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尼西亞民主斗爭黨政治地位
2009年5月9日晚,印度尼西亞選舉委員會宣布了一項重要結果,現任總統蘇西洛領導的印尼民主黨在大選中脫穎而出,以20.85%的選票贏得國會第一大黨的席位,顯示了其在政治舞台上的穩固地位。
民主斗爭黨在這次選舉中也表現不俗,其候選人選舉委員會主席阿卜杜爾哈菲茲安沙利透露,副總統優素福卡拉領導的前第一大黨專業集團降至第二位,獲得了14.45%的選票。而前總統梅加瓦蒂所帶領的印尼民主斗爭黨緊跟其後,獲得了14.04%的選票,表明該黨在民眾中的支持度依然不容小覷。
這一系列選舉結果表明,印尼政治格局正經歷一定程度的調整,民主斗爭黨作為重要政治力量,其未來在國家政治決策中的影響力和角色將會得到進一步體現。同時,其他政黨也需要面對新的競爭態勢,以適應國會的新格局。
❷ 各個國家的國鳥都是什麼
1、具有象徵精神的國鳥:美國的白頭海雕。
2、以民族精神確立的國鳥:菲律賓的食猿雕、阿爾巴尼亞的山鷹、厄瓜多的大兀鷹、比利時的紅隼、冰島的矛隼、智利的安第斯神鷲等,而雄鷹則被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印尼、波蘭等數十國相中作為國鳥。
3、將該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定為國鳥:如瓜地馬拉的鳳尾綠咬鵑、日本的綠雉等,從而讓全國民眾都來關注、愛護這些珍禽。
中國國鳥尚未確定。
(2)印尼選票有多少擴展閱讀:
2003年,中國國家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啟動了國鳥評選活動,並成立了專家評選小組和確定了評選標准。
2004年5至6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新聞社、新浪網聯合全國20多家新聞網站舉辦了網上推舉國鳥活動。在候選的10種鳥類中,丹頂鶴獲得500萬網民中64.92%的選票,遙遙領先於其它競爭者。中國國家林業局把丹頂鶴作為唯一的國鳥候選鳥上報國務院。
但由於爭議,未能當選。
❸ 歷史上有哪些女人把持過朝政
中國第一個稱制的太後——呂後
呂後(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單父縣(今山東省單縣)人,漢高祖劉邦之妻。是一位性格剛毅、有抱負、有韜略、有作為的政治家。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封呂雉為皇後,為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即位的惠帝劉盈年幼仁弱,呂太後掌握大權。惠帝死後,呂太後先後選立劉恭,劉弘為帝,自己掌握實權,又大封呂氏家族。呂後死後,呂氏家族就被陳平、周勃一網打盡。
中國第一位女改革家——馮太後
馮太後(442~490),北魏文成帝皇後,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生於長安。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間一系列改革的實際主持者。謚文明。和平六年(465)獻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後。太後執政,定策誅殺丞相乙渾。獻文帝非太後所生,聽政後誅除太後內寵。皇興五年(471)獻文帝禪位於五歲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過問大政。承明元年(476)馮太後毒死獻文帝,再度臨朝稱制達十四年。她聰明果決,猜忌而長於權術,以重管、重罰駕御群臣,為其所用。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624~705),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唐中宗時為皇太後(683年—690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武氏祖籍並州文水縣,生於利州。14歲入後宮為才人(正八品),唐太宗賜名媚,人稱「武媚娘」。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後」。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後,臨朝稱制後改名曌。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改尊為「則天順聖皇後」。
中國掌權時間最長的太後——慈禧
慈禧太後(1835~1908),滿族,滿洲鑲藍旗人,乳名蘭兒,咸豐帝的妃子,清穆宗生母,清德宗養母。同治帝尊為聖母皇太後,尊號為慈禧太後。清文宗治喪期間因與慈安太後分住煙波致爽殿東西暖閣,故也被稱為西太後。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
慈禧太後是晚清同治、光緒兩朝(1861年至1908年)的最高決策者,以垂簾聽政、訓政的名義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
中國歷史上其他臨朝稱制的太後
中國其他掌權的女性:
竇太後-漢章帝後
鄧太後-漢和帝後
閻太後-漢安帝後
梁太後-漢順帝後
竇太後-漢桓帝後
何太後-漢靈帝後
胡太後-北魏孝明帝母
劉太後-宋真宗後
高太後-宋英宗後
謝太後-宋理宗後
述律太後-遼太祖後
蕭太後-遼景宗後
乃馬真後-蒙古窩闊台汗妃
海迷失後-蒙古貴由汗妃
卜答失里後-元文宗後
張太後-明仁宗後
隆裕太後-清光緒帝後
❹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它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4)印尼選票有多少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特點: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主要是遜尼派。不過,印尼的許多島嶼和村莊都信仰基督教,這要歸功於傳教士們的功勞。有趣的是,島上一直就有的萬物有靈論就並沒有被拋棄,在有的島嶼上,它們也會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看到有人戴著十字架,也拿著護身符之類的東西。
2,有700多種方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不過,印尼人使用的語言有700多種,單是巴布亞一個省,就有270多種方言。爪哇語是印尼的第二大語言,有超過8400萬人使用。
3、仍然生活著叢林部落
在現代化的印尼大都市裡,我們很難想像,在蘇門答臘的叢林中,依舊存在著遺世獨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過獵人頭的事情,雖然這種做法幾十年前就被廢止了,但有些家庭還在屋裡懸掛著他們祖輩的「戰利品」。
