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火山的旅遊景點英文介紹 有關火山的英語詞彙
介紹中國旅遊景點的英文網站名稱
介紹中國旅遊景點的英文網站名稱如下。
1、BigBen(大本鍾),theLouvre(盧浮宮),NotreDame(巴黎聖母院),EiffelTower(埃菲爾鐵塔),NileRiver(尼羅河),EmpireStateBuilding(帝國大廈),TheGoldenGateBridge(金門大橋),金字塔(Pyramids),SydneyOperaHouse悉尼歌劇院,烏盧魯國家公園Uluru-KataTjutaNationalPark。
2、東京塔(TokyoTower)東京塔是東京地標性建築物,位於東京都港區芝公園,高332.6米。東京塔除主要用於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在大地震發生時發送JR列車停止信號,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
3、富士山(MountFuji)富士山,是一座跨越在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裾野市、富士市、御殿場市、駿東郡小山町)與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南都留郡鳴_村)之間的活火山。
4、阿蘇山(ASUmountain)阿蘇山是日本著名活火山。位於九州島熊本縣東北部,是熊本的象徵,以具有大型破火山口的復式火山聞名於世。略呈橢圓形,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8公里,周圍約120公里,面積250平方公里。
5、唐招提寺(TōshōdaiTemple)唐招提寺,日本佛教律宗建築群。簡稱為招提寺。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由中國唐朝鑒真主持,於公元759年建成,與東大寺的戒壇院並為傳布和研究律學的兩大道場。
6、鹿苑寺(Deertemple)鹿苑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中,內外都貼滿了金箔的三層樓閣建築(舍利殿)也被稱為金閣,包括舍利殿在內的寺院整體也被稱為金閣寺。該寺為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
巴厘島各景點英文名
Tanah Lot (海神廟)-必去景點,巴厘島地標性建築
Pura Tirtha Empul (聖泉廟)
Kingtamani(金打馬尼火山)-時間充裕可去,溫差大,准備長袖薄外套
uluwatu (烏魯瓦度--俗稱情人崖)
金巴蘭海灘(Jimbaran Beach)-吃海鮮BBQ,看日落,最美夕陽
Kuta Beach(庫塔海灘)-這里近市區,可在KUTA洋人街逛逛
烏布傳統市場(Pasar Ubud),這里有皇宮,還可以去看看。
MARS(馬斯木雕村-不推薦)
Bali Batik Village(巴厘島蠟染村,可去看看)
羅威娜海灘(Lovina Beach)--這個不推薦,太遠,在巴厘島最北部
巴厘島是印尼17000多個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位於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島東部,島上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全島總面積為5620__。是世界著名旅遊島,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
巴厘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島上的最高峰是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印度教。主要通行的語言是印尼語和英語。
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島上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
2015年由美國著名旅遊雜志《旅遊+休閑》一項調查結果把印尼巴厘島評為世界上最佳的島嶼之一。
埃特納火山有什麼特點?
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東岸,南距卡塔尼亞29公里。周長約160公里,噴發物質覆蓋面積達1,165平方公里。主要噴火口海拔3,323米,直徑500米;常積雪。周圍有200多個較小的火山錐,在劇烈活動期間,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帶與灌叢,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樹。山麓堆積有火山灰與熔岩,有集約化的農業。火山周圍是西西里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地質構造下層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層為海成泥炭岩和粘土。地質史上噴發始於第三紀末。史籍記載首次大噴發始於公元前475年。最猛烈的噴發是1669年,持續4個月之久,噴出熔岩約達7.8億立方米。破壞十分嚴重,卡塔尼亞等附近城市2萬人喪生。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掩埋了數十公頃樹林和許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毀。山坡植被分布:最低帶,布滿果樹種植園;中間帶,多山毛櫸、櫟樹和松樹;最高帶,有稀疏分散的灌木和藻類。山上有紀念羅馬皇帝登山的古跡。
