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鉛礦多少度可以出口

印尼鉛礦多少度可以出口

發布時間:2025-09-26 02:40:29

『壹』 世界各國資源分布格局是怎樣的

礦產品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類是兩種: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燃料礦物和非燃料礦物。世界礦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屬礦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佔的比重最大。這些礦物分布廣泛,價格低廉,大多是就地生產,就近消費,投入國際市場的比例極低,大約只有總產量的5%左右。金屬礦物和某些天然肥料礦物的地域分布則較相對集中,在世界市場上的貿易量頗大,足以引起國際貿易界的重視。

世界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礦物約有80多種,其中的鐵、銅、鋁土、鉛、鋅、鎳、磷酸鹽、錫和錳等9種,具有產值大,國際貿易量較多等特點,地位相當重要。

世界礦物開採的集中性明顯,70~75%集中在10餘個國家裡,特別是少數幾個工業發達國家。前蘇聯和美國是世界上采礦業規模最宏大的兩個國家,前者約佔世界礦業開采值的18%,後者約佔世界的15%。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佔世界的11%。澳大利亞和南非的采礦業,規模也很大。發展中國家,采礦業發達、規模較大的有中國、智利、尚比亞、扎伊爾、秘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最重要原料。它的開采、冶煉和貿易等,與鋼鐵工業的興衰緊密相連。

全球的鐵礦石資源是相當豐富的,本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鐵礦石資源總儲量8,000多億噸。目前,全世界鐵礦石的探明儲量約為3,500億噸。高度集中是鐵礦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點。鐵礦資源主要集聚於10多個國家裡。前蘇聯鐵礦石的探明儲量是1,140億噸,佔世界鐵礦探明儲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噸的唯一國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億噸,為美國鐵礦石探明儲量的6.5倍。除前蘇聯外,依次排列的順序是巴西、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波利維亞,以上7國的鐵礦石儲量計佔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的90%。另外,法國、瑞典、英國、委內瑞拉、南非、智利、德國和賴比瑞亞等也是世界鐵礦石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

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和采礦技術的不斷提高與完善,世界鐵礦石的產量幾乎是直線上升。本世紀50年代初期,年產量是3億多噸,到80年代,鐵礦石產量增至8億多噸,30年間,增長近3倍。目前,每年的鐵礦石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有前蘇聯、巴西、澳大利亞、美國、中國和加拿大等6個國家。此外,印度、法國、瑞典、南非、賴比瑞亞和委內瑞拉等國的鐵礦石產量也較多,大都在2,000~3,000萬噸。1981年,世界鐵礦石總產量是8.745億噸,其中,前蘇聯生產2.4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7.7%,位居世界第一。巴西鐵礦石產量增長最快,本世紀50年代初為300多萬噸,到80年代已超過1億噸大關,1981年的產量是1.066億噸,佔世界的12.2%,列世界的第二位。澳大利亞居第三位,1981年產量達0.938億噸,佔世界的10.7%。

近些年來,世界鋼鐵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也有較大調整,使鐵礦石的生產和貿易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目前,投放於國際市場的鐵礦石總量大約是3億噸,佔世界鐵礦石產量的35%左右,在國際貿易貨物結構中,是僅次於石油的第二位大宗貨物。目前,世界上鐵礦石的主要輸出國是澳大利亞,年輸出量達8,000萬噸左右,列世界第一位。巴西的年輸出量約為7,000萬噸,列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蘇聯、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委內瑞拉和秘魯等,也是世界鐵礦石的重要輸出國。鐵礦石的主要輸入國是西歐的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和荷蘭,以及東歐和中歐的波蘭,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鐵礦石輸入國之一。美國的鐵礦石資源豐富,年產量亦較多,但由於鋼鐵工業強大,鐵礦石的需求仍得不到滿足,每年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智利等國輸入可觀的鐵礦石以供使用。中國的鋼鐵工業發展迅速,1992年年產量已突破7,000萬噸,本國鐵礦石資源尚富,但品位不高,多貧礦,每年得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朝鮮等國進口相當數量的鐵礦石。鐵礦石運輸不僅數量較大,而且往往是重洋相隔,距離遙遠,故除前蘇聯往東、中歐諸國的採用陸上鐵路運輸外,大多是由大型船舶通過海運完成的。

錳是工業的重要原料,在鋼鐵工業中的地位作用尤為明顯。世界陸地上的錳礦資源(金屬含量)有30多億噸,探明儲量約達16.2億噸。錳礦的分布非常集中,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有南非、前蘇聯和澳大利亞。其中,南非是世界錳礦儲量最富的國家,約達7.17億噸,佔世界錳礦探明儲量的44.3%;前蘇聯排行第二,儲量約為6.35億噸,佔世界的39.3%;澳大利亞的儲量是1.45億噸,佔世界的8.9%,居世界第三位。這3個國家的合計儲量超過世界探明總儲量的90%。

錳礦資源高度集中的儲藏分布,導致了生產上的相對集中性。前蘇聯是世界錳礦的最大生產國,雄居各國之首。其次是南非和澳大利亞。錳出口量最多的是南非,澳大利亞排列其後,印度、巴西和加彭等國也是世界上錳的生產國和輸出國。日來、西歐和美國等是世界上錳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

海洋底部儲存有大量的錳結核,廣泛分布於海面以下4,000~5,000米的大洋底部,厚度可達1米。現已探明,錳結核的分布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20度,西經140~180度之間的洋底最為密集。全世界錳結核的估計儲量可達1.5~3萬億噸左右,且以每年大約1,000萬噸的速度增長著。

對於大洋底部錳結核的利用,目前,試制性生產已經獲得成功,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集團,業已組成聯合開發公司,正式進行開采和提煉。從海底錳結核中開發提煉錳金屬,需要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技術和驚人的資金,因此,目前這項事業完全被工業高度發達和資金雄厚的少數國家所控制和壟斷。