❺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特點
印度尼西亞介紹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11 更新時間:2005-3-6 文章錄入:lgw 〕
【國 名】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面 積】 1,904,443平方公里(陸地面積)。
【人 口】 2.1億(世界銀行數據),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 都】 雅加達(JAKARTA),人口838.5萬(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
【國家元首】 總統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MEGAWATI Soekarnoputri),2001年7月23日就任。
【簡 況】 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海岸線長3.5萬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
公元3至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形成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5世紀先後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入侵,1602年荷蘭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後爆發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政 治】 實行總統內閣制。近年來政治上經歷了很大變動,現處於民主改革過渡時期。1998年5月,蘇哈托在執政三十二年後辭職,由哈比比副總統接替總統職務。根據印尼人民協商會議(簡稱人協)1998年特別會議決定,1999年6月7日舉行了第七次全國大選。1999年10月20日,人協選舉瓦希德為印尼第四任總統。21日選舉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為副總統。2001年7月23日,人協特別會議以瀆職罪罷免瓦希德總統職務,副總統梅加瓦蒂接任總統。26日,人協特別會議選舉哈姆扎•哈茲(Dr HAMZAH Haz)為副總統。
【憲 法】 現行憲法為「1945年憲法「,規定建國五基(又稱「潘查希拉「,即信仰神道、人道主義、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公正)為立國基礎,人民協商會議為最高權力機構,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從1999年10月至今,人協對憲法進行了三次修改,主要包括規定總統和副總統只能連選連任一次、每任五年,減少總統權力、強化議會職能等。
【人民協商會議】 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制定、修改與頒布國家憲法和大政方針,選舉總統和副總統,並對總統實施監督。如總統違憲,人協可彈劾罷免總統。共有成員700名,其中包括國會議員500名,地方代表135名和各階層代表65名。任期5年。地方代表由省級權力機構選舉,各階層代表由社會各界推薦。本屆人協於1999年10月1日成立,主席阿敏•拉伊斯(AMIEN Rais)。分為12個派系,即斗爭民主黨派系、專業集團黨派系、建設團結黨派系、改革派系、民族覺醒黨派系、新月星黨派系、民族團結派系、信徒主權黨派系、關愛民族民主黨派系等政黨或政黨聯盟派系,以及軍警、各階層代表及地方代表派系。人協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必要時可召開特別會議。
【國 會】 全稱人民代表會議。國家立法機構,行使除起草和修改憲法、制定國家大政方針之外的一般立法權。國會無權解除總統職務,總統也不能宣布解散國會;但如總統違反憲法或人協決議,國會有權建議人協追究總統責任。共有議員500名,均兼任人協成員。任期5年。其中462名經選舉產生,另38名為軍警代表,由武裝部隊司令推薦,總統任命。本屆國會1999年10月1日成立,議長阿克巴爾•丹戎(AKBAR Tanjung)。共十個派系,即斗爭民主黨派系、專業集團黨派系、建設團結黨派系、改革派系、民族覺醒黨派系、新月星黨派系、民族團結派系、信徒主權黨派系、關愛民族民主黨派系等九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派系,一個軍警派系。
【政 府】?窘炷詬笥?001年8月組建,閣員32人:副總統哈姆扎•哈茲(Dr. HAMZAH Haz)、政治安全統籌部長蘇希洛•班邦•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oyono)、經濟統籌部長多羅查頓•昆佐羅•查克迪(Prof. Dr. DORODJATUN Kuntjoro Jakti)、人民福利統籌部長尤素夫•卡拉(YUSUF Kalla)、內政部長哈里•沙巴爾諾(HARI Sabarno)、外交部長哈桑•維拉尤達(Dr. HASSAN Wirayuda)、國防部長馬托利•阿卜杜爾•賈利爾(H MATORI Abl Djalil)、司法和人權部長尤斯利爾•伊扎•馬亨德拉(Prof. Dr. YUSRIL Ihza Mahendra)、財政部長布迪約諾(Dr. BOEDIONO)、工貿部長麗妮•蘇宛蒂(RINI MS Soewandi)、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布爾諾默•尤斯吉安托羅(PURNOMO Yusgiantoro)、農業部長朋阿蘭•薩拉吉(BUNGARAN Saragih)、林業部長普拉高薩(Dr. M PRAKOSA)、交通部長阿古姆•古默拉爾(Agum Gumelar)、海洋和漁業部羅赫敏•達胡里(Dr. ROKHMIN Dahuri)、勞工和移民部長雅各布•努阿維阿(JACOB Nuwawea)、安置和地區基礎設施部長蘇納爾諾(Dr. Ir. SUNARNO Dipl HE)、衛生部長阿赫瑪德•蘇尤迪(Dr. Ahmad SUJUDI MHA)、國民教育部長阿普杜爾•馬利克•法查爾(Prof. Dr. Abl Malik FADJAR Msc)、社會部長巴赫迪阿爾•扎姆薩(BACHTIAR Chamsyah)、宗教部長薩伊德•阿基爾•穆納瓦爾(SAID Agil Munawwar)、文化和旅遊國務部長阿爾迪卡(Gede ARDHIKA)、研究和技術國務部長哈達•拉加薩(HATTA Radjasa)、合作社和中小企業國務部長阿里馬爾文•哈南(H. ALIMARWAN Hanan)、環境國務部長納比爾•馬卡利姆(NABIEL Makarim)、婦女作用國務部長斯麗•瑞潔姬•蘇瑪尤多(SRI Redjeki Sumaryoto)、提高國家機構效率國務部長費薩爾•達明(FEISAL Tamin)、加快東部開發國務部長馬努埃爾•卡伊斯埃伯(MANUEL Kaisiepo)、國家建設計劃國務部長兼國家建設計劃機構主任郭建義(KWIK Kian Gie)、國有企業國務拉克薩馬納•蘇卡爾迪(LAKSAMANA Soekardi)、通訊信息國務部長薩姆蘇爾•穆阿利夫(SYAMSUL Muarif),及相當於國務部長級別的國務/內閣秘書班邦•哥索沃(BAMBANG Kesowo)和最高檢察長拉赫曼(H. MA. RACHMAN)。
