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發展什麼農業

印尼發展什麼農業

發布時間:2025-08-05 21:01:34

⑴ 印尼的經濟特點

印度尼西亞原為荷蘭殖民地,經濟落後,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礦產品開采是主要經濟部門。獨立後,經濟有很大發展,但農業仍是重要的經濟部門。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等產量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咖啡、油棕、豆蔻、丁香、甘蔗等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水稻生產大國,但糧食尚不能完全自給。
糧食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主要集中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沿海及城市郊區也已開墾為良田。森林覆蓋率超過60%,生產鐵木、烏木、柚木等名貴木材,是世界最大的原木出口國。印度尼西亞有鳥1500多種,佔世界鳥類動物的17%。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爪哇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年產石油6000萬-8000萬噸,產量的80%供出口,產量和出口量均居東南亞首位。

⑵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其發展的區位優勢包括:
一、自然條件:①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②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
二、社會經濟條件:①水稻種植業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大量勞動力,這里勞動力豐富;②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③水稻在這里種植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④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食糧。

另外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還包括熱帶企業化種植園農業和熱帶雨林遷移農業。

⑶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等比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1. 印度尼西亞農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是全球重要的農業國,擁有約8000萬公頃耕地和約4200萬農業人口。其熱帶氣候和充足降雨量為農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使得印尼成為棕櫚油、橡膠、咖啡和可可等經濟作物的生產大國。2012年,印尼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產量高達2850萬噸。
2. 林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森林覆蓋率高達54.25%,位居世界第三。約3000萬人口依賴林業為生。印尼的林業產品出口,包括膠合板、紙漿和紙張,占據了重要地位。藤條出口市場,印尼占據全球80-90%的份額。
3. 漁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擁有8.1萬公里的海岸線和58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洋魚類種類繁多,達到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的年捕撈量可超過800萬噸。海洋漁業開發程度較高,而專屬經濟區內的漁業資源仍有待充分開發。
4. 工業發展工業在印度尼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比達到46.04%。采礦業、製造業、電氣水供應業和建築業是工業四大部門,分別佔比11.44%、23.59%、0.83%和10.18%。油氣產業是印尼的一大特色,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產油氣。
5. 礦業發展礦業在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出口創匯、增加財政收入以及促進就業和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印尼的主要礦產品包括錫、鋁、鎳、鐵、銅、金、銀、煤等。
6. 製造業發展印度尼西亞的工業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擁有包括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30多個製造業部門。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主要部門。
7. 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印度尼西亞非油氣行業中第二大創匯領域,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政府持續推動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簡化入境手續,以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⑷ 印尼的蔬菜種植

印尼作為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國家,其蔬菜種植也占據了農業板塊中的重要位置。在這里,蔬菜種植不僅與國家食品安全緊密相連,也面臨著多樣化的挑戰與發展機遇。下文將從多個角度分析印尼蔬菜種植的現狀、挑戰以及發展前景:
1. **農業生產概述**
- **地理與氣候條件**: 印尼地處熱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然而,印尼80%的耕地都是家庭式經營,且70%屬於個體農民的土地面積不超過1公頃,導致無法實行機械化操作。
- **主要農作物**: 印尼的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棕櫚油、大豆等,而蔬菜種植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提升食品自給率和保障國家營養安全至關重要。
- **政策支持**: 為促進農業發展,提高糧食自給率,印尼政府通過提供化肥補貼、推廣農業現代化等措施來支持農業生產,特別是在蔬菜種植領域。
2.印尼農業面臨土地減少、人力資源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勞動密集型的蔬菜種植而言尤為嚴峻。
- **生產效率及成本**: 尤其在人口密集的爪哇島,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問題成為制約蔬菜等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 **農業現代化進程**: 盡管政府正在推動農業現代化,但是在優良品種引進、推廣方面還存在較大的需求和期待。
3. **發展現狀與趨勢**
- **化肥補貼政策的影響**: 政府通過補貼分發化肥,鼓勵農民使用化肥以提高蔬菜等農作物的產量。這一政策對增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化肥以保護土壤和環境健康。
- **經濟作物的快速發展**: 印尼的橡膠、棕櫚油等熱帶經濟作物發展迅速,這對於提升農業生產的綜合能力有顯著效果。
- **國家政策的支持**: 印尼政府通過完善調控、增加投入、增加農民收入等措施,持續支持農業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
4. **蔬菜種植的特殊性**
- **生產周期短**: 相較於其他農作物,蔬菜的生產周期較短,可以更快速地實現產量的增加。
- **市場需求大**: 隨著人口增長及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 **多樣性要求高**: 蔬菜種植需要考慮到品種的多樣性,以滿足市場上對於不同類型蔬菜的需求。
此外,為了更好地把握印尼蔬菜種植的前景與挑戰,以下是幾點相關建議:
- 通過教育培訓提升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蔬菜種植方面。
- 利用現代科技,如農業信息化和生物技術,改善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 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種植方法,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
綜上所述,印尼的蔬菜種植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及通過引入現代化種植技術和優化種植結構等方法,有望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鑒於蔬菜對國家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的貢獻,其在印尼農業發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視。