埃特納火山下部是一個巨大的盾形火山,上部為300米高的火山渣錐,說明在其活動歷史上噴發方式發生了變化。由於埃特納火山處在幾組斷裂的交匯部位,一直活動頻繁,是有史記載以來噴發歷史最為悠久的火山,其噴發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近年來埃特納火山一直處於活動狀態,距火山幾公里遠就能看到火山上不斷噴出的氣體呈黃色和白色的煙霧狀,並伴有蒸氣噴發的爆炸聲。
據文獻記載,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歷史,被稱為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發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而最猛烈的爆發則是在公元1669年,持續了4個月之久,滾滾熔岩沖入附近的卡塔尼亞市,使整個城市成為一片火海,2萬人因此而喪生。18世紀以來,火山爆發更加頻繁,本世紀已噴發10餘次。1950~1951年間,火山連續噴射了372天,噴出熔岩100萬立方米,又摧毀了附近幾座市鎮。1979年起,埃特納火山的噴發活動持續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從海拔2500米的東北部火山口噴出的熔岩夾雜著岩塊、砂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時約1公里的速度向下傾瀉,掩埋了數十公頃的樹林和眾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摧毀。據統計,自埃特納火山噴發以來,累計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100萬。
位於義大利南端西西里島的著名火山埃特納火山2007年9月4日再次爆發,熾熱的岩漿和濃黑的煙霧在夜晚非常耀眼。而山腳下就是當地的居民區和旅遊景點。
雖然看上去似乎對當地居民十分危險,但義大利當地政府部門仍然認為目前火山爆發仍不足以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只是加強了對火山的嚴密監控。當地的主要機場由於火山爆發造成能見度降低而被迫關閉。此次火山噴發也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前來。
盡管埃特納火山給當地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威脅,但居民們還是不願撤離故土,遠走他鄉。原因是火山噴吐出來的火山灰鋪積而成的肥沃土壤,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區,多已被墾殖,廣布著葡萄園、橄欖林、柑橘種植園和栽培櫻桃、蘋果、榛樹的果園。由當地出產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更是遠近聞名,使該地區成為人口稠密、經濟興旺的地區。而在埃特納火山海拔900~1980米的地區為森林帶,有栗樹、山毛櫸、櫟樹、松樹、樺樹等,也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海拔1980米以上的地區,則遍布著火山堆積物,只有稀疏的灌木。山頂還常有積雪。由於埃特納火山是活火山,就是在停止噴發的休止期間,內部也處在持續的沸騰狀態,火山口則始終冒著濃煙,因此義大利政府將它列為「高度危險區」而禁止遊人登山游覽參觀。但每次火山爆發時,來自義大利、歐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難以計數。活火山的噴射奇景加上積雪的山峰、山坡的林帶和山麓的果園、葡萄園和桔子林,給當地的旅遊業增添了活力,從事旅遊業的勞動力達到30萬人。為了便於游覽,60年代在火山上建立起盤山公路和纜車,其中長4200米的纜車終點距主要火山口不遠。此外,山上還有紀念羅馬皇帝哈德良曾經攀登埃特納火山的古跡。
粗看起來埃特納火山與一般的山峰沒什麼兩樣,因其海拔較高,山頂還有不少積雪,仔細看就會發現,地下的火山灰就象鋪了一層厚厚的爐渣,凝固的熔岩隨處可見。站在火山之巔,人們能感覺到腳下的火山正在微微地顫抖,那感覺很奇妙,好像隨著火山的脈搏一起跳動,這就是典型的火山性震顫。據當地火山監測站人員觀測發現,每日午後兩點左右火山震顫達到最高峰。埃特納山上還不時地發出沉悶的聲響,那是氣體噴出的聲音。火山的熱度通過地表傳到遊人腳上,只覺得腳底也是溫熱的。在火山口的側壁上,還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個直徑約兩、三米的大圓洞,形狀很規則,就象是人為挖的洞一樣,裡面還不時地逸出氣體。山上遍布各種大小的噴氣孔,硫質氣味很濃,噴氣孔旁邊常有淡黃色的硫磺沉澱下來。山頂上還分布著幾條大裂縫,寬約20~50厘米,可能是地下岩漿上隆時地表發生變形造成的。這些現象都說明埃特納火山的活動性是很強的。一陣風吹來,火山噴出的有毒氣體就迅速彌漫開來,只覺得一陣濃濃的硫磺味飄過,濃煙很快包裹了山上的一切,嗆得遊人胸悶、窒息。
義大利的火山活動頻繁,相應地,其監測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也處於前列,僅西西里島就有四個火山監測站,離火山4公里遠的地方設有錄像系統,數據通過無線方式傳輸到中心台站,每天監測人員都要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嚴密監視三個火山口的活動情況。由於是通過遙控的辦法,避免了火山隨時噴發給監測人員帶來的危險。