【行政區劃】 1999年東帝汶從印尼分離後,印尼政府將馬魯古省、伊里安查亞省分別分割成2個和3個省份,又同意一些地區自立新省。現共有32個省或特區,即:亞齊特區、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占碑、朋古魯、南蘇門答臘、楠榜、雅加達首都特區、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區、東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東努沙登加拉、北馬魯古、南馬魯古、東伊里安查亞、中伊里安查亞、西伊里安查亞、北蘇拉威西、中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東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萬丹、邦加-勿里洞、哥倫打洛。
【司法機構】 實行三權分立,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獨立於立法和行政機構。最高法院正副院長由國會提名,總統任命。最高檢察長由總統任免。最高法院院長巴吉爾•馬南(Prof. Dr. BAGIR Manan)。最高檢察院總檢察長拉赫曼(H. MA. RACHMAN�?BR>
【政 黨】 1975年政黨法只允許三個政黨存在,即專業集團、建設團結黨、印尼民主黨。1998年5月解除黨禁。1999年1月28日新政黨法規定,50名以上年滿21歲的公民只要遵循「不宣傳共產主義,不接收外國資金援助,不向外國提供有損於本國利益的情報,不從事有損於印尼友好國家的行為「的原則,便可成立政黨。1999年參加大選的合法政黨共48個,主要有:
1、印尼斗爭民主黨 (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 PERJUANGAN) 由原印尼民主黨分裂出來的人士組成,1998年10月正式成立。總主席梅加瓦蒂。系民族主義政黨,印尼世俗政治力量代表。1999年6月大選贏得33.74%選票,是國會第一大黨。
2、專業集團黨 (PARTAI GOLONGAN KARYA) 1959年組成鬆散的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1964年10月由61個群眾組織聯合成立專業集團,1970年12月擴大為包括291個群眾組織的專業組織,1967年至1999年6月為事實上的執政黨,但一直自稱為社會政治組織。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為政黨,總主席阿克巴爾•丹絨。1999年大選獲22.44%選票,為國會第二大黨。
3、建設團結黨(PARTAI PERSATUAN PEMBANGUNAN) 1973年1月由伊斯蘭教師聯合會、印尼穆斯林黨、印尼伊斯蘭教師聯盟黨和白爾蒂伊斯蘭教黨合並組成。原宗旨為建國五基,現回歸伊斯蘭教,並將黨徽重新改回麥加天房圖案。總主席哈姆扎•哈茲。1999年大選獲10.71%選票,是國會第三大黨。2002年1月,該黨的一名領導扎伊努汀在伊斯蘭教入憲等問題上與哈茲矛盾激化,另立改革派建設團結黨,自任總主席。
4、民族覺醒黨 (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 1998年7月23日成立,被認為是以伊斯蘭教師聯合會(NU)為背景的政黨。總主席馬托利•阿卜杜爾•賈利爾。強調宗教和睦,反對宗教問題政治化和宗教歧視,反對建立伊斯蘭教國。1999年大選獲12.61%選票,是國會第四大黨。2002年1月分裂為兩派:一派擁戴馬托利;另一派由前外長阿爾維•希哈布任總主席,前總統瓦希德任中央指導委員會主席。
5、國家使命黨(PARTAI AMANAT NASIONAL) 成立於1998年8月23日,黨員多為第二大穆斯林團體穆罕馬迪亞(MUHAMMADIYAH)成員,具有伊斯蘭現代派特徵。主張三權分立制衡、人民主權、經濟平等、種族宗教和睦等。1999年大選獲7.12%選票,是國會第五大黨。總主席阿敏•拉伊斯。
6、新月星黨 (PARTAI BULAN BINTANG/CRESCENT STAR PARTY) 成立於1998年7月17日,以「伊斯蘭現代主義「為特徵,支持者多為城市現代穆斯林。強調伊斯蘭政治作用,反對壓制穆斯林勢力。1999年大選獲1.94%選票,是國會第六大黨。總主席尤斯利爾•伊扎•馬亨德拉。
【重要人物】 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總統。1947年1月23日生於中爪哇日惹,前總統蘇加諾長女。曾就讀於萬隆班查查蘭大學農業系和印尼大學心理學系。學生時代參加民族主義青年進步組織「全國大學生運動協會「。1987年被選為民主黨雅加達區支部主席。1987至1997年任國會議員。1993年和1996年兩次當選民主黨總主席。政治上長期受蘇哈托政府壓制。1998年10月創建民主斗爭黨並任總主席。1999年6月領導該黨在大選中獲勝,同年10月21日當選副總統。2001年7月23日接任總統,任期至2004年。1991年10月曾隨印尼議會代表團訪華。2001年10月來華出席上海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2年3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丈夫陶菲克,有二子一女。
哈姆扎•哈茲:副總統。1940年2月15日生於西加里曼丹省的吉打邦。畢業於坤甸市丹絨浮拉大學經濟系。1971至1998年任國會議員。1998年出任建設團結黨總主席。同年5月任投資部長兼投資協調委員會主任。1999年10月當選國會副議長。同月出任扶貧和社會福利統籌部長,一個月後即因涉嫌貪污被迫辭職。2001年7月26日當選副總統。夫人阿斯瑪妮婭和迪婷•卡爾蒂妮,有十二名子女。
【經 濟】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幅衰退,貨幣貶值、通膨高踞。為擺脫經濟困境,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1999年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1491萬億盾(按10256:1折算約合145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720萬盾
