度。如果對方同意,雙方便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
一對青年男女相愛,受到女方家長反對,小夥子便約姑娘離家出走,「私奔」到另外一個地區,藏匿在男方某位親戚家裡。女方父親發現女兒走失,便敲起銅鑼,前村後村地尋找。時隔數天,這位青年寫信給女方的父母和兄弟,說明他們相愛的情況,請求對方答應他們的婚事。男方父母也委託人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請罪道歉。女方家長通常是無可奈何地表示同意,因為是女兒自己所鍾愛的人。女方家開始籌辦婚禮,一對戀人返回家裡後便按照傳統習俗舉行婚禮。
婚禮那天,新郎在親友們簇擁下來到新娘家,一對新人在雙方親友陪同下來到村中寺廟里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盤腿坐在一位主持婚禮的僧侶面前。僧侶手搖銅鈴,口裡念著佛經,隨後交給新郎新娘一個椰子和雞蛋,新郎新娘接過後摔得粉碎,並將碎片拾起扔到寺廟外面。接著新郎新娘步出廟門,繞著廟外廣場上的一堆火走一圈後重新回到廟里,跪在僧侶面前。僧侶往他們身上灑聖水,並祝願他們婚後幸福。僧侶灑完聖水,拿出一盒飯,讓新郎新娘當眾餵食,這叫合婚飯。吃完合婚飯,新郎新娘從僧侶手中接過兩棵椰樹苗,在雙方父母陪同下,栽種在廟外指定的地方。至此,婚禮儀式結束。這種儀式通常要十多個小時,被稱為「馬拉松」婚禮。寺廟里的婚禮儀式結束後,雙方親朋好友來到男方家參加喜宴。

在邦加島上,每年鄉民們結束農事後,便紛紛舉辦婚嫁喜事,而且是鄰近幾個村落聯合舉辦,時間大約是每年8月底或9月初的一個周末晚上,其地點則是每年輪換,久而久之,集體舉辦婚禮的做法便在這個島上形成了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邦加島上的集體婚禮越辦越熱鬧,其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
舉行婚禮的那一天,鄉民們從城裡請來樂隊,演奏動人的音樂,眾人載歌載舞,氣氛歡快活潑。當地的州長、縣長、區長等行政1聞訊後都趕來祝賀,祝福一對對新人互敬互愛、白頭偕老。國家電視台的記者也前往采訪,將婚禮的場面拍成電視新聞,在全國播放,為新人留下終身難忘的美好記憶。

『伍』 誰是印尼人跟中國男結婚。希望告訴我怎麼辦結婚證

三、結婚不持異議證明

(一)須本人與未婚妻(未婚夫)一起到使館並遞交下列材料:

1、中國護照(原件及復印件);

*沒有申請過中國護照的本地華僑請遞交本人的KTP(原件及復印件)。

2、填寫《結婚不持異議證明申請表》,並在使館官員面前簽名、按指印;

3、未婚妻(未婚夫)的身份證明(中國公民:中國護照,印尼公民:KTP);

4、申請人的婚姻狀況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如本人系離婚後未再婚,還須提交本人離婚證書,或離婚調解書、離婚判決書(一審判決還須附生效證明書)原件及復印件。

收取費用:RP10,000

(二)注意事項:

1、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申請結婚不持異議證明,須提供香港特區政府部門出具的單身證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尼大使館特別提醒您,有關婚姻狀況公證書有效期為自出證之日起六個月。請您在國內辦妥相關公證、認證後,盡快赴使館辦理結婚不持異議證明。

