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南亞m國是哪個國家
東南亞(英語:Southeast Asia,縮寫:SEA),是亞洲的一個地區,由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大利亞以北的多個國家及地區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砂拉越、沙巴、汶萊、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東亞的范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及海嘯活動頻繁。
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從冷戰開始至今一直奉行親近美國的外交路線,美國在三個國家都有駐軍。菲律賓在政治上(尤其南海問題上)與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沖突最為尖銳,在杜特爾特上台後爭端稍微平緩下來。泰國和新加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外輸出革命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較少直接沖突,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活動沒有選擇經停新加坡,非常耐人尋味。
印尼、馬來西亞和冷戰時期結束後的越南奉行均衡外交政策,不與任何一個大國結盟,也未允許外國在本國常駐軍隊,但也注意與美國保持友善以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南海的領土索求。越南常因領土利益問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沖突。
緬甸在冷戰時期奉行中立外交政策,與美國、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持「等距離」;90年代及21世紀初期與美國關系逐漸交惡,被美國和歐盟長期制裁;2011年實行「民主大選」後逐漸對外開放本國市場,與西方國家的關系迅速改善,同時注意拉近與日本、印度的關系以防止過度依賴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被其所控。
國小力弱的柬埔寨和寮國夾在中越泰三國之間左支右絀,很難在外交舞台上有所表現。
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對南海島礁的主權要求有重疊,但彼此之間沒有發生過沖突。越南與菲律賓近年來在南海問題上多有合作。
印尼與馬來西亞、菲律賓與馬來西亞之間亦有領土爭端,但最後均採取了息事寧人、凍結爭端的忍讓政策。
『貳』 介紹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指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
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爆發原因是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新馬泰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
第一階段
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1997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1997年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
1997年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制定的對策未能取得預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
趁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跌至6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
一個月後,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
直到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2)印尼力氣重點怎麼說擴展閱讀: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著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庸。
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
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在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亞洲有關國家的援助。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安排的框架內並通過雙邊渠道,向泰國等國提供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國提供了進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
