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巴厘島
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13600多個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位於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島東部,島上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 全島總面積為5,620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島嶼概況】
巴厘島(Bali)是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小巽他群島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軸為東西走向。面積約5623平方千米,人口約247 萬。地勢東高西低,山脈橫貫,有10餘座火山錐,東部的阿貢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島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乾季約6 個月。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僅次於爪哇,居全國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廟宇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紡織、歌舞和風景聞名於世。為世界旅遊勝地之一。土地墾殖率65%以上,出產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煙葉、花生、甘藍、洋蔥、水果與棕油等。牛、咖啡與椰干為主要出口產品。巴厘島東側的龍目海峽是亞澳兩大陸一部分典型動物的分界線,在生物學上有特殊意義。
巴厘島還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厘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島印度教神廟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柬埔寨吳哥窟相似。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巴厘島北部有一火山帶貫穿東西,其中最高為阿公火山(Gunung Agung) 3,142 米。火山帶往南及北延伸,為島上主要生產農作物的肥沃稻田。
巴厘島西部人口稀少,是島上唯一的非耕種區域,也是巴厘島國家公園所在地,這里為茂密的樹木叢生區域,內有豐富罕見的植物和鳥類,以及壯觀的海底世界。
最高山:東北部的阿貢山(Gunung Agung),海拔3,142公尺,被稱為「世界的肚臍」。
最大湖泊:巴杜爾湖(Danau Batur)
最主要的兩條河流:帕克里桑河(Pakrisan)和貝塔努河(Petanu),這兩條被視為聖河的兩岸,曾經發現許多古代帝國的遺跡。
國家森林保護區:西部的珍巴拉納(Jembrana),是仍居住著熊、野豬,和鹿等生物的熱帶叢林。
巴厘島地處赤道,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低處,平均溫度在攝氏21和33度之間,但山區溫度可以低至攝氏5度。濕度根據地區及季節不同而異,總體而言很高,平均濕度約在60%-100%之間。一般而言,印度尼西亞可分為兩個季節:東南季風帶來乾燥天氣(乾季),西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水(雨季)。
雨季從11月持續到3月,1月至2月是雨季的最高峰,每天下雨好幾個小時,特別是在巴厘島中心的小山上。這時期下雨是可以預期的,然而總會間以陽光出現雨水稍停的時候。下雨之前,空氣中充滿濕黏的悶熱感;雨後則立刻讓人感覺清涼舒暢。4月到10月是乾季,是攀登山峰或參觀自然保護區的最佳時節
❷ 巴厘島有什麼特產
巴厘島的特產有巴厘咖啡、手工藝品、木雕、蠟染手工藝品、銀器。