『陸』 習俗結婚是怎樣的

里塔尼亞——專搶肥新娘 摩爾人是茅利塔尼亞的一個主要民族,他們的婚禮更是獨樹一幟。 長期以來,女兒的婚事都是由當母親的做主,當父親的不能幹預。一位小夥子看重了哪位姑娘,他的母親便會帶著禮物到姑娘的母親那裡去提親,姑娘的母親如果同意,婚事當場便商定下來。 在摩爾人眼裡,只有腰身粗、脖子短、臀部突出、乳房高聳的新娘才是公認的美人。因為肥胖的女人是財富的象徵。若哪家小夥子娶了肥胖超群的妻子,其婚禮必然異常隆重,許多人都會不辭辛勞從遠道趕來,一睹新娘的芳容。 事實上,為了造就「美嫁娘」,做母親的總是競相研究肥胖之道。富貴人家的女孩子,從七八歲開始,每日都要由女僕人用油脂抹在身上,喝羊奶,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很少參加戶外活動。普通人家的女兒每天也要遵照父母的安排喝下大量的駱駝奶。除此之外,女孩子幾乎每天還要定時脫去衣服在軟沙上轉動打滾,據說這樣可以將身體上凹凸不平的地方磨平,成為只見肉不見骨的胖閨女。 婚禮時,新郎新娘的結婚服裝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新郎身著嶄新白色或藍色的肥大長袍,頭上纏著一條長達三米多的白色頭巾。新娘則穿著色澤鮮艷的花裙子,頭上纏著同裙子一樣顏色的布圍巾。 婚禮結束後,新婚夫婦在一起共同生活一個星期,便各自返回自己父母身邊去。兩個月後,再共同生活幾天,隨後再分開。就這樣反復循環,前後持續兩年時間。兩年後,新郎同親朋好友一道,牽著數頭駱駝來到新娘家,將新娘接回去。從此開始互不分開到夫妻生活。 茅利塔尼亞人的婚俗之所以這樣,是有一定的淵源的。在過去,茅利塔尼亞人結婚都很早,通常女孩十多歲就出嫁了。新娘還是個孩子,婚後每隔幾天就要回到娘家,將新婚遇到的各種事情講述給母親,母親則仔細教導她如何做個好媳婦,伺候公婆,照顧丈夫。兩年後,新娘長大成人,能夠獨立處理家事了,便離開母親,新郎新娘分居兩地的生活也就結束了。 馬里——新娘足、手、牙齦塗黑色 馬里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那裡的婚俗就比較有特色。 根據馬里風俗,婚禮前,男女雙方家庭各自都要進行緊張而充分的准備。男方家庭自然是打掃庭院、布置新房、邀請賓客、准備婚禮宴會等。女方家庭則主要是准備嫁妝和打扮新娘。馬里的新娘非常注重發型。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加活潑有朝氣,新娘常常會把捲曲的頭發拉直,並用假發將頭發加長,再編成無數根小辮子,然後將這些發辮紮成各種圖樣的發型。 她們還會用各種各樣的獸骨片和五光十色的貝殼裝飾自己的頭發,如此一來就更顯得俏麗多姿了。新娘梳完頭,還要佩戴上項鏈、耳環、手鐲、腳鐲、甚至鼻環,又大又重的鼻環,十分引人注目。除此之外,新娘還要染足、畫手和塗牙齦。在馬里,黑色被認為是美的象徵。出嫁的姑娘都喜歡將足、手、牙齦塗成黑色,以顯示自己的美麗。婦女們采來散沫花樹葉製成塗料,將其塗在手腳上,手腳就變成了灰色或黑色。塗牙齦是先用針將牙齦刺出血,將塗料抹在出血處,塗料隨傷口浸入皮肉,一次染黑,終生不褪。染足、畫手和塗牙齦既費神費時,還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是為了美,馬里新娘甘願作出犧牲。最後,新娘要進行沐浴,撒上香水,穿上漂亮的婚禮服裝,戴上艷麗的頭巾,等待新郎來迎娶。 馬里的迎親帶有搶婚的色彩,尤其在山區,這種風俗更為盛行。舉行婚禮的那天晚上,新郎約上幾位身強力壯的好友和鄰居,憑著夜幕的掩護,來到新娘家,輕輕推開虛掩著的門,悄悄進入新娘的房間,兩三個人駕著新娘飛快走出門,任憑新娘怎樣掙扎和哭喊,都不放手。在新郎的帶領下,一夥人簇擁著她離開家門,匆匆朝著男方家飛奔而去。 科威特——格鬥示愛 當新娘新郎進入新房,陪伴人退出後,新郎、新娘跪拜,然後新郎用力拉新娘,以顯示自己的威武有力;而新娘也不甘示弱,奮起反擊。這種「格鬥」越激烈,姑娘家裡的人越高興。新郎如果斗不過新娘,則被認為是奇恥大辱。 土耳其——一夫多妻 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制。凱末爾革命後,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現在是一夫多妻與一夫一妻並存。對正式的、非宗教的結婚儀式不重視,而由教長主持的穆斯林儀式的婚禮相當隆重。 