美國夏威夷的旅遊景點
夏威夷,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上旅遊工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它雖地處熱帶,氣候卻溫和宜人,擁有全世界最活躍的火山和全世界最高的海洋高山,風光明媚,海灘迷人;同時是前國王的王室所在地,也是美國本土唯一的皇家官邸所在地。此外,它還是現代沖浪、呼啦舞和夏威夷地方美食的發源地。
夏威夷大島介紹:
夏威夷大島(簡稱大島)是夏威夷群島里最年輕的一個島,也是最大的一個島,總面積為4028平方英里。大島總人口為十三萬七千,海岸線長266英里,夏威夷王朝的開創者卡美哈美哈國王就是從這島上去統一夏威夷群島的。大島自然資源豐富遊客可以在同一天上山滑雪,下海沖浪,然後到火山公園看火山。夏威夷火山公園全天開放,除了觀看火山噴發外,火山瞭望台,火山女神之家,火山溶洞等也是不錯的景點。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介紹: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位於大島西洛區西南部30英里(48公里)的位置,公園內的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 Volcano)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親眼目睹創造和毀滅並存的難忘奇觀使火山公園成為夏威夷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並且與灼熱的沙漠和熱帶雨林、以及博物館、岩畫、能走進的熔岩通道和茂納洛亞火山活火山一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哈瑪庫亞遺產走廊介紹:
哈瑪庫亞遺產走廊(Hama kua Heritage Corridor)是一條位於夏威夷大島東北、沿哈瑪庫亞海岸(Hamakua Coast)海岸線穿過鬱郁蔥蔥的熱帶雨林、瀑布和美麗的海邊景色的公路。走廊從希洛開始在威庇歐山谷觀景點(WaipioValleyLookout)結束。沿途您可游覽老種植園、長滿細密青苔的橋,欣賞壯觀的瀑布和奧諾梅阿灣的海景,並探索秀麗的彎路。
可愛島介紹:
可愛島,又稱花園島,堪稱夏威夷最為寧靜,最具田園風格的地方,因天然美麗的自然環境,經常作為好萊塢電影中的場景而出現在眾多電影當中。可愛島,島上幾乎沒有一天不降雨,年降雨量超過450英寸,居世界降雨量之最。卡約是島上天氣最晴朗的.地區。
哈納雷鎮介紹:
寧靜的哈納雷鎮(Hanalei Town)位於可愛島的北海岸上,是古老的歷史遺跡和當代的藝術畫廊融合展示的點發。在鎮上,您可以參觀威奧利傳教所(Waioli Mission House),瀏覽哈納雷畫廊中可愛島製作的藝術品,空餘時間還可以觀看社區中心舉行的ukulete演唱會此外,最美麗的芋田、哈納雷碼頭也是散步、欣賞美麗的日落不錯的選擇。
號角噴泉介紹:
壯觀的號角噴泉位於可愛島南海岸,是可愛島上吸引最多遊客拍照的景點之一。波普(Poipu)海浪流入天然熔岩通道,在高潮期會噴出巨大的噴泉,同時還能聽到夏威夷傳說中的噓聲和怒吼聲。觀景點的景色在日落時分最為壯麗。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的觀鯨季節,波普海岸線也是觀賞座頭鯨的最佳地點。
威美亞峽谷介紹:
威美亞峽谷(Waimea Canyon)有太平洋的大峽谷之譽,長約14英里(22公里),寬1英里(1.6公里),深達3,600英尺(1097米)。從威美亞峽谷觀景台,您能一覽無餘地看到高聳的山峰、崎嶇的峭壁和深深的峽谷,壯觀的內陸遠景延綿數英里。
歐胡島介紹:
歐胡島,被譽為聚會之地,具備多種文化的特質,瑰麗而多樣化的景觀及豐富的戶外活動,是當地夏威夷人價值與傳統的東、西方文化的熔爐。全夏威夷最主要的檀香山國際機場(百分之八十的旅客飛到檀香山當作他們夏威夷之旅的第一站)就位於這個島上。迷人的檀香山、柔和的威基基(Waikiki)海灘、伊歐拉尼皇宮(Iolani Palace)的歷史建築與珍珠港的永恆紀念碑相輔相成,是人們散步購物的理想去處。
努阿努帕里大風口介紹:
努阿努帕里大風口(Nuuanu Pali Lookout)離檀香山市中心東北部僅5英里(約8公里),登臨觀景台可欣賞陡峭的柯勞(Koolau)懸崖和蔥郁的向風海岸(Windward Coast)全景。努阿努帕里大風口阿努阿之戰的遺址,1795年卡美哈美哈一世國王在這里贏得了勝利,最終統一了歐胡島。
威美亞海灣介紹:
威美亞海灣(Waimea Bay)位於名揚四海的北海岸,在20世紀50年代巨浪沖浪萌芽時期,敢於冒險的沖浪者開始挑戰威美亞(以及西面的瑪卡哈海灘 (Makaha Beach))強大的冬季海浪,巨浪沖浪運動從此誕生。夏威夷的巨浪季節從11月到次年2月,這期間會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男女沖浪高手。Eddie Aikau巨浪沖浪紀念賽就位於這里,不過只有在巨浪濤天時才會舉辦。
摩洛凱島介紹:
摩洛凱島,長38英里,最寬處10英里,東北海岸矗立著全世界最高的海邊懸崖(3,600-3,900英尺),南海岸擁有夏威夷群島最長的連綿岸礁(28英里)。在這里你可以在卡勞帕帕國家歷史公園追溯,可以去夏威夷最大的白色沙灘之一帕波哈庫海灘探索,也可以到神聖的哈拉瓦山谷散步,感受這里無處不在的阿羅哈精神。
暑假去美國旅遊,有什麼美國旅遊景點介紹?
