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尼西亞習俗
一、飲食
印尼禁食豬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民眾吃飯用右手抓食,宴會上則使用刀、叉。
二、服飾
印尼民族服裝「巴迪」(Batik)衫是由傳統的蠟染布製成,被稱為「國服」。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通常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
三、禮儀
在公共場合,提倡女士優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動握手,若對方伸出手,可以輕握。認為左手不潔,不用左手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部為粗魯無禮的行為。
(1)印尼人為什麼吃辛辣擴展閱讀
入境印尼須知: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免稅個人用品,總價值不超過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
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領事服務網-印度尼西亞實用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領事服務網-印度尼西亞入境居留
『貳』 印尼人喜歡干什麼
印尼人喜歡吃美食,吃一些辣的、咖喱、還有煎炸的食物。
印度尼西亞國家名:印度尼西亞來自希臘文,意為「水中島國」。另一種說法是:16世紀末荷蘭侵佔這里後,稱這些島嶼為「荷屬東印度」。
19世紀末,德國民族學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亞作為地理名稱首先使用。一批留學荷蘭的印尼學生正式倡儀以印度尼西亞作為他們的國名,並將自己所建立的民族主義組織命名為「印度尼西亞協會」。
『叄』 印度人、印尼人為什麼愛吃咖喱
對於印度人來說,咖喱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可以帶到他鄉的「信物」。一位印度朋友在上海做生意,他每次去中國前,都要采購大量咖喱粉和咖喱食品。問他:「上海的超市什麼都有,你還帶這些東西干什麼?」「當然有必要了,我們印度人可以不吃飯,但不可以不吃咖喱。」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空運」咖喱的理由。
沒有咖喱,度日如年
印度人每次吃飯點菜的時候,他們都離不開咖喱,什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羊肉米飯、咖喱雞肉米飯、咖喱魚排三明治、咖喱豆湯等。
一位學者曾說:「印度人太愛咖喱了,沒有了咖喱的飯菜,他們難以下咽;沒有了咖喱的生活,他們度日如年」。不喜歡咖喱的人,在印度也是度日如年。只要在印度吃飯,就無法逃離咖喱的「糾纏」,因為每家餐館都必須以咖喱為主打食品,否則就只能關門歇業了。
釋迦牟尼曾用咖喱治病
在印度生活久了,才逐漸了解到,印度人之所以對咖喱「愛之入骨」,並不僅僅因為其辛辣刺激的味道。其獨特的葯用價值,才是真正的可貴之處。
在印度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曾教人用樹草的果實來調配長生不老葯,並以其當初傳教的地名「咖喱」作為這靈葯的名稱,所以釋迦牟尼被認為是第一個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資料顯示,「咖喱」一詞源自印度南方語言泰米爾語,意思為「許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不管怎麼說,地道的印度咖喱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制而成,其中黃姜是主料。正因為薈萃各種草本原料精製而成,所以咖喱的葯用價值極高。
『肆』 印尼老百姓平時吃什麼
印尼人吃的食物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相似,如巴東菜等,多為較辛辣的食物。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
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
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
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 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
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招待客人。
(4)印尼人為什麼吃辛辣擴展閱讀:
印尼菜與其他東南亞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用到兩款獨有香料:石栗和黑栗。
這兩款香料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款傳統菜上,比如著名的巴東牛肉,就必須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獨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
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則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備材料。「黑美人」是一種傳統牛肉湯,由於放了黑栗湯色帶黑,且被認為有美容、養顏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並不都是一個味道,不同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蘇門答臘島人喜歡在濃濃的椰子醬里加上辣椒調味,而且喜歡選用牛肉和牛的內臟做食材。