土耳其農村和小城鎮買賣婚姻仍然存在。搶來的婚姻屢見不鮮,往往是男青年把自己的意中人搶走藏起來。被搶的姑娘會被人們看作不潔的女人。等到姑娘的父親成為外公時,兩家的關系也就和解了。 在土耳其,還有一種「勞役婚姻」,即家境貧困的男青年由於拿不起結婚聘金,常去當「入贅女婿」,在未來的岳父家服二、三年勞役後,再行結婚。 土耳其還存在著一種兩家互相交換新娘的婚俗。男青年家有已到結婚年齡的妹妹,他所看中的姑娘又有兄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實行換婚,在土耳其農村也流行弟弟娶兄長遺霜為妻的婚俗。因為寡婦再嫁是得不到聘金的,而且也避免寡婦外嫁帶走家中的土地、牲畜和財產。在土耳其,有些地方婚禮要持續好幾天,另一些地方,結婚儀式又非常簡單文雅。前者主要是在農村一些地方。 墨西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該國索拉夫族人結婚,必須先相互猜出對方的生辰,如果猜錯了,族長就會宣布婚約無效。這種猜婚看來不大容易成功,實際上有心人早已交換過情報。因此,到墨西哥旅遊,要記住這種忌諱:千萬不要向索拉夫族人打聽人家的生辰,以免引起誤會。 印地安人——搶婚 印地安人度蜜月與別的民族不同,不是在婚後,而是在婚前。小夥子會乘月夜把自己的意中人「搶」走,到森林深處過滿一個月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滿一個月後,雙雙歸家拜見雙方父母親,這才正式舉行婚禮。這就是印地安人的婚戀「三部曲」:搶親、蜜月、結婚。 西班牙——倒吊接吻 西班牙的馬爾達市,自古以來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婚俗:結婚那一天,新郎新娘被人頭朝下把腳吊起來。然後讓他們巧施才能,直到能在空中長時間接吻為止。否則所有參加婚禮的來賓都不準入席開宴。 印度尼西亞——踩完雞蛋,再洗腳 印尼爪哇島上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婚俗。當新郎到新娘家迎親時,新娘家的人要在他面前擺一隻銀盤。盤中放一個生雞蛋,新郎要當眾赤著腳踩破它。這是表示新郎永遠愛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變心。隨後,新娘面帶笑容,取水跪地,為新郎洗腳,以表示感激和服從。 我國的 僳僳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處或靠山倚水之地,很少與其他民族通婚。締結婚婚的就是本氏族內的人,但不是同一家族內的人。雖然這些地方曾遺存原始的轉房習俗,但為數很少,演變的也快。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兒與父母同住的習俗。1949年前,男女青年在節慶歌舞中可以自由結識,但婚姻締結對象的選擇卻只能順從父母的意志,有的自由戀愛者只好以逃婚來實現自己的願望。1949年後,包辦婚姻逐漸轉變為自由婚姻。僳僳族是個尚酒的民族,求婚時,以酒為禮,媒人斟酒給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喝下了酒,就意味著同意了婚事。據說僳僳族音節文字創造者哇忍波年輕進因家境貧寒,無酒求親,新事一度擱置,後來幸虧舅舅送來了酒,才得以締結姻緣。這酒顯然是通向幸福的一種橋染。是傳情達意的媒介。雙方決定姻緣後,男方還要送上聘禮,由媒人作中介議定,以牛為象徵性的名目,實際上往往以鍋、酒、布、獸皮等代替,有貧寒者甚至無替代之物,但也可以婚後補送。送過聘禮,便選一個日子,男婦雙方家人親戚聚集在一起,又以酒為願。定婚者所喝之酒就稱「同心酒」,以此象徵心與心相連,再難以分離了。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家庭宴請賓客,迎親隊伍帶酒、饅頭、豬肉和象徵著光明和松明往女方家,隊伍中必須有舅舅和媒人。到女方家後,迎親者邀眾對歌跳舞,形成一種熱鬧的氣氛。次日,新娘離家,多由母親陪送,送親隊伍相隨,有有還邊走邊歌,在男方家門口又要隔門對歌。新人進門,拜認公婆。此後歡宴賓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燒燃箐火。村人圍火歌舞,常常酒酣歌暢,舞樂人樂,不知夜深。