去美國的時候,以下這些景點是一定要去!
1大峽谷國家公園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經過大自然數百萬年鬼斧神工般的雕琢,大峽谷成為一處人人驚嘆的景觀。它長300英里,深約1英里,像是大地的一道疤痕,橫卧於美國西南部。還是前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說得好:「任何人的干預只會破壞大峽谷,這里既然是上帝的傑作,那麼還是讓上帝來改變它吧。」
2尼亞加拉大瀑布 (Niagara Falls)
尼亞加拉瀑布橫跨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是北美最大的瀑布。在這里,每分鍾會有400萬立方英尺的水拍打著岸邊,這使它不僅成為一道壯麗的自然景觀,也成為一項重要的水電能源。曾幾何時,幾代人蜜月旅行都選擇這里,在標志性的瀑布背景前慶祝婚禮。更有有不少鋌而走險者跳進瀑布,幸好最後都活了下來。
3大沼澤地國家公園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國家公園這片廣袤、低窪的荒原地帶位於亞熱帶,佔地數千平方英里。它也因鋸齒草跟隨流動其間的水漂移而得名「綠草之河」。這里還具有全美最完整的生物多樣性景觀,是棕櫚林、柏樹林、紅樹林、蛇、美洲豹、短吻鱷、巨型鱷魚等多種動植物的家園。
4基拉韋厄火山 (Kīlauea)
基拉韋厄在夏威夷語言中意為「噴涌」。當地神話說,火山女神培雷每次發怒,基拉韋厄火山就會噴發。它在近三十年來一直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火山。1983年就曾經噴發過一次。
5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死亡谷國家公園是挑戰人類多種極限的地方。冬天氣溫零度以下稀鬆平常,夏季氣溫則會高達54攝氏度。只有少數幾種能夠經受北美炎熱乾旱氣候的動植物才能在這里紮下根。由於公園的面積和整個康涅狄格州差不多,旅行者需要備好足夠的水,帶上地圖,沿著公園鋪設好的道路行走,在公園管理處登記後才可以邁向峽谷深處。
6紅杉國家公園 (Sequoia National Park)
加利福尼亞州的紅杉國家公園沿著大蘇爾海岸一直延伸到俄勒岡州的州界。這里的樹木都有幾個世紀之久。作為自然界最大的生物物種,紅杉樹可以長到300多英尺高,直徑20英尺,它在19世紀美國西部拓荒運動中險些滅絕。如今,十幾個美國國家公園和州立公園都將其納入保護范圍。
7大鹽湖 (Great Salt Lake)
猶他州的大鹽湖佔地2500多平方英里,是西半球最大的鹽水湖。早期探險者以為它是太平洋延伸到此;當地土著部落則認為有一隻水怪潛伏在水中。不斷移動的湖岸線阻礙了兩岸的發展,所以那裡至今依然人煙稀少。但是,湖四周的濕地目前已成為全美最重要的候鳥棲息地之一。
8猛獁洞國家公園 (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
猛獁洞國家公園位於肯塔基州中部的岩床下,是世界上最長的洞穴。佔地共有50000英畝。公園作為世界文化遺址和生物圈保護區,為洞穴探險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去處。它那365英里的長廊遙遙領先於南達卡州145英里的寶石洞長廊。
9麥金利山 (Mount McKinley)
阿薩巴斯卡印第安人稱這座北美最高峰為德納利,意為「高山」。它高20320英尺,主峰位於德納利國家公園內。一個世紀以前才有人首次爬到它的頂峰,如今的探險者有半數都可以到達頂峰,但是也有近百人為此喪命。
10老忠實噴泉 (Old Faithful)
老忠實噴泉是黃石國家公園的一大亮點,它將數千加侖的沸水噴向空中,有時可以噴到185英尺高。這個天然熱噴泉一般90分鍾噴發一次,有時間隔長些可能會要2小時,短則可能只要45分鍾。
11迷失之海 (Lost Sea)
