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尼泗水好不好住, 會不會排華
印尼泗水是一個宜居的城市,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適合居住。泗水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居民。此外,泗水的基礎設施完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
至於是否會排華,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近年來,泗水市積極倡導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當然,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整體而言,泗水的社會環境相對友好,排華現象並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華人社群在泗水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們與當地居民和諧共處。印尼政府也一直強調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打擊排華等不正當行為。因此,對於想要在泗水定居的華人而言,無需過於擔憂排華問題。
總體而言,泗水是一個充滿活力、文化多元的城市,無論是對於本地居民還是外來移民,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居住地。當然,選擇居住地時,還需要結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泗水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豐富多樣,如巴達維亞城堡、巴達維亞博物館、巴達維亞動物園等,都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此外,泗水的美食文化也十分獨特,可以品嘗到地道的印尼美食,如印尼炒飯、印尼炒麵、印尼沙爹等。
總之,對於想要了解泗水是否適合居住的華人來說,這里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但是,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和了解,泗水絕對是一個值得一試的居住選擇。
② 關山度若飛:我的領事生涯目錄
我的領事生涯,始於從人大外交繫到外交學院的轉變,從學術理論走向了實際的外交實踐,領事生涯的序幕由此拉開。在印尼的五年,見證了華僑華人的悲歡離合,從印尼的反華排華到我國接僑,從華僑的印尼情結到解決雙重國籍問題,再到難忘的巴厘往事、出訪龍目和古邦,乃至劉少奇的訪問,以及在馬辰當領事的回憶,這些都成為我領事生涯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與全天候的朋友——巴基斯坦的故事,始於我國通往國外的唯一通道,三叉戟飛機的故事,布托請我喝下午茶的溫馨,一次嚴肅的領事交涉,發生在身邊的機場慘案,同親台華僑交朋友的友情,以及「紅旗」汽車的故事,都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情誼。
蓋亞那,作為第一個使用中國經援的拉美國家,商務辦事處主任不做軍火商,伯納姆總理請我喝茅台的友好氣氛,協助西哈努克同朗諾爭奪在不結盟的席位,買氧化鋁的故事,蓋亞那無奈的治安,華人總統阿瑟?鍾,蓋亞那成為了我領事生涯中的一段寶貴經歷。
中美建立新型領事關系,經歷了波瀾曲折的談判,簽訂了中美領事條約,中美互設總領館的故事,中美關系迎來了新的局面。在談判中南領事條約、中保領事條約、中伊領事條約、中捷領事條約、中土領事條約、中也領事條約、中老領事條約、中古領事條約、中阿領事條約的過程中,我見證了中法互設領事機構協議的簽訂,以及中蘇領事磋商的進展。
領事工作的規范化,始於新中國第一部國籍法的誕生,中國領事條例及其範本的出台,護照收費和護照法的難產,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的出台,領事職務與領事保護的建立,以及保護華僑權益問題的關注。在澳大利亞,我踏著大片鐵礦的袋鼠,見證了澳大利亞的前世今生,澳經濟的對外依賴性,恰那鐵礦項目,波特蘭煉鋁廠項目,中澳關系發展的新階段,以及我所熟悉的澳大利亞。
回顧過去的領事生涯,護照的故事、關於在華日本孤兒問題、山東與韓國通航背後的故事、訪問友好鄰邦——朝鮮、幾次領事交涉,這些經歷都讓我深深體會到,強大的祖國是發展中外領事關系的根本保證,維護獨立自主和國家尊嚴,堅持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原則,保護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正是領事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
③ 印尼排華是不是日本人的陰謀
印尼排華事件並非日本的陰謀。
雖然有人認為日本在背後策劃此類事件,但事實上日本在其中的作用並不明顯。印尼排華的根本原因與日本無關,而在於華人與印尼社會之間存在的問題。
