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尼婆羅浮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佛教建築群遺跡,它因何建造
位於印度尼西亞日惹市(Jogyakarta)的婆羅浮屠(Borobur Temple)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遺跡,代表了佛教理論的多重境界。
境界2:色界。過渡境界,人類從世俗中解脫。代表色界的四層方形塔身包括石刻浮雕迴廊和安置了佛像的壁龕。塔身共有328尊佛像,塔身的欄桿上也有大量華麗的裝飾浮雕。
② 婆羅浮屠塔的日惹介紹
婆羅浮屠(Borobur)為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位於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在日惹市北邊,距高區約41公里,遊客一般都從日惹乘車前往參觀,行程約40分鍾。
這座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宏偉佛教建築,與中國萬里長城、印度泰姬陵和柬埔寨吳哥窟一起,被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外國遊客首選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天都有大批國內外遊客來此參觀游覽。
很多中國人或許不熟悉日惹,但一定聽說過「爪哇國」。其實這個爪哇國的發源地就在如今的日惹。印尼人口中有一半屬於爪哇族,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部分,而日惹又被譽為爪哇文化的發源地。
雖然日惹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卻是印尼三個省級特別自治區之一,這里名勝古跡雲集。世界最大的佛教寺廟群婆羅浮屠,印度教寺廟群巴蘭班南等都是觀光客的最愛,每年招徠100多萬遊客。在印尼也只有巴厘島能與它的號召力抗衡。
左甜右辣面不改色 皮影一演就是整夜
到了日惹,你才能體會到當地人對甜食愛到什麼程度。日惹有道傳統菜叫谷支(音譯),是用雞肉、嫩木菠蘿、雞蛋、米和蜜糖慢慢熬制,直到肉和水果完全溶化在黏稠的糖漿里,變成一種棕色的糊糊。當地人把它當菜吃。
真正的飯後甜品是可以「甜死人」的巴皮亞(音譯)——用甜米、菠蘿和白糖煮成的一種粥。
日惹菜的另一大特點是辣。如果你的舌頭未經訓練,吃飯時可要小心了。當地有種炸牛肉,紅通通的一整盤,原來是裹滿了辣椒粉,吃起來準保讓你嘴裡冒火。這還不夠,日惹人會告訴你,膩甜的谷支和火辣的牛肉是飯桌上的最佳搭配。街頭食檔里,日惹人對著這兩盤菜左右開弓,氣定神閑,本身就值得一看。
雖然日惹在很多方面都很現代化,但皮影戲仍是當地人重要的娛樂項目。每到夜幕降臨,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就圈地為營,開始表演了。跟國內的皮影戲不同,日惹皮影戲的劇情都跟宗教有關。隔著幕布,你可以看到,除了鑼鼓手以外,表演者們都是赤腳,他們每個腳趾上都掛著鈴鐺,輔助劇情製造出各種聲音效果。演到熱鬧處,幕後可真是一片手忙腳亂。但如果你只是好奇,最好去看那些專門為遊客安排的「縮略版」皮影戲,因為完全版一場要演上一整夜。
蘇丹王宮有中國瓷器,有困難就睡在車房邊
在日惹市內游覽,日惹蘇丹王宮是不能不去的。它位於市中心,有250年的歷史,在爪哇古典建築中極具特色。由於蘇丹還居住在王宮內,因此普通遊客能參觀的地方有限,但仍能一窺爪哇古王朝的風貌。遊客一眼就能認出蘇丹的寢宮,因為它不但富麗堂皇,而且也是日惹古城內惟一可以坐西朝東的房間。寢宮附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圓帽,身著筒裙,腳穿拖鞋,背插格利斯短劍的侍從,他們訓練有素,來去悄無聲息。
在對遊客開放的宮舍里,蘇丹的生活用品中有很多中國明清時代的瓷器。王宮大院里還有一塊當地華人集資為蘇丹豎立的石碑。