1、巴厘咖啡
巴厘島的貓屎咖啡聞名全球,貓屎咖啡的稠度更接近糖漿,有一種很特殊的香味。在喝完之後,還會留有淡淡的薄荷清涼感覺,別的咖啡絕對沒有這種感覺,所以貓屎咖啡才會那麼出名。貓屎咖啡的原材料和製作工藝都十分獨特,每年供應全球的咖啡豆最多也不會超過400公斤。
2、手工藝品
厘島巴厘島的手工藝品非常精美,小銀器,小編織等裝飾品幾乎在每條街上都有出售。
3、木雕
巴厘島的木雕是非常有名的,有紅木的、紫檀木的等等,價格也有高有低。但是巴厘島的木雕做工都十分精緻,造型多種多樣。
4、蠟染手工藝品
印尼古代的蠟染是一種工藝,色彩豐富,設計也很精緻,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蠟染服飾極有名。在蠟染村,一台台老式的紡紗機前,女工們正在織布,古老的設備、素雅的圖案、原始的工藝,彷彿帶著人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遠古。
5、銀器
巴厘島的銀器也很有名,採用的是手工與傳統技術,有一種特殊的朴質感。最好的購買地是烏布的銀器村塞魯克了,在小鎮中有很多的手工藝品商店。
❸ 在印尼巴厘島的海龜島上的籠子里的一種鳥,如圖,這種鳥叫什麼
花冠皺盔犀鳥
❹ 巴厘島有哪些特殊的民俗風情
宗教信仰
巴厘島海島(3張)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柬埔寨吳哥窟相似。
特色風俗
巴厘島
巴厘島不但天然景色優美迷人,其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豐富多彩也馳名於世。巴厘島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藝術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鮮艷的奇葩。其中,獅子與劍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業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遐邇聞名。在島上處處可見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又有「藝術之島」之譽。瑪斯是該島著名的木雕中心。巴厘的繪畫別具一格,大都是用膠和礦物顏料畫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題取材於田園風光和人民生活習俗,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島素有「詩之島」、「東方的希臘」的美稱。位於島中部的鳥穆是繪畫中心,博物館內保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巨幅繪畫。
在鳥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內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龕分立於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總統行宮。
巴厘島象洞廟的一個佛像。
巴厘島居民每年舉行的宗教節日近200個,每逢節日,歌舞雜陳。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等。在自然科學上,1869年生物學家華萊斯還發現巴厘島是亞洲大陸的「末梢」,典型的亞洲動物分布至此為止,而在它東方僅隔寬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峽的龍目島,動物即屬大洋洲種。所以,巴厘島是
巴厘島
有名的旅遊勝地。
由於深厚的宗教氛圍,巴厘島幾乎所有的文化從形式到內容都與宗教有關,選有代表性的作一簡介。
宗教:了解宗教有多種方式,最直觀就是看廟,巴厘島上廟很多,據說多達10000多座。許多人到巴厘島看廟都去海神廟(TANAHOT),傳說是巴厘島因火山爆發(島上有三座活火山,巴都爾、京打馬尼、阿貢),為求鎮住神龜,而建七座神廟之一,因其潮漲潮落而與陸地分合而出名。其實聖泉廟的歷史更為悠久,有700多年,其旁邊山上建有蘇加諾的行宮。此外位於阿貢火山(巴厘島印度教的聖山,也是宇宙的中心)旁的布基薩寺,被稱為萬寺之母,是巴厘島上寺廟的代表。