⑸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等比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1.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發展狀況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農業大國,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4200萬人。得益於濕潤多雨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印尼的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包括棕櫚油、橡膠、咖啡和可可。2012年,印尼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產量達到2850萬噸。
2. 林業發展狀況
印尼森林覆蓋率為54.25%,是世界第三大熱帶森林國家。約3000萬人依靠林業維持生計。印尼的出口產品中,膠合板、紙槳和紙張佔有很大份額。此外,印尼的藤條出口佔全球80-90%的市場份額。
3. 漁業發展狀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擁有8.1萬公里的海岸線和58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積。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多達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捕撈量超過800萬噸/年。已開發的海洋漁業產量占總漁業產量的77.7%,專屬經濟區的漁業資源還未充分開發。
4. 工業發展狀況
工業在印尼GDP中的比重為46.04%。其中,采礦業佔11.44%,製造業佔23.59%,電氣水供應業佔0.83%,建築業佔10.18%。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
5. 礦業發展狀況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
6. 製造業發展狀況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部門包括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
7. 旅遊業發展狀況
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行業中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

⑹ 印尼的經濟特點

1. 印度尼西亞原為荷蘭殖民地,其經濟起步較晚,依賴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和礦產品開采。
2. 獨立後,印度尼西亞經濟獲得顯著發展,盡管農業依然占據重要地位。
3. 該國的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產量居世界首位。
4. 天然橡膠、椰子產量世界第二,咖啡、油棕、豆蔻、丁香、甘蔗等產量也名列前茅。
5.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重要的大米生產國之一,但糧食自給率尚未達到完全自給自足的水平。
6. 糧食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主要分布在爪哇島以及蘇門答臘島沿海和城市郊區。
7. 印度尼西亞森林覆蓋率超過60%,出產鐵木、烏木、柚木等名貴木材,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木出口國。
8. 該國有超過1500種鳥類,佔世界鳥類動物種類的17%。
9. 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爪哇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年產量達6000萬至8000萬噸,其中80%供出口,使其在東南亞的產量和出口量中位居首位。

⑺ 明古魯省明古魯省-經濟

明古魯省位於印尼,是一個相對貧窮的省份。由於經濟條件有限,當地民眾傾向於尋找穩定的收入來源,其中成為公務員成為了一種普遍的選擇。


礦業,特別是煤礦產業,是明古魯省經濟的主要支柱。每年,三個主要煤礦公司共生產200,000到400,000噸的煤,主要出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南亞及東北亞地區。


漁業在明古魯省也發展得相當蓬勃,著名漁獲包括鮪魚和鯖魚等。農業方面,當地種植姜、筍、橡膠等作物,為經濟帶來了一定的貢獻。


因此,盡管明古魯省經濟較為落後,但通過發展煤炭、漁業和農業等產業,其經濟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充實。同時,當地民眾對成為公務員的熱衷也反映了他們對於穩定收入的追求,這些都成為了推動明古魯省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7)印尼發展什麼農業擴展閱讀

明古魯省(印尼文:Provinsi Bengkulu)是印尼在蘇門答臘島上的十個省份之一。省城為明古魯市。面積19,788.70平方公里。人口1,405,060(2000年統計數字。) 明古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稱明古連(英文:Bencoolen)。於1824年的《英荷條約》簽訂後,英國將此地讓給荷蘭殖民。

⑻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等比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農業大國,全國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從事農業人口約4200 萬人。印尼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2012年,印尼棕櫚油產量達到285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海岸線8.1萬公里,水域面積580萬平方千米,包括領海漁業區27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310萬平方千米。 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多達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捕撈量超過800萬噸 /年,已開發的海洋漁業產量占總漁業產量的77.7%,專屬經濟區的漁業資源還未充分開發。

工業佔GDP比重為46.04%,其中:采礦業佔11.44%,製造業佔23.59%,電氣水供應業佔0.83%,建築業佔10.18%。

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政府公布的石油儲量為97億桶,摺合13.1億噸, 其中核實儲量47.4億桶,摺合6.4億噸。印尼天然氣儲量176.6萬億標准立方英尺(TCF),摺合4.8-5.1萬億立方米。石油勘探開發基本上依靠國外 石油公司。印尼石油產量逐漸下降,自2003年以來,印尼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8年初印尼宣布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具有輻射社會經濟其他領域的間接作用以及對邊遠地區發展的 推動作用。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印尼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另外還有印尼國有錫業集團公司。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 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年產量約300萬噸。

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行業中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

閱讀全文

與印尼發展什麼農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下國際和平精英國際服 瀏覽:480
伊朗插座轉換器怎麼拆 瀏覽:60
北京哪裡有賣英國諾冠電磁閥 瀏覽:530
為什麼英國人這么叛逆 瀏覽:920
中國人在越南一個月生活費多少 瀏覽:780
越南是怎麼寫中越戰爭的 瀏覽:665
義大利羊肉火鍋怎麼辨別好壞 瀏覽:606
中國大畫家怎麼樣 瀏覽:574
伊朗汽車為什麼那麼便宜 瀏覽:223
英國20年內建房多少錢 瀏覽:752
台風為什麼不會在英國登陸 瀏覽:782
印度半島什麼時候高溫多雨 瀏覽:445
在伊朗換貨幣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998
印尼發展什麼農業 瀏覽:393
越南用漢文用到什麼時候 瀏覽:746
義大利今天穿什麼衣服 瀏覽:919
義大利人封城後都去了哪裡 瀏覽:705
capo什麼意思義大利 瀏覽:219
越南人為什麼不恨麥凱恩 瀏覽:716
古代印度的文明發源地是什麼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