『柒』 印尼的習俗與禁忌,詳細些

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歷史上受中國、印度、中東、西方國家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島嶼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中國企業和人員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做到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禮儀標准開展社會交往活動。


民族、語言和宗教

民族:根據印尼政府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華人在印尼商貿和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語言: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遜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比較保守,在公開場合人們服裝普遍十分得體。男性在辦公時通常穿著統一工裝或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當地稱「巴迪衫」)為印尼國服,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比較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島,進入寺廟要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將嘴遮住,否則是不禮貌;不要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時吃東西,也不要用左手與人握手、觸摸別人;與人談話或進入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謂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通常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使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印尼人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務禮儀】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拜訪印尼商人時最好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相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那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捌』 和印尼人結婚需要准備什麼

一般情況下都是要辦理未婚公證書的印尼駐華使館認證的。
具體流程:1.在公證處辦理公證書;2.中國外交部認證;3.印尼駐華使館認證。
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問我,希望能幫到你。

『玖』 印尼有怎樣的風俗習慣

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歷史上受中國、印度、中東、西方國家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島嶼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中國企業和人員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做到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禮儀標准開展社會交往活動。


民族、語言和宗教

民族:根據印尼政府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華人在印尼商貿和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語言: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遜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比較保守,在公開場合人們服裝普遍十分得體。男性在辦公時通常穿著統一工裝或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當地稱「巴迪衫」)為印尼國服,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比較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島,進入寺廟要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將嘴遮住,否則是不禮貌;不要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時吃東西,也不要用左手與人握手、觸摸別人;與人談話或進入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謂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通常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使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印尼人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務禮儀】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拜訪印尼商人時最好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相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那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拾』 中國女孩嫁印尼需要怎麼辦理結婚登記

沒什麼難啊,你在印尼登記好了,然後把登記的結婚證去駐印尼州哦領事館證明,然後在帶到中國登記。

閱讀全文

與印尼原始族是怎麼結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航母上搭載了多少飛機 瀏覽:914
越南老街發個快遞到安徽費用多少 瀏覽:832
伊朗肺炎首例什麼時候發現的 瀏覽:665
越南存款多少錢 瀏覽:490
不能換匯企業如何轉移到越南 瀏覽:703
伊朗怎麼從發達國家衰落 瀏覽:504
中國郵政銀行卡注銷要多久 瀏覽:954
中國的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191
義大利哪個網站買東西 瀏覽:383
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用的是什麼 瀏覽:980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印尼去掉 瀏覽:478
印度聖女是怎麼選出來的 瀏覽:128
印度農村香蕉怎麼吃 瀏覽:95
印度國家鋼連線廠是什麼樣的 瀏覽:627
鴨綠江邊上的中國城市是哪個城市 瀏覽:556
避孕棒中國哪裡可以植入 瀏覽:510
為什麼那麼多伊朗人學中文 瀏覽:929
英國保姆的工資多少 瀏覽:481
中國玉石在哪裡比較多 瀏覽:73
印尼a4紙質量怎麼樣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