它位於田納西州的甜水城,是美國最大的地下湖,世界第二大地下湖,也是克雷格赫德大洞穴的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世紀以前,由一個到克雷格赫德大洞穴探險的13歲孩子發現的。洞穴中布滿了水晶簇、石筍、鍾乳石、某些構造神秘的岩石,甚至還有地下瀑布。
12漁夫塔 (Fisher Towers)
漁夫塔位於南猶他州,砂石構造的岩石群就像一個衛士護衛著這片土地。歷經幾個世紀風雨的沖刷,才有了漁夫塔現在這個樣子,它的塔尖足有500英尺高,吸引著眾多勇敢的攀登者。
13兩洋山口
這個位於懷俄明州的山口橫跨美國大陸洛杉磯山脈分水嶺,在這里可以看到美國境內獨一無二的景觀:河流在這里分成兩個支流,一路向西流向太平洋,一路向東流入墨西哥灣,最終匯入大西洋。理論上講,一條魚游過這一山口就相當於游遍了美國大陸。
14巴林格隕石坑 (Meteor Crater)
據說這個位於亞利桑那沙漠中的4000英尺寬、600英尺深的巨大隕石坑是由於50000年前的一次流星撞擊形成的。科學家推測當時流星撞擊到地表的速度大約30000英里/小時。這個隕石坑就是以那個最早提出隕石撞擊觀點的科學家命名的。三年後,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還授權在隕石坑附近設立了一個郵政局。
15岩石城
這大概是愛達荷州唯一沒有人類居住的「城市」了。這里有花崗岩巨石、高高的山峰以及某些有著25億年歷史的岩石。如今的岩石城吸引了不少攀岩者。但早在1840年,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定居的拓荒者的馬車隊就在這里留下了印記。車夫們用潤滑油在岩石上做標記,很多標記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求高手把介紹愛丁堡的旅遊景點翻譯成英文,不要用金山詞霸直譯, 最好可以把它翻成一篇英語導游的介紹!
經過幾個發育過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中國的綜藝節目「推廣娛樂」。然而,一系列問題的原因不同品質的生產商;未更新的理論建設和過度追求商業利潤,主機,比如抄襲,低層次的計劃和美德之缺失或顯著意義方案,從而綜藝節目變得不那麼有吸引力。所以中國的綜藝節目應該採取什麼路徑的未來?做表演的案例研究「天天向上」,湖南衛星電視電視,著名的專業推廣訪談和講座,也贏得高收視率在過去兩年,本文傾向於探索的元素滿足表演和其他生產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從的「MPED」在未來的發展,中國的綜藝節目。本文認為,在的意義展示的sucess是路徑,「天天向上」的需要,這也是包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此外,創新「MPED」的缺點後,通過更深層次的分析,本文旨在,提供suggustions如何推動發展的綜藝節目。
「每一天」我沒有看到,所以我不知道程序的名稱在英語是沒的說,但意思是這樣的。
② 猴子有哪幾種
猴的主要品種
靈長類(Primates)動物包括:
1.巨大類人猿(Apes):
(1)長臂猿(Hylobates)
(2)猩猩(Simia Satyrus)
①猩猩(Chmpanzee),類人猿的一種,因其對若幹人的疾病有易感性而被用於實驗。
②馬來亞猩猩(Orangutan),類人猿中的一種,易感染與人類相同的某些病,常用於實驗研究。
(3)大猩猩(Gorila gorilla)
(4)黑猩猩(Pan Satyrus)
2.狒狒(Babnoons)
3.猴(Monkeys)
在醫學科學研究中廣泛應用的主要是獼猴屬猴,主要有12個品種。
