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斗魚怎麼繁殖

印尼斗魚怎麼繁殖

發布時間:2022-05-01 02:23:47

『壹』 斗魚繁殖步驟,越詳細越好

斗魚養殖的注意事項

1、斗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最好是每隔六天左右給養殖池進行一次換水,並且每個十天到十五天左右進行一次消毒。其次就是養殖的水體最好是酸鹼度適中的,當然PH值在六點五到七點二之間也是可以養殖的。還有就是斗魚雖然不怕缺氧,但水中的氧氣含量最好是在5mg/l左右,並且要注意水中的有毒物質,比如說氨氮等,要及時的對水質進行調整,如果氨氮含量超標,則會導致斗魚中毒,出現死亡。



2

斗魚對水體的溫度要求並不嚴格,但是要注意的就是水溫不能有很大的起伏變化,水溫不均會導致斗魚出現死亡。一般情況下斗魚在水溫為二十到三十度之間的溫度中都能生存,但最佳的生長溫度是二十四到二十七度。還有就是當水溫過低時,我們要進行統一的控溫處理,通過人工控溫設備對養殖場進行保溫處理,同時溫度過高則需要進行降溫處理,保持溫度均衡不變

3、

斗魚的生長環境中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但是很多新手養殖戶會忽略這個問題,認為在養殖場中有陽光直射就說明養殖場中的光照充足,不需要對光照進行調節了。我們在養殖的過程中,如果光照過強,則需要進行適當的遮陰,避免水溫上升,但如果是室內的養殖場的話,我們則需要通過種植水草等來進行光合作用

4、斗魚大規模的養殖管理其實也是比較難的,因為斗魚具有好鬥性,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分群管理,合理的分配斗魚的雌雄比例,這樣可以減少斗魚的爭斗。其次就是斗魚的飼料不要單一,最好是多元化喂養,比如說蚯蚓、黃粉蟲、水蚤、紅蟲以及其他的昆蟲或蛋白飼料配合使用。還有就是斗魚一般每天需要飼喂三次,要合理控制飼料量,並且在斗魚吃完後要及時將飼料殘渣打撈出來。最後就是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在平時的飼養中多觀察斗魚的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作出治療。

『貳』 請教養斗魚的高手 ,斗魚成熟期是多久 幾月份繁殖小魚多久能生長成熟

1、斗魚的成熟期是4—8月。

2、繁殖年齡方面以四個月大至兩歲為適合。繁殖期間魚體呈現婚姻色,出現平時沒有的色彩,尤以雄魚為明顯。

3、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要經過48小時,也是4~8月齡後性成熟。

(2)印尼斗魚怎麼繁殖擴展閱讀:

斗魚類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我國分布著兩種,一種屬廣布性的圓尾斗魚,另一種分布於南方的叉尾斗魚。圓尾斗魚的搏

斗能力較差,而叉尾斗魚則非常好鬥。叉尾斗魚比起泰國的博魚,則稍微遜色。泰國的博魚是斗魚中最美麗和最好鬥的。過去,泰國曾有專以博魚打鬥為業的賭場,賭資相當可觀。近幾年來,博魚被作為觀賞魚飼養。[2]

圓尾斗魚分布狀況:東三省、北京、兩河、兩山、兩湖、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四川、甘肅、寧夏、陝西、青海、新疆、內蒙

泰國斗魚又名暹羅斗魚、搏魚,絲足鱸科
(Osphronemidae)斗魚亞科
(Macroposinae)。原產地為泰國。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福建南部。泰國斗魚體呈長形,稍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背鰭、臀鰭、尾鰭都特別寬大,尤以雄魚更為突出。

原生顏色較暗,但現已有鮮紅、紫紅、綠、藍、黑等各種顏色,還有雜色的。泰國斗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善戰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

