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有什麼忌諱的事情
1、在印尼人家裡,當你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2、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3、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
4、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
5、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
6、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7、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
8、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
9、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1)去印尼參加婚禮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印尼的美食習慣: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B. 中國與印尼婚禮習俗的異同
1. 印度尼西亞人的婚禮通常在莊稼收割完畢後舉行,這是一個寓意豐收和幸福的時刻。
2. 在婚禮之前,新郎和新娘會去附近的清真寺進行禮拜,這是他們對宗教的尊重和信仰的體現。
3. 在清真寺中,新郎和新娘會交換訂金禮物,通常是一筆現金,象徵著他們對婚姻的承諾和經濟的共同基礎。
4. 婚禮的儀式可能會因地區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通常都包含了一系列的傳統習俗和慶祝活動。
5. 在印度尼西亞,婚禮是一個家庭和社區的大事,它不僅慶祝了兩人的結合,也加強了社會和家庭的聯系。
C. 印度尼西亞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尼西亞禮儀
印度尼西亞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尼西亞禮儀
印度尼西亞人的飲食特點是中、西餐均可,喜歡吃大米,早點一般都是吃西餐,午、晚餐吃中餐。他們所謂的「上等人」往往每日三餐都吃西餐,早晨喜歡喝鮮橘汁。他們愛吃甜點心,愛喝咖啡、可可和紅茶。
印度尼西亞人的口味是喜歡吃脆、酥、香、酸、甜的食物,尤其喜歡吃辣的,如咖喱、胡椒、辣椒等。他們愛吃的辣椒醬是用紅辣椒斬成泥,把蝦醬烤乾後放在辣椒泥里,加糖、鹽、元蔥、西紅柿等斬成茸狀即成。他們還喜歡把苦瓜煮熟後蘸辣醬油吃。喜歡炸、烤、煮、爆、炒等方法製作的菜餚,喜歡牛、羊、魚、蝦、雞、鴨及動物的內臟和新鮮的蔬菜,一般常吃的菜餚有炸腸、烤雞燉肝、炸牛肚、清燉雞、炒蝦、煎牛腦、炸羊排、土豆丸子、炒豆芽、茄子湯等。
印度尼西亞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生活習慣基本上與印度人相仿,忌吃豬肉,不吃海參、魚肚和帶骨刺的魚。但一般可以響牛,從。印度尼西亞人不喝烈性酒或根本不喝酒,進餐時愛喝冷開水。
服飾禮儀 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而言,屬保守型。在公開場合人們的服裝都較樸素。男人在辦公時,通常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在多數正式,比較合適的是穿午後禮服或夜禮服。如果在私宅吃晚飯,可穿短袖外套、裙子或禮服。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 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如果把腳尖或鞋底對著別人,都認為是對別人的侮辱。印尼人不喜歡外國人當眾接吻。人們如果召喚小孩和三輪車駕駛員,可以用手勢,而在其他場合叫人,應將掌心向下伸出手指作內屈運動,便不要用一個手指。印尼人不喜歡當面打呵欠,如果難以控制,要用右手將嘴捂上。在同別人說話時,將手放在臀部會被認為對人不或不禮貌。