1.恆河猴:又忠羅猴、廣西猴等。學名為Macaca mulatta,英文名Rhesus monkey,屬哺乳綱,靈長目,狹鼻亞目,獼猴科(Cercopithecidae)。最初發現於孟加拉的恆河河畔,所以稱恆河猴或孟加拉猴。我國廣西的這種猴很多,所以俗稱「廣西猴」。過去一般都稱獼猴,但獼猴是屬名,此種稱法不妥,容易混淆,以稱恆河猴為宜。恆河猴的分布由印度的北部往東,通過尼伯爾、阿薩密、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以及我國西南、華南各省、福建、江西、浙江一帶。安徽黃山的猴子也是恆河猴,河北的東陵也曾發現過恆河猴。
2.熊猴:學名Macaca Assamensis,英文名Assamese monkey,分類所屬同恆河猴。熊猴又稱阿薩密猴或蓉猴。產於阿薩密、緬甸北部以及我國的雲南和廣西。熊猴和蓉猴是廣西的土名。形態和恆河猴很相似,如不仔細分辨,則很難區別。身體比恆河猴稍大,面部較長;毛色較褐,腰背部的毛色和其它部分相同,缺少恆河猴那種橙黃色的光澤,毛也料粗,不如恆河猴細密;面部、兩耳為肉色,老猴面部常生雀斑;頭皮薄,頭頂有旋,頭毛向四面分開;雄猴身長約65cm,尾長約23~25cm,體重約12~14kg,雌性較小。其行動不如恆河猴敏捷和活潑,小猴也不如恆河聰明易馴,叫聲和恆河猴不同,聲啞,有時如犬吠。
3.紅面斷尾猴:學名Lyssodes Speciose melli,英文名Stump-tailed monkey,分類所屬同恆河猴。產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模式亞種(L.S.Speciosa)產於泰國、緬甸、印度和我國雲南等地。紅面斷尾猴又稱華南斷尾猴,土名叫黑猴和泥猴。本屬各猴的尾巴有的已退化到幾乎沒有,有的已縮至僅占身體的1/8~1/10左右。毛色一般為黑褐色,但隨年齡和性別稍有不同,有的幾乎全黑,有的較褐,略似朱古力色。面部大多數發紅,但紅的深淺不同,這與發育有關,小時不紅,越接近成熟面色越紅,到老年經色又漸衰退,轉為紫色或肉色,還有少數變成黑面的。小猴生下時為乳白色,非常鮮明,不久毛色就變深,由黃褐色變為烏黑色。平頂的毛長,由正中向二邊分開,自幼即很明顯。雌猴乳頭為紅色,因為色素的關系,有時為一紅一蘭。雄猴身長約60~65cm,尾長約5~7cm。紅面斷尾猴常用於眼科和行為研究。
4.四川斷尾猴:學名Lyssode speciosa thibetanas。又稱藏酋猴。是紅面斷尾猴的一個亞種,產於四川的西部、西藏的東部。毛色和紅面猴差不多,也為烏黑色,但稍淺,褐色較多,沒有純黑色的,胸腹部淺灰色的毛很多,毛的長度也和紅面猴差不多,但被毛比紅面猴為厚。面色偶爾也有紅色的,但較少,老年猿在兩頰和頦下常生出相當長的大鬍子。身體比紅面猴略大,雄猴身長70cm以上,尾長在7~10cm之間。聰明伶俐,可以馴養。
5.台灣岩猴:學名Macaca Cyclopis。產於我國台灣。肩毛長,有花紋,體大。
6.平頂猴:學名Macaca nemestrina,日本稱豬尾猴,主要產於東南亞各國。尾圓粗,4歲性成熟,妊娠期170(162~168)天,哺乳期8~10個月,雌猴4.5~10kg,雄猴10~14kg。
7.日本獼猴:學名Macaca fuscata。體大,成年雄猴重11~18kg,雌猴重8.3~16.3kg,月經28天,妊娠期170~180天,性成熟時,雄猴為4.5歲,雌猴為3.5歲。剛出生的仔猴重400~500g,哺乳期6~8個月,每年3~8月為繁殖生育時間。
8.食蟹猴:學名Macaca lrus或Macaca fuscicularis,又稱爪哇猴。月經期29(22~33)天,妊娠期167(153~179)天,哺乳期14~18個月,性成熟為4.5歲。
9.頭巾猴:學名Macaca Simica,月經周期平均29.5天,成熟雄猴體重4.5~8.5kg,雌猴3.5~4.5kg。
10.戴帽猴:學名Macaca radiata,主要產於印度。月經周期平均31天,妊娠期163(153~169)天,哺乳期8個月,成年雄猴體重5.5~8.8kg,雌猴3.4kg,性成熟年齡3~4歲,每年1~4月為繁殖生育期,初生仔猴體重330~370g。
11.獅尾猴:學名Macaca Silmue,成年雄猴體重6.5~7kg。
12.叟猴:又稱蠻猴,學名Macaca sylvana,主要產於摩洛哥和阿樂及利亞。月經期27~33天,妊娠期210天,成年雄猴體重11kg。
