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林紹良在印尼發生了什麼事

林紹良在印尼發生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2025-09-05 13:57:03

① 誰被媒體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

林紹良1916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

1938年,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1945年,在印尼獨立戰爭中進行軍火買賣,認識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先後成為「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

擁有近100億美元資產的林紹良,被美國《投資家》雜志列為當今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號稱是「世界第六巨富」,被一些媒體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

印尼獨立戰爭中的軍火買賣讓他結識了後來的鐵腕總統蘇哈托

林紹良家祖輩以種田為生,有祖傳的水田30畝,一頭水牛和一些農田。林的父親為人朴實敦厚,他在父母的教誨和熏陶下,性情溫和。幼年林紹良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先後念完了「四書」、《詩經》、《左傳》等書,養成推崇忠烈俠士以及儒家道德觀念的思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日軍侵佔福清,為了避免被抓壯丁,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財金。叔父開了一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當時的印尼也是兵荒馬亂,市面蕭條,賺錢並不容易。林紹良獨辟蹊徑,向叔父提出到外面去「搞推銷」,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銷售額於是成倍增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又打響了。當地華商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林紹良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經過周密策劃過後,決定從事一項充滿機會但危險的業務——給印尼軍隊運送軍火和葯品。

當時恰逢一位名叫哈山·丁的印尼軍隊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這位哈山·丁不是別人,正是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通過哈山·丁的關系,林紹良結識了中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有一位便是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

就這樣,林紹良通過哈山·丁結交蘇哈托,通過蘇哈托開始了軍火、葯品生意,並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在這期間,他善於經營的作風和才幹,給蘇哈托等印尼軍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林紹良也因此在患難交往中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私人友誼,為日後事業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

印尼的「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水泥大王」

曾有評論說,林紹良是胡雪岩式的紅頂商人:通過結交政要,抓住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本國經濟發展、人口快速增長之機,圍繞衣食住行等傳統產業,因緣際會,積聚巨額財富。

印尼獨立後,國家百廢待興。

1967年之後,蘇哈托出任印尼總統,次年政府頒布了國內投資法。林紹良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利用他與蘇哈托以及其他軍政官員的良好關系,迅速拓展自己的事業。

印尼是個條件優越的農業國,但由於長期受殖民主義單一經濟的影響,糧食不能自給,每年政府都要拿出大量外匯進口糧食,成為國家經濟的一大負擔。林紹良瞅准時機,向印尼政府建議,在印尼國內自行加工麵粉。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把全國生產麵粉的2/3專利權交給林紹良。為此,林紹良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公司生產的麵粉已達國內需求量的80%,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林紹良由此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麵粉大王」。

在這期間,林紹良仍繼續經營他所熟悉的丁香生意。在當年販運軍火、葯品的同時,林紹良發現了另一宗大買賣——丁香生意。中爪哇生產的丁香煙遠近聞名,作為生產香煙原料的丁香每年進口量高達2萬多噸。憑借與蘇哈托的特殊關系,林紹良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相繼獲得政府授予的丁香進口專利權。這兩家公司進口的丁香,約占非洲盛產丁香的馬達加斯加和桑巴爾的總產量的90%,林紹良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丁香大王」。

1975年林紹良又開始涉足水泥生產,沒用幾年,林紹良的「印度尼西亞洋灰公司」就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業集團。印尼目前是東盟國家中最大的水泥生產國和出口國,而林紹良所屬水泥公司的產量,佔全印尼總產量的60%,林紹良又成為了印尼的「水泥大王」。

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個兼有工業、商業、金融的林氏集團已初顯雛形,並控制著印尼90%的方便麵市場、85%的麵粉市場、35%的牛奶市場及超過30%的食用油市場。

善用銀行家李文正,林氏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林紹良在金融界迅速崛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惜重金聘用了一名能幹而忠實的合作夥伴——李文正。正如一個與他打過交道的商人所言:「林紹良事業的迅速發展,主要是他懂得量才用人,敢出大價錢。」

李文正原是香港汪印銀行總裁。1972年,林紹良因事前往香港,在飛機上遇到剛辭去汪印銀行總裁職務的李文正。交談中,林紹良對李文正十分賞識,當即邀請他到自己的中央亞細亞銀行里來,並允諾給李17.5%的股份。當時,林紹良的銀行實際規模比李文正的「汪印」銀行小得多,資產也只有「汪印」的1/33,但是林紹良的誠摯邀請打動了李文正,遂決定領命上任。

兩人的坦誠合作使中亞銀行飛速發展起來。到1983年,中亞銀行的資產總額比原來增加332倍,存款額增長1253倍,在全印度尼西亞設有32處分行,形成了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網。中亞銀行不僅在印尼,在東南亞也被公認為是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1983年,美國《公共機構投資者》雜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銀行家名單中,林紹良被列為第六名,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紹良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國」,其控制的旗艦企業在東南亞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紹良也因其雄厚的財力、龐大的勢力,稱雄印尼,富甲東南亞,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② 林紹良的成長記錄