印尼人常用笑聲來掩飾震驚,但他們反感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印尼不在街道上或走路時吃東西,認為這是不禮貌的,也不用左手去握手、碰別人。在印尼,與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 印尼人是友好的,容易接近的。他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與熟人或朋友相遇,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為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 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便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 印尼人在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但不愛吃海參。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餚及魚肚等。 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被主人邀請到家裡吃飯,客人在開飯或喝酒之前要等候主人的邀請,吃飯時不要多說話,用餐完畢在盤子里留點食物。作為客人,不應對食物提出特別要求,不要提出要鹽等東西。
喜喪禮儀 印尼的伊斯蘭教信奉者,其喜喪禮儀與苦命國家的伊斯蘭教徒大同小異。印尼其他民族,在喜喪禮儀上則各具特色。印尼達雅族男女找對象時,愛用木炭互相畫對方的臉,以此來表達愛情。他們的婚禮是在磨刀石上進行的。婚禮上,兩位新人身著漂亮的民族服裝,按女左男右的位置站在上面,並一起握住"結親網",同時由長者主持宰豬儀式,讓豬血灑在木屑和一把劍上。在喪葬禮儀方面,巴厘島上的特倫揚人去世後,實行開葬。它只適用於那些壽終正寢者,其他死於謀殺、自殺者不能天葬。在印尼眾多的民族節日中,有一個間隔時間最長的節日,即巴厘人的埃卡.達薩.魯德拉節。它每隔一百年舉行一次,而且年份必須是一百年的倍數。
商務禮儀 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就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否則將會受到主人長時間的冷遇。名片文字用英文。 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所以,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在印尼,不要傷害公務人員的感情。 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一般印尼人喜歡水果、化妝品等,青年人贊賞大學的T恤衫或有大學標志的筆記本。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旅遊禮儀 在印尼旅遊,首先要到旅遊中心要一份旅遊圖。印尼和英國一樣車靠左行。在公共汽車上,坐著的人要為站著的人拿東西,男人要為婦女讓座,所有的值得阿為老年人讓座。上下車時,不要等車子完全停下來才上下車,因車子總是在移動的。在街上叫計程車招手即可。火車通常都很擁擠,要提前訂票。住宿時,除高級旅店外,可為房價討價還價。要想住上價格低廉的地方,可尋找一種小型混合旅店。在這種店洗澡時,不要開口要熱水,熱水不是用來洗澡的。在印尼的大百貨店價格是固定的,在另一些商店則要使勁還價,但講價時態度要友好。另外,在購物時要准備零錢,在印尼沒有給小費的傳統。 在印尼城市街頭,人們可找到公用電話,打一次放進50盧比,三分鍾後自動斷線。
主要禁忌 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
D. 印尼人結婚的程序
在中國,准備嫁給印尼人之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程序。首先,你需要在當地公安局開具單身證明,證明你目前的婚姻狀況。其次,你需要獲取無犯罪記錄證明,證明你是一個合法的公民。最後,你必須擁有中國護照,用於後續的簽證和入境手續。
到了印尼,流程變得更加復雜。首先,你需要到移民廳進行登記,這是第一步。接下來,你需要在教堂或寺廟舉行婚禮儀式,這取決於你的宗教信仰。儀式結束後,你還需要到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正式的結婚登記。
