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連續3天日增新冠確診病例超2萬例
印尼連續3天日增新冠確診病例超2萬例
據印度尼西亞國家抗災署6月28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印尼較前一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0694例,這是該國連續第3天新增確診病例超過2萬例。以下是對當前印尼新冠疫情形勢的詳細分析:
疫情數據概覽:
截至28日12時,印尼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達2135998例,累計死亡病例為57561例,累計治癒病例為1859961例。
首都雅加達是印尼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最多的行政區,累計確診528409例,累計死亡8249例。
東爪哇省則是該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行政區,累計確診170765例,累計死亡12419例。
疫苗接種情況:
迄今印尼共有2742萬人至少接種了1劑新冠疫苗,其中1318.2萬人完成了兩劑接種。
印尼總統佐科希望通過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以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佐科已表示,印尼已實現日接種100萬劑新冠疫苗的目標,並爭取在8月實現日接種新冠疫苗200萬劑的目標。
為加快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印尼政府已取消須在身份證簽發地接種疫苗的規定,允許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的印尼公民持身份證在全國任何一個疫苗接種點登記接種。
疫情防控措施: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印尼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疫情防控。
除了大規模推進疫苗接種外,印尼還加強了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要求民眾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同時,印尼政府也加強了對外來人員的檢測和隔離措施,以防止疫情從外部輸入。
疫情趨勢與應對挑戰:
當前印尼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連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2萬例,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印尼政府需要繼續加強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以盡快建立起群體免疫屏障。
此外,印尼政府還需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醫療救治能力,確保在疫情高峰期間能夠為廣大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
同時,民眾也應積極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自覺遵守防疫規定,共同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綜上所述,印尼當前的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需要政府、社會和民眾共同努力,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來加強疫情防控。通過大規模推進疫苗接種、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醫療救治能力等措施,相信印尼一定能夠逐步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B. 印尼哪個省疫情最嚴重
1月30日,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422例,是自去年10月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萬例;新增治癒病例3241例;新增死亡病例18例。
上周,印尼全國報告新增病例數量最多的3個省分別為,雅加達新、西爪哇省,和萬丹省。在全國范圍內,上周,該三個省份佔全國新增確診病例的90.4%
C. 2022印尼雅加達的疫情嚴重嗎
2022年1月上旬,印尼每日新冠陽性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區的新冠控制指數得分也隨之下降。
2022 年初,印度尼西亞 新冠 陽性病例的每日增加再次出現上升趨勢。根據新冠處理工作組的記錄,從 1 月 2 日到 6 日,新冠陽性病例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自 11 月中旬以來,隨著 Covid-19 陽性病例數的增加,陽性病例數也創下新高。2022 年 1 月第一周新增陽性病例達到 500 例。每天增加超過 500 例是在 2021 年 11 月 17 日(522 例)。此後至 2021 年 12 月末,每日新增病例數呈下降趨勢並趨於傾斜。
如果按地區看,2022 年第一周陽性病例的增加也發生在雅加達。整個2021 年 12 月,雅加達每日 Covid-19 陽性病例的增加量一直低於 100 例。然而,在 1 月初,雅加達連續三天病例數超過100例。事實上,2022 年 1 月 6 日,雅加達的每日標本陽性率達到 4.2%。在測試的 14,258 個樣本中,其中 592 個對 Covid-19 呈陽性。這是自 2021 年 9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檢測人數的陽性水平上。從 2021 年 11 月到 2021 年 12 月,雅加達受測人數陽性率一直低於 1%。但是,從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6 日,該比率已高於 1%。
事實上,在 2022 年 1 月 6 日,檢測人數的陽性率為 2.3%。在接受檢測的 16,660 人中,其中 176 人的 Covid-19 檢測呈陽性。這是自 2021 年 9 月 7 日以來,根據在 DKI 雅加達接受檢測的人數,陽性率首次達到 2% 以上。
D. 印尼有什麼傳染病