音樂:在巴厘島酒店中每天都能聽到竹筒打擊樂演奏,但這並不是完整的巴厘島音樂。加麥蘭音樂融合銅樂,鼓樂,弓弦樂,據說還有中國的古樂調!
皮影:皮哇揚,最具代表性的娛樂形式,故事題材均取自印度教兩大史詩,以《羅摩衍那》(Ramayana)為多。觀之也可對其宗教故事有更深的了解。
舞蹈:以勒貢和巴隆兩種為代表,有點類似咱們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區分,仍以《羅摩衍那》(Ramayana)為表演題材,舞蹈動作很單調,主要以手眼傳神而表達。
巴厘島景觀(19張)
雕刻:石雕主要集中在巴都布蘭(BATUBULAN),木雕在馬斯(MAS),銀器在哲魯(CELU),其中以木雕最為出名,主要是村質珍貴(多為檀香木、黑檀木、和柚木)造型以神話人物居多。
繪畫:主要在烏布(UBUD),阿馬(ARMA)藝術館很漂亮,值得一觀,另外尼加藝術館收藏有很多珍品。巴厘島的繪畫藝術對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比如印象大師高更,另外比利時的馬尤爾,1932年來到島上,留居下來並娶當地人,他的帶有巴厘島風格的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手工:巴厘島的手工作品中編織和蠟染很有特色,也許很多人認為中國的蠟染很多
蠟染(16張)
,不足為奇,可是巴厘島的「仁辛科」是世界上僅有分經緯染色後編織而成,一件服裝需耗時數年,不過也極少見到,那是有身份的人在重大祭祀時才穿著。
在島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其北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打馬尼,氣候涼爽,由此可遠望頂峰終年煙霧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風光優美著稱。島東南部的格龍宮是著名的古代巴厘王朝法庭所在地,宮殿氣派雄偉,四面有護城河,屋頂繪滿犯人受刑時的畫像。島西南海濱的丹那樂,岸邊高地建有廟宇,因長年海浪沖蝕,使此地與本島相離25米,形成孤島,每當海潮上漲,宙宇在波濤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宮殿。
巴厘島
巴厘島人都是生活的哲學家,工作時認真工作,用餐時喜悅的吃,睡覺時安詳的睡,與萬物眾神和平相處,心無旁騖的過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遙,一生當然快意。「金錢非萬能」這句陳腔濫調,說穿了只是句口是心非的成語,以金錢價值衡量一切,是人類亘古不移的標准。
Banjar自治太平盛世
巴厘島人不僅在宗教上有自己的一套認知,在生活管理上更有一套不同於官方的版本。
雖然政府明文訂定了縣市村裡的行政系統,但真正推動運作的是「Banjar」。「Banjar」是比「村」還次一級的小單位,由百來戶民家所構成,屬於巴厘的自治組織,不在政府機關的檔案上,從每戶人家的婚喪喜慶到個人行為的賞罰,都經由每月月會決議處理方案。嚴謹的自治組織使得戶戶聲息相通,雞犬相聞,形成一股強悍的道德約束力,因此,巴厘島雖美如世外桃源,卻不可能讓你擁有獨善其身的隱士生活。
貴族平民平起平坐
源於宗教上的階級制度,在巴厘島是存在的,但如同巴厘島人信仰宗教的態度,凡事圓融的巴厘島人對於階級制度也不似印度人那般嚴苛認真,在巴厘島4種階級不僅平起平坐,用詞遣字也不局限是高階語或低階語,而隨著經濟力量的滲透,以往明列在名片上的階級封號,也逐漸被傲人的學經歷所取代。不過,入境隨俗是基本常識,這4種階級還是得謹記在心,以免在祭祀等注重身份的特殊場合里誤蹈禁忌,百口莫辯。
階級名I 男性封號 I 女性封號
Brahmana祭司I da Bagus I da Ayu
Ksatriya貴族I Cokorda I da Cokorda
Waisya 工匠商人I Dewa I Desah
Sudra(Jaba平民) I 無 I 無
滄海桑田不改顏色
巴厘人對自家人不問出身,對外來客不分來處,純真的隨和態度,使巴厘島成為人們共同信賴寄放心靈的休憩站。可貴的是,巴厘一年接待百萬訪客來去,可依舊不改顏色,滄海仍是滄海,桑田猶然是桑田。