13.蘇拉威西猴:學名Macaca maurus,又稱聖猴,產於印尼。成年雄猴體重8.5~10kg,雌猴5~5.5kg。
其他用於醫學科學研究的猴品種有:
1.獺猴:學名Loris tradigras,適於作視覺生理研究。
2.狨猴:學名Hapale jacchus或Callithrix jacchus,英名Marmoset。狨科有3屬35種之多,是產於中南美洲的小型低等猿類,特點是體小尾長,尾不具有纏繞性,頭圓、無頰囊、鼻孔側向。各種狨皆活潑溫順脆弱,易馴養。狨又名「囊猴」,因小狨可以放在衣袋或手籠中而得名。需經常食蟲,不然難於長期存活。妊娠期為146(140~150)天,性成熟為14個月,有月經,性周期為16天。交配不受季節限制,可以在籠內人工繁殖,每胎1~3仔,雙胎率約為80%。主要用於生殖生理、孕避葯物研究和甲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蟲病的研究。
狨猴又名有絹毛猴、有普通狨(Callithrix Jacchus)、銀狨(Callithrix argentata)、倭狨(Cebuella Pygmaea)、棉頂狨(Cottontop Pinche)。
3.夜猴:學名Dmroucouli Nachtaffe,主要用於視覺研究和瘧疾研究。
4.松鼠猴:英名Squirrel monkey,主要用於視覺研究、腦神經和葯理學研究。
5.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又稱黃金猿、皮氏瘠猴。主要產於我國四川、貴州、雲南和陝西。
6.樹鼩:學名Tupaia belageri chinensis,又名樹膘鼠、樹仙。關於樹鼩的分類,目前國內學者仍有分岐,很多人把它劃為靈長類,但也有人把它稱為是靈長類的原祖。現在一般稱作原猴類動物。外形似松鼠,只有體小,吻尖細,成年時體重120~150g。前後肢各有5趾。犬齒細小,前臼齒寬大。普通樹鼩尾蓬鬆似松鼠,但另有細尾樹鼩和筆尾樹鼩。貝氏(T.Belangeri)樹鼩身長19~20cm,尾長16cm,中國亞種的大小與此差不多。模式亞種毛色為粟紅色,貝氏樹鼩的雲南亞種毛色為橄灰色,肩部有淡白色的條紋。海南亞種肩部條紋不明顯。樹鼩為晝夜活動的食蟲類,棲息活動於灌木林地區,攀緣流竄,行動敏捷。體小,易受驚,如長時間受驚、外於緊張狀態時,體重下降,睾丸縮小,臭腺發育受阻,當臭腺缺乏後,母鼩在產後吃掉仔鼩,母鼩生育力喪失,甚至死亡。一般單獨活動,食物以蟲類為主,也可食用幼鳥、鳥蛋、谷類、果類、樹葉等。每年4~7月為繁殖季節,妊娠期約45天左右,每胎2~4仔,繁殖力喲,但存活率低。
由於樹鼩是一種體小、價謙的靈長類動物,它的新陳代謝遠比犬、鼠等動物更接近於人,大體解剖也近似於人,因此在醫學生物學上用途很廣,受到廣大科學工作者的重視。現已用於化學致癌的研究、黃麴黴素致肝癌的研究,人皰疹病毒感染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睡眠生理的研究等。特別有意思的是這種動物長期飼喂高膽固醇食物時不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觀察到其食入的膽固醇都以膽鹽的形式排泄掉,值得進一步認真研究。
③ 全國有多少種猴子
?在我國境內生長分布的猴類有獼猴、金絲猴、紅面猴、毛面短尾猴、台灣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等等;猿類則有黑長臂猿、白眉、白掌、白狹長臂猿、褐猿(猩猩)等。