華裔商人
大家都知道紅頂商人胡雪岩,在華人中,他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之所以叫紅頂商人,是因為胡雪岩充分利用了當時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在今天同樣,華裔商人也能夠在海外擔當紅頂商人的角色,甚至取得了遠遠超過胡雪岩的成就,這個就是印度尼西亞華裔商人林紹良創造的輝煌(1916年7月16日至2012年6月10日)。
賣雜貨的小販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裡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以種田為生,家裡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安逸自在。
從小,林紹良就聰明好學,記憶力很強,在村子裡很多人都不喜歡念書的情況下,他在私塾一直念到了15歲。然後開始學著做點小生意,家人給他在村口租了一間房子,開了一個小麵店。
可是,好景不長,「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東三省,人心惶惶,林紹良的麵店也只好關門了。
林紹良的家鄉是個田少山多的貧困地區,正如當時許多出外闖世界的人一樣,很多當地的年輕農民都去了南洋謀職。林紹良的叔父去了印尼,後來大哥林紹喜也離鄉背井到了那裡,可以說家裡的頂樑柱就是林紹良和父親了。
然而禍不單行,1935年,年邁的父親因病去世了,操勞家務的重擔全落在他母親的肩上。而這時國民黨抓壯丁的風聲也越來越緊,母親擔心兒子被抓走,便主張他出走南洋,一來可以避免被抓壯丁,二來也可以去南洋闖一闖。
就這樣,林紹良來到異國他鄉,開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1938年春天,他來到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的古突士鎮,投靠叔父。當時叔父林財金在鎮上開了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他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空餘時間還要學習印度尼西亞語及爪哇方言。
作為東南亞一部分的印尼,也並非安樂之邦,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也已經邁向了這里。爪哇島上並不比家鄉好多少,烽火連天,經濟凋零,生意人想要賺錢,談何容易。林紹良發現,在店中坐等顧客上門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銷,叔父答應讓他去試試。
於是,林紹良走街串巷,上門推銷花生油。戰時對日用品的需要其實是很大的,但因為戰亂,顧客很少出門,林紹良的送貨上門受到了熱烈歡迎,銷售額開始成倍地增長。叔父高興地給他加了薪,鼓勵他繼續幹下去。
兩年後,林紹良有了些積蓄,他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光一輩子寄居在叔父家,不會有什麼出息,他想獨立,尋求更大的發展。沒有太多的本錢,林紹良做起了販賣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事實上,這段生活是非常艱苦的,為了生計和理想,林紹良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將買來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舊報紙包成小包,天還未亮,就騎上自行車,不管刮風下雨,趕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寶壠市去販賣。只有當夜深人靜入睡時,才會忘記疲勞。這種生活雖然盈利不多,但卻培養他的膽識,積累了社會經驗,接觸了很多人。時至今日,林紹良每當回憶起這段「騎自行車販賣」的艱苦生活時,還不無感慨地說,人需要經得起磨練,才會有所進步。

③ 林紹良的人物生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宣告獨立。但日軍剛退出印尼,荷蘭殖民軍又卷土重來。一場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即將爆發。
當地華商在中華總會的領導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雖然林紹良不是最有錢的那一個,但卻是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亂世出英雄,少時熟讀史書的林紹良預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獨闖天下的時機到了。他確信,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必將屬於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業或許能在這場戰爭中找到一個契機、一個新的生長點。
就在這時,有一位高級領導人為擺脫荷情報人員的追捕,潛入古突土鎮隱蔽,中華總會對林紹良很是信任,就把這項重要的掩護任務交給了他。而這位名叫哈山·丁的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事後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正是通過哈山·丁的關系,林紹良結識了很多部隊上的人,當然也包括印尼的首任總統蘇加諾,而當時蘇加諾只是一個師的上校團長。
在當時,由於殖民軍的封鎖,共和國軍隊的軍火、葯品奇缺,林紹良看到這種情況,很是憂慮,如果持續下去,肯定無法抵擋住荷蘭殖民者的侵略,於是他決定做起這方面的生意,為軍隊提供必要的軍用物資。而在當時,這樣做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要不怕風險,膽大心細。
林紹良先和共和國軍方談了自己的想法,受到了熱烈支持,雙方一拍即合,認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運輸路線。不久,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用帆船載著從新加坡購買的武器及軍需物品,憑著對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迴旋,巧妙地越過荷軍封鎖線,把一批軍火安全地運到了中爪哇印尼軍中。就這樣,林紹良押運軍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軍的封鎖線,如入無人之境。每次運抵前線,印尼官兵都向他歡呼致意。不僅他從軍火生意中獲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同時又與蘇加諾等印尼軍官結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這為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④ 印尼首富林紹良為什麼會被蘇哈托迫害

林紹良當初並沒有被蘇哈托迫害,他一直都是蘇哈托的夥伴,以他的努力和智慧,加上蘇哈托的支持,才坐上了首富的寶座!因為,林紹良曾經救過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哈山.丁,隨後成為莫逆之交,也是他介紹蘇哈托給林紹良

⑤ 林紹良來到印尼之後幹了什麼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日軍侵佔福清,為了避免被抓壯丁,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財金。叔父開了一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當時的印尼也是兵荒馬亂,市面蕭條,賺錢並不容易。林紹良獨辟蹊徑,向叔父提出到外面去「搞推銷」,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銷售額於是成倍增長。

閱讀全文

與林紹良在印尼發生了什麼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會安有什麼特點 瀏覽:20
越南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瀏覽:942
伊朗為什麼收到中國的試劑盒 瀏覽:883
印尼菠蘿格地板龍骨用什麼材料 瀏覽:887
英國的牛肉怎麼了 瀏覽:162
印度素菜怎麼做好吃 瀏覽:221
印尼傢具為什麼便宜 瀏覽:990
印尼雅加達按摩店叫什麼 瀏覽:445
伊朗教士叫什麼 瀏覽:894
印度為什麼一直增兵 瀏覽:197
什麼時候可以進入英國國籍 瀏覽:825
去伊朗的餐廳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587
在印尼哪裡有賣海天蚝油 瀏覽:829
中國文化寺在哪裡 瀏覽:713
如何彰顯中國人的文明自信 瀏覽:860
美國援助英國多少武器 瀏覽:136
中國水龍怎麼吃 瀏覽:317
印度尼西亞的海岸線約多少 瀏覽:253
義大利烤麵包怎麼吃 瀏覽:334
義大利一歐可以買什麼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