早晚供奉的規矩和沐浴的習慣百年不改,盡管觀光客拿著V8群聚圍觀,巴厘人仍視若無睹過自己的日子,而你見過的梯田,今天仍在原處等你歸返,其中改變的只有稻禾品種。巴厘的農作面積逾90%改種新品種,成長快速、抗病力強是新品種攻佔巴厘的本事,但過度使用殺蟲劑是巴厘人付出的代價,隨之改變的生態導致青蛙、鰻魚數量銳減,蛙鳴是巴厘小夜曲的主調,有一天這熟悉的樂章會不會變調了?巴厘人已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勤奮工作專心玩樂
逍遙度日是巴厘人的生活態度,但這可不表示懈怠,事實上,天才蒙蒙亮,巴厘的男人就荷鋤下田勤力耕耘,女人家則灑掃備餐照顧牲口,待日頭升高,大地變得炙熱,男人們便暫停手邊工作,返家看顧心愛的斗雞,而此時睡眼惺忪的觀光客才剛出門活動,見著了滿街抱著斗雞納涼聊天的巴里男人,便認定他們是一群不事生產的懶人,久而久之,這項有欠公允的成見,竟成了巴厘男人通行全球的負面印象,彷彿那賞心悅目的梯田是自各兒長出來似的。
其實,巴厘男人是挺憨厚的,照顧了該做的活兒,就專心一意的守著寵物斗雞。他們對斗雞的期許,全寄託在祭祀慶典上,那是公認可搏技下注的場合。上場的斗雞腳上加綁利刃,經過一陣塵土與雞毛齊飛之後,勝負立判,贏家領取賭金及敗死的雞,賭金入了荷包,死雞則上了餐桌。
巴厘島的火葬儀式
巴厘島的火葬儀式:牛型的棺木代表地位和身份,只有貴族和僧侶才能享用。
烈焰將祭品和棺木一起化成灰燼,人們祝願死者的靈魂在這一刻升華。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巴厘島人對死亡有自己的理解,他們的習俗是要慶祝死亡。巴厘島人死後,按習俗都要舉行火葬,未經火葬的死者靈魂污穢不堪,將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不為死者舉行火葬,死者的靈魂就無法升天,成為終夜徘徊人間的厲鬼。因此這里的火葬葬儀非常隆重,也是巴厘島上的奇觀之一。火葬在人死後第42天舉行,因為巴厘島人認為,人死後,靈魂要經過42天才能離開軀體。在火葬前,要將屍體進行處理,首先用各種香料製作的液體將屍體浸泡,然後用布包紮起來,放在一個竹筐里,火葬前的一天,死者的親屬都穿上最華美的盛裝,男子還要佩戴寶劍,聚集到一起進行遊行,晚上還要舉行盛大的文娛晚會,表演傀儡戲,跳各種歡樂的舞蹈,人們載歌載舞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巴厘島
火葬的日子,在音樂的伴奏下,附近的男人都爭先恐後地趕來抬屍體,婦女們每人帶來一瓶從鄰近寺廟中拿來的聖水,還有一群給死者靈魂帶路的活小雞擺放在葬禮列隊前。祭司祈禱完畢,發放弓矢,葬禮列隊出發,祭司手執紅法冠,在屍體面前引導,隊伍必須走彎彎曲曲的路線,為的是避開凶神惡煞,並使死者靈魂失去方向,找不到歸路。進入火葬場,先由死者近親割開裹屍布,祭司登上竹塔的平台,大聲念祈禱詞,把許多古錢撒在上面,算是賄賂給死神的贖金,婦女們將帶來的聖水灑在屍體上,再把盛聖水的瓶子打得粉碎。接著,就將屍體移入獸形木棺,待到夜幕降臨,就開始放火焚燒。在火光的照耀下,慶祝儀式開始,樂隊奏樂,觀眾開始狂歡。其中一項主要活動是拔河賽,雙方爭奪裝有屍體的棺木,一邊代表天使,另一邊是惡魔,雙方爭奪死者的靈魂,要有多次反復,最後總是天使勝利。全部活動都貫穿著豪飲和歌唱。整個葬禮中死者的家屬並不悲傷。巴厘島人認為,如果過分悲傷,將會妨礙死者靈魂升天。屍體逐漸成為灰燼,觀看的群眾才漸漸散去。親屬們將骨灰收拾起來,裝入椰子殼內。在祭司祈禱下,把骨灰拋進大海。整個葬禮宣告結束。
隆重的火葬儀式費用非常昂貴,有時可高達人民幣幾萬甚至幾百萬元,12年前吉安雅區的國王去逝,葬禮花費高達500萬元美金。大規模的火葬往往有上千人來抬笨重的竹塔和棺材。竹塔的高低視死者身份而定,有的高達二十多米,有十一二級,低的也有三四級。棺材是動物形狀的,僧侶、富人的棺材雕成牛形,勇士為飛獅形,普通人則為半象半魚形。塔型竹架的大小及儀式的隆重程度,全仰仗喪賓的身份、地位及財力。但是葬禮的高昂費用很多人不能負擔,因此經濟拮據的當地人就先將去世的家人土葬,等有了足夠的錢及遇到好日子時再將屍體挖出,舉行火葬。這段等待時間有可能是兩到三年或十年以上。
在巴厘島,每隔十年左右,還將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集體火葬,由大家分擔費用。每逢此時,巴厘島人便清理島上的所有墳墓,把所有的屍體、骸骨集中火化,讓那些不安的靈魂得到安息。
