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巴西的國債收益率為什麼那麼高
因為投資對他們國家未來經濟增長不看好,所以他們的國債收益率就不得不提高,不然沒人買
經濟前景越好的國家,國債收益率越低
㈡ 人民對印尼盾
席捲新興市場的匯率危機正在沖擊印度尼西亞。印尼央行5日的數據顯示,印尼盾兌美元匯率再度下跌,收於1美元兌14927印尼盾,接近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土耳其和阿根廷匯率的大幅下跌以及美元的飆升,讓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失去了興趣。在亞洲國家中,印尼尤其脆弱,因為它借了很多美元,其股市和債市很大一部分由外國投資者持有。
周三,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3.8%,至5683.5點,為2016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印尼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8.49%,為2016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債券收益率和價格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分析人士指出,印尼的美元債務相對較高,且存在經常賬戶赤字。因此,在新興市場普遍拋售的背景下,印尼盾很容易被投資者拋棄。然而,他們也承認,印度尼西亞的情況比褲信阿根廷、南非或土耳其好得多。
印度尼西亞是亞洲少數胡漏輪幾個經常賬戶出現赤字的國家之一。7月,該國經常賬戶赤字升至20.3億美元,為五年來最高水平。其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為亞洲最高。
印尼央行當天表示,已拋售美元,買入政府債券以支撐本幣。為防止印尼盾匯率進一步下跌,該國央行已多次干預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從2月到7月,印尼央行動用了13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自5月以來,央行還四次加息,將基準利率上調125個基點。今年迄今,印尼盾兌美元累計跌幅約為10%。
印尼央行還規定,自9月3日起,除經央行批準的授權機構外,禁止任何企業或個人攜帶、托運或寄送價值10億印尼盾(約合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外幣現金出入境。違者將被重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5日也發布公告,提醒中國公民不要攜帶大量外幣現金出入印尼,以免權益受損。
與此同時,政府還推出了一些措施,試圖縮小經常賬戶赤字。印度尼西亞央行此前預測,該國經常賬戶赤字今年將從去年的1.7%升至GDP的2.5%左右。
周三,印尼政府宣布,將推遲尚未獲得融資承諾的幾座電站的建設,時間可能長達四年,以支撐本幣。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表示,此舉可節省80億至100億美元的生產資料進口費用。
為了減少進口,政府還強制要求使用中國生產的生物柴油,並將1100多種消費品的進口稅提高了4倍。前者將使印尼原油進口減少40萬桶/日。
分析人士認為,與20年前的金融危機相比,雅加達現在有更大的空間來維持印尼盾。國家外匯儲備更大,外債更低;然而,這些限制進口的措施無助於經濟復甦或吸引急需的外國直接投資。
他們指出,長期的對策應該是繼續促進市場自由化和保持政策穩定,這將有助於吸引外國投資。
更多的資本流入能源行業,這搜物甚至可能使印尼再次成為凈出口國。推遲電站投資會阻礙基礎設施的改善。如果基礎設施不升級,印尼可能很難讓自己成為外國投資者願意選擇的目的地。
根據最新的人民幣匯率
1印尼盾≈ 0.0005人民幣
1人民幣 ≈ 2,122.5773印尼盾
㈢ 新興市場下半年終有喘息機會 印尼印度後市看好
不知不覺中,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半。這半年間,全球市場從開局一片靚麗到如今處處「深綠」,只有美股「一枝獨秀」,走勢十分刺激。當此緊要關頭,我們做一番梳理,回望動盪源頭,展望下半年趨勢,或許能帶來一些希望和啟示。
僅僅半年時間,全球市場氛圍就從「屢創新高」變為「何處是底」,是哪些因素打亂了市場的腳步?這些因素會否在下半年繼續影響全球市場?
僅僅半年時間,全球市場氛圍就從「屢創新高」變為「何處是底」。回想一月份,全球股市紛紛走出了靚麗行情,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7.5%,為1987年以來最佳年度開局,上證綜指上漲7.6%,香港恆指更是上漲了11%,德國DAX和法國CAC30指數則分別上漲了3.3%和4.4%。
而放眼當下的市場,幾乎一片深綠,大家都想知道「何處是底」。美國股市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回報為1.9%,歐洲為-2.5%,日本為-4.6%,中國A股為-17.7%,香港恆指為-3.2%,新興市場為-7.7%。
「全球市場2017年的低波動性可以說是歷史少見,過去十年間,波動性最低的交易日75%來自2017年,但大家都在等待盛宴什麼時候出現轉變。2018年市場的確發生了風格的轉變,1月份仍在盛宴中,但在2、3月份開始調整,2018年上半年全球市場已經經歷了三波調整。」花旗銀行個人金融銀行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部主管吳晶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利率上行、貿易摩擦升級上半年美元資產「一枝獨秀」
那麼是哪些因素打亂了市場的腳步?
