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這個國家有什麼特產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不過,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由於印尼人絕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所以絕大部分居民不吃豬肉,而是吃牛羊肉和魚蝦之類。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製作方式講究,先把鮮嫩的牛羊肉切成小塊,然後浸泡在香料等的調料里,再用細竹條串起來,用碳火烤,邊烤邊用調料汁在串肉上撒滴,使串肉散發出陣陣的香味,烤熟後蘸辣椒花生醬一起吃,味道鮮美可口。「登登」是牛肉乾,製作方式也很考究,先把鮮嫩的牛肉切成薄片,再塗上伴有香料的醬油、略放些糖,然後曬干。吃的時候,用油炸,味道也很美。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什錦菜的做法是:先將喜歡吃的蔬菜洗凈,切好後用各種佐料拌在一起,佐料以花生醬為主,這是印尼的大眾菜。什錦黃飯的做法是:把姜黃洗凈,然後在礤床上搓成末,對水榨出濃汁,加上椰汁、香茅草和小桔葉。將大米洗凈,然後放入上述汁葉煮熟,出鍋後即成黃米飯。吃時,飯上蓋以肉絲、雞蛋絲、炸黃豆和炸紅蔥等。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喜歡手抓飯的人,覺得這樣吃很開胃。
由於印尼盛產咖啡,各種熱帶水果,尤其是香蕉品種多達幾十種。根據香蕉的品種,吃法也不同。有生吃的、有煮吃的、有用油炸的、有用碳火烤的。用油炸的,一般是先將香蕉去皮、切成兩半,用稀面裹上,再用油炸。用火烤的,一般是先把帶皮的香蕉壓偏,然後在碳火上烤熟、吃的時蘸糖醬一起吃。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2680.htm?from_id=11192216&type=syn&fromtitle=%E5%8D%B0%E5%B0%BC&fr=aladdin#11_2
㈡ 印尼人主食吃什麼食物
印尼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飯。
印尼人以大米為主食,他們喜愛吃大米飯,也會用米飯配以各種佐料做成不同的飯食。比如,印尼的「黃米飯」(印尼語:Nasi Kuning)是當地一道很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米飯被做成錐形的,略焦黃,呈金黃色,米硬且耐嚼,別具風味。吃時,米飯被包入一個香蕉葉片中,夾著辣椒、雞蛋、烤乳豬、黃瓜片、江米條和很多印尼小菜,是當地人的正餐。
此外,除了大米飯,印尼人也會吃一些其他的主食,如面條、麵包等,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印尼的餐館里,米飯通常會搭配各種肉類、蔬菜和醬料,形成一道豐盛的正餐。
總的來說,米飯是印尼人的主食,他們會通過各種烹飪方法和佐料來豐富米飯的口感和營養。
㈢ 印尼人有沒有吃生米的傳統飲食行為
印尼人一般沒有吃生米這種傳統飲食行為。
1. 飲食習慣基礎:印尼飲食豐富多樣,烹飪方式多元,常見煎、炒、烤、煮等。大米是印尼人的主食,通常會將大米煮熟後食用,比如印尼特色的黃姜飯,就是以煮熟的米飯搭配多種香料製作而成。
2. 健康與口感因素:生米質地堅硬,難以咀嚼和消化,食用生米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印尼人注重食物的口感和風味,經過烹飪的米飯口感軟糯,更符合他們的飲食習慣。
3. 文化認知層面:在印尼文化中,飲食與傳統、儀式緊密相連,烹飪食物是對食材的尊重和對文化傳承的體現。沒有將生米作為可直接食用食物的文化認知,所以吃生米並非印尼傳統飲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