銅在工業領域里,用途廣泛,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和材料。世界銅礦資源比較豐富,陸地上的資源儲量(金屬含量)約為16億噸。其中,探明儲量大約為6.4億噸,比較集中地分布於美洲、非洲中部和亞洲北部。以國家論,高度集中在10餘個國家。探明儲量大於5,000萬噸的國家有智利、美國和尚比亞,其中,智利的儲量約為1.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23.4%,繫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擁有世界第一大銅礦—丘基卡馬塔礦(儲量達6,935萬噸)和世界第二大銅礦—埃爾特尼恩特礦(儲量約是6,776萬噸),被稱譽為「銅的王國」。美國的銅礦儲量是9,100萬噸,佔世界銅礦總儲量的14.2%,位居世界第二名。尚比亞銅礦儲量是5,400萬噸,佔全球銅礦總儲量的8.4%,排行世界第三。前蘇聯、加拿大、扎伊爾和秘魯等國的儲量均在2,000萬噸以上。墨西哥,波蘭、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南非和西班牙等國也有較多的銅礦儲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銅礦石的開采有較大發展,開采國家和地區增至40餘個,開采量亦不斷增加,1950年是227萬噸,1981年達到832萬噸,增長接近4倍。目前,銅礦石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6個,即美國、前蘇聯、智利、加拿大、尚比亞和扎伊爾。長期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銅礦石產量最多的國家,從1961年起,年產量持續穩定地超過100萬噸, 1981年達153.8萬噸,占當年世界銅礦石總產量的18.5%,前蘇聯緊跟其後,自1964年起就超過智利,1981年年產量達114萬噸,佔世界的13.7%。智利現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年產銅礦石108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3%。

近30年來,銅在工業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銅的生產發展很快,1950年,世界精銅產量僅315萬噸,1981年達到965萬噸,增長3倍以上。美國、前蘇聯和日本,年精銅產量都在100萬噸以上。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銅生產國,自60年代後期以來,精銅年產量一直保持在160~210萬噸之間,1981年是198.4萬噸,佔世界精銅產量的20.5%,居各國之首。但是,美國生產精銅所需的原料,除本國開採的銅礦石外,還得從智利、秘魯和南非等國家進口相當數量的銅礦石。前蘇聯屈居第二,1981年產精銅146萬噸,佔世界的15.1%。同年,日本生產精銅105萬噸,約佔世界的10.8%,列世界第三位,但所用的銅礦石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和扎伊爾等國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精銅生產國。

當今,世界上銅的進出口總量約為300萬噸,進口銅的國家很多,出口銅的國家很少;數量不大,但運銷范圍卻相當廣泛,這就是銅的國際貿易的基本特點。長期來,智利是世界上第一大銅的出口國,目前,年出口量約是80萬噸,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尚比亞銅的出口量僅次於智利,列世界第二位,主要輸往「歐洲共同體」、美國和日本,部分運銷到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加拿大是發達國家中銅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每年出口量約為20萬噸,主要輸往美國、西歐和日本。前蘇聯所產粗銅和精銅均自給有餘,約有10%的銅銷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澳大利亞也是發達國家中出口銅較多的國家之一,年出口量約為5萬噸,主要銷往日本和美國。此外,秘魯、扎伊爾等國也有部分銅出口外銷,主要對象是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國家與地區。

世界鋁土礦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約是400~500億噸,其中,探明儲量是350億噸左右。與銅礦石一樣,鋁土礦的蘊藏相當集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西非為主,約佔世界總儲量的40%余)、大洋洲(儲量約佔世界的21%)、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的東北部,儲量佔世界的22%左右)和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國家論,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鋁土礦儲量都為80億噸左右,各佔世界鋁土礦探明儲量的22.8%,兩國並列世界第一。巴西鋁土礦的探明儲量是40億噸,佔世界的11.4%,居世界的第二位。牙買加的鋁土礦探明儲量約為20億噸,佔世界的5.7%,列世界第三位。印度、巴西、馬里、喀麥隆、蘇利南和蓋亞那等也是世界鋁土礦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

鋁土礦是提煉鋁金屬的主要原料。現代社會里,鋁的需要量不斷增加,鋁土礦的產量也隨之不斷提高。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鋁土礦產量是700多萬噸,到80年代初,已增加到8,000多萬噸,30年左右時間即增長10倍多。目前,世界鋁土礦產量是8,700多萬噸。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有澳大利亞、幾內亞和牙買加。其中澳大利亞1981年鋁土礦產量達2,550萬噸,佔世界鋁土礦總產量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幾內亞是世界鋁土礦產量增長最快的國家,50年代中期只有50多萬噸,70年代後期迅速增至1,000多萬噸,1978年更超過了牙買加,1981年達到1,180萬噸,佔世界的13.4%,躍居世界的第二位。同年,牙買加產鋁土礦1,170萬噸,佔世界的13.3%,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鋁土礦產量較多的國家還有前蘇聯、巴西、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

鋁及其合金具有質輕、堅韌、導電、導熱性強、化學性質活潑等特點,適宜作飛機、汽車和火箭等的結構材料,日用器皿亦頗多用鋁製成,還可以作建築材料及冶煉某些高熔點金屬之用。各國對鋁的需求與日俱增,世界原鋁產量也不斷增多。1950年,全世界原鋁產量僅150萬噸左右,1980年增至1,600多萬噸,增長近11倍,成為產量僅低於鋼鐵的第二大金屬。當今,世界上原鋁產量在10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美國、前蘇聯、加拿大和日本。相當時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鋁生產國,1980年產鋁465萬噸,佔世界當年鋁產量的29%左右,在世界各國中雄居首位。同年,前蘇聯的鋁產量約是240萬噸,佔世界的15%左右,名列第二。日本年產鋁109萬噸,加拿大產鋁107萬噸,分別佔世界的6.8%和6.7%,分別列為世界的第三和第四位。