走出王宮,往南是薩利水宮公園,原本是王族成員娛樂、洗澡的地方。公園內有一座清真寺,建在一個巨大的水池中央,煙波浩淼中只有一條通道與外界相聯。再往前走,是一座大倉庫,那裡面停放著各式皇家車駕,其中有一輛還是英國進口的,車上鑲著英王王冠。
每到星期五,都有印尼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向這些車駕獻花。如果某個人在生活中遇到難題,他就會搬來鋪蓋,整宿睡在車房附近,據說這樣可以得到死去蘇丹靈魂的指引。日惹人每年都要為這些車駕舉行一次盛大的洗車活動——當地人稱「聖浴」。屆時男女老少都來爭搶神聖的洗車水,用來沐浴自身,據說這樣能帶來好運。
婆羅浮屠供奉舍利 最大神廟屢遭地震
出日惹市,往北40公里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佛塔婆羅浮屠。「婆羅浮屠」在古梵文中的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約建於公元八世紀後半期,相傳是10萬奴隸用15年時間建成的,目的是供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
伊斯蘭教傳入印尼後,佛教衰微,婆羅浮屠也被默拉皮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及叢莽埋沒。直至19世紀才被英國探險家、新加坡第一任總督萊佛士發現。隨後幾經修復,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飽經天災人禍的婆羅浮屠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婆羅浮屠主佛塔氣勢雄偉,原本有42米高,但被雷擊破壞,實際高度接近35米。據說造塔用去了200多萬塊石頭,光佛塔底層的巨石每塊就重一噸。主塔四周簇擁著72座鍾形小塔。每個小塔里都供奉著一尊真人大小的盤坐佛像。來參拜的信徒們,都爭相把手伸進鍾形塔,希望能摸到裡面的佛像,據說這樣就能得到佛祖保佑,幸福平安。
婆羅浮屠迴廊和欄桿上,刻有2500幅浮雕,一塊一塊連起來,有4公里那麼長。浮雕有的取材於佛教歷史,有的描述神話故事和宗教儀式,有的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還有的雕刻著花鳥和熱帶水果的造型。這些藝術精品被後人稱為「石塊上的史詩」。
婆羅浮屠並非純粹的佛教建築,它同樣帶有印度教的色彩。日惹東北16公里的巴蘭班南神廟是為敬奉濕婆修建的。這座建築是印尼最大的印度教寺廟。它在歷史上曾遭受過地震災害。地震也給巴蘭班南造成大面積的破壞。
巴蘭班南的主要部分由224座小塔組成,每座14米,另外還有16座佛塔。主神廟是規則的四方形,高47米,廟里供著濕婆神。建築四周有許多浮雕,畫面主要以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為題材。在主神廟旁建有露天劇院,每年8月至10月的月圓之夜,這里都有《羅摩衍那》舞劇表演。
旅遊小貼示:買手工藝品得去日惹
如果你想先逛日惹城,三輪車是最佳交通工具。這里的三輪車跟國內的三輪車正好相反,而是兩輪在前,一輪在後;車斗和乘客在前,蹬車的人在後。上車前要先講價,一般情況下,車費不應該超過8塊錢人民幣。坐在倒三輪上,你可以盡情欣賞城裡的建築和街道。因為日惹是文化古城,精美的浮雕和雕像隨處可見。
日惹也是印尼的手工藝品中心,銀器、銅器、樂器、木雕、紗籠、皮革、皮影戲工藝品等都很有名。每到周末,印尼居民紛紛擁進日惹的手工藝品市場「血拚」。如果你是殺價高手,在這樣的市場里買紀念品是最合算的了,如果你不會砍價,那最安全的辦法是去日惹官方辦的文化中心買紀念品。
另外,可看的地方還有,離日惹市中心約一公里的斯瑪基烈士公墓,許多抗擊荷蘭殖民統治者的印尼民族英雄長眠於此。被稱為印尼國軍之父的蘇迪爾曼將軍也安眠在此。在日惹南部則有日惹蘇丹的水晶宮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