巴厘島語言
印尼話(Bahasa Indonesia)為印尼及巴厘島的官方語言,而巴里島話(Bahasa Bali)為當地人民之方言。英文也非常廣泛的被使用,尤其在熱鬧的觀光區,英文是最常被使用的語言。此外,荷蘭語、德語、法語、日文及中文,也在某些地方被使用著。尤其這幾年台灣人觀光巴里島的數字呈現極快速的增加,也因此有許多腦筋動得快的商家。餐廳或是觀光地區的小販也開始學習著我們熟悉的國語(Mandarin)和閩南語(Ho-Chan),因為印尼有許多早期從閩南地區移民的老華僑,故他們所說的閩南語和我們所說的國語總是有一點點差距,不過溝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常常在觀光區你更是會聽到說著:「圈部乙萬……扁依啦(全部一萬)!」「多少?」的小販,不禁讓人覺得倍感親切,進而停下腳步,與之對話……不過,當你一停下來,事實上就代表一大群小販即將過來圍繞著你與你進行「交易」喔!哈哈……這時候要脫身可就要用些方法啰。
❺ 介紹巴厘島
巴厘島(Bali Island),世界著名旅遊島,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
巴厘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島上的最高峰是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印度教。主要通行的語言是印尼語和英語。
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島上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
❻ 巴厘島地形特點是什麼
巴厘島的地形主要是(山地、丘陵),地勢特徵是(中部高四周低或地勢東高西低)。
據右上圖中等高線可知,巴厘島上的地形大部分海拔都在200米以上,主要是山地、丘陵,從圖中等高線看地勢中部高四周低,由於有個2000米以上的山頭,因而也可看成地勢東高西低。
該島位於熱帶,受海洋影響明顯,形成熱帶海洋性氣候,多暴雨易形成洪災。該島地處低緯海洋中,多熱帶氣旋,易發生風暴潮。
又處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匯處,多火山地震。加上地勢起伏大,地面破碎,暴雨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❼ 朋友們,給我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吧.
巴厘島(Bali)
巴厘島文化- 巴厘島旅遊- 巴厘島商業- 巴厘島歷史
巴里島人都是生活的哲學家,工作時認真工作,用餐時喜悅的吃,睡覺時安詳的睡,與萬物眾神和平相處,心無旁騖的過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遙,一生當然快意。
「金錢非萬能」這句陳腔濫調,說穿了只是句口是心非的成語,以金錢價值衡量一切,是人類亘古不移的標准。昔日回教勢力席捲東南亞,就是嫌棄巴里島缺油少糧甚至還不屑染指。這一過門不入,讓印度教拾得延續的立足地。在這塊凡人摒棄的土地上,印度教自由的綻放無與倫比的色彩。
正神邪魔 一視同仁
印度教的茁壯,根植於巴里人無盡的包容力。深信萬物有靈的巴里人,以接納天地萬物的胸襟迎進印度教。
和印度正統的印度教相較,巴里的印度教顯得平易近人許多,Brahma、Shiva、Vishnu三位一體神,在巴里僅具「虛擬」的形象,神壇(Meru)空無一物,卻足以道盡巴里人敬神的心意。對巴里人來說,心誠敬奉萬物是唯一的必須,正神邪魔同受牲禮絕不偏頗,早晚供奉不得有誤,至於印度教中有無Rangda、Barong此類神只,實在不需要追究計較。
Banjar自治 太平盛世
巴里人不僅在宗教上有自己的一套認知,在生活管理上更有一套不同於官方的版本。
雖然政府明文訂定了縣市村裡的行政系統,但真正推動運作的是「Banjar」。「Banjar」是比「村」還次一級的小單位,由百來戶民家所構成,屬於巴里的自治組織,不在政府機關的檔案上,從每戶人家的婚喪喜慶到個人行為的賞罰,都經由每月月會決議處理方案。 嚴謹的自治組織使得戶戶聲息相通,雞犬相聞,形成一股強悍的道德約束力,因此,巴里島雖美如世外桃源,卻不可能讓你擁有獨善其身的隱士生活。