中國政府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本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承受了巨大壓力,付出了很大代價。此舉對亞洲乃至世界金融、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香港金融保衛戰是經濟實力的較量。在保衛戰爆發前夕,香港不僅自身擁有8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身後還有中央政府12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兩者相加超過日本的2080億美元,居當年世界第一位。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叄』 有人能說詳細說一下李連傑在印尼海嘯中的情況嗎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國人民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
據李連傑回憶,海嘯事發當日,他正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在馬爾地夫度假。
馬爾地夫國家很小,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島國由珊瑚礁組成,絕大部分領土海拔不到一米,靠旅遊業支撐國民經濟。
那天,一切都像往常一樣,平靜的早晨陽光普照,海灘松軟,海水清澈。
李連傑和四歲的女兒、保姆也擁擠在人群中,享受著天倫之樂。
周圍的一切顯得那麼平靜,誰也沒有覺察到災難的即將來臨。然而,就在此刻,海水驟然消退,彷彿神靈一下子收走了所有的海水。快艇擱淺在堅硬的海底,受驚的魚在礁石間跳躍。
但誰都沒有想到是海嘯將至。
海水的回涌如同它在一瞬間消失那般突然,就在李連傑和女兒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突然,一陣海浪向岸邊呼涌而來。起初,人們以為是漲潮,還跟著海浪一起歡呼、跳躍。但一眨眼的功夫,海浪越來越喘急,並以漩渦型往前滾進。
導游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叫喊著讓所有人掉頭向沙灘後面的山地快跑。他用擴音器大聲地喊道:「海嘯來了,大家快往山上跑。」
李連傑見勢不好,一手抱起女兒,一手拉著保姆往酒店裡跑,但沒跑幾步海水便已湧上來,迅速淹到他的頸部,而保姆已經喝上好幾口水了。生死關頭,李連傑用單手將女兒舉過頭頂,半推半拉地帶著保姆往高一點的地方走。
由於海浪不斷往前涌,幾次,李連傑險些失去平衡,栽進水裡。平時短短的幾步路,現在走來,卻好像要拼盡全身的力氣才能走完似的。不知過了多久,三人總算暫時脫離了險境,來到高一點的地方。此時,再回頭往剛才嬉戲的地方看,沙灘已變成汪洋大海,而海水還在不斷地往上涌。
李連傑叫保姆帶著女兒往山上跑。對她說:沒有人會知道海水漲到哪裡才會停止,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拚命地往高的地方跑。
說罷,自己趕往酒店營救另外一個女兒。
酒店就在山腳下,情況也非常危急。李連傑趕到時,海水已從四面八方不斷涌進大廳,酒店的大廳、樓道亂成一片,尖叫聲、哭喊聲響成一片。李連傑頂著往外逃竄的人們奮力地向女兒所在的房間跑。李連傑趕到時,他的助手已經收拾好了簡單的行李,而女兒因為害怕嚇得哇哇大哭。
李連傑二話沒說,向助手遞了個眼神,轉身抱起女兒就往外跑。這時,海水迅速漫進二樓的房間,房內的所有陳設開始搖擺不定,椅子等小件物品統統浮了起來。匆忙中,李連傑突然感到腳部生疼,原來是漂浮著的傢具撞在他的腳上了。李連傑顧不上疼痛,拚命地游出酒店,朝山上狂奔。
大約十幾分鍾後,李連傑又與保姆們會合,見到兩個女兒都安全無恙,李連傑的心總算輕鬆了一些,但迅即他又焦躁起來,原來妻子利智當天沒有和他們同行,而在附近的另一個度假屋裡。李連傑一邊指揮大家往安全的地方轉移,一邊著急地翻口袋,准備找手機打電話。
李連傑掏出手機,可手機浸了水,他懷著一點希望用力地甩了甩沾在手機上的水珠,關鍵時刻,手機仍沒有一點反應。而助手也因急於逃生,慌亂中,將通訊工具都掉了。李連傑雙手合十,這時,他只有祈禱上天保佑他的妻子。然後,他接過保姆懷中的孩子,加快速度往更安全的地方跑。
幾小時後,他們來到遠離海邊的一家酒店。
在山頂上等了幾個小時以後,大海才慢慢平靜下來。導游小心翼翼地下到海灘上,確認暫時沒有危險了,才忙著招呼人們回到酒店看有沒有東西還可以撿回來。
李連傑派助手帶著保姆與女兒去找住房,然後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妻子的下落。在朋友的幫助下,總算找到了妻子利智,謝天謝地,她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夫妻相見,淚流不止。李連傑抱著妻子久久不肯放開,利智更是激動得流出了淚水。
(3)印尼力氣重點怎麼說擴展閱讀:
2016年7月10日上午,李連傑與利智所生的大女兒Jane Li,現身於北京某公益大會,公開講述了她在2004年與家人歷經印尼海嘯的經過。
Jane Li在演講開始,回憶了自己2004年在印尼遇上海嘯的那段往事。當年4歲的她被席捲而來的水浪沖走,是父親李連傑在水中將她救起,才得以健康地成長至今。Jane Li還提到, 三年前的時候和朋友辦起了俱樂部,把一些二手相關電子廢棄垃圾收集,給一些監測機構進行監測,把其中仍然有用的材料回收循環利用。
『肆』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島嶼分散,它究竟是怎麼維護國家一統的
我覺得印度尼西亞能夠維系這么多個島嶼主要的原因有三點,首先是印尼一直都是軍方執政,具有威壓作用;其次是島嶼過於分散是優點也是缺點;最後人口經濟資源主要集中在爪哇島,所以其他的島嶼的居民即使是想要鬧獨立,也不可能會取得成功。
最後,人口主要都是在集中在爪哇島,如果爪哇島的經濟能夠發展起來,那麼中心的實力就強大可以在軟層面上鎮壓住這些異心,而且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我覺得這些小島嶼要和爪哇島打好關系可能會更加明智。而且這么一個小島嶼,如果政府不管了真的他們也只能自生自滅的,他們需要有很多的退路才能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