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尼的望加錫怎麼樣
望加錫(印尼語:Kota Makassar)為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首府,亦是蘇拉威西島上最大的城市。望加錫坐落於蘇拉威西島的西南部,濱臨望加錫海峽。在1971至1999年間,這個城市曾稱作烏戎潘當(印尼語:Ujung Pandang)。城市的面積為175.77平方公里,人口約125萬
16世紀初,望加錫是印度尼西亞東部最大的貿易中心,後來更變成東南亞各島嶼中最大的城市。其時的望加錫國王維持著自由貿易的政策,讓到來的商人都能夠進行貿易,並阻止荷蘭在此壟斷貿易的企圖。此外,基於宗教寬容的政策,這使得不同宗教背景的商人也可以自由貿易,逐漸地令望加錫成為整個東南亞的貿易中心,貿易遠至阿拉伯及歐洲等地。 隨著荷蘭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亞後,望加錫的重要性開始下跌。1667年,布吉人聯合荷蘭人佔領望加錫,直至1848年,才恢復其自由港的身份。
蘇門答臘的古名為suvara dvīpa(梵文:「金島」),中國文獻中也稱為「金洲」,馬來語稱為Pulaw Emas ,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時「金洲」之名名聲,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
蘇門答臘的古名為suvara dvīpa(梵文:「金島」),中國文獻中也稱為「金洲」,馬來語稱為Pulaw Emas ,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中葉時「金洲」之名名聲,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 世界第六大島,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島嶼,僅次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為世界最大群島——馬來群島所屬的大巽他群島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於爪哇島。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南北長1790千米,東西最寬處435千米。面積43.4萬平方千米,包括屬島約47.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4。中部有赤道穿過,西半部山地縱貫,有90餘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東半部為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約100千米以上。常年高溫多雨,各地溫差不大,降雨則有明顯差異。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區可達4500~6000毫米;山脈東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300~3100毫米,島的南北兩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熱帶雨林廣大,覆蓋率60%。有石油、煤、鐵、金、銅、鈣等礦藏。農產品以稻米、咖啡、橡膠、茶葉、油棕、煙草、椰子等為主。工業有煉油、采礦、機械、化工、食品加工等。重要城市有棉蘭、巴東、巨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