由於鋁土礦、原鋁產量和消費量在地域分布上的不一致性,導致了鋁礦資源、生產和貿易上的嚴重脫節,並使鋁的國際貿易范圍擴大,數量可觀。目前,美國、日本、前蘇聯和西歐大部分國家是鋁土礦石的主要進口國。其中,美國進口量最大,一國即佔世界總進口量的40%左右,主要從牙買加、巴西、蓋亞那、蘇利南等拉美國家進口鋁土礦石。日本鋁土礦的進口量也相當大,約達600萬噸,礦石大都從澳大利亞、幾內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輸入。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鋁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其煉鋁業的原料,大部分要從南美洲的蓋亞那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進口,經冶煉加工後再銷往國外。

目前,全世界鉛礦石資源的總儲量(金屬量)約為2.88億噸,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亞和前蘇聯3個地區。儲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有美國、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6個。其中美國最多,列世界第一位,儲藏量是7,400萬噸,佔世界鉛礦石資源總儲量的25.7%。居第二的澳大利亞,儲量約為3,400萬噸,佔世界的11.8%。前蘇聯的鉛礦石儲量為3,300萬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1.5%,位列世界第三。全球鉛礦石探明儲量約1.27萬噸,大於1,000萬噸的有美國、澳大利亞、前蘇聯和加拿大4個國家。美國鉛礦石探明儲量為2,700萬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21.3%,繫世界鉛礦石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的探明儲量為1,800萬噸,估計佔世界的14.2%,為世界第二位。前蘇聯鉛礦的探明儲量是1,600萬噸,約是世界的12.6%,排列世界第三。

當前,全世界約有40多個國家(地區)開采鉛礦石,自70年代以來,年產量基本穩定在340~360萬噸之間。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4國的鉛礦石的年產量均超過30萬噸,名列世界前茅。1980年,世界鉛礦石的總產量是359萬噸,其中,前蘇聯的年產量達59萬噸,佔世界鉛礦石總產量的16.4%,排列世界第一。美國年產量是5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6%,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亞列第三位,年產量為39萬噸,佔世界的10.8%。加拿大年產鉛礦石29萬噸,佔世界的8%,居世界第四位。此外,秘魯、墨西哥、摩洛哥和南斯拉夫等也是世界上鉛礦石產量較多的國家。

世界精鉛產量發展較快,50年代初,只有180萬噸,80年代初已增至530多萬噸,增長近3倍,生產國家也有30多個。現在,年產精鉛在20萬噸以上的有美國、前蘇聯、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5國。多年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精鉛生產國,1981年世界年產精鉛531萬噸,而美國產106.8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0%多,冠各國之首。同年,前蘇聯年產80萬噸,佔世界精鉛總產量的15%,居第二位。德國年產精鉛約40萬噸,約佔世界的7%,列世界第三位。年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和保加利亞等國家。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世界鉛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大都輸往日本和西歐市場。美國鉛的儲量和產量均較大,但國內需要量大,故仍需要進口部分鉛礦產品。前蘇聯鉛礦產品的生產量亦較大,除滿足本國需要外,尚有少量輸往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魯等國也是世界鉛礦產品的重要出口國。日本和西歐諸國則是世界鉛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市場。

世界鋅礦資源儲量(金屬量)約為3.25億噸。其中,探明儲量是1.62億噸,較集中地分布在北美、大洋洲和前蘇聯等3個地區與國家。探明儲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前蘇聯和南非。其中,加拿大儲量最豐,約為3,000萬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8.5%。澳大利亞居第二位,探明儲量1,600萬噸,佔世界的9.9%。美國鋅礦探明儲量約是1,50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9.3%,居世界第三位。前蘇聯和南非的儲量均為1,0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的6.2%,並列世界第四位。再次是巴西,鋅礦儲量約是900萬噸,佔世界的5.6%左右。

當前,全世界開采鋅礦的國家有40多個,鋅礦石(含鋅量)的產量,1980年達617萬噸,比1950年的211萬噸,增長近3倍。1980年,加拿大產鋅礦石10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7.2%,雄居世界第一位。同年,前蘇聯產鋅礦石102萬噸,佔世界的16.5%,排行世界第二。澳大利亞,1980年年產鋅礦石4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7.9%,列世界第三位。秘魯產鋅礦48萬噸,略遜於澳大利亞,佔世界的7.7%,各列世界第四位。

鋅金屬可用於電鍍、鑄造和冶金等多種工業部門,使用廣泛。世界精鋅產量,自70年代起,每年以10萬噸左右的速度遞增,80年代已超過600萬噸。1981年,世界精鋅產量是619.8萬噸,其中前蘇聯生產最多,為106萬噸,佔世界的17.1%。其次是日本,年產是67萬噸,佔世界的10.8%。第三位是加拿大,年產量是61.8萬噸,佔世界精鋅總產量的近10%。其他生產精鋅較多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秘魯和墨西哥等,它們年產量都在10萬噸以上。

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南非、巴西和秘魯等國家是鋅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是鋅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家。前蘇聯的鋅礦產品自給有餘,有少量輸往東歐國家。

世界錫礦資源(金屬量)總儲量約為3,700萬噸,探明儲量接近1,000萬噸。錫礦分布相當集中,且很有規律,主要產於環太平洋錫礦帶。以地區論,東南亞、中國、南美和前蘇聯是世界錫礦的主要儲藏地區,其中東南亞地區的儲量即佔世界儲量的50%以上。探明儲量在100萬噸以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和前蘇聯。印尼錫礦儲量約為155萬噸,佔世界錫礦探明儲量的15.7%,是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中國的儲量約為150萬噸,佔世界的15.2%,居世界第二位。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儲量均為120萬噸左右,是世界總儲量的12.2%,並列世界第三位。前蘇聯和玻利維亞的錫礦儲量亦大致相等,約100萬噸,各佔世界的10%,並列世界第四。