參考資料:網路.斗魚

『叄』 斗魚如何繁殖

斗魚對配偶的要求十分嚴格,一定要兩情相悅,互相配合才能成功交配。
1、斗魚交配時如果其中一方不悅,或體型上差異,那便會發生嚴重的後果,輕則不能成功交配,嚴重的可能會令兩敗俱傷,或死亡。所以要挑選一些體型相近的魚種,而雄魚的體型不應太大亦不應太小,最合適應是比母魚細少許,這樣在交配期間便不會因母魚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至死,母魚則以腹陪脹大索線成熟為佳。在年齡方面以四個月大至兩歲為適合。繁殖期間親魚體被婚姻色,出現平時沒有的色彩,尢以雄魚為明顯。絕大多數卵生,體外受精,雄魚有吐泡營巢和護幼的特性。受精卵和苗很小,開口餌料需要活餌料。
2、斗魚在產卵前由雄魚在水面吹泡作巢,吹空氣擠成密細的水泡集結在水面上後,雄魚開始向雌魚求愛,假如雌魚未成熟均不能產卵時,就會被雄魚咬死。當交尾時,雄魚彎曲身體,包圍緊抱看雌魚的身體,並擦雌魚的腹部使其產卵,雄魚在第一時間內射精。站出雄魚把受精卵子集中用口吹進泡巢小心保護,直到稚魚出世覓食為止。
3、大約兩天後,稚魚就孵化出來了。開始稚魚不會游泳,靜待在浮巢之下,靠吸收卵子臍囊里的營養物維持。再經過二、四天後,可用羽毛蘸雞蛋清甩在水裡喂小魚。三星期後可改喂小水蚤或其他動物性飼料,並可逐步提高餵食量,很快,小魚長大了!

『肆』 斗魚怎麼繁殖

斗魚是通俗叫法,學名是暹羅魚。(暹羅,泰國古名。)
公魚吐泡泡是在接魚卵,不能動……
交配後,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受精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後三天後能自由游動。
動魚能獨立生活後,可以把雄斗魚從繁殖箱中撈出喂養。
網路上有。
斗魚爸爸對小魚很好,比金魚好多了,金魚還要擔心大魚把魚寶寶吃掉。

『伍』 斗魚的卵要怎麼弄才會孵出小斗魚

一旦雌魚產卵完畢,雄魚就會立刻趕走雌魚,自己來把巢和卵守護好。1~2天後斗魚寶寶就開始從卵中孵出。剛孵出的斗魚寶寶不會游泳,會先在泡巢里懸掛3天左右。

由於氣泡表面具有黏性,只要斗魚寶寶不鬧騰,就不會從巢里掉落出來。

在這段時間里,斗魚爸爸有時會修理泡巢,有時會用鰭送水到卵中,當斗魚寶寶從泡巢里掉出來的時候,斗魚爸爸還會把它們撿起來,這樣的工作,斗魚爸爸一般會延續到孩子們學好游泳。

飼養管理:

由於斗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斗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斗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如若想飼養兩只雄性斗魚激斗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或插一片無毒塑料板,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設備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魚生長的最佳生存環境。