貴族平民 平起平坐
源於宗教上的階級制度,在巴里島是存在的,但如同巴里人信仰宗教的態度,凡事圓融的巴里人對於階級制度也不似印度人那般嚴苛認真,在巴里島4種階級不僅平起平坐,用詞遣字也不局限是高階語或低階語,而隨著經濟力量的滲透,以往明列在名片上的階級封號,也逐漸被傲人的學經歷所取代。不過,入境隨俗是基本常識,這4種階級還是得謹記在心,以免在祭祀等注重身份的特殊場合里誤蹈禁忌,百口莫辯。
階級名 男性封號 女性封號
Brahmana 祭司 Ida Bagus Ida Ayu
Ksatriya 貴族 Cokorda Ida Cokorda
Waisya 工匠商人 I Dewa I Desah
Sudra(Jaba平民) 無 無
滄海桑田 不改顏色
巴里人對自家人不問出身,對外來客不分來處,純真的隨和態度,使巴里成為人們共同信賴寄放心靈的休憩站。可貴的是,巴里一年接待百萬訪客來去,可依舊不改顏色,滄海仍是滄海,桑田猶然是桑田。
早晚供奉的規矩和沐浴的習慣百年不改,盡管觀光客拿著V8群聚圍觀,巴里人仍視若無睹過自己的日子,而10年前你見過的梯田,今天仍在原處等你歸返,其中改變的只有稻禾品種。巴里的農作面積逾90 改種新品種,成長快速、抗病力強是新品種攻佔巴里的本事,但過度使用殺蟲劑是巴里人付出的代價,隨之改變的生態導致青蛙、鰻魚數量銳減,蛙鳴是巴里小夜曲的主調,有一天這熟悉的樂章會不會變調了?巴里人已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勤奮工作 專心玩樂
逍遙度日是巴里人的生活態度,但這可不表示懈怠,事實上,天才蒙蒙亮,巴里的男人就荷鋤下田勤力耕耘,女人家則灑掃備餐照顧牲口,待日頭升高,大地變得炙熱,男人們便暫停手邊工作,返家看顧心愛的斗雞,而此時睡眼惺忪的觀光客才剛出門活動,見著了滿街抱著斗雞納涼聊天的巴里男人,便認定他們是一群不事生產的懶人,久而久之,這項有欠公允的成見,竟成了巴里男人通行全球的負面印象,彷佛那賞心悅目的梯田是自個兒長出來似的。
其實,巴里男人是挺憨厚的,照顧了該做的活兒,就專心一意的守著寵物斗雞。他們對斗雞的期許,全寄託在祭祀慶典上,那是公認可搏技下注的場合。上場的斗雞腳上加綁利刃,經過一陣塵土與雞毛齊飛之後,勝負立判,贏家領取賭金及敗死的雞,賭金入了荷包,死雞則上了餐桌。
祭祀慶典 終年不斷
說到祭祀慶典,你別怕錯過,巴里島的廟會終年不斷,大大小小的次數以千百計,你想錯過還真不容易。
上旅遊服務中心可打聽出大型廟會舉辦的日期,如果你不在意規模的大小,那大可游到哪就看到哪。
村莊里若近期將舉行祭祀或婚喪喜慶,定會著手編織、雕刻以作裝飾,你路過見到了,停車借問一下,村民會告訴你旅遊服務中心問不著的第一手新消息,可能是3天後某家娶媳婦,也可能是一周後哪家要辦火葬,歡迎你屆時光臨同歡共樂。巴里傳統的繁文縟節,在婚喪上自然不能免,你想參與,得有體力持續終日。 婚禮的喜慶不難同享,但出席喪葬如何同悲令人躊躇,所幸這一點在巴里沒有拿捏的困擾。死亡對巴里人而言,是靈魂得以超脫,此事雖不宜大喜,但也無須大悲,因此,常見喪禮宛若村裡大會,全村聚集協力相助,逢空檔則三兩成群寒暄敘舊,氣氛一派祥和,豁達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巴里朋友說得好:「死亡就像雲雨循環的變化,何須在意」,他覺得該在意的是專心一意的活在當下,用餐的時候喜悅的吃;睡覺的時候安詳的睡,心無旁騖的過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遙,一生當然快意。
咖啡飄香
印尼曼特寧及爪哇咖啡聞名於世,很多人不知道巴里島本身也產咖啡。巴里島咖啡樹多生長於中北部海拔1000-2000公尺的高山上,由於該地區陰涼多霧,正適合咖啡樹生長,巴里島「黃金咖啡」因而應運而生,一年平均有8000噸的產量。
在努沙杜瓦有家華人所開的咖啡工廠,年輕的老闆表示,巴里島咖啡口感不酸不澀,較為甘苦,每年約可成熟一到兩回,大約在9月底及3月份兩季,每到咖啡果實成熟季節,當地會以人工採收,再進行曬乾、篩選及烘焙等過程。
據了解,摘下來的咖啡果實先需放陽光下曝曬2個禮拜左右,接著進行人工篩選工作,工人會把咖啡色、青色、有蛀蟲及有臭味的咖啡豆篩掉,以免咖啡帶有酸臭味,接著則進行烘焙工作,通常以350度高溫烘焙一個半小時,接著放置在室內散熱,而後便可將咖啡豆包裝或磨成咖啡粉出售。老闆表示,剛磨好的咖啡粉最好先放上2天,待咖啡粉與空氣產生化學變化以後再沖泡,味道更佳。