目前,全球有30多個國家生產錫精礦,1981年的產量是20餘萬噸。其中,馬來西亞產6萬多噸,佔世界精錫礦的近30%,獨占鰲頭。印度尼西亞年產量是3.5萬噸,佔世界的17%多,名列世界第二位。泰國年產錫精礦3萬余噸,佔世界的15%多,居第三位。玻利維亞年產量約為2.8萬噸,佔世界的近14%,排行世界第四。

錫具有多種用途,世界產錫國家和錫的產量都有所增加。1981年,世界錫產量達到23.8萬噸。其中,馬來西亞年產7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列各國之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年產量均是3.2萬噸左右,各佔世界總產量的13.4%,並列世界第二位。同年,玻利維亞產錫2萬噸,佔世界的8%多,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巴西和前蘇聯等也是重要產錫國家。

目前,錫的主要出口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玻利維亞和巴西,以及中國等;錫的主要進口國是日本、美國和西歐國家。前蘇聯產錫量也不少,但國內需要量較大,不能自給,尚得從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進口部分錫金屬。

全世界陸地上鎳礦資源儲量(金屬儲量)約達2,067億噸,其中探明儲量5,418萬噸。探明儲量大於500萬噸的,有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前蘇聯和加拿大等,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儲量達1,361萬噸,佔世界探明鎳礦總儲量的25%余,居世界之首。加拿大的儲量是789萬噸,佔世界的近15%,居第二位。前蘇聯列第三位,儲量為735萬噸,佔世界鎳探明儲量的13.5%。

世界鎳礦石產量增長頗快,1950年僅12.2萬噸,1980年增至76.3萬噸,增加5倍多。目前,開采鎳礦的國家和地區有20多個,1981年產量達70.3萬噸。其中,加拿大產量最多,達15.5萬噸,佔世界的22%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前蘇聯,年產量14.5萬噸,接近佔世界總產量的21%,新喀里多尼亞(法屬)產量是7.8萬噸,佔世界的11%多,居世界第三位;澳大利亞年產量7.5萬噸,佔世界10.7%,排列第四位。

當前,世界鎳年產量約是70萬噸,主要生產地較為集中。前蘇聯、日本和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等國鎳產量名列前茅。1981年世界鎳產量為70.1萬噸,其中前蘇聯產17萬噸,佔世界鎳產量的24%余,居世界首位;加拿大產量是10.9萬噸,佔世界的15.5%,名列第二;新喀里多尼亞(法屬)年產量約為7萬噸,佔世界的10%,名列第三位。鎳的主要出口國有加拿大、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古巴、菲律賓、多米尼加等。鎳的主要進口國是美國、日本和西歐等一些國家。

『貳』 各種寶石玉石的種類和價格

鑽石 鑽石,又稱金剛石,一百年前找到的全是砂礦,188s年開始在南非(阿扎尼亞)金伯利城附近發現含金剛石的一種原岩「角礫雲母橄欖岩」(故以後稱金伯利岩)和1979年在澳大利亞發現另一種產金剛石的原岩「金雲火山岩」。以火山脛、岩筒 (管)、岩牆(脈),成群穿插於地殼相對穩定的剛性地塊內,以不含欽鐵礦、鈣欽礦和含鐵橄欖石較少(G80o),含鎂橄欖石、鎂鋁榴石、鉻尖晶石和鉻透輝石較普遍為其特徵。

鑽石被廣泛應用於寶石和工業上切、拋、鑽等器具方面。其中寶石級的鑽石平均佔2000左右。

鑽石晶體多為八面休、菱形十二面休和極少數的四面體以及各種晶體的聚形,鑽石晶體的晶棱常向外弓曲,使晶體略顯渾圓粒狀,粒徑0.5^}-4毫米者居多,大於8毫米的僅佔1%左右。鑽石為自然界里最硬的物質,表面承壓為10(噸/毫米z)}熔點高達15000C,折光率2.42,不怕強酸強鹼腐蝕,耐磨性極強,具耀眼的金剛光澤,晚上會發光,晶面表張力大、親油不親水。

寶石級鑽石多以含黃色素最少為標志(需通過比色計判別),以無色透明的所謂「凈水鑽」質量最佳,但某些具特殊顏色的鑽石,如艷紅、艷紫、深藍、鮮綠、金黃、烏黑等色者,也常被視為珍 品。寶石級的粒重要求大於o.1克拉(20毫克)。

世界上產鑽石的國家有南非(阿扎尼亞)、澳大利亞、賴索托、波札那、坦尚尼亞、扎伊爾、安哥拉、委內瑞拉、美國、蘇聯、印度、巴西、印尼和中國等,國際鑽石市場主要有倫敦、紐約、東京、香港、安特維普、特拉維夫等,85%的鑽石經營權控制在英國迪比爾公司。寶石級鑽石價坎昂貴,平均每克拉數百~數千美元。

紫牙烏 紫牙烏是指達到寶石級的石榴子石。無色透明、紫、紅、黃、揭、綠等色者均有,常結晶為菱形十二面休、八面休及它們的聚形和塊體,硬度B.5-}7.5,比重3.6^-4.2,拆光率1.74^-1.890根據成份的不同可分為多種紫牙烏原石。