『陸』 斗魚是怎樣繁殖後代的

繁殖容易。將選擇好的親魚放人調配好水溫、水質的水族箱中,任其自行繁殖。在生殖過程中,雄魚先行在水面吹空氣和吐粘液形成小泡,無數的小泡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個表面隆起或略扁平的浮巢。雄魚築好巢後,立即向雌魚求婚。美麗的雄魚在雌魚的周圍一刻不停地游來游去,盡量把美麗的鰭張開,口張得很大,鰓膜突出,可以一直看到下面鮮紅色的鰓。在求愛過程中,雄魚的顏色變得很鮮艷,身體和鰭出現虹光樣的燦爛,身體由於極度興奮而戰栗。有時雌魚對這種興奮狀態不起反應,雄魚就會惱羞成怒,追逐它一直到被迫而跳出水面脫逃為止。
若發生雌雄相鬥,應立即將雄魚撈出,另換一尾雄魚作父本。雌雄親魚經過求愛動作後,雌魚表示接受雄魚的求婚,它先接近雄魚,接著就突然橫卧;雄魚就緊貼著雌魚,接著雌魚身體倒轉,腹部朝上,而雄魚在雌魚下面,雌魚開始排卵。卵排出後,由雌魚掌握片刻,此時雄魚已將精液散在水中,雌魚依靠頭部及口的活動,使卵在有精液的水中停留片刻,以保證受精。由於卵比水重,卵向下沉落時,等候在下面的雄魚立即用口接住,塗上一層粘液,再向上游泳,把它粘附在浮巢下面。雌魚每次產出的卵僅3~7粒,這樣的動作反復進行,直至產出150~200粒為止。護卵工作由雄魚擔任,以防雌魚吞食這些卵。仔魚孵化後,暫時附著在巢泡上。任何仔魚,倘若下沉,雄魚就會把它拖回浮巢中。這種保育工作一直到仔魚能游泳並自行覓食,而自然地離開浮巢為止。
泰國斗魚4~8月齡性腺成熟。雌魚比雄魚小諸鰭也小,色澤較差。選擇6厘米以上的做親魚。雌雄魚以1:1合缸後,雄魚吐泡築巢雌魚進入孵巢區,最後雄魚以體擁裹雌魚,並持續許多次後,完成產卵排精。這一過程幾乎持續兩天。受精卵孵化期間撈出雌魚,留下雌魚守巢護幼,2天後孵出魚苗,撈出雄魚。1年中多次繁殖,1次產卵數十粒至數百粒不等。繁殖中的水溫應比平時提高2度,達26~27度,水質弱酸性、中性,硬度8度左右。

『柒』 斗魚怎麼交配繁殖呢

斗魚對配偶的要求十分嚴格一定要兩情相悅,互相配合才能成功交配。如果其中一方不悅,或體型上差異,那便會發生嚴重的後果,輕則不能成工交配,嚴重的可能會令兩敗俱傷,或死亡。所以應要挑選一些體型相近的魚種,而雄魚的體型不應太大亦不應太小,最合適應是比母魚細少許,這樣在交配期間便不會因母魚受到雄魚的猛列攻擊至死,母魚則以腹陪脹大索線成熟為佳。在年齡方面以四個月大至兩歲惟適合。繁殖期間親魚體被婚姻色,出現平時沒有的色彩,尢以雄魚為明顯。絕大多數卵生,體外受精,雄魚有吐泡營巢和護幼的特性。受精卵和苗很小,開口餌料需要活餌料。
盡管雄斗魚斗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游動,警惕地防範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後,可以把雄斗魚從繁殖箱中撈出喂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受精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後三天後能自由游動。泰國斗魚雄魚不能合養。每條斗魚的雄魚應該單獨飼養在一口小缸里。雌魚可水質要求不嚴,在21℃-30℃的水溫下生長良好。實際飼養中可把一雌一雄與相同的魚混養。
斗魚在生殖時期,雄魚體色非常艷麗,並有一套求婚和築巢的過程。產卵前,雄魚先選擇一處水面平靜避風的地方,由口吸空氣和吐粘液形成小泡,無數小泡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個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浮巢。
當巢築成後,雄魚開始向雌魚求婚,美麗的雄魚在雌魚的周圍不停地游來游去,盡量把美麗的鰭舒展開,口也張得很大,鰓膜突出,可以看到鰓膜內鮮紅色的鰓。在求愛過程,身體顏色變得特別鮮明,身體和各鰭出現虹光樣的燦爛。雄魚由於極度興奮而戰抖。如果雌魚對雄魚的求愛表現無所反應,雄魚就會惱羞成怒,追逐雌魚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面脫逃為止。在經過復雜的求愛動作後,雌魚接受了雄魚的求愛,接近雄魚,接著突然橫卧身體,雄魚隨即緊貼著雌魚,並把雌魚的身體倒轉過來,使其腹部朝上,雄魚貼在雌魚的下面。此時雌雄魚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於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時在下面等待著的雄魚,用口接住,並在卵上塗上一層粘液,再向上游泳,把卵粘著在浮巢下面。盡管雄斗魚斗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游動,警惕地防範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後,可以把雄斗魚從繁殖箱中撈出喂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受精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後三天後能自由游動。