貨幣名稱:印度尼西亞盾(RUPIAH)
匯率?001年均價):1美元=10256盾
通貨膨脹率(2001年):12.55%
經濟增長率(2001年):3.32%
(資料來源:印尼央行,印尼國家統計局)
【資 源】 資源豐富。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錫、鋁礬土、鎳、銅和金、銀等。已探明礦產儲量為:石油500億桶、天然氣73萬億立方米,煤360億噸。地熱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45億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74%。
【工 業】 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逾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工等。主要工業品產量(單位:萬噸):
1997/1998 1998/1999
膠合板(萬立方米) 960 860
化肥(尿素) 629.4 609.2
水泥 2771.6 2372.9
紙製品 842.1 602.9
主要礦產品產量(單位:萬噸):
1997 1998 1999
錫 5.51 5.39 4.39
鋁礬土 80.8 105.6 105.3
銅 181.7 264 243
鎳 282.9 323.3 288.3
煤 5479 6032 6460
石油(百萬桶) 576.9 569.1 546
天然氣(千立方英尺)3166 2979 3047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
【農 業】 全國耕地面積5980萬公頃(不包括伊里安查亞)。1996年農業總產值約佔GDP的15.2%,2000年提高到16.9%。全國農業人口(包括從事林業和漁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59%。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種類 1998 1999 2000
糧食作物
稻穀 4920 5086 5189.9
玉米 1017 920.4 967.7
木薯 1469 1646 1609
大豆 130.6 138.3 101.8
經濟作物
橡膠 166.1 171.5 175.2
椰子 277.8 278.9 277.8
咖啡 51.4 51.1 49.5
棕櫚油 564 598.9 577
糖 192.9 190.7 209.3
漁產品
海水魚 349 395 407.6
淡水魚 96.7 102 104.1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世界銀行)
【旅 游 業】 重要創匯行業,政府高度重視,注意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手續。外國遊客1997年達520萬人次,後受金融危機和國內政局影響連續下滑,2000年開始回升。2001年達515萬人次,創匯54億美元。主要景點有巴厘島、婆羅浮屠佛塔、「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日惹皇官、多巴湖等。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文化和旅遊部)
【交通運輸】 鐵路:總長約6500公里,其中爪哇島5000公里,以客運為主;蘇門答臘島1300公里,以貨運為主。2001年完成客運發送量2.1億人次,貨運發送量2100萬噸。
公路:1999年總長35.59萬公里,機動車1910萬輛,比上年增長8.26%
水運:是印尼重要的運輸手段。1998年國際運量18000萬噸,島際貨運量23329萬噸。1999年各類港口672個,河運、海運船隻近5000艘。主要港口有雅加達的丹戎不碌國際港、泗水的丹戎佩拉和棉蘭的勿老灣。
空運:近十年發展迅速。鷹記航空公司為全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其次為鴿記航空公司、辛巴迪航空公司,均經營國內國際航線。全國有179個民用機場,6個可起降寬體客機。雅加達附近的蘇加諾-哈達機場為國內最大機場。1999年國內客運量704.6萬人次,貨運量16.1萬噸,國際客運量392.4萬人次,貨運量16.56萬噸。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
【財政金融】 1997年金融危機前一直實行財政預算平衡政策,決算略有盈餘。近年來實施赤字預算,財政上嚴重依賴外援。財政收支狀況如下(單位:萬億盾):
1999/2000 2000* 2001 2002*
(當前預算為九個月) (預計)
總收入 219.6 ?52 286 301.9
總支出 245 197 340 344
財政赤字佔GDP% 6% 3.8% 3.7% 2.5%
金融危機後政府重視整頓金融秩序,調整利率,停建和緩建了一批政府工程項目,收到一定效果。1997年成立銀行重組機構,關閉60多家銀行,對12家銀行實行國有化。截至2001年底,外債余額為1376億美元,其中政府外債742億美元,佔53.9%。外匯儲備約280億美元。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印尼財政部、IMF)
【對外貿易】 外貿在印尼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推動非油氣產品出口,簡化出口手續,降低關稅。外貿總額1997年951億美元,1998年和1999年連續下滑,2000年受出口和內需推動增長32%,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進出口額分別下降8.14%和9.8%。
近年來外貿狀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出口額 53443 48840 48490 62020 56035
進口額 41679 27420 23920 33520 30790
差 額 11764 21420 24570 28500 25245
印尼主要進口產品有機械運輸設備、化工產品、汽車及零配件、發電設備、鋼鐵、塑料及塑料製品、棉花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天然氣、紡織品和成衣、木材、藤製品、手工藝品、鞋、銅、煤、紙漿和紙製品、鮮凍蝦、電器、棕櫚油、橡膠等。2001年五大貿易夥伴日本、美國、新加坡、韓國、中國。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印尼工貿部)