1.鐵鋁榴石:又稱貴榴石,以紅色的為多,硬度7.5,比重4.07,若含有纖維狀的輝石或閃石包體時,還可磨出四射星光來。產於泥質岩區域變質岩內或某些中酸性岩休同泥質圍岩的接觸帶上,以及花崗岩中,或者成為砂礦分布在原岩附近的溝谷及山坡上。個別也見產在角閃岩、榴輝岩及變粒岩內。

2.鎂鋁榴石:又稱紅榴石,硬度接近7.5,因含鉻而顯紅色,多產於金伯利岩、橄欖岩、橄玄岩及其砂礦中,粒徑一般較小,多小於3毫米,例如捷克的「波希米亞紅寶石」即為鎂鋁榴石,每二噸橄欖岩中產1 ^-2顆8^-10毫米的鎂鋁榴石。斯里蘭卡及我國新疆、北京郊區等均有產出,達到寶石級的不常見。

3.鈣鐵榴石:又稱翠榴石,以艷麗的翠綠色倍受人們的喜愛,硬度8.5,比重3.85,多結晶為菱形12面體或圓拉,粒重2-}3克拉者多,大於4克拉者已不多見,常產在矽卡岩帶上(或伴有蛇紋岩化)、安山岩蝕變帶上。如蘇聯的「烏拉爾祖母綠」,我國的「阿爾泰祖母綠」、義大利的「阿拉河綠寶石」、瑞士的「傑樂梅特綠寶石,實際上都是翠榴石。

4.鈣鋁榴石:多呈果綠色、橙黃色或無色透明者,南非(阿扎尼亞)產的一種翡翠樣的塊狀集合休(因局部含絡而呈綠色、含錳而呈粉紅色,含鋇而呈黃色)稱為「非洲玉」或「亞利桑那翡翠」就是一種水鈣鋁榴石聚合體。經琢磨沒有真正翡翠那樣的光澤和透度。鈣鋁榴石單晶多呈菱形十二面體和四角三八面體多以聚形塊體出現,主要產於矽卡岩和蛇紋岩與輝長岩熱液蝕變帶附近,產地如坦尚尼亞同肯亞交界的特薩沃及蘇聯、巴基斯坦、美國、加拿大和我國。

評價紫牙烏要從顏色好壞、透明程度、粒度大小,有無雜質和裂紋、具備不具備星光效應(需試磨後發現),顏色以鮮紅色者和翠綠色者為最佳。要求粒重大於1克拉,粒徑大於2,5毫米0一般需在3毫米以上。國際市場價格每克拉零點幾~十幾美元。個別好的如翠榴石可以另議。

祖母綠 祖母綠為一種含鉻的綠柱石變種,是最高級的綠寶石,除哥倫比亞產在炭質頁岩內的方解石脈中外,還有產在雲母雲英岩、蛇紋岩和石英網狀脈穿插的滑石片岩,有偉晶岩侵人的片岩、大理岩、黑雲母片岩內的輝長一閃長岩脈中,而單純偉晶岩內偶爾見到的祖母綠由於顏色和透明度均較差,往往沒什麼價值。

祖母綠的顏色深淺,取決於含氧化鉻的多少,一般含量為0.1 50.600,評價除依據顏色外,還要從晶體大小、透明度、光澤、凈度和有無缺陷等方面著眼,粒重要求大於0,2克拉,價格為每克拉數+~千餘美元。

紅寶石 紅寶石為晶體六稜柱狀、粒狀紅色透明~半透明剛玉,一般產於高溫富鋁缺硅並有鉻存在的地球化學條件下,形成於由酸性岩漿期後的高溫熱液同太古代白雲質碳酸鹽岩形成的矽卡岩化、白雲岩化大理岩接觸帶上,也產於橄欖玄武岩內等。色 紅,主要取決於所含0,1-4寫的氧化鉻成份。產在 矽卡岩帶上,橄欖玄武岩、區城變質大理岩、斜長雜岩或斜長—輝石雜岩及蛙石礦內、蛇紋岩化斜長輝橄岩與黑雲斜長片麻岩接觸帶上。

由於紅寶石硬度高(<9度),比重大((3.97}-4.05),原岩經風化剝蝕多形成砂礦,殘積在山坡坡積層內或溝谷中。紅寶石粒重要求大於1克拉.優質者可允許小於0.6克拉,顏色以鴿血紅色者最佳。經琢磨多具六射星光故稱「紅星石」、「星光紅寶石」等,以緬甸產的最著名,其次為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印度、坦尚尼亞和美國等,近幾年我國也有發現,但數量和質量還達不到要求。由於紅寶石的質量相差很大,其價格也相差懸殊,每克拉數十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

藍寶石 藍寶石,指除去稱為紅寶石以外的其他顏色的透明~半透明剛玉,六稜柱狀或粒狀,分為黃、綠、紫、褐、無色透明(白寶石)等多種,其中以純正艷藍色者和粉紅色者最為珍貴。 藍寶石生於高溫富鋁缺硅並有鐵、欽存在的地球化學條件下,形成於正長岩體與白雲質碳酸鹽岩接觸的矽卡岩帶上、鹼性玄武岩內,侵人於白雲質灰岩的花崗偉晶岩中,基性煌斑岩內等。不少藍寶石經磨也具六射星光,稱為「藍星石」或「星光藍寶石」、「星彩藍寶石」等。