華人之所以在印尼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主要原因是歷史背景和政策環境造成的。華人在印尼的經濟活動可以追溯到19世紀,他們憑借勤勞和智慧積累了財富,逐漸在各行各業建立起自己的王國。盡管他們為印尼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華人的經濟影響力也引起了印尼本土人士的不滿和嫉妒,這是排華事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華人在印尼的地位並非完全平等,歷史上他們曾面臨過歧視和不公正待遇。這種不平等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華人與印尼本土之間的隔閡,也為排華事件埋下了隱患。
社會不滿情緒的累積是引發排華事件的另一重要因素。印尼社會在特定時期存在諸多問題,如經濟不平等、政治腐敗、社會不公等。這些社會問題使得印尼人民對政府和現有秩序感到不滿,而華人作為經濟力量的代表,成為他們發泄不滿的對象。
少數反華分子的煽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排華事件中,一些極端分子利用華人與印尼本土之間的矛盾,通過製造緊張局勢和煽動仇恨,使得排華情緒迅速蔓延,導致大規模的排華事件發生。
總之,印尼排華事件的根源在於華人與印尼社會之間長期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不滿情緒的累積,而並非日本的陰謀策劃。解決此類問題需要通過改善社會環境、促進多元文化共存、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以及增強國民的包容與尊重意識等多方面努力。
④ 印尼在中國哪個位置靠近哪個國家 與我國的歷史淵源頗
印度尼西亞在中國的南部。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中關系
從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製造的「紅溪慘案」開始,印尼曾發生過許多起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迫害華僑華人的慘劇。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慘案、1946年3月的萬隆慘案、同年6月的文登慘案、8月山口洋慘案、9月的巴眼亞底慘案、1947年1月巨港慘案等。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印尼仍經常發生許多較大規模的反華、排華動亂,如1963年3月至5月從西爪哇蔓延到中、東爪哇的排華騷亂、
1965-1967年全印尼性的排華浪潮、1974年由反日運動引起的排華騷亂、1978年雅加達由學生示威引發的反華騷亂、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華暴動等。在20世紀80年代,各種大小程度不同的反華、排華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幾乎每年都在印尼各地上演。
1965年,蘇哈托領導軍隊鎮壓了官方聲稱的「共產主義政變」,隨後上台執政。擁有軍權的蘇哈托宣布印共為非法組織,同時展開「清共運動」,從1966年開始,總共持續了三年之久。所謂「清共」,其實就是屠殺。
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把這段期間的印尼稱為「20世紀最慘的集體謀殺」,估計這一連串針對華人的行動,自1967年10月展開,印尼當局將西加里曼丹與馬來西亞交界處一片廣邈的土地畫為「紅線區」,強迫居住在該區域內的華人往山口洋、坤甸等都市遷移;印尼軍方還指稱有九名達雅族(印尼高山原住民)的長老被華人所殺。
當時,報仇心切的達雅人在許多華人住所前面放置了盛有雞血或狗血的紅色土碗。這是達雅人復仇的記號,任何達雅族人見到紅碗,都有責任入屋將裡面的人趕盡殺絕。也正因為如此,當年的排華事件又稱為「紅碗事件」。
1965年,時任印尼總統的蘇加諾(蘇卡諾)由於政治立場傾向共產主義陣營,當時的美國政府策動印尼軍人推翻蘇加諾政權,但為蘇加諾的手下翁東(Letkol Untung)所悉破。
所有政變軍方領袖,除了蘇哈托以外都被處決。而蘇哈托組織了反對的軍人,蘇帶了精銳的私人部隊從蘇門達臘遷到首都,並進入首都進行大規模鎮壓行動,在印尼全國策動「反共大清洗」。
緊接著之後不到一年之內,把印尼的共產黨員幾乎趕盡殺絕。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參與援助蘇加諾的印尼政府,導致大量華人遇難。
1998年5月14號,在印尼發生排華暴動。印尼總統蘇哈托指使印尼軍隊以及一部分暴民,對在印尼的中國華人實施了極其殘忍的屠殺,持續3天之久,死傷的華人數上千,數千華人婦女被強奸。
死1500多人,約169名華人女子被奸殺(也有雅加達人權與婦女研究組織經整理後的報告顯示,5月發生的騷亂中,印尼各地總共發生5000多起暴徒強奸或輪奸華裔婦女的慘案,其中以雅加達每天發生的100多起最為嚴重),暴行震動了全世界。對中印關系產生了長遠的消極影響。
黑色五月暴動:「黑色五月暴動」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穆斯林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燒、殺、奸、擄、掠等暴力活動,華人死傷數以千計。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
(4)印尼六十年代排華我國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