猴的種類很多,有獼猴、懶猴、蜘蛛猴、疣猴、葉猴、紅面猴、狒狒、山魈、金絲猴、黑葉猴等。獼猴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森林裡,我國的四川、廣東、廣西、浙江等地也產獼猴。它們大多住在靠近河流的密林中,營樹上生活,群居,獼猴的身體除面部、耳廓、手掌、足掌、臂部以外,都密生黃色的細毛,兩眼向著前方,兩個鼻孔很接近。獼猴的手和足都能握物,這是跟在樹上攀援和跳躍的生活相適應的,下地後常用四肢行走,有時也能用後腿直立行走,牙齒的形狀和數目都和人相似,吃果實和種子,也吃鳥卵和昆蟲,口腔兩側頰部各有一囊,吃進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時來不及細嚼,就暫時貯藏在頰囊里,留待空閑時再細嚼咽下,獼猴的大腦很發達,大腦不僅體積大,遮蓋了腦的其他部分,而且表面生有很多凹溝,所以大腦的表面積增大很多,由於大腦發達,所以獼猴的行為復雜,記憶力和模仿性很強,馬戲團常訓練獼猴表演各種動作。猴是靈長類動物,很多動作與人類動作相近,才智僅次於人和類人猿。它的腦結構也與人十分相似。猴有100多種,世界上最小的猴生活在厄瓜多、巴西和秘魯地區,叫做「倭狨」。這種猴連尾巴在內也只有30厘米,而尾巴就佔去了一半,它們吃蒼蠅、蚊子、蜘蛛和飛蛾,所以也叫食蟲猴。世界上最大的猴是非洲的狒狒,身高90厘米到一米,體重達50多公斤。世界上最珍貴的猴是中國的金絲猴,它青面藍鼻,鼻孔朝天,肩背金光閃閃的毛發。野生的猴多喜歡群居生活,由一隻體大力強的公猴擔任「猴王」,統率著全群,其他公猴當「衛士」,保衛母猴和仔猴。如狒狒在尋找食物和飲水時,都是集體行動,並由最強壯和最勇敢的雄猴組成「先鋒隊」在前頭開路。如遇到獅子或其他敵害,「先鋒隊」就沖上去搏鬥,周圍樹上的狒狒則一起大聲喊叫壯威助戰。峨眉山的猴還「攔路打劫」,使遊客哭笑不得。猴子經過訓練可以耍猴戲、演雜技,幫人作事。馬來西亞訓養的猴可以爬到20多米高的椰子樹上摘椰子,一隻猴子一天可摘1000多個。英國人訓養的猴子可以騎著狗去放羊。日本的獸醫讓猴子當助手,幫助醫生給動物開刀。美國人訓養猴子為四肢癱瘓的人當保姆。
子的種
猴子的種類
全世界猴子的種類約有二百種,最小型的猴子是侏儒狨猴,大約高六吋、重四盎司;最大的是彩面山魈,高約三十二吋,沃斯堡動物園的一隻母山魈體重為七十五磅。
猴子和人一樣,同屬於動物學中的「靈長目」。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主要特點是:
1.四肢長並有明確分工,關節靈活而運用自如,拇指可與其它四指對握,雙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
2.具有辨別色彩的能力;
3.雙目和人類相似,長在頭部前方,具有「雙視」功能,能准確判斷距離;
4.上下顎短,腦腔很大,大腦發達,智力較高。
靈長類動物中的猿猴,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若從進化程度講,可分為低、中、高三類。
低等類 有狐猴、指猴、嬰猴、樹熊猴、懶猴、跗猴等;
中等類 如狨、 、節尾猴、卷尾猴和有頰囊、雜食、素食的各種獼猴;
高等類 又稱「猿」,包括長臂猿、合趾猿、巨猿(俗稱大猩猩)等等。若從體貌特徵區分,有尾的叫「猴」,無尾者稱「猿」。
從智力發育看,猿類具有更大的優勢。在我國境內生長分布的猴類有獼猴、金絲猴、紅面猴、毛面短尾猴、台灣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等等;猿類則有黑長臂猿、白眉、白掌、白狹長臂猿、褐猿(猩猩)等。
自然界的猴子機智靈敏,頑皮滑稽,模仿能力極強,有著與人類極為相近的習性。它們是馬戲團和耍猴人最得意的「明星」,還會向行人討要食物,與人戲耍,憨態可掬。猴子若經過訓練,可幫人類從事許多簡單的工作,諸如放牧,採摘果實,傳遞信件,有的甚至學會使用湯匙給卧床病人餵食,開冰箱取飲料,開關電燈等。因此,猴子得到了人類的關注、寵愛和保護。
靈長類概述:
在全球四千多種哺乳動物中,約三百種是靈長類(亦稱靈長目動物PRIMATES ),這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最先命名的動物類群,意思是「眾生之靈、眾生之長」。靈長類動物包括各種猴子,無尾的猿以及我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