【外國資本】 外國資本對印尼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印尼政府重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印尼年吸引外資水平在金融危機前約300億美元,金融危機後大幅下降,1998年和1999年僅為133億美元和108.9億美元,2000年141億美元,2001年90.27億美元,同比下降41.5%。
(資料來源: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援助印尼協商集團「(CONSULTATIVE GROUP ON INDONESIA,簡稱CGI)以及日本、美國等提供。1997年金融危機後,IMF牽頭世行、亞行及日、美、中等國,承諾向印尼提供400億美元援助,其中一線(IMF出資)100億美元,二線(雙邊政府貸款)300億美元。2000年IMF追加50億美元一線貸款,計劃分批於2002年底執行完畢。截至2001年1月,IMF累計向印尼放貸280億美元,印尼政府償還88.5億美元。
CGI成立於1992年,成員33個,從1992至1996年累計向印尼提供貸款258億美元。金融危機後CGI加大援助力度,1997年至2001年共承諾提供268億美元貸款。
(資料來源:IMF、世行、CGI)
【人民生活】 政府通過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工資、發展福利事業來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消除貧困。到1998年,印尼有公共保健中心7248個,輔助中心21811個,流動服務站6849個。1997年醫生約35173人,護士164732人,葯劑師10682人。各類醫院1112所,病床數達到123186張。住房方面實施相應的規劃,在城鄉完成了一些建設和改造項目,主要是建立公共住宅和凈水供應設施以及改善居住環境。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共建住宅856008套。貧困和失業人數因金融危機一度巨增,近兩年逐步回落。截止1999年底,貧困人口為4840萬,占總人口的23.55%。2000年勞動力人數為9579萬,公開失業率6.1%。2001年失業率8.1%,貧困率24%。目前,印尼初生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6,人均壽命66歲,15歲以上公民文盲率為10%;每千人擁有電話(程式控制和移動)48.7部,電腦9.9台;全國上網人口為200萬。
(資料來源:世行,IMF)
【軍 事】 國家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印尼國民軍(TNI)是在荷蘭殖民時期的「荷印殖民軍「和日本佔領時期的「國民後備軍「基礎上改編而成,設陸、海、空三個軍種,現役總兵力31萬人。其中陸軍24萬人,編成戰略預備隊司令部、特種部隊司令部、教育訓練司令部和11個軍區;海軍4.7萬人,編成西部、東部艦隊司令部和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訓練司令部、軍事海運司令部;空軍2.3萬人,編成第一(西部)、第二(東部)空軍作戰司令部和訓練司令部、維修與物資司令部、特種部隊司令部。現任國民軍司令恩德里亞爾多諾•蘇達爾托(Endriartono Sutarto)上將(2002年6月任命)。陸、海、空三軍分別設軍種參謀長負責部隊日常管理和訓練。軍隊曾長期擁有國防安全和社會政治雙重職能,現主要擔負國防安全任務。
准軍事部隊包括警察和民兵。警察部隊曾於1964年納入武裝部隊總部領導,與國民軍合稱「印尼武裝部隊「(ABRI),2000年7月正式獨立並直接由總統領導,負責維護國內安全,目前警力近23萬人。印尼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2年。
國防預算在1990至1997年逐年上升,年均增長逾10%。近兩年因經濟困難,國防預算一直處於較低水平,1999/2000年度為16.2億美元,2000年度(4--12月)為15.2億美元,2001年度為20.8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
【文化教育】 學制為小學六年,初、高中各3年,大學3至7年。2000年小學入學率為95.5%,初中入學率為78.7%,高中入學率為49.1%,高中以上學歷佔10歲以上公民的18.32%。全國共有小學約15萬所,中學3萬余所,國立大學77所,私立大學1300餘所。著名大學有雅加達的印度尼西亞大學、日惹的加查馬達大學、泗水的艾爾朗卡大學、萬隆的班查查蘭大學等。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國民教育部。)
❻ 現在印尼總統是誰
蘇西洛穩坐釣魚台
據印尼全國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字,截至22日晚,在大約1.25億張選票中,1億多張已經得到統計。蘇西洛以61%的得票率遙遙領先。
雖然蘇西洛沒有公開言勝,梅加瓦蒂也沒有公開認輸——他們均等待10月4日最後計票結果公布,但蘇西洛已在緊鑼密鼓組建新一屆內閣。
不過,第二輪投票後蘇西洛一直保持相對低調。他穩坐在首都雅加達以南56公里處、位於印尼歷史名城茂物的家中。數十名記者已在他的家外安營紮寨,希望及時獲得第一手信息。
而在院牆內,現年55歲的蘇西洛加緊籌劃新內閣。「你們認為誰最適合擔任教育部長?」坐在自家前院一棵樹下、與妻子吃著雞絲面的蘇西洛問一些前往拜訪的中學教師。
初聞此言,這些教師咯咯笑了起來。但隨即,他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理想的人選,其中既有官場人物,也有知名校長。
梅加瓦蒂不言敗
梅加瓦蒂在投票後保持低調,聲言在最後結果正式宣布前不會言敗。然而,她的副總統哈姆扎·哈茲22日出面表態說,只要投票被確定為自由公正,她准備承認失敗。
美國「卡特中心」22日以「有序且成功」描述印尼歷史上舉行的首次總統直接選舉,稱這是印尼民主進程的一道分水嶺。
哈茲22日與梅加瓦蒂碰面,對此次總統選舉投票進行了評估。會見結束後,哈茲說:「即使被打敗了,(梅加瓦蒂)夫人也並不擔心。」他強調,直到所有選票都統計完畢,梅加瓦蒂才會承認失利。
■人物
「有思想的將軍」蘇西洛
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左圖)1973年畢業於印尼軍事學院,後獲美國韋伯斯特大學碩士學位。曾任印尼武裝部隊領土事務參謀長,1995年率印尼軍隊參加波黑維和行動。
1999年10月-2000年8月任印尼礦業和能源部長,2000年8月-2001年5月任政治、社會和安全事務統籌部長。2001年8月10日起再任政治、社會和安全事務統籌部長。2004年3月辭職。
蘇西洛被視為一個冷靜而有尊嚴的人,有時被稱為「有思想的將軍」。在印尼人眼中,他受過良好訓練,能夠管理國家;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能夠恢復國家安全