西爪哇島人多用酸辣調味料,酸辣湯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習慣以蝦醬佐餐,而北蘇拉威西省人則喜歡將各式魚類做成燴飯。
『伍』 印尼的人文美食是怎樣的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陸』 印尼巽他族的風俗習慣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南端的一個大的和小島嶼沿赤道,拉伸5000公里,列表。所以揮之不去的家園,土地質量的五個主要島嶼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伊利安加亞主要是超過300種不同的族群,方言有超過365種。在東爪哇的「爪哇」頭蓋骨出土於19世紀後期,50萬年前,整個印尼的亞洲考古的事情學科保持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發現,它是人類重要的寶藏。
除了觀光發達的城市印度尼西亞給人的感覺原始,落後的。印尼的長??期殖民統治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富裕的西方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 香料,香料船為荷蘭帶來無限的財富,荷蘭的印尼建築的船隻,但是,是不是好。印尼農業仍然是人類勞動的階段,和手工藝品是主要的產業在經濟中的異地。
印度尼西亞的島嶼,當然,悠閑的海灘度假,尤其是繁華的巴厘島,已成為國家在印尼旅行的人必到之處,快速的發展,但是,印尼的渴望進步的希望保護主義者痛苦的生態平衡,影響這個國家的發展,如何保存猩猩,科莫多巨蜥的生存空間,以及提高印尼人的生活水準之間的共識,但來自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標志:紅色,象徵著勇氣和正義,白色象徵自由,公正和純度。
國徽:印度尼西亞國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驕傲的翅膀印度禿鷹,印尼人民的光榮和勝利的象徵。 8月17日是印尼獨立日,8月17日的8個羽毛尾翼的禿鷹,紀念這一天,8月17日,印尼人民的驕傲,有17羽毛。 7禿鷹胸部屏蔽抖動,面罩模式:
中間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印尼的人口的大多數是穆斯林;的金水牛節目主權的人,一個純綠的榕樹大膽的民族主義已深深紮根於人民心中的印度尼西亞,棉桃和穗編織了一個繁華的金鏈環緊緊相扣,象徵著國內民族一律平等。一個黑色的水平線貫穿的紋章,表示赤道穿過印尼的領土。禿鷹爪白腰帶與古印尼文書寫了印尼的口號是「殊途同歸。
人口約200萬(2000年)
語言:印尼語為官方語言。 / a>
面積:1919440平方公里
貨幣:印尼盾
昵稱:千島群島的國,火山國(活火山約1 / 6)是世界上活火山。宗教:穆斯林占約為87.2%,新教,天主教3.6%,6.1%,其餘的人信仰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
國家的:Java的家庭佔47%,其他主要巽他??族,馬都拉民族米南加保保羅家族電機系列,馬來人,亞齊省的家庭,以及作為中國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
主要城市:雅加達首都的人口850萬。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空中,海上和陸地交通樞紐。食品,機械,造船等行業。市東約10公里處的丹絨不碌外港。萬隆:一個人口為1.46億,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也被稱為「萬隆會議)舉行。豐富的金雞納,紡織,橡膠廠附近。
節日:在印尼無數的各種節日,紀念歷史事件和英雄,宗教節日,各民族的傳統節日。
關:在印尼的城市,像其他國家一樣,大多數的現代建築,農村,到處是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由於炎熱的天氣,每天至少沖洗三次澡。印尼的手抓飯,咖喱雞是眾所周知的東南亞美食。人們普遍喜歡吃辛辣,花椒,辣椒醬放在桌子上常見的調味品。
</最高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天然環境:分布較分散的島嶼,北部和南部的視野范圍廣泛的1900公里全境,延伸5000公里,東到西,由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伊里安島西部。每個島嶼是山區,唯一的沿海平原。除加里曼丹島,島上幾乎所有的活火山,著名的喀拉喀托火山在巽他海峽,813米以上海平面。大巽他群島中的爪哇島北部的平原,土壤肥沃,南部的熔岩高原和山區之間的廣闊的山間盆地,分布許多茶園,橡膠園和金雞納樹園,火山島。爪哇,馬都拉島的歷史和它的延伸作為一個國家中心的重力島是位於,稱為內的島或內省,其餘的島嶼被稱為作為外島,並在各省全境主要是熱帶雨林的高的溫度,降水,風,濕度特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毫米。由於季風的影響,雨季和旱季。
>
經濟: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農業,林業礦石,70%以上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木薯,花生,種植園成長熱帶此外,出口經濟作物。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天然橡膠生產。生產豆蔻,丁香,甘蔗,椰子,茶,咖啡和棕櫚油工業和采礦業占工業與農業,1992年年產超過560萬桶原油,32000噸錫總產值的約30%。主要外貿美國,日本和其他對象。 (約占出口總值的3/4)的出口原油,木材,天然橡膠,錫,除了椰干,棕櫚油,茶葉,鋁土礦,香料等。進口棉紗,棉花,糧食,工業原料機械和設備。全國鐵路超過6700公里長的公路2800萬米,主要集中在爪哇島。