除了這些基本步驟,你可能還需要准備結婚禮金。關於新婚夫婦的住房問題,通常會由雙方家庭提前協商。這包括如何分配資源,以及婚禮後住房的安排。
在印尼,婚禮規模往往比中國大陸更大。尤其是當男方在印尼經營生意時,婚禮可能會邀請更多的人參加。婚禮的形式會因所在城市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在雅加達這樣的現代化城市,婚禮形式相對簡單;而在泗水或棉蘭等傳統城市,婚禮則更為復雜。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婚禮中通常沒有喝酒的習慣,只有給雙方父母敬酒。婚禮當天會非常熱鬧,會有表演團隊進行表演,如唱歌、跳舞或魔術等。整個婚禮過程繁復,但你只需跟隨當地人的安排即可。
婚禮後的第一天,通常會在酒店度過,這取決於當地的安排。至於新婚夫婦是否與南方家人同住,這需要提前與家人協商。一般來說,新婚夫婦會住在平房中,巴厘島地區則較少有公寓。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E. 印尼婚禮有哪些傳統習俗
印度尼西亞婚禮習俗:
印度尼西亞人的婚禮佳期多選擇在莊稼收割完畢後舉行。舉行婚禮之前,新郎新娘先到附近的清真寺里做禮拜,並當場交換訂金禮(現金)。舉行婚禮的那一天,新娘身穿著名叫"卡巴雅"的禮服,新郎在腰間佩戴小刀。婚禮儀式在女方家舉行。新郎在眾親友陪同下來到女方家時,女方家門前剛剛潑灑過清水,而且在濕淋淋的地上擺有許多生雞蛋,新郎一步一滑地從濕地上走過,將一個個生雞蛋踩得粉碎。當新郎走過濕地,進人家門之前,新娘迎上前來,用一塊嶄新的布將新郎一雙濕透的鞋擦得乾乾凈凈,以表示願結為終身伴侶,同甘共苦。最後,新郎新娘雙雙進入屋內,同坐在室內一張新席上,共食一份飯菜。這時,滿室賓客致辭祝賀,屋外鼓樂齊鳴,婚禮儀式達到高潮。
當天晚上,女方家要設喜宴招待賓客。賓客每人一份飯菜,吃完後主人會及時送上來,直到吃飽喝足為止。
居住在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克族青年男女結婚,要按照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舉行兩次婚禮。根據當地習俗,女青年至少年滿16歲,男青年年滿20歲才可以結婚。
成年男子可以自由戀愛,選擇對象。男青年如果愛上某位女青年,可以自己到女方家去求婚,也可以告訴自己的父母,由父母出面到"親家"家裡去拜訪。一俟雙方家長表示同意,男方父母便委託家族中最年長的人去女方家裡定親,長者帶著銅鑼、劍、毯子、項鏈等物各兩份送給女方家,並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隨後為舉行婚禮進行准備工作,主要是舂碎糯米,並用豬油炒熟,以便在婚禮上招待客人用。春碎和炒糯米,由即將成為夫妻的男女青年在晚間進行。
舉行婚禮的那一天,新郎新娘穿著民族盛裝坐在銅鑼上,八個屠夫殺死一口肥豬,將豬血灑在木屑上,並在上面放一把劍。村中長老握住新郎、新娘的右手和沾有豬血的木屑,為他們的婚事祈禱祝福,嘴裡念念有詞道:"仁慈的真主,請賜予這一對新人幸福,讓他們年年收成好,糧滿屯。滿足他們在生活道路上提出的一切請求吧!"宗教儀式結束,接著舉行傳統習俗的婚禮。
宗教儀式結束,接著舉行傳統習俗的婚禮。傳統習俗的婚禮隆重而熱烈。達雅克族少女身穿飾有珠寶、背部開口的民族長袍,戴著用藤條編織的便帽,男子身上插著稀有鳥類的羽毛,跳著輕快的舞蹈。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主人還邀請來賓跳集體舞。主人還准備了豐盛的喜宴招待參加婚札的人。當客人乘船離開時,主人要在熱鬧的氣氛中向客人身上潑水,讓客人變成「落湯雞」,以表示吉祥的祝福。
蘇門答臘島上不少居民選擇午夜時分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的父母和親友用一種從植物中榨取的紅色液汁將他們的雙手和雙腳染色,並為他們穿上婚札盛裝,然後護送新郎來到新娘家,並為新娘家送去豐厚的禮物。新娘家族中的長者不斷向人群中拋撒紅米、花瓣和錢幣,以表示對新郎的歡迎。新郎在向岳父母施過禮後,由女儐相帶領來到新房前。新房的門緊閉著,新郎親切地呼喚著新娘的名字,並說給她帶來喜愛的禮物,反復保證婚後體貼她、愛護她、忠實於她,經過一番苦苦哀求,新娘才打開門。過時,新娘的母親為她揭去頭上面紗,並將面紗交給新郎的母親,表示這樁婚事牢固地確定下來。這時,新郎興高采烈地望著新娘,並輕輕地踩一下新娘的右腳尖,新娘馬上彎腰施禮,新郎同時回禮。新郎新娘面對面施過禮後,轉過身去,背對背,一會兒功夫再轉過身來,重新面對面。來回反復三次,表示這一對新人婚後會事事如願以償。