❼ 佐科·維多多的政治生涯
佐科於印尼手工與傢具工業協會擔任主席期間表現傑出,2005年代表斗爭民主黨競選梭羅市長,正式進入政界。 其任期的5年內把梭羅市整頓得井井有條,不僅降低犯罪率,還振興經濟,建立了一個清明廉潔的地方政府。
2010年競選連任,佐科威及其副手未出錢競選,以95.5%的選票蟬聯市長。擔任市長期間,他每月不領取政府薪水,只是簽收並把錢交給市長秘書,用於及時救助災民或苦難貧民。
2012年高票當選雅加達特區首長, 佐科無論整頓交通還是治理水患,都取得不俗成績,贏得雅加達特區乃至印尼社會認可。
2014年3月16日,印尼最大反對黨民主斗爭黨總主席梅加瓦蒂宣布,該黨將提名雅加達省長佐科為總統候選人。
2014年7月22日晚, 印尼選舉委員會宣布2號總統候選人組合佐科維-卡拉以53%得票率當選為新一屆總統和副總統。
2014年10月20日,舉辦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宣誓就職典禮。 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當天在大使館網站上就印尼新政府宣誓就職發表賀詞。
❽ 請將泰國那些東南亞國家近期的政治變化
2009年,影響東南亞地區形勢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全球金融海嘯引發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影響的深度與廣度,取決於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剛剛從1997年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東南亞又將經受一次重大的考驗。從政治層面看,東南亞在2009年將會是一個比較平穩的一年,印尼的大選不會出現大的波瀾;泰國在經歷了幾年的動盪之後,人心思定,街頭政治不得人心;馬來西亞兩大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和人民聯盟爭權奪利,但是,這種斗爭將會限制在制度范圍內。在地區國際關系方面,發達國家忙於國內救火,自顧不暇,而東南亞兩個最大的鄰居—中國和印度則是風景這邊獨好,東南亞地區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因素和印度因素將會進一步凸顯。
印尼
在2009年,東南亞政治的焦點是印尼的大選、泰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及馬來西亞的政局能否保持穩定。
印尼中央選舉委員會決定,今年4月9日舉行全國各級議會選舉,7月8日進行正副總統直選(若需舉行第二輪投票,則將於兩個月後,即9月8日舉行)。各級議會選舉應該沒有什麼懸念,人們關注的焦點是總統選舉。目前已經推出幾位總統候選人,包括現任總統蘇西洛,前總統梅加瓦蒂,現任副總統卡拉,隨著選舉日期的臨近,競選氣溫日漸升高。現任總統候選人蘇西洛以在任總統四年所取得的政績作為競選的主要資本,前任總統梅加瓦蒂是國會最大的反對黨推出的候選人,卡拉原來打算繼續作為蘇西洛的副手參與競選,最近專業集團(戈爾卡)黨所有省級支部理事會決定,將推出該黨主席卡拉作為該黨總統候選人,作為印尼國會中佔有最多議席的第一大政黨候選人,卡拉擁有許多蘇西洛和梅加瓦蒂所有沒有的資源。
蘇西洛近日在多個場合中說,其政府雖然遭到天災、油價不穩及全球金融風暴沖擊,但經濟成長仍高達6%,失業和貧窮率都比4年前降低。梅加瓦蒂則批評現政府施政失敗,蘇西洛沒有兌現2004年競選時的諾言,物價、失業和貧窮水平仍居高不下,使印尼日益偏離公正繁榮目標。
前人協議長、國民使命黨中央評議會主席(2004年總統候選人)阿敏.賴斯也認為2009年總統大選將主要在兩位候選人梅加瓦蒂和蘇西洛之間展開,但他希望有更多的政黨能夠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參加競選,阿敏.賴斯表示,2009年大選已迫在眉睫,其他中小型政黨不應只是充當「出租」的角色。因那樣會使中小型政黨的支持票流向大黨,讓大黨在總統選舉中得到實際利益。
從各方面情況看,蘇西洛蟬聯下任印尼總統的可能性要比梅加瓦蒂大得多,理由有二:第一,作為現任總統,蘇西洛執政四年取得了良好的政績,盡管經歷了許多自然災害和世界經濟衰退等困難,但印尼的經濟的表現仍然不俗,好於其他東南亞鄰國,也優於前幾任總統。印尼政治也開始逐步走向穩定,現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反貪污行動中既抓蒼蠅,也打老虎,使人民群眾基本滿意,在地方自治方面也扭轉了前幾年混亂的局面,重新確定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地方自治開始向有序的方向發展;第二,蘇西洛是一位各種政治勢力都比較能夠接受的人物,許多人視其為印尼總統的最佳人選,認為他能力繼續領導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他目前已經得到了許多重要政黨的支持。
印尼的許多學者都認為,在經歷了多次總統和立法機構的選舉之後,印尼人民的選舉熱情已經逐步冷卻,因此,2009年的大選估計不會有大的波瀾,將會平穩而有序地進行,「人民對長時間的民主盛會已經感到筋疲力盡,因此,2009年選舉預測不會出現什麼高潮和激動現象而是平靜地進行。」[3]印尼的政治改革自1998年開始進行,迄今已經有10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在推動民主化進程方面邁出了很大的步伐,實行普選,一人一票制,直接選舉總統、國會議員和地方各級行政首長,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三點:一是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這可能是民主政府的通病;二是貪污腐敗雖然受到重大打擊,但仍然非常盛行,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是令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一個方面;三是地方自治引起較大的混亂,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沒有理順成章印尼中央政府於2008年12月10宣布撤銷了2398項不利投資的地方條例,據悉全國地方政府總共有11,401項地方條例,如此多如牛毛的地方條例,令投資者卻步。加上地方官員貪污無能,缺乏全局觀念,只為短期的個人利益著想,使投資者敬而遠之。被撤銷的地方條例大部分與交通、農業、工商及林業等部門有關,以在東爪哇、北蘇門答臘和西爪哇省推行或將實施的地方條例最多。印尼於2002年開始實行地方自治,中央下放權力後,許多地方政府以增加收入及提高建設為由,紛紛制定地方發展條例。