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媒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在特定的季節和地區流行。每年的5月至11月是登革熱的傳播流行季,其中7月至9月是發病的高峰期。這種疾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為普遍,尤其是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和美洲。
印尼作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該國成為登革熱疫情的高發區。根據參考資料[3],印尼的登革熱確診病例約為去年同期的3倍,顯示了疫情形勢的嚴重性。
登革熱的傳播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尤其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病毒在伊蚊體內增殖約8至10天後,才具有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的能力。人們如果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通常在感染後1至14天(多數為5至9天)出現症狀。
為了預防登革熱,在流行季節特別是在蚊蟲活躍的夏秋季節,人們應採取措施,如穿著長袖衣物和使用驅蚊劑。此外,對於曾到登革熱疫區旅行的人,如果回國後2周內出現發熱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以避免病情延誤。
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登革熱,治療主要以控制症狀為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登革熱患者預後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會發展為嚴重疾病,因此對登革熱的防控不容忽視。
E. 印尼狂犬病50人死!前往旅客提高警覺
小心境外移入!印尼Maluku省西南區爆發狂犬病疫情,近幾周來已至少50人死亡,數百人感染。因當地狂犬病疫苗短缺,死亡數可能增加。推測當地居民嗜吃狗肉,病毒可能藉由其他地方引進之犬只帶入。疾管局10日特別呼籲欲前往當地旅遊旅客提高警覺。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以鄰近之中國大陸為例,去年共報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為其法定傳染病死亡數之第3位。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副局長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其中亞洲佔31,000例死亡,非洲約24,000例死亡,30%~50%是兒童。亞洲部分以印度病例最多,而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則常有病例發生;以鄰近之中國大陸為例,去年共報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為其法定傳染病死亡數之第3位。
周志浩副局長強調,旅遊期間應避免接觸溫血動物,如不慎遭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鍾,再以優碘或酒精進行消毒。(攝影/張世傑)
狂犬病屬於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病毒經染病動物抓、咬而進入人體,潛伏期約3~8周,偶而短於9天或長於7年以上,致死率近100%。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痹、吞咽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隨後並有精神錯亂及抽搐,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痹導致死亡。
周志浩副局長強調,台灣雖非狂犬病疫區,但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計畫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區前1個月,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咨詢,與醫師討論後考慮自費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預防接種,需注射3劑疫苗後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
目前台灣為狂犬病非疫區,旅遊期間應避免接觸溫血動物,如不慎遭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鍾,再以優碘或酒精進行消毒,並送醫院施予預防破傷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等防護措施。民眾於返國入境時,請主動向機場港埠發燒篩檢站通報。
國際最新疫情與旅遊傳染病資訊,可至疾病管制局網站(cdc.gov)的「國際旅遊資訊」專區取得,或撥打國內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F. 印尼抗疫形勢嚴峻:巴厘島推遲向外國遊客開放
印尼抗疫形勢嚴峻,巴厘島已推遲向外國遊客開放。
一、印尼疫情現狀嚴峻
印尼衛生部通報的數據顯示,該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均創下最高紀錄,顯示出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首都雅加達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其單日新增病例數也在不斷刷新紀錄,進一步加劇了印尼的抗疫壓力。
二、巴厘島推遲向外國遊客開放
鑒於巴厘島的新冠疫情仍處於不穩定狀態,且有很多人沒有遵守疫情防控衛生規范,印尼旅遊部門和巴厘省政府決定推遲巴厘島向外國遊客重新開放的時間。這一決定旨在減少疫情傳播風險,保護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健康安全。
三、巴厘島「重啟」計劃調整
原本,巴厘省政府已經制定了分三階段逐步「重啟」的計劃,包括開放本地商業活動、國內旅遊以及國際旅遊等。然而,由於疫情形勢的變化,該計劃中的國際旅遊開放階段被推遲。目前,前兩階段的「重啟」計劃已經實施,但後續的國際旅遊開放仍需視疫情發展而定。
綜上所述,印尼的抗疫形勢依然嚴峻,巴厘島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也不得不推遲向外國遊客開放的時間。這一決定體現了印尼政府對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視和對民眾健康安全的負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