『捌』 斗魚怎麼養

斗魚養殖大全

在五彩繽紛的觀賞魚國度中,提起斗魚每個人一定都不會感到陌生。斗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善戰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近年來隨著對斗魚不斷雜交選育的成功,新興的展示型斗魚千姿百態的鰭型和鮮艷奪目、絢麗璀璨的體色,更使它們成為本年度最流行和搶手的觀賞魚之一,現在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奇妙的斗魚世界,去一睹勇士的風采。
一、斗魚的發展史

伴隨著人類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斗魚的發展出現了兩個迥然不同的階斷。早在18世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那等國家的居民,在池塘、沼澤等散落著枯葉的水域中就發現了斗魚的蹤跡。野生種的斗魚並沒有鮮艷絢麗的外表,但它們與生俱來勇猛好鬥的性格卻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極大興趣。在辛勤的漁獵勞作之後,將兩只雄性斗魚放置於同一器皿中,看著它們舒展諸鰭、翻出鰓蓋、抖動身軀、展開攻勢、伺機撕咬對方,激烈的戰斗場面常常扣住了人們的心弦,觀看斗魚打鬥不僅成為當地居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而且逐漸由消遣的游戲演變為一種賭博的行為,而這項極富趣味的活動也給了這些靠漁獵為生的居民賦予了極大的財富,高額的賭注成為當地居民競相爭取的經濟來源之一。漸漸的隨著斗魚比賽的傳播與發展,這一活動漸漸地開始風行於社會各個階層,從普通的民眾到統治階級,斗魚成為東南亞國家中全民熱愛的寵物,此時其發展也達到了第一個顛峰;直到18世紀中後期這項活動流傳至西方,繼而受到歐州愛好者的廣泛青睞,對於注重審美情趣的歐州人來說,他們更著重於研究培育斗魚變化多端的鰭型和奼紫嫣紅的體色。從此斗魚開始改變廝殺決斗的命運,轉變往往以強健的體魄和戰鬥力為定向的培育方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經過人們不懈的努力,展示型斗魚應運而生,它們一改往日的灰暗色調,亮麗搶眼的體色,形態各異的鰭型使其成為觀賞價值極高的魚種,也成為觀賞魚愛好者心目中備受青睞的新型勇士。

二、斗魚的野生環境

斗魚的原始棲息地位於赤道附近的熱帶島嶼,它們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新加坡等國家,受熱帶氣候的影響,炎熱、雨量充沛、潮濕的環境孕育出了千姿百態的不同魚種,在多姿多彩、性格迥異的眾多魚種中,斗魚可謂獨樹一幟,不僅好鬥善戰的個性顯示著它們勇武的「英雄本色」,更讓人驚嘆的是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與惡劣環境斗爭的不屈精神。在30℃左右的高溫環境下,斗魚生活於水流量極小的沼澤、泥塘等較淺的水域中,由於喜好蔭避的環境和特殊的繁殖習性,在水塘邊有樹根盤錯或漂浮散落枯枝、爛葉的地方都可以找到它們。處於這種混濁的水質條件中,野生種斗魚毫不起眼的褐色鱗片卻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方便,與樹根、枯葉極相似的色彩,成了它們最好的保護外衣。在水流緩慢的泥沼環境中,溶氧的稀薄對於魚類可以說構成極大的生存挑戰,然而斗魚依然在這種水環境中悠然自得的繁衍生息,不得不令人贊嘆,與那些纖弱、嬌氣的觀賞魚相比,實不愧為水族界的勇士。