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1963年收復了被荷蘭侵佔的西伊里安。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與印尼國有建設公司牽頭的印尼國有企業聯合體,當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簽署了雅萬高鐵合資協議。
雅萬高鐵將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線路總長約150公里,將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和中國裝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50-300公里。建成通車後,從雅加達至萬隆的時間將縮短為約40分鍾。
⑤ 誰知道印尼和我們國家有什麼糾紛啊,和新加坡呢
印尼與中國主要是南海的爭端問題,南沙、以及爭議水域的石油資源問題,印尼背靠東盟和美日,跟中國搶。
這兩個國家還有共同的華人問題:
印尼國內華人擁有比較強的經濟實力,但政治和軍事上不強。在冷戰時期印尼國內政變,屠殺共產黨同時排華,90年代末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期又一次排華,讓全球華人很氣憤。
新加坡好像與中國沒有什麼領土糾紛,主要是新加坡華人比較多,比中國在經濟上先起了一步,既看不起窮大哥,又怕中國強大後通過華人這層關系把它吞了。新加坡與美國關系很近,與台灣曖昧,其實都是這個心理在作崇。
⑥ 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是什麼
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暴徒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暴動,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1998年8月8日,旅美華人抗議迫害印尼華人暴行。
此次嚴重騷亂,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印尼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轉遭受巨大損失。騷亂進而演化成為一場變革運動,迫使在台上呆了31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蘇氏家族勢力隨之土崩瓦解。此後,印尼經歷了長期動盪和沉淪,用十餘年時間才逐步擺脫「絕望國家」狀態,確立新的政治體制,重拾經濟穩定發展,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氣。
(6)印尼六十年代排華我國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⑦ 印尼排華騷亂事件是由於什麼事件引起的呢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場原本是為推翻蘇哈托政權而起的政治運動,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等地卻演變為嚴重的"排華騷亂」。
當時,僅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5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在12日題為《十年之際,印尼否認強奸暴行,但不曾將它忘卻》的報道中,法新社稱,即使大多數居民都寧願遺忘暴行曾經發生,但受害者對當年搶掠強奸的場景卻仍然歷歷在目。
一名華人女士講述道:「當時,我舅媽打電話告訴我們將房間的燈全部關上讓暴徒們感覺房子里沒人。我們聽到許多華人婦女成為受害者。
法新社在報道中描經道,數干華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軍隊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奪和焚毀。華人婦女於韻(音)說:「當時真是太恐怖了,人們被困在燒著的商店裡,滿街是燃燒的建築和汽車,到處濃煙滾滾。"
法新社說,如果印尼軍方當時是為了在亞洲金雕風暴的恐慣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話,那麼他們失敗了。
(7)印尼六十年代排華我國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據《環球時報》駐印尼特派記者孫天仁介紹,目前,印尼當地華人並沒有針對「排華騷亂十周年祭」組織大規模的活動,華人們對此的態度也大多比較「謹慎」。現在,印尼總統和官員都在不同場合提到「融合」這一概念。在印華人也的確在文化等多方面融入了當地社會。
庄國土表示,「98年排華騷亂」給在印華人帶來的巨大創傷不容抹去,在事實面前,一部人否認歷史的做法完全是徒勞的。10年前,是蘇哈托政權將金融危機的怒火轉移到印尼華人身上,而引發了底層百姓對華人的暴行。
「十年前的騷亂提醒我們,任何社會矛盾絕不能夠訴諸於暴力手段。」庄國土說,「十年後,我們不是用狹隘的民族主義去看待華人受到的種族歧視,而是應該站在全人類尊重人權的高度去譴責這一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