當前產藍寶石最著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和泰國,由於藍寶石產量比紅寶石多,顆粒也大,故沒有紅寶石珍貴,粒重要求大於1克拉,國際價格每克拉幾美元到幾十美元。 黃寶石 黃寶石又稱托帕石,即黃玉,黃晶,晶體呈稜柱狀,柱面上具縱紋,玻璃光澤,透明,分黃、藍、綠、粉紅等色和無色透明者,硬度8,比重3.5^}-3.57,多產於花崗偉晶岩孔洞內和雲英岩中,鎢礦石英脈中及其砂礦中。以酒黃色和粉紅色、天藍色、橙紅色者為佳。黃寶石粒重要求大於0.7克拉,無裂紋和瑕疵。當前世界上產黃寶石以蘇聯和巴西的最好,我國產的雖晶體較好,但多為無色者。國際上帶顏色的黃寶石一克拉數美元~數十美元。 海藍寶石 海藍寶石為一種海藍色透明綠柱石,多產在花崗偉晶岩內,少量見於結晶片岩、變質灰岩和某些熱液礦脈內,一般晶體越大,透明度越高(具貓眼效應者例外)顏色越藍、裂紋和雜質越少越好。如果透明的海藍寶石內包含結晶完整的礦物包體,如石榴子石等,會更有觀嘗價值,如果內部含有一種雪花閃光點的液相包體者也很珍貴。一般海藍寶石原石大小粒徑要求大於7毫米,粒重要求10克拉以上。國際市場海藍寶石的價格每克拉幾美元~幾十美元。

碧璽 碧璽即透明,有顏色具備寶石級的電氣石,是三稜柱狀晶體,具縱紋,玻璃光澤,硬度7-}-7.5,比重3. 02-}-3.28,個別的還可磨出貓眼效應。各種顏色的都有,有的一個晶體上就分幾圈或幾段不同的顏色。電氣石多產於花崗偉晶岩內,少數產於片麻岩中基性斜長岩脈、斜長輝石雜岩和蛇紋岩中。

評價碧璽要從透明度、顏色、晶體大小,有無裂紋和純度上著眼,最小粒重要求大於o.e克拉,一 般原石粒徑z毫米以上,國際市場價格每克拉幾美元到幾百美元。

金綠寶石 金綠寶石又稱亞歷山大石,透明~半透明,密黃、褐黃色,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8.5}-8.9,比重3.5}-3.8,產於雲母片岩,片麻岩及花崗偉晶岩中,粒徑要求大於2毫米,金綠寶石包括貓眼石和變石。

1.貓眼石:又稱錫蘭貓眼、東方貓眼,以黃色者多見,金綠色者最名貴,黑色者也較好,以玻璃樣者最次。將金綠寶石按一定方位磨出一道活光,很象貓的眼睛,在強光下更顯著。其他一些寶石中雖也可能會磨出貓眼效應,但不管從強度、轉動的靈活性、色澤和形狀等都難以同它比美。產貓眼石的國家主要為斯里蘭卡,次為蘇聯、巴西和緬甸等,國際市場價格每克拉數百~數萬美元。

2.變石:這種金綠寶石中由於含微量氧化鉻而引起日光和燈光下綠、紅、紫、藍、黃等各種變色現象(如陽光下呈翠綠色,燈光下卻變呈紫紅色),雖無貓眼閃光,卻有另一種雅趣。變石由於稀少難得,0.3^0.4克拉的顆粒已屬中級品,而大於5克拉的晶體價格就更昂貴,國際市場價格每克拉數千美元。

橄橄一石 橄欖石呈短柱狀或粒狀晶終,黃綠、綠、褐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硬度6.5^-7,比重3.34,性脆,個別的可磨出貓眼或星光效應。橄欖石為地慢岩的主要造岩礦物,多產在玄武岩內,鎂質碳酸鹽變質岩內也有,主要產地有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緬甸、巴西、挪威、中國等。

從元素組份上看橄欖石又分為鎂橄欖石和鐵橄欖石。鎂橄欖石一般呈黃綠色;鐵橄欖石一般呈褐黃色,當鐵含量小於12-}-15寫時呈橄欖綠色,當鐵含量大於12-}-15%時呈揭黃色。 評價橄欖石的質量要從顏色綠度、透明度、凈度、晶體大小、完整性等方面著眼,粒徑要求大於5毫米,國際市場上價格每克拉數美元~十幾美元。

水晶 水晶為主要的造岩礦物石英的透明柱狀或塊狀結晶體,硬度7,比重2,6左右,油脂或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寶石級水晶又稱工藝水晶,包括:

1.磨眼鏡用水晶:

(1)無色透明水晶,要求直徑大於50毫米,厚大於5毫米者,必須無缺陷,(缺陷指雙晶、裂隙、綿柳、瘤結、包體等),磨成的一付眼鏡片國內售價200元左右;

(2)均勻顏色水晶如墨晶、茶晶等,其他條件如無色透明水晶,磨成的眼鏡片每付國內售價500元左右。

2.磨飾件和擺件用水晶:

(1)紫晶:色紫而均勻者為佳,當然也要求有一定的塊度,國外進口價每公斤數十美元, (2)紅晶:即芙蓉石,一般產於偉晶岩內,色如芙蓉花色,色要正、塊要大、無裂紋和雜質,進口價每公斤數美元~十數美元,

(3)黃水晶:常同紫晶伴生,越透明越黃越均勻越好,國際市場上每克拉1美元左右。

(4)發晶:凡透明的水晶中含有針狀、頭發絲狀的包體礦物者即稱發晶,國際上稱維納斯發石或愛神箭,其中的包體礦物共分40餘種,最常見的有金紅石、陽起石、蘭線石、電氣石等,發晶主要產於澳大利亞、中國、蒙古、巴西和斯里蘭卡等。其價格要根據水晶本身的透明度,含包體礦物的顏色,排列組合以及水晶的塊度等來定,一般認為相當於好紫晶的價格或稍貴(不包括琢磨成的工藝品售價),

(5)晶簇:供欣嘗用,要美觀、奇特、自然石塊度適中並伴有其他晶體礦物者更有價值, 3.磨印章用水晶,要求透明、純凈,有點頤色也可,只要有一定塊度、無裂紋、綿柳等,每磨成一個印章料,國內市場售價幾十元人民幣,而水晶料比較便宜。