今年第一波調整發生在一月底二月初,當時美股行情突然「變臉」,連續多個交易日下跌,更進一步蔓延至外圍市場,背後的導火索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快速攀升——該收益率一月份攀升了30個基點,並於二月份突破2.9%。收益率攀升反映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調整,美國經濟數據保持扎實態勢,油價今年以來大幅上漲,推高了通脹預期,而市場發現此前對加息的預期不足。10年期美債收益率於4月24日突破3%,為2014年以來首次。
吳晶晶指出:「大家可以看到,油價是今年迄今唯一大漲的全球資產,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上漲了17.6%,再度引發市場對於全球通脹升溫的擔心,這是投資者擔心的點和為什麼整體市場有大波動的原因之一。」
除了油價,上半年另一個「贏家」是美元。自4月中以來,美元指數一路高歌猛進,由89.516的低谷節節攀升,並在5月21日突破了94關口,期間漲幅達5.4%。
進入6月後,美元指數多次上探95的關鍵水平。6月13日,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並預測2018年加息次數會增至4次,暗示加息步伐會加快。緊接著,歐洲央行同一周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決議,因表態偏鴿派,歐元走軟,從而進一步對美元形成支撐。
美元的快速走強,也開始對新興市場展現出驚人的「殺傷力」,原因是新興市場高度依賴外部融資,強美元將增加其融資成本和外債負擔,土耳其、阿根廷等「三高」(高赤字、外資債市參與度高、短期到期債務高)遭遇強美元「暴擊」,紛紛陷入貨幣匯率暴跌和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
隨著美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的分化不斷擴大,不論是美國和非美發達市場之間,還是美國和新興市場之間,利差水平都利好美元,形成了資金持續迴流美元資產的循環。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之下,全球資金流向近期發生了轉變。國際金融協會(IIF)6月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股債近期吸引了資金的大幅流入。自4月以來,美國股票基金吸引了400億美元的流入,債券基金吸引了80億美元,目前全球股債基金配置中美元資產達到58%,為2016年以來最高。
與此同時,資金從非美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加速流出。據IIF統計,今年5月-6月期間,歐洲股票基金的贖回達170億美元,債券基金遭遇了80億美元的贖回。自4月以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遭遇了100億美元的流出,為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最快的流出速度,同期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遭遇了90億美元的贖回。
下半年美元或暫結快速走高勢頭減輕非美貨幣壓力
那麼這些因素下半年會否繼續影響市場呢?
高盛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8年下半年投資者可能「日子也不太好過」,預計市場將繼續受到利率上行和貿易摩擦的困擾。
「利率水平上行和貿易摩擦升級引發了2018年的股市波動率上行,今年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已上漲44基點,我們預計年底將進一步上行至3.25%。」高盛美國首席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在報告中指出。
不過,也有觀點稱,下半年美元可能無法維持上半年走強的態勢,從而減輕非美貨幣所承受的壓力。
「下半年的波動性肯定還是很大,所以盡量要用多元化配置來規避這方面的風險。未來12-18個月內,還不是『現金為王』的時候,因為全球經濟依然處於增長之中,總體還是超配環球股票,一些增長較快的地區,包括新興市場和亞洲股票,還是我們的配置重點,接著就要以固定收益資產去做一些對沖。另外我們認為,美元可能會在下半年開始疲軟,這將給一些新興市場資產創造機會。」吳晶晶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美元的強勢年末會有所緩和,一來美國中期選舉到時已結束,二來隨著歐央行政策收緊的臨近,市場對歐元的看法年底可能出現改變。
在吳晶晶看來,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過後或者到相對後期,全球貿易摩擦存在和緩的可能性。另外,油價的漲勢也預計有限,那麼通脹上行仍處於可控范圍內。
「下半年美元可能無法維持快速走高的趨勢,只要歐洲政治風險有所緩和,美元可能會稍微疲弱。」 美盛環球資產管理西方資產管理投資組合分析師傅雲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興市場因此可能會迎來轉折,中期比較看好亞洲的印尼和印度的債券。「目前10年期印度國債的收益率有7%-8%,那麼還有5%左右的利差。」他說,吸引力不單單是這一點,我們認為其貨幣未來有反彈空間,那麼未來的總體回報還是較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