三、斗魚的特殊武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是千百年來生物不斷的演化轉變來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才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至今,褶鰓也正是斗魚對水流緩慢、溶氧量少的環境適應過程中演化出的一種特殊呼吸器官。在觀賞魚中,褶鰓魚除了斗魚外還有我們所熟悉的麗麗魚、戰船、馬甲、萬隆等。褶鰓魚之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中其呼吸方式是藉助於呼吸輔助器官,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氣體交換。褶鰓是由魚鰓的第一鰓弓的咽鰓骨及上鰓骨演化而成的一種粘膜組織,其間分布有豐富的微血管,由於結構復雜也稱為迷鰓,或上鰓器官。斗魚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就是通過上鰓器官中的大量微血管釋入空氣,並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再通過血液循環帶至全身,從而維持魚體正常代謝。這種特殊的呼吸機制是生物在惡劣的外界環境中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結果,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武器使斗魚成為一種容易飼養的觀賞魚。

四、斗魚的品種及特徵

泰國斗魚:最初發現於泰國(暹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體紡綞形,側扁。原有野生品種色彩單調,雌魚呈淡褐色,雄魚呈咖啡色或黑色。雌魚的鰭、體型均比雄魚要小;雄性斗魚的背鰭扇形,各鰭顏色也較雌魚亮麗。因極具攻擊性,又稱為搏魚,若兩雄魚同缸飼養必斗個你死我活。一般體長6厘米,最大可達8厘米。喜生活於弱酸性軟水中,水溫最低不能低於20℃。喜食孑孓。在經過人工訓養後已出現紅、綠、藍等異彩紛呈的色彩。是屬於泡沫型繁殖的魚種。

展示型斗魚:是由野生種泰國斗魚經過人工不斷的雜交、選優、定向培育而成的觀賞價值及飼養價值都極高的魚種。它們有著絢麗多彩的體色:紅、藍、黃、綠、黑、乳白、鐵銹藍……變幻莫測的色彩另人眼花繚亂,如同走進了一個七彩世界。依據斗魚鰭色與體色之間的不同變化,可以將其分為三類:各鰭色調與體色協調一致的,整個魚只呈現出單一色彩;鰭色與體色分別呈現兩種色彩變化的,不僅使擴大挺拔的鰭更加張揚,而且使整條魚更富於變幻;體色與鰭色交錯渲染形成獨特花紋的,如蝶翼,在魚體和魚鰭色彩交接處分布有白色放射狀紋路,魚鰭1/2處逐漸轉變為玻璃般透明的顏色,猶如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形成魅力獨具的色彩與風格。除了豐富多彩的體色外,變化多端、形態奇異的鰭型也是展示型斗魚極吸引人的地方。依其形狀的不同又有圓尾斗魚、扇尾斗魚、三角尾斗魚、半月斗魚和冠尾斗魚等。

五、斗魚的飼養管理

(一)飼養水質:斗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准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並做及時的調整,為斗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於斗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斗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斗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如若您想飼養兩只雄性斗魚激斗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再插一無毒塑料板,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近年來台灣不斷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豐富的色彩都極適合於展示斗魚的美麗。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設備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魚生長的最佳生存環境。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干凈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斗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並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斗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盡量不要讓斗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干凈衛生,是大多數人飼喂斗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斗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喂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斗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鍾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

六、斗魚的繁殖方式

斗魚在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斗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延續種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類型:泡沫築巢的繁殖方式和口中孵化的方式。

繁殖缸的准備:在繁殖前要提前准備好繁殖缸,以30cm×10cm×15cm左右的玻璃缸為宜,在底層鋪入一層干凈的矽砂,並密密植入牛毛顫、鹿角苔、莫絲、小香菇等水草,以便剛開始交配時為膽怯的雌魚提供躲避的場所。將曝氣處理過的水加入繁殖缸中,保持水溫26~27℃,pH值6.8~7。

泡沫築巢:屬於這種繁殖方式的有泰國斗魚、蓋斑斗魚等。一般斗魚在4~8月齡性成熟,可選擇6厘米以上的斗魚種魚,雌魚要選腹部臌大成熟抱卵的魚只,否則放入繁殖缸會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和傷害。泡巢型繁殖的斗魚雌雄魚同時發情,可將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雄魚會利用浮水植物做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食空氣,並將鰓中的氣體從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圍製成圓形的泡沫巢。築好浮巢後雄魚便在雌魚周圍翩翩起舞,來展現自己絢麗的色彩博取雌魚的青睞,漸漸雌魚在雄魚的誘導下,游向新建的泡巢。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U」型,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500粒左右。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後,便可移出雌魚,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入口中,並一粒粒送回泡巢里使魚卵堆疊在一起,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開始耐心細致的照顧魚卵,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辯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小時後,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直到3天後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游動了,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喂。