歐泊 歐泊是透明~半透明的變彩塊狀蛋白石,一般被認為是非晶質的,含s}-3o寫的水而引起變彩。在水的存在下,使光線發生衍射,分解成五顏六色的變彩現象。歐泊因最初發現於澳大利亞閃電嶺,故又稱閃山石。硬度5-}-6. 5,比重工.9^-2.3,遇熱或曝曬可以退色。國際市場上95%的歐泊產在澳大利亞。由於市場上的歐泊製品太多,售價並不太高,一般每個戒面僅幾十美元,但也有特別美麗的售價特別高。

瓏泊, 是一種中新生代樹脂化石,長期被地層掩埋失去揮發後固結而成,形狀多成淚滴狀,不規則小塊。非晶質,性脆,質輕,貝殼狀斷口,透明度如松香,硬度2,5^-3,比重工.05~工.09,尤其是含有小昆蟲(如螞蟻、蚊、蜂、蠅等)的更為珍貴,按其顏色一般分為金拍和血拍等數種,金拍即黃色的,血拍即褐紅色的。瓏粕的產地很多,如我國的撫順煤礦、河南西峽等,國外波羅的海岸邊的波蘭東普魯士、丹麥、挪威;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島;羅馬尼亞,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多米尼加等,其價格隨質量而異,優質帶有昆蟲化石的黃豆大小的每粒數十美元~數百美元。

翡翠 翡翠又稱硬玉,為一種鈉鋁輝石,在高壓低溫條件下變質形成的藍閃石岩的造岩礦物,在蛇紋岩化超基性岩中形成單礦物岩。硬度6.5^-7,從成因上可分為熱液交代型和砂礦型兩類。即所謂的原岩 (山料)和河床內的河卵石(仔料),翡是指其紅色部份,翠是指其綠色部分,翡翠即既有紅又有綠,其顏色猶如一種吃魚的翠鳥美觀,強調高綠色的最珍貴。主要產地為緬甸北部密支那地區。評價翡翠的真假和好壞需要有實踐經驗,在真假認定以後,就要從綠的程度,聚與散透明程度和有無柳裂、斑疵等多方面衡量。其價格每件同每件不同,原料每公斤數百~數萬元人民幣,戒面每個十幾元~幾千元。

和田玉 和田玉即軟玉,屬於陽起石、透閃石微晶集合體,硬度5.5-}-6,片狀斷口,蠟狀光澤,半透明,韌性大,因產於和田地區故名,分為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等多種,其中白玉中的羊脂白玉最為珍貴,故宮珍寶館里陳列的一對乾隆年間的鶴鶉就是羊脂白玉磨製的。大禺治水石雕是用的青白玉。 產軟玉的地方很多,除我國新驪外,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蘇聯也都有,但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這么好的軟玉還不多見。好的和田玉料每公斤幾十~幾百元人民幣。

岫玉 屬於硬蛇紋石岩,產於遼寧屹岩縣而得名。硬度4^-B,黃綠、淡綠色,蠟狀光澤,半透明,質純色正,無鐵棕色斑塊、無裂紋、塊度大、不顯粉紅色頭者為上品,新疆的昆侖玉,廣東的信寶玉(又稱南方玉),吉林的長白玉、北京的京黃玉等也屬於蛇紋石岩類,由於這種玉分布廣,好雕磨,故全國80%的玉器廠家均用此玉料。市場上到處可見雕磨成的玉件,原料價格每公斤幾元~十幾元人民幣。

獨玉 又稱南陽玉,產河南省南陽獨山而得名,實屬一種黝簾石化斜長岩,硬度6}-6.5,緻密,隱晶質,分天藍色、紫色、綠色、黃灰、紅、黑等色,半透明,優質者很象翡翠。原料價格每公斤幾元~幾十元。

密玉 又稱河南玉,因產在河南密縣而得名,屬一種震旦系中統的石英岩,化學式Si0,硬度7,半透明,淡綠色、淡蘭色、褐紅色的均有,內含鐵雲母碎片,閃閃發亮,同印度產的東陵石相象,只不過東陵石是石英岩內含鉻雲母碎片。山東城的「琅牙玉」、陝西錐南的「錐翠」、貴州睛隆的「貴翠」、內蒙的「佘太翠」都屬於這一類。國內原料價每公斤數元~十幾元。

粉翠 粉翠即薔薇輝石岩,又名桃花石,分別見產於花崗岩侵人含錳灰岩的接觸帶上、千枚岩一微晶片岩夾扁豆狀石英岩中及黑雲斜長花崗岩侵人雲母石英片岩夾大理岩的接觸帶上,或與矽卡岩鉛鋅礦共生。微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澤,硬度5.8,比重3.6左右,由密集的小粒薔薇輝石組成,其中常有白花(硅質),由於含錳質較多,遇熱或長期在空氣中氧化易變黑,屬於中檔玉石,世界上不少國家 出產,如澳大利亞的南威爾士以及日本,我國北京、 青海、內蒙、吉林。其中國內原料價格每公斤幾元、 十幾元。

松石 松石,又稱綠松石,屬於一種含銅、鋁的含水 磷酸鹽礦物,多為淋濾成礦,賦存於岩層褶皺帶層 間擠壓性小構造或張性裂隙中,圍岩多數為含磷銅 的砂、頁岩或酸鹼性火山熔岩以及含磷灰石的花崗 岩等,常以姜狀、緻密膠狀疙瘩或腎狀產出。硬度 5-}-8,比重2.8^-2.85,因古代西南亞產的松石常 集運到土耳其售給歐洲商人,故又稱土耳其石(玉)。