隨後,在雙方父母注視下,新郎新娘相互交換結婚戒指,並雙雙走出洞房,接受眾人的祝福。雙方家族中的老人向新婚夫婦頭上身上灑香水,一些圍觀的青年男女也相互噴灑戲鬧。在悅耳的樂曲聲中,參加婚禮的人跳起優美的民族舞蹈,使整個婚禮氣氛歡快,場面熱鬧。
在爪哇島上的婚禮儀式中,自古以來就盛行一項「治」新郎的內容。婚禮在女方家舉行,持續七天時間,在這喜慶的日子裡,所謂「治」新郎,並不是讓新郎吃什麼苦頭或者給新郎出什麼難題,而是表演一種「治」新郎的舞蹈,而舞蹈中加入了當地民間流行的一種名叫「賓恰克」拳術的某些動作。
新郎在親朋好友和鄰居陪同下前往女方家參加婚禮,其中幾位身強力壯、動作靈活、拳術高明的年青人帶著一隻公雞,作為新郎的象徵。這一行人來到女方家附近時,女方家從親戚和鄰里中推選出的幾位手腳麻利、動作靈活的小夥子擋住他們的去路,雙方人員擺開陣勢,相互對峙。新娘方面的代表一邊跳舞,一邊將大米和玉米粒撤在地上,以顯示新娘家的富有。在對方疏忽大意時,一個小夥子沖上前去,用手去摸公雞的頭。捧著公雞的「新郎代表」竭力護衛,用空著的那隻手阻擋對方的進攻。如果雙方相持時間太長,進攻者屢屢不能取勝,捧著公雞的人有意露出破綻,讓對方有機會碰到公雞的頭,意味著撫摸了新郎的頭。這時,雙方結束對峙,握手言歡,高高興興地參加新娘家擺設的盛大的結婚喜宴。
巴厘島上大部分居民信奉印度教,該島居民的婚禮保留著印度教的禮儀。巴厘島上主要盛行兩種婚禮習俗:先求婚後舉行婚禮和先私奔後舉行婚禮。如果一位青年想要某位女子為妻,這位青年的父親便攜帶一簍檳榔到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出面接待,當明白對方來意後,則向客人表示可以考慮對方的請求。過幾天,男方父親再帶著檳榔和椰子酒到女方家,目的是探聽對方的態度。如果對方同意,雙方便商定舉行婚禮的日期。
一對青年男女相愛,受到女方家長反對,小夥子便約姑娘離家出走,「私奔」到另外一個地區,藏匿在男方某位親戚家裡。女方父親發現女兒走失,便敲起銅鑼,前村後村地尋找。時隔數天,這位青年寫信給女方的父母和兄弟,說明他們相愛的情況,請求對方答應他們的婚事。男方父母也委託人帶著禮物到女方家請罪道歉。女方家長通常是無可奈何地表示同意,因為是女兒自己所鍾愛的人。女方家開始籌辦婚禮,一對戀人返回家裡後便按照傳統習俗舉行婚禮。
婚禮那天,新郎在親友們簇擁下來到新娘家,一對新人在雙方親友陪同下來到村中寺廟里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盤腿坐在一位主持婚禮的僧侶面前。僧侶手搖銅鈴,口裡念著佛經,隨後交給新郎新娘一個椰子和雞蛋,新郎新娘接過後摔得粉碎,並將碎片拾起扔到寺廟外面。接著新郎新娘步出廟門,繞著廟外廣場上的一堆火走一圈後重新回到廟里,跪在僧侶面前。僧侶往他們身上灑聖水,並祝願他們婚後幸福。僧侶灑完聖水,拿出一盒飯,讓新郎新娘當眾餵食,這叫合婚飯。吃完合婚飯,新郎新娘從僧侶手中接過兩棵椰樹苗,在雙方父母陪同下,栽種在廟外指定的地方。至此,婚禮儀式結束。這種儀式通常要十多個小時,被稱為「馬拉松」婚禮。寺廟里的婚禮儀式結束後,雙方親朋好友來到男方家參加喜宴。
在邦加島上,每年鄉民們結束農事後,便紛紛舉辦婚嫁喜事,而且是鄰近幾個村落聯合舉辦,時間大約是每年8月底或9月初的一個周末晚上,其地點則是每年輪換,久而久之,集體舉辦婚禮的做法便在這個島上形成了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邦加島上的集體婚禮越辦越熱鬧,其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
舉行婚禮的那一天,鄉民們從城裡請來樂隊,演奏動人的音樂,眾人載歌載舞,氣氛歡快活潑。當地的州長、縣長、區長等行政1聞訊後都趕來祝賀,祝福一對對新人互敬互愛、白頭偕老。國家電視台的記者也前往采訪,將婚禮的場面拍成電視新聞,在全國播放,為新人留下終身難忘的美好記憶。
F. 巴厘島婚禮費用
目前海外婚禮最成熟的也是印尼的巴厘島,無敵海景、精美教堂、浪漫海灘、奢華別墅,再加上專業的婚禮舉指策劃服務人員,打造出讓你終身難閉仔忘的浪漫婚禮。
如果國人去巴厘島辦婚禮是沒有特殊的習俗的,可根據新人的需求定製。巴厘島婚禮根據場地可分為教堂婚禮、別墅婚禮、海灘婚禮,婚禮價位從一萬到十幾萬不等,根據預算和需求選擇,總有適合自己的。 根據具正態配體事宜才能算出費用,大概就是以上這樣,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