巴里島的「黃金咖啡」屬細磨咖啡,煮出來的咖啡渣比較多,好比中東咖啡,不喜歡過多咖啡殘渣的人,最好使用較細的濾紙過濾。
巴里咖啡入喉有甘中帶苦的滋味,口感相當順,令人回味無窮,喜歡咖啡的痴情男女,來到巴里島不妨順手買幾包新鮮烘焙研磨的咖啡返家享用,一包500克價格約在新台幣250元左右,還有不少以咖啡豆、咖啡粉製成的裝飾品,相當新鮮
巴厘島時差
巴厘島與北京的時間相同,不存在時差。
❽ 居住海邊有什麼鳥
紅喉潛鳥、黑腳信天翁、海燕、小軍艦鳥、海雀、白鷺、海鷗等。
1、紅喉潛鳥
紅喉潛鳥潛鳥科中的大型水禽,個體較黑喉潛鳥稍小,體長54-69cm,體重可到2.5kg以上。嘴細而尖,微向上翹。夏羽頭頂、頭側、喉和頸淡灰色,枕至後頸有黑白色相間細縱紋;前頸有栗色三角形斑,從喉下直到上胸、背灰黑褐色有白色細斑點。
2、黑腳信天翁
黑腳信天翁為鸌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體長79-83厘米。嘴黑色,嘴基和眼下方灰白色,其餘全身黑褐色。個別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白色,腳黑色,能與短尾信天翁區別。結群繁殖,喜歡跟隨船隻覓食,常棲於海上。分布於北太平洋。
3、海燕
海燕類的鳥都是一些非常小的海鳥。體長13~26厘米,大小和掠鳥或燕子差不多。也具管狀鼻,但鼻管基部融合成一管,鼻孔開口於嘴峰正中央。體羽以深褐色為主,兼有黑色或灰色及白色。第二枚初級飛羽最長。外形似燕,尾叉形。
4、海雀
海雀是鳥綱鷗形目海雀科鳥類的通稱,是典型的海鳥,體羽黑白色。中國有3種:扁嘴海雀,角嘴海雀,斑海雀。海雀與善知鳥、海鳩有近親關系,全世界有13屬21種。是典型的海鳥,體羽黑白色。中國有3種:扁嘴海雀在中國青島和連雲港附近島嶼上繁殖。
5、白鷺
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和雪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白鷺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裝飾用,俗稱白鷺絲毛,常遠銷歐美和世界各地。
❾ Y巴厘島簡介
巴厘島(Bali),行政上稱為巴厘省,是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巴厘島距該國首都雅加達1000多公里,與爪哇島之間僅有3.2公里寬海峽相隔,面積約563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15萬。巴厘省省會設於島上南部的丹帕沙。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
中文名稱: 巴厘島
外文名稱: Bali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印度尼西亞
面積: 5620平方公里
方言: 巴里島話
氣候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
著名景點: 海神廟,聖泉廟,烏魯瓦圖斷崖
目錄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民俗文化
社會經濟
旅遊景點
巴厘島旅遊注意事項
旅遊指南展開
編輯本段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巴厘島[1]是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13600多個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位於印度洋赤 巴厘島道南方8度,爪哇島東部,島上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全島總面積為5620平方公里。巴厘島(Bali)是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小巽他群島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軸為東西走向。面積約5620平方公里,人口約315萬人。