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語的語系
在語言學分類中,印尼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印尼語源自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馬來語,是該語言的一個地區性變種,同標准馬來語有超過80%的同源性。1972年以前印尼文和馬來文的拼寫大不相同,這是由於1972年以前印尼文拼寫系統由荷蘭人發明的,而馬來文拼寫系統則是由英國人開發的。為了能使到印尼語與馬來語書面文字達到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到現在的印尼語跟馬來語拼寫非常接近。馬來語和印尼語都使用拉丁字母,屬於單位元組文字。同西歐語言相比較,印尼語的語法非常簡單。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
⑵ 印度尼西亞說什麼語言
1. 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這種語言以廖內方言為基礎,屬於馬來語族。
2. 全球大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母語,另外約1.4億人將其作為第二語言,能夠熟練閱讀和使用。
3. 在印度尼西亞全國范圍內,印度尼西亞語得到廣泛使用。此外,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等地也有人數眾多的印尼語使用者。
4. 為了與馬來語書面文字保持一致,印度尼西亞政府在1972年推出了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方案,使得印尼語和馬來語的拼寫系統非常接近。
5.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語言稱為巴哈薩,在印尼語中即為「語言」之意。
6. 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存在超過300種方言。一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而在商業、旅遊和教育領域,英語也得到廣泛通用。
7. 總的來說,「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基於政治因素而非語言學上的考量。這兩種語言的使用者基本上可以互相溝通,盡管在詞彙上可能存在一些差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之間也無法完全互相理解。
⑶ 印尼是什麼語言
印尼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國內所有地區都通用印尼語,同時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也有許多人使用印尼語。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3)為什麼印尼人說荷蘭語擴展閱讀
為了能與馬來語書面文字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現在印尼語跟馬來語的拼寫非常接近。
在語言學分類中,印尼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印尼語源自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馬來語,是該語言的一個地區性變種,同標准馬來語有超過80%的同源性。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