『柒』 印尼的食物是直接都做成辣的呢,還是自己加辣醬之類的甜的是作料之類的甜呢,還是自己加糖
你好我是印尼華人。
對於你的問題我的看法是:
食物辣與否基本要看菜樣。
如果像是巴東菜系裡的巴東牛肉啊,咖喱雞咖喱魚等這些通常都是直接做辣的。
但也有特例如Soto湯,也是用椰漿做成的。但這道菜通常會把「甜醬油」和辣椒醬另擺共人們調味。
炒類的話一般是直接跟蒜一起超辣。
如果是炸煎類的話就基本不辣,然後想吃辣就自己沾辣椒醬。
中餐的話一般都會把辣椒醬放在旁邊供你選擇。
印尼人喜歡吃辣。但也不用擔心不吃辣會餓死。其實還是有部分人不吃辣的。
一般食物較多也是可辣可不辣的。只是「辣」好像已經成了中國人對印尼食物的第一印象。
甜的話就比較多是一起弄的。因為在印尼會吃較「甜」的食物,一般都是能接受甜味的。
不太了解你這里指出的「自己加糖」。
有的糕點的話可能需要自己拌「紅糖醬」或者是椰子屑。
望採納!^^ 好人一生平安!
『捌』 東南亞人為何愛吃辣
據我所知東南亞人應該是不愛吃辣的,那邊氣候炎熱,不適合吃辣的東西
可能是泰餐之類的吧,東南亞是個文化交融的地區
『玖』 印尼的民族風俗
印尼有2.17億人口(2004統計),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度尼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十分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此外,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肉製品,不飲酒。
印尼人比較注重互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就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印尼人與初次交往的客人一般不願意談論當地政治和外國援助等問題。印度尼西亞爪哇男人,平時習慣身裹沙籠。外出或參加慶典時,總要在腰間掛著一把精緻漂亮的「格里斯」(即短劍),相信格里斯可辟邪驅穢。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上的婦女搬運物品不習慣肩挑手提,而是把各種物品疊放成塔狀,用一個托盤頂在頭上。印度尼西亞人偏愛茉莉花,並把茉莉花視為純潔和友誼的象徵。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在這里都有較多的信奉者,民間還盛行拜物教。由於其歷史上曾受到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大小島嶼分布范圍較廣,居民交流不便,印尼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
(一)印尼全國有90%左右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主要習俗有:(1)不喝含酒精的飲料,宴席中不上酒類飲料;不食豬肉;(2)認為左手是不潔的,不用左手打招呼、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3)每星期五下午印尼穆斯林一般都要到附近的清真寺作禱告。
(二)印尼素有尊重女性的民族傳統,一般在公共場合,男士請女士先走,先用餐或先上車。而女士從男士面前經過,皆屈身彎膝而過,以示回敬。在社交場合,男士遇到女士一般不主動握手,若對一方伸出手,可以輕握。此外,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為無禮。
(三)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一般老百姓吃飯用右手抓,宴會上使用刀、叉等。
(四)印尼的傳統服裝名為「巴迪」(Batik),實際上是爪哇人及巽他人以傳統的臘染工藝製成的紡織品,有國服之稱。高檔的巴迪布為手繪圖案,並綉以金絲等作為點綴。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一般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顏色普遍比較鮮艷。
『拾』 印尼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一、飲食
印尼禁食豬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民眾吃飯用右手抓食,宴會上則使用刀、叉。
二、服飾
印尼民族服裝「巴迪」(Batik)衫是由傳統的蠟染布製成,被稱為「國服」。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通常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
三、禮儀
在公共場合,提倡女士優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動握手,若對方伸出手,可以輕握。認為左手不潔,不用左手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部為粗魯無禮的行為。
(10)印尼人為什麼吃辛辣擴展閱讀
入境印尼須知: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免稅個人用品,總價值不超過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
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