評價其質童好壞要從顏色(天藍色的最佳)、塊度、 堅硬程度和含錳鐵質細脈及斑塊的多少等方面著 眼。松石的產地有埃及、伊朗、蘇聯、美國及我國 湖北西北部,河南西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新疆等,目前國內原石價每公斤數百元人民幣。

青金石 屬方納石族礦物,單晶呈菱形十二面體或立方 體,極不易見,多為塊體出現,呈紫藍色,濃藍色,硬度5-.-8,微透明,性脆,玻璃光澤,一般分 為三級,第一級的稱青金,純藍色,不含黃鐵礦粒和硅質斑點,第二級的稱金可朗,帶少量黃鐵礦星點和硅質白斑,第三級的稱催生,含大量黃鐵礦星點和白色硅質斑塊或細脈。青金石產於地台老結晶基底岩層中的接觸交代矽卡岩礦床中,尤其是多在鎂質矽卡岩內,呈透鏡狀,脈狀賦存在白雲質大理岩和花斑狀大理岩中。主要產地在阿富汗。另外,蘇聯、智利、加拿大、美國、緬甸也產。近年來我國新疆也發現了線索。 國際市場價格數十~數百(美元/公斤)。特別優質者每公斤可達千餘美元。

天河石 屬長石中的藍色或綠色鉀微斜長石,硬度6,常呈格子雙晶,常產於花崗偉晶岩中,我國福建、甘肅、雲南、新疆等均產,國內原料售價每公斤數元~數十元。

瑪翔 瑪瑙屬於Si0 Z膠體物,硬度7,有韌性,常分為醬紫、藍、紅、纏絲、帶狀、合子、苔紋、水膽瑪瑙等多種,最好的為水膽瑪瑙和纏絲瑪瑙。瑪瑙多生於中新生代玄武岩熔洞里。產瑪瑙的地方很多,國外有巴西、烏拉圭、印度等,國內有黑龍江、河北、內蒙、新理、遼寧、湖北、江蘇、安徽 等。價格視質量而定,以塊徑大於3厘米的一般料為 例,每公斤約數元~十數元人民幣。好的水膽瑪瑙 和纏絲瑪瑙另議。

木變石 為硅化石棉,黃、金黃、棕黃、褐色的稱虎睛 石,藍、藍綠、灰藍色的稱鷹睛石。經琢磨顯示出 絲絹束狀閃光效應。硬度7,比重2. B-}-3.3。其質 量好壞取決於結構是否緊密和石料的厚薄。凡是有 所謂的「棕眼」孔洞和絲狀細痕者質量就差,因為 這些直接會影響拋光度。石料厚度一般要求大於3 厘米。木變石的產地有非洲和巴西,我國的河南、 陝西等地

煤精石 為一種特殊的腐泥質煤,烏黑,質輕,韌性 大,緻密,不染手,硬度4,其主要成份為有機碳 氫氧氮化合物和無機粘土等,屬於湖盆深水沉積而成,由水生藻類、浮游生物及少量高等植物遺體形 成,一般以煤的夾層出現,如撫順和鄂爾多斯煤田就產有。 紫皿玉 即董青石角岩,產在花崗岩侵人泥質岩而形成的角岩帶上,如湖北大冶地區及安徽繁昌一帶均有發現,一般黑色的居多,工藝上分為黑、條絲、雪花、亂雲飛、雲石等多種。硬度7,國家出口售價每立方米800^-1200美元。

珍珠 珍珠呈球粒狀,屬微晶質及類角質的文石集合物,由於光的照射而產生干涉暈,呈珍珠光澤。半透明,硬度3.5^-4.5,比重2.68^-2.75,常為乳白~白色的,因水質的不同所產珍珠間有粉紅、藍、紫、古銅、黑、綠等色的,生成於淡水湖、河或海水中的某種貝殼內。世界優質的淡水珍珠多產在中國南方和法國、愛爾蘭、美國等,優質的天然海水珍珠多產在波斯灣,尤以巴林島附近的最出名,人工鹹水珍珠主要來自日本、菲律賓、中國廣西沿海等地。國產的湖河珍珠售價每公斤數千『數萬元人民幣。

紅姍瑚 為一種海生底棲腔腸動物的骨骼,成樹枝狀,由微晶方解石組成,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硬度3 . 5^-4,比重2.6^-2,7,質細膩柔和,姿態優雅,顏色美觀,易雕琢,屬高檔玉制的一種。

世界上產紅珊瑚的地方主要有阿爾及利亞淺海,摩洛哥和西西里附近海城,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島、日本的小笠原諸島、土佐海和我國台灣、彭湖列島海域及海南省海域等。

天然寶玉石的種類很多,今天只介紹到這些,或許可供您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希望熱愛寶玉石的同行們今後有更多的發現和收獲。

閱讀全文

與印尼鉛礦多少度可以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向中國捐贈了多少口罩 瀏覽:776
肺炎印度怎麼控制的 瀏覽:44
不能罵中國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133
伊朗為什麼打男籃 瀏覽:422
義大利信貸危機怎麼樣了 瀏覽:542
印度人頭發怎麼扎 瀏覽:429
美國為什麼打死伊朗將軍 瀏覽:1003
旅遊到英國要多少錢 瀏覽:63
印度國內怎麼看待奧運會得獎牌 瀏覽:28
越南和哪些大國打過仗 瀏覽:755
凱撒大帝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687
印度為什麼要祭品 瀏覽:319
哪個國家在支持印度 瀏覽:190
中國哪裡產的大豆貴 瀏覽:601
印尼鉛礦多少度可以出口 瀏覽:726
現在去印度船員多少錢 瀏覽:362
土耳其義大利的足球哪個厲害 瀏覽:96
美國跟伊朗為什麼打架 瀏覽:106
日軍救了多少英國人 瀏覽:185
義大利農業什麼業為主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