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7印度尼西亞客機墜毀事故背景資料
2006年5月10日,新舟60飛機成功通過審查,獲得了印尼頒發的適航證,這是中國國產運輸類飛機首次獲得海外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新舟60飛機進入了印尼及東南亞市場的新階段。同年6月7日,西飛與印尼鴿航簽署了歷史上我國民機出口的最大單筆合同,即15架新舟60飛機的購銷協議。
關於5月7日的印尼墜機事故,印尼救援機構初步推測,低能見度可能是導致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惡劣天氣可能是罪魁禍首。然而,當地官員強調,過早下定論事故原因尚不妥當。
西飛方面正在密切關注事故動態,並已派遣專門的工作組前往事故現場,以便更深入地調查事故原因。周濟生,一位ARJ21項目的前副總設計師,分析指出,盡管天氣條件惡劣可能是個客觀因素,但飛行員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不降落或轉移,如果確實在惡劣天氣下強行著陸導致事故,可能涉及塔台指揮失誤、飛行員判斷失誤或是飛機自身的機械故障等問題。
據波音等國際飛機製造商長期統計,空難的大部分原因,大約66%,源於機組操作不當或處理錯誤,而飛機本身的問題,如系統故障或結構損壞,佔大約12%。其他因素包括天氣條件、塔台指揮等,這些都可能影響飛行安全。
2011年5月7日,印尼鴿記航空公司一架中國製造的新舟60支線飛機,在執行從西巴布亞省索龍市飛往凱馬納縣航班准備降落時墜毀,飛機在距離跑道500米處墜入海中,機上21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