口中孵化:即在口腔中哺育幼魚的方式。屬於此類型的斗魚有戰狗斗魚、弗西斗魚。口孵型斗魚公魚一般要比母魚發情早,待交配完成後,雌魚會幫雄魚收集沉於水底的卵粒,雄魚則會不時地蠕動嘴巴,以重新排列、調整含在口腔下顎的卵的順序,使口腔能最大限度的融下所有的卵粒,等到雄魚將所有的卵含入口中後,就要及時將雌魚移出繁殖缸,經過10~14天後,仔魚便孵化出來。口孵式繁殖孵化率高,但雄魚體力消耗大,孵化過程中應確保適宜的水質和安靜的環境,以免雄魚吞入嘴中的受精卵。

七、斗魚的疾病及治療

斗魚對環境有極大忍耐性,一般情況下,只要飼養過程中水質清新,投喂餌料保質保量,它們都會快樂得展示鬥士的風采,然而在不注重管理,水質敗壞的飼養環境中,它們也難免會不舒服。當然平時的細心呵護是預防疾病的最好辦法,可一旦發現魚病,還是要找出病因,及時對症下葯,不可疏忽大意或拖延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引起斗魚生病的原因有:

(1)飼養容器狹窄:由於飼養斗魚一般為小型魚缸,水質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在外界溫度急劇變化時,魚體對水質的變動一時無法適應,容易致病;飼喂不當:

(2)投喂餌料不能定時定量,飢飽不勻,所投餌料營養成份不全或已變質,也易使斗魚形成營養障礙,抵抗力降低;

(3)外部帶入病原體:使用發生過魚病的水族箱內的器具或投喂未經消毒的活餌料,將外界病原菌帶入水族箱使其繁衍生殖,致使斗魚感染疾病;

(4)魚體受傷:在運輸、換水、撈魚等操作過程中,不小心碰傷魚體或斗魚打鬥造成傷口使病原體有機可乘。

斗魚最易患的幾種魚病:

外傷:斗魚的好鬥使其難免體表有不同程度的外傷,此時應及時採取措施,以免傷口受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其它病症

治療:(1)將抗菌素,如青黴素、四環素等配製成濃度為2mg/l的溶液,浸泡魚體,每天換取一部分葯液,持續治療直至傷口痊癒;(2)在傷口處塗抹紅葯水,每天塗1~2次;(3)在2~3mg/l濃度的亞甲基藍溶液中浸洗魚體5~15分鍾;(4)用1%的孔雀石綠溶液塗抹傷口。

爛尾、爛鰭

病因:因運輸、清缸、撈魚時不慎碰傷魚體或斗魚互相撕咬而造成的傷口,被細菌和黴菌感染引起尾巴和鰭條潰爛。

症狀:魚鰭和魚尾鰭條邊緣變白,傷口分泌黏液,嚴重時背鰭、腹鰭、臀鰭的鰭條殘缺不全,有時尾鰭鰭條軟骨間結締組織裂開而使尾鰭呈掃帚狀,甚至腐爛的鰭和尾脫離魚體,使斗魚失去觀賞價值。

治療:(1)用5mg/l的呋喃唑酮和1%的食鹽溶液浸泡病魚,以葯物治療的同時,通過投喂經消毒的水蚯蚓等新鮮活餌加強營養,增強抗病能力和組織再生能力;(2)每10公斤水中用5~10萬單位的青黴素水溶液浸泡魚體,並在魚餌中添加適量維生素(3)用1%濃度的呋喃唑酮水溶液塗抹鰭條破損處,每天塗抹1次,連續3~5次可促使傷口癒合;(4)每公斤水用1mg漂白粉或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小時,水溫在20℃時高錳酸鉀濃度為0.5ppm,當水溫為25℃時高錳酸鉀濃度為1ppm,撈出後用漂白粉混合物塗抹患處,直至痊癒。

