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燕窩分哪幾種,什麼樣子最好求答案
燕窩分哪幾種
官燕:(產自「屋燕」或「洞燕」)雜質較少,其色澤微黃,呈絲瓜絡樣。加水後會變軟,吸水力強,且能膨脹七八倍,是燕窩中的上品。因其過去只用於進貢官府,故稱為「官燕」。
燕窩分哪幾種 哪裡的燕窩最正宗
毛燕:(只產自「洞燕」)毛燕的吸水力較官燕弱,且顏色較暗,揀去雜質及泡水後可製成燕絲、燕餅等產品。因其處理過程較多,故其營養價值及價錢比官燕低。
燕窩分哪幾種 哪裡的燕窩最正宗
草燕:(產自「屋燕」或「洞燕」)草燕含大量雜質,其燕窩成分是三類中最少的,價錢也最便宜。
血燕:馬來西亞的血燕是呈橙紅色的,這是由於洞穴里的環境,濕度,空氣,燕種等因素所形成的。印尼血燕偏紅色。
形狀及體積:燕窩一船型或羹匙形最受歡迎。如果燕窩築巢在兩堵牆角的位置,燕窩的形狀就會成為三角形,營養價值完全一樣。較寬大的燕盞等級較高,天然形狀的燕盞才是真正的燕窩。
顏色及純凈:天然顏色,無泥沙、青苔等雜質為最好。白燕帶有少許象牙色,黃燕略帶金色,血燕為紅色。由於燕子所覓食物不同,會令其分泌口水顏色不同。各種不同顏色的燕窩經清水浸發都會變大,顏色變淺,一條條呈晶瑩透明狀,而浸發的清水仍是透明的,如果水變色,必是人工著色,切勿食用!如燕窩過分雪白,可能被漂白,如食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密度及發頭:線條越緊密細致,看似無空隙及盞形越大且較肥厚的燕窩浸發後的「發頭」越大,各種級別的燕窩都有不同倍數的發頭,即浸發的重量比未浸發時重若干倍。「發頭」指吸水能力的強弱,發頭越大,燕窩發得越多,發頭以重量計而非以體積。泡發率是衡量燕窩品質優劣的最基本特徵,譬如國內的知名品牌福臨門燕窩,其發頭往往可以達到7倍以上。
味道及干濕:選燕窩可用鼻聞,會有燕子的口水味及少許腥味,燉好時有淡淡蛋白香味。挑選燕窩要乾爽為宜,會黏手、拿在手上感覺軟綿綿的一定不是干貨,除了水分多,多花冤枉錢,亦不易收藏,容易發霉,發頭也較少。
1、全世界燕窩的產地集中在東南亞一帶,印尼和越南的產量總共佔全世界的90%,印尼的燕窩產量佔80%,馬來西亞佔10%。在泰國,越南以及我國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的燕窩。印尼的燕窩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島、廖島、亞齊島、坤甸、道房和爪哇等地區。
2、金絲燕在印尼被稱為國鳥,燕窩產業是印尼的經濟支柱,所產燕窩多以屋燕為主(野生的也就是洞燕了)。印尼ZF也採取一系列積極、科學的措施來發展燕窩行業。燕窩的主要產區在印尼的廣泛地區,蘇門答臘(棉蘭)、爪哇(泗水)及加里曼丹(婆羅洲)都有不同燕窩出產。
② 馬來西亞燕窩和印尼燕窩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如果是印尼加里曼丹產的燕窩,其特點應該和馬來西亞的差不多,燕絲比較細,發頭比較大,口感糯一些。這里說的燕絲粗大的印尼燕窩應該主要指的是爪哇島的燕窩,爪哇的燕屋一般建在海邊,可能爪哇的燕絲粗壯和環境有關系,比如空氣中的鹽分之類的,這個我在我的帖子里有提到過的。所以現在盡管現在爪哇島的空氣質量下降,燕窩顏色沒那麼潔白了,但是新加坡人因為喜歡其更帶彈性的口感而願意買爪哇燕。
另外,你要說泡發中你遇到的不同,個人認為如果是爪哇燕的話,確實泡的時間會稍微長一些。另外,燕窩泡發2小時後,盞身應該都能泡發開了(這里的泡發開不是泡的和面條一樣,是指拿起來以後盞身的縫隙變多,變長,用鑷子輕易就能拉出更細的燕絲),但是因為燕窩底座的那個面,在挑毛過程中都盡量會不讓其斷開,所以泡發時會比較難泡發一些,需要用手撕開這一個面。
至於說泡發後,有白芯就一定是刷膠的,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燕子不是機器,築巢的時候,有的地方口水足一些的話,這部分就比較密緻,和燕角難泡開是一個道理。但是如果泡2小時以後還有大面積的白芯,那麼就要注意是否有刷膠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