「政治改革最重要的一項,即執行地方自治、中央政府的權力下放,地方政府的權力大大的膨脹,不過地方政府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步調未能一致,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往往因阻礙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在地方上受到嚴重的扭曲。」[4]印尼黃力群先生認為,印尼的地方自治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四個問題:1)一下子放得太多,太寬,問題叢生;2)地方缺少自治能力,尤其缺乏實行自治的管理人才;3)地方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權力、職能沒有明確的劃分,地方不懂如何行使權力,中央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地方的關系;4)各個省與中央的關系目前已經有一些法律和法規進行了界定,但省與縣市之間,各個地方之間的關系則非常混亂,基本上沒有任何規定。針對這幾年地方自治出現的混亂情況,蘇西洛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將一些下放的權力重新收回,適當集中中央的權力。[5]
最近,印尼某報舉辦了一次民意調查,約有半數民眾表示對改革成果不滿。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是政黨的表現,「民眾對國會議員的印象越來越壞,據調查結果,2005年有56.8%受訪民眾不滿民意代表的表現,2008年4月調查結果,有70%民眾不滿,2008年7月不滿程度增加到81.3%。52.5%的受訪民眾認為,國會或政府所制定的法令未保護人民的利益,他們認為這些法令只維護當權者或集團的利益。」[6]
筆者一直堅持認為,民主是個好東西,民主在印尼已經實踐了10年,印尼人民已經從民主這個大學校里學到了很多東西,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然而,政治民主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10年只是一個短暫的時期,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要真正成熟,可能要經歷幾代人的努力,印尼人民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當然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步,今後也許還會出現像菲律賓和泰國那樣的挫折,但是,人民會從中學到很多,人民會更加成熟,今後,印尼民主進一步提升和發展的關鍵,是能否真正產生一個有效率的、廉潔的政府帶領印尼走向繁榮和富強,使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富足的生活,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的:「民主的印尼發現她自己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全球環境中,她不僅要與中國和印度競爭,而且也要與越南和泰國競爭,甚至還有巴西和土耳其。她還面對一大堆國內經濟問題,按照目前的增長率,只能使印尼經濟擺脫債務和實現基本的穩定,卻無法為那些中學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大量青年學生提供充足的工作機會,全球金融海嘯更進一步削弱了她在這方面的能力。……總而言之,印尼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缺少一個好的政府。」
泰國
泰國自2006年以來陷入持續了三年的政治紛爭,政府像走馬燈一樣換了一個又一個,反他信的各種勢力團結在「人民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下同)的旗幟下,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終於把他信和親他信的勢力趕下台,組成了以阿披實為首的新政府。陳建榮把泰國目前的各種政治力量描繪為「三權分立」,一是君權,即以國王為首的政治勢力,二是軍權,即以軍人為核心的政治勢力,三是文官政府。這三種權力相互制約,有時相互合作,有時又相互斗爭,當這三權相互合作時,泰國政治便能夠穩定、和諧和有效地運作;當這三種權力出現矛盾甚至相互斗爭時,泰國政治便出現動盪不安。從目前的情況看,三種權力已經達成了暫時的聯合,合作取代了矛盾,於是,便產生了新的政府。親他信的勢力雖然不滿,並且不斷地開展各種抗議活動,但是,經過三年多的動盪之後,泰國人民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再開展各種反政府的抗議活動不會得到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因此,筆者預測,泰國政治今後一段時間將會出現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這個相對穩定的局面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如下三個因素:一是阿披實政府能否順利地帶領泰國抵禦全球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的沖擊,引導泰國經濟盡快走向復甦;二是上述三種權力的合作能否持續,即三個政治勢力之間能夠達成妥協,克服矛盾,而這又取決於三權之間的利益能否實現平衡,不會出現過分的利益傾斜;三是被趕下台的他信勢力是否承認失敗,放棄街頭抗議活動,保存與壯大實力,寄希望於下一次的大選,重新上台。筆者贊同陳建榮關於泰國民主政治的如下結論:「從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人民一直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前進,但假如軍隊仍能操縱政治,法制不能有效地保障民主的實施,金錢能肆無忌憚地滲入民主,而政黨不能充分行使其政治功能,那麼泰國的民主化進程還將困難重重。」
馬來西亞