小瓜蟲

病因:是由原生動物的纖毛類寄生蟲多子小瓜蟲寄生於魚的體表、魚鰭和鰓上引起的,又稱為白點病。

症狀:發病初期,斗魚縮鰭、食慾減退,反應遲頓,常在水草石塊上不斷磨擦身體,當小瓜蟲幼蟲在斗魚上皮組織間不停來回活動和鑽營時,魚體上皮組織浮腫;當幼魚吸吮魚體表皮組織的營養時,刺激魚體分泌出大量黏液,使魚體組織增生,形成白色斑點狀的胞囊。病魚全身覆蓋白色黏液猶如灑了一層白粉。其病程一般持續5~10天。

治療:(1)用0.3~0.4mg/l濃度的孔雀石綠水溶液在20℃水溫下浸洗魚體2小時,然後將病魚放入清水中漂洗1小時,以清除魚體附著的死亡蟲體和黏液,5~7天後進行重復治療;(2)用200~250mg/l濃度的福爾馬林與1~2mg/l濃度的孔雀石綠合劑浸洗魚體60分鍾,連續3次,然後放入清水中飼養60分鍾,在6天後重復用葯;(3)用2mg/l亞甲基藍溶液浸泡6小時;(4)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浴病魚5~15分鍾;(5)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提高水溫至28℃,數天後小瓜蟲胞囊自會逐漸破裂脫落,此時只需更換新水,並保持恆定的水溫;(6)將水溫加至30℃,在水中按0.05g/l的濃度加入硫酸奎寧,隔七天後重復治療一次,待痊癒後靜置3小時再恢復正常水溫。

豎鱗病

病因:水不清潔,魚體表個別鱗片脫落,飼養水溫過高時,由水型點狀單胞菌引起的魚病,又稱松鱗病、立鱗病。

症狀:斗魚鱗片部分或全部向外張開,豎起呈松果狀,鱗片基部水腫,內積存有半透明或含水的滲出液,當輕壓鱗片時,鱗基會噴射出黏液。病魚鰭條基部和皮膚也都伴有輕度發炎、充血現象。斗魚沉於飼養缸底部,最後衰竭而死。

治療:(1)用1%食鹽水與1%小蘇打配製成混合液浸洗魚體10分鍾,並重復用葯治療(2)用2%濃度的氯化鈉溶液和3%的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每天葯浴兩次,每次10分鍾;(3)將病魚浸泡在0.5ppm的四環素水溶液中洗浴,每天兩次,每次1小時;由於目前尚未確定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因此較難治癒,在春季水溫較低的易發季節要確保水質清潔,並維持適當的水溫。

閱讀全文

與印尼斗魚怎麼繁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波斯語伊朗語怎麼說 瀏覽:952
西安老兵王琪在印度生活的怎麼樣 瀏覽:668
中國錯版郵票有哪些 瀏覽:906
越南和南越哪個大 瀏覽:94
伊朗制裁為什麼 瀏覽:459
印度電影叫什麼警察來的 瀏覽:392
義大利護照什麼樣 瀏覽:982
中國人在英國買房怎麼按揭 瀏覽:800
英國論文是怎麼排版的 瀏覽:141
印尼到中國的散貨運費多少錢一噸 瀏覽:306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這么厲害 瀏覽:841
中國淘汰武器裝備怎麼處理 瀏覽:796
中國磁懸浮列車叫什麼號 瀏覽:689
關注中國電網每個月用多少電費用 瀏覽:171
義大利紅薯片怎麼吃 瀏覽:609
順豐郵寄印尼多少錢啊 瀏覽:222
在印尼樹上一串串的是什麼水果 瀏覽:888
英國高中我怎麼考大學 瀏覽:886
印尼電話卡是什麼意思 瀏覽:399
你好我是來自中國的零零怎麼讀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