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尼政府縮減年底長假,他們為何決定這么做
縮減年底長假的原因印尼政府決定縮減年底長假的原因是七月和十月的小長假造成了新冠患者迅速猛增。印尼政府認為小長假讓很多居民有了流動性,大家都往外跑,從而造成病毒的流動性傳播。據統計75%的印尼人都有在放年假期間外出旅遊的打算,因此印尼政府為了疫情防控,從而決定延遲假期放假時間,並且縮減三天。
總而言之,對於疫情的防控,既需要政府推出優秀的政策,也需要居民有足夠清醒的意識和良好的自製能力,保持自我隔離,盡量減少流動,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險,也不要給國家添亂。
❷ 2003年非典在多少個國家發生
2003年爆發的「非典」是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場疫病危機,其中中國內地是重災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日內瓦時間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時,席捲32個國家和地區。
亞洲:中國、泰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歐洲:瑞士、瑞典、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等;美洲:美國、巴西、加拿大等;澳大利亞、科威特、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也被SARS病毒侵入。
中國大陸地區SARS疫情統計(截止到2003年5月18日)病例4698,死亡284,康復 1529。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對該病的處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及命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媒體的關注等等。
(2)印尼什麼時候疫情嚴重的擴展閱讀: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6天,常見為3~5天。起病急,傳染性強,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可有畏寒,體溫常超過38℃,呈不規則熱或弛張熱,稽留熱等,熱程多為1~2周;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瀉。
起病3~7天後出現乾咳、少痰,偶有血絲痰,肺部體征不明顯。病情於10~14天達到高峰,發熱、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狀加重,並出現頻繁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略有活動則氣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這個時期易發生呼吸道的繼發感染。
病程進入2~3周後,發熱漸退,其他症狀與體征減輕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變的吸收和恢復則較為緩慢,體溫正常後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復正常。
輕型患者臨床症狀輕。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兒童患者的病情似較成人輕。有少數患者不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尤其是有近期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❸ 我們在印尼遭遇疫情,回不了國怎麼辦
據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網站消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東南亞地區疫情也相當嚴重。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正在隨時跟進當地疫情發展,竭盡全力為中國公民提供幫助。
印尼西亞巴厘島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公民關心問題統一回答如下:
問1: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是否可以免簽或辦理落地簽前來印尼短期訪問?
答:自2020年2月2日起,所有來訪或返回印尼的中國籍人員如果在抵達印尼之前14天內有中國大陸旅行史,將暫時不能以免簽或落地簽形式入境印尼。印尼已宣布進入新冠肺炎疫情災害緊急狀態。在當前形勢下,跨國旅行面臨極易發生交叉感染等風險,建議遵從世界衛生組織和專家意見,如非十分必要,暫緩出國旅行。
問2:疫情期間,如何辦理印尼簽證?
答:如果個人有十分緊急事務須於疫情期間訪問印尼且自身健康狀況允許,可以向印尼駐華使領館遞交簽證申請,並附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材料:有效中國護照、中國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印尼方邀請函、機票和酒店訂單、正面免冠近照、工作或就學證明、中國權威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等等。具體請向印尼駐華使領館咨詢。
問3:個人健康證明應該列明什麼內容?
答:個人健康證明一般應在出發前7天內由權威衛生機構出具。該證明應使用英文寫明持證人無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問4:個人能否搭乘從中國大陸飛往印尼的航班?
答:自2020年2月5日起,印尼政府宣布暫停中國大陸與印尼之間的直飛商業航班。如果個人近期有必要前來印尼,建議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中轉第三國商業航班。
問5:誰有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答:風險主要取決於您在哪裡以及和誰有過接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看法,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症(如高血壓、心臟病、肺部疾病、癌症和糖尿病)似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較高。
問6:如果個人在印尼期間出現持續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該怎麼辦?
答:印尼政府指定全國132家醫院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如果個人感覺不適,應居家靜養。如果懷疑自己感染,請勿恐慌,可選擇就近醫院問診。前往醫院時,請戴上口罩並備好免洗洗手液、消毒濕紙巾、水杯等,盡量減少在醫院逗留時間。
如需向印尼衛生部門咨詢防治問題,請撥列印尼新冠肺炎熱線119轉9。
問7:如果不懂印尼文和英文,有何渠道可以使用中文進行醫療咨詢?
答:「阿里健康」、「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網路問醫生」、「京東健康」面向海外同胞推出了免費在線中文問診和健康咨詢平台,建議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向有關線上平台了解新冠肺炎防治、就診等方面的知識。
問8:如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是否可以回國治療?
答:如果個人在印尼不幸確診,第一要務是立即在當地治療。回國路途遙遠,接觸人群復雜,個人身體能否承受?是否會加重病情?這要遵從專業醫務人員的意見。
如果隱瞞病情回國,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問9:請問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最近是否有包機安排?
答: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目前沒有安排包機組織中國公民回國的計劃。
當前最重要的是在印尼當地做好個人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安全最穩妥的辦法。有效的個人防護包括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不流動。能做到這幾點,被感染的概率就會很小。
請慎重考慮跨國旅行可能存在的變數及風險。如果您確有回國必要,務請提前聯系國內有關地方進行報備。抵達口岸入境時,請主動配合執行健康申報、體溫檢測、集中隔離等相關疫情防控措施。
如行前出現染疫症狀,請您立即取消行程並及時在印尼當地就診。
問10:疫情期間,是否可以前往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辦理領事證件?