地勢東高西低,山脈橫貫,有10餘座火山錐,東部的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是全島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乾季約6個月。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僅次於爪哇,居全國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廟宇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紡織、歌舞和風景聞名於世。為世界旅遊聖地之一。
自然環境
巴厘島北部有一火山帶貫穿東西,其中最高為阿貢火山(Gunung Agung),3142 米。火山帶往南及北延伸,為島上主要生產農作物的肥沃稻田。巴厘島西部人口稀少,是島上唯一的非耕種區域,也是巴厘島國家公園所在地,這里為茂密的樹木叢生區域,內有豐富罕見的植物和鳥類以及壯觀的海底世界。
巴厘島最高山:東北部的阿貢山(Gunung Agung),海拔3142公尺,被稱為「世界的肚臍」。最大湖泊:巴杜爾湖(Danau Batur)。最主要的兩條河流:帕克里桑河(Pakrisan)和貝塔努河(Petanu),這兩條被視為聖河的兩岸,曾經發現許多古代帝國的遺跡。國家森林保護區:西部的珍巴拉納(Jembrana),是仍居住著熊、野豬和鹿等生物的熱帶叢林。
巴厘島地處赤道,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低處,平均溫度在21℃和33℃之間,但山區溫度可以低至5℃。濕度根據地區及季節不同而異,總體而言很高,平均濕度約在60%-100%之間。一般而言,印度尼西亞可分為兩個季節:東南季風帶來乾燥天氣(乾季),西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水(雨季)。雨季從11月持續到3月,1月至2月是雨季的最高峰,每天下雨好幾個小時,特別是在巴厘島中心的小山上。這時期下雨是可以預期的,然而總會間以陽光出現雨水稍停的時候。下雨之前,空氣中充滿濕黏的悶熱感;雨後則立刻讓人感覺清涼舒暢。4月到10月是乾季,是攀登山峰或參觀自然保護區的最佳時節巴厘島還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
巴厘島望,相距僅1.6公里。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厘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1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氣候特徵
考慮到天氣,旱季(4月至9月)是游覽巴厘島的最佳時機。雖然一年中其餘時間比較潮濕、陰霾,暴風雨也比較多,不過你仍然可以享受度假的樂趣。也有會造成明顯差異的特定旅遊季節。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放暑假期間,旅行者最多,7月、8月和9月初是旺季。在這些月份,旅館房間會非常緊張,房價也會較高。許多澳大利亞人在聖誕節和1月初之間抵達——航班通常會被預訂一空。學校假期同樣也是旺季,尤其是4月初、6月末至7月初及9月末。巴厘島南部像Legian這樣的度假區就是為這類旅客服務的。許多印尼人會在印度尼西亞節日期間游覽巴厘島。在這些時間以外,巴厘島是個相對寧靜的地方——你可以在大多數地方找到住處,去喜歡的餐館用餐也不用訂座。
巴厘島巴厘島氣候屬於熱帶海島型氣候,氣候常年炎熱,全年平均溫度約28℃,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為雨季,其它時間為旱季。雨季建議不要出行到巴厘島,而雨季結束後的一個月是巴厘島最熱的季節,也就是4月,而每年的5月到9月因為澳大利亞冷空氣北上,這段時間是巴厘島全年最涼爽的時間,便成為了前往巴厘島旅遊的最佳季節。在這個最佳時段里,住宿、機票折扣都很少,所以請盡量提前預定。巴厘島的地區天氣狀況,除了中部山區氣溫略低,海邊地區氣溫較高外,其它地區大多是晴朗炎熱的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