2008年3月大選之後,馬來西亞出現了一個新的政治格局,執政的國民陣線喪失了5個州的政權,在聯邦議會中也失去了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的優勢地位,由幾個反對黨組成的「人民聯盟」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因此,有人把馬來西亞2008年大選比喻為「政治海嘯」,極大地震撼了馬來西亞政局,完全改變了馬來西亞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馬來西亞去年發生的政治海嘯產生了兩大效應,將在2009年和今後幾年進一步發揮影響,一是促使執政的國民陣線各個政黨反省自己,其中最大的執政黨巫統將在今年3月舉行黨內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這也就意味著,馬來西亞將會產生一位新的總理,現任總理巴達維將會退出,現任副首相納吉將出現接班,如果不發生什麼意外,肯定會由納吉接班。但是,由於政治海嘯的沖擊,執政黨內部已經是人心渙散,有些國會議員已經易幟,有些則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隨時准備加入人民聯盟的陣營;此外,執政聯盟各個政黨之間也心存介蒂,面和心不和,互相抱怨,納吉接手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二是反對黨聯盟-人民聯盟在取得了5個州的地方政權之後正在摩拳擦掌,准備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然而,長期處於反對地位的人民聯盟並沒有做好執政的人才准備和思想准備,他們在5個州執政之後,做得並不漂亮,許多時候還迷失身份,繼續把自己當作是反對黨。此外,各個反對黨之間原來是在反對國民陣線的旗幟下暫時團結在一起的,他們的意識形態、路線、方針和政策有重大的差別,一旦掌握政權,這些分歧和矛盾立即開始尖銳起來,執政之後,各個政黨之間還有一個如何分配利益的問題。
2008年8月,馬來西亞檳城峇東埔國會議席補選,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贏得65.8%的選票當選,得票率比3月8日全國大選時旺阿茲莎的得票率還高,出乎許多觀察者意料之外。新加坡的政治分析家認為,「一般預料,隨著安華成功重返國會,馬國政局接下來勢必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因為無論安華的變天大計是成是敗,接下來必定烏雲滿布、塵土飛揚,執政的國陣會傾全力阻擋這股奪權的勢頭,而在野陣營也將鉚足最大的後勁,毫不放鬆,雙方必將展開一場殊死斗。這是否將使馬國政局變得動盪,甚至影響經濟與投資者的信心,確實值得人們關注。……安華的前路固然並不平坦,馬國政治也將變得更加風雲詭譎,變化難料。」[9]安華能否在下屆大選中取得勝利,取決於如下幾個因素:一是執政的國民陣線無法收拾殘局,尤其是在如何應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無法帶領馬來西亞經濟繼續走向繁榮;二是反對黨在其執政的5個州能夠順利地執政,實現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給這5個州的人民帶實際的好處。有政治分析家認為,2008年大選給馬來西亞政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國民陣線長期執政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今後將出現兩個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和人民聯盟輪流執政的格局。如果出現這一政治格局,對馬來西亞民主政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去年底,長期研究馬來西亞政治問題的學者何啟良先生在暨南大學做了一場關於馬來西亞民主政治的學術演講,他對當前馬來西亞政治作出如下評論:如果反對黨能夠在他們執政的五個州取得成績,將能夠在下一屆大選中一舉拿下全國政權。但是,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這些反對黨並未做好執政的准備。現在看來,反對黨仍然動搖不了執政黨的根基。關鍵還是馬來人社會的特殊性。馬來人對巫統的支持仍然是一如繼往的。當然,馬來民眾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中下層馬來人對巫統失去了信任,他們有被巫統拋棄的感覺。何先生認為,今後馬來西亞政治將會出現如下新的趨勢:
1)原有的以種族為基礎的政黨政治將會發生變化,各大族群並不一定認同本民族的政黨,如印度人對印度人國大黨基本上持否定態度,拋棄了本民族的政黨。有一個專門針對馬來民眾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種族政治已經不符合民主發展的潮流,61%的受訪者認為,新經濟政策對馬來人的照顧已經過時,不必要也不利於種族團結。
2)兩大政黨聯盟輪流執政,馬來西亞不會出現兩個政黨之間的輪替,只會有兩個政黨聯盟之間的輪替,即國民陣線與人民聯盟之間輪流執政。
何先生對馬來西亞民主發展的前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馬來西亞的民主還是很幼稚的,還不成熟,實際上還是一種民粹主義,馬來西亞的民主制度還是很脆弱的。但是,馬來西亞民主的前景是光明的,多元社會,言論自由,反對黨的存在與發展,這些都是民主發展的基本條件,馬來西亞都具備了。巫統一黨獨大的局面已經終結,因為當年產生這個政治格局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10]筆者完全贊同何先生上述觀點,但也存在一點憂慮,要在一個多元種族社會推行民主並非易事,在多元種族社會,推行民主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各大種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差距不斷縮小,各民族之間的理解與融合程度較高,但從各方面的情況看,馬來西亞各大種族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距離,要消除這些距離,仍然需要時間,需要各方繼續作出巨大的努力。
緬甸
緬甸軍政府在今年有很大的動作,與果敢地區的交火就是例證,日益富有的果敢地區擁有自己的軍隊和政策,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控制,這是登盛總理所不願看到的。不過即使如此,因為中國這個強大的鄰居,緬甸在打擊果敢的同時不免投鼠忌器,有畏懼之心,因為果敢與雲南交界,此次軍事沖突造成了中國平民的死亡,所以緬甸的行動是否能夠跟進還有待觀察。
菲律賓
臨近大選的菲律賓最近爆發了地方武裝綁架官員並大肆屠殺的慘劇,菲律賓一向自詡為美式民主的樣板,但名不副實,分封的地方武裝依然強大,普通民眾依然生活潦倒,每逢大選前夕,菲國就會有暗殺政治家等消息傳出,成為民主進程中的巨大障礙。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令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