答: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在疫情期間仍繼續為廣大中國同胞提供領事證件服務。同時為了避免人員聚集產生交叉感染風險,建議中國公民不要在近期,尤其是疫情防控重要時期聚集辦理領事證件業務。能夠暫緩辦理的盡量暫緩辦理。請關注使館網站、微信公眾號了解辦證時間動態。
來源: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新華網、中國僑網、印尼生活通
編輯:覃蕾
❹ 世界所謂的五大天災分別指的是哪五大呢
如同說白了的洪水災害是沒法防止的,在一切時期,有多少家中被自然災害催毀,有幾個被自然災害傷亡,大家始終不容易忘掉自然災害產生的痛楚記憶力。地震災害、水災、強台風等是大家都了解的普遍自然災害。下面,使我們來解開全世界5大少見的自然災害。假如你很感興趣,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全球5大少見自然災害
1.印度的鼠疫疫情1994年9月至10月,印尼遭到了致命性的傳染病,三十萬蘇拉特群眾逃到印尼全國各地,將傳染病送到中國各省。害怕乃至湧向世界各國,為何消退很多年的疫情在印尼又興起?權威專家們一致覺得傳染病的爆發是由極為污濁的自然環境造成的。聽說蘇拉特是印尼最臟的大城市,廢棄物大堆,臭烘烘。在疫情時興期內,這一大城市每日清除1400噸廢棄物。
1952年12月4日,倫敦持續的大霧接近一周經久不散,加工廠和居民排出來的粉塵和汽體很多在低空飛行聚集,全部大城市為大霧所籠罩著,深陷一片暗淡當中。期內,有4700多的人因呼吸系統疾病而身亡;霧散之後又有8000多的人死於非命,「霧都磨難」吃驚全球。
10、智利大海嘯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動能比日本廣島發生爆炸的核彈明顯400倍的地震發生了。河北丹東市在一瞬間頓成廢區,一片死寂,20多萬元人倒在了廢區下……北緯40度線,被大家稱之為「不祥之兆的可怕線」。這兒,發生了例如美國洛杉磯、西班牙佛羅倫薩、日本國十勝臨海等一次次地震。
產生自然災害的緣故主要是當然基因變異或是人為失誤。自然災害的產生其摧毀性大家都顯而易見,因此大家更應與自然界和諧相處,換一片美好未來!
❺ 印度「解除封印」東南亞慘遭感染,外貿人謹防風險!
印度第二波疫情後單日新增病例降至10萬例左右,每日死亡病例超過2000例,已顯著低於高峰期。印度各地政府逐步解除封鎖,但東南亞多國疫情嚴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佔全球新增病例的一半。
印尼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單日新增病例連續刷新紀錄,預計疫情高峰將在6月中旬到來。印尼已累計確診188萬人,但經濟難以承受大規模限制措施,轉而實施「小規模社區限制」。工業領域開始回升,國民經濟復甦。
菲律賓疫情僅次於印尼,總統宣布延長封鎖措施以控制疫情。巴拉望省因病例激增宣布進入災難狀態。穆迪預計菲律賓要到2022年底才能恢復疫情前產出水平,加劇貧困程度,民眾生活困難。
馬來西亞按每百萬人口新增病例數已超越印度和美國,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實施「全面封鎖」。豐田和本田關閉了在馬來西亞的工廠,中小企業受嚴重影響。馬來西亞疫苗接種率低,目標明年完成80%人口接種。
越南發現印度和英國變異病毒混合體,傳播性更強。疫情擴散至全國一半以上,河內和胡志明市暫停國際航班,實施社交距離限制。越南工廠因疫情暫時關閉,三星和蘋果公司受影響。
泰國第三波疫情從曼谷擴散到貧民窟、監獄、工廠等地,政府取消局部放寬限制措施計劃。近期中印進出口總值大幅增長,但外貿人需關注南亞、東南亞疫情發展和管控情況,謹防風險。
❻ 印尼有什麼傳染病
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媒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在特定的季節和地區流行。每年的5月至11月是登革熱的傳播流行季,其中7月至9月是發病的高峰期。這種疾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為普遍,尤其是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和美洲。
印尼作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該國成為登革熱疫情的高發區。根據參考資料[3],印尼的登革熱確診病例約為去年同期的3倍,顯示了疫情形勢的嚴重性。
登革熱的傳播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尤其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病毒在伊蚊體內增殖約8至10天後,才具有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的能力。人們如果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通常在感染後1至14天(多數為5至9天)出現症狀。
為了預防登革熱,在流行季節特別是在蚊蟲活躍的夏秋季節,人們應採取措施,如穿著長袖衣物和使用驅蚊劑。此外,對於曾到登革熱疫區旅行的人,如果回國後2周內出現發熱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以避免病情延誤。
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登革熱,治療主要以控制症狀為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登革熱患者預後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會發展為嚴重疾病,因此對登革熱的防控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