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爾吉斯斯坦石油多少錢一噸
油價 是一樣的 但是成品油 比國內便宜多了
㈡ 現在一噸石油大概多少錢
這個只能回答個大概數值,每天原油價格都在變的
現在CIF進口是在 3000上下 國內價格浮動2600-3100
㈢ 一噸石油有多少升
一噸石油有多少升與油品的密度有關,石油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低的相應的換算的升數就多,具體如下:
1、90號汽油1噸約合1389~1408升。
2、93號汽油1噸約合1351~1389升。
3、97號汽油1噸約合1315~1351升。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p為密度。
歐佩克組織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原油數量單位通常用「桶」來表示(西方喜歡的單位),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則常用噸作為原油數量單位。
加侖和升是兩個比較小的成品油計量單位。美歐等國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侖做單位,而我國的加油站則用升計價。
1桶=158.98升=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4.546升。如果要把體積換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關。假設某地產的原油密度為0.99公斤/升,那麼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㈣ 一噸原油等於多少錢人民幣
1噸原油價格約3100+元。
(4)印尼石油多少錢一噸擴展閱讀:
習慣上把未經加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原油和油品儲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裝儲存和整裝儲存,整裝儲存是指以標准桶的形式儲存,散裝儲存是指以儲油罐的形式儲存,儲油罐可分為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金屬油罐又可分為立式圓筒形和卧式圓筒形。按照油庫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裝原油或油品還可採用地上儲油、半地下儲油和地下儲油、水封石洞儲油、水下儲油等幾種方式。
但不管採用哪種儲存方式,原油特別是油品的儲存都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防變質
在油品儲存過程中,要保證油品的質量,必須注意:降低溫度、 空氣與水分、陽光、金屬對油品的影響。
(2)降損耗
油庫通常的做法是:選用浮頂油罐、內浮頂油罐;油罐呼吸閥下選用呼吸閥擋板;淋水降溫。
(3)提高油品儲存的安全性
由於油品火災危險性和爆炸危險性較大,故必須降低油品的爆炸敏感性,並應用阻燃性能好的材料。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不外乎以下幾種形式:鐵路裝卸、水運裝卸、公路裝卸和管道直輸。其中根據油品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輕油裝卸和粘油裝卸;從油品的裝卸工藝考慮,又可分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等類型。
但除管道直輸外,無論採用何種裝卸方式,原油和油品的裝卸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必須通過專用設施設備來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專用設施主要有:鐵路專用線和油罐車、油碼頭或靠泊點、油輪、棧橋或操作平台等;專用設備主要有:裝卸油鶴管、集油管、輸油管和輸油泵、發油灌裝設備、粘油加熱設備、流量計等。
(2)必須在專用作業區域內完成。
原油和油品的裝卸都有專用作業區,這些專用作業區通常設有隔離設施與周圍環境相隔離,且必須滿足嚴格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靜電要求。
(3)必須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
(4)裝卸的時間和速度有較嚴格的要求。
原油具有一定的黏性,尤其是當溫度較低的時候,存儲在大型儲油罐的油品不容易直接輸出,必須進行一定的加熱,已達到提高原油溫度,提高原油流動性的目的。
目前的原油儲罐加熱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盤管整罐加熱,一種是局部快速加熱。
整罐加熱方式是目前應用比較簡單,採用比價普遍的一種原油加熱方式,而局部快速加熱,具有較好的節約能源,加熱效率高的特點。
㈤ 印度尼西亞 天然氣價格
路透社報道說,印度尼西亞石油和天然氣監管機構BPMigas周一發表聲明說,計劃將Tangguh液化天然氣工廠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上調一倍,從目前的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mmBtu)3.35美元上調至7美元。與Tangguh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簡稱中海油)從印尼進口液化天然氣將受到影響,這部分天然氣主要供應中海油設在福建的接收終端。
路透社的報道中說,印尼決定上調整價格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根據中海油與Tangguh簽署的協議,Tangguh每年將向中國出口260萬噸液化天然氣,價格為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3.35美元,遠低於當前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這份協議的有效期長達20年。路透社的報道中說,目前國際現貨天然氣價格已經上漲至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16.50美元。
報道中說,印度尼西亞目前正在與中海油就天然氣漲價一事展開談判,預計新價格將從今年1月份開始執行。目前印度尼西亞與許多亞洲國家簽署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都沒有確定具體的價格,而是根據一個計算公式參照國際市場行情變化而調整。
㈥ 印度尼西亞海域有石油嗎
印度尼西亞,作為世界有名的旅遊勝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但它不但有美麗的島嶼,還有富饒的資源,流淌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一、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亞海域位於亞洲東南部,北跨赤道,東鄰太平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接壤,西瀕印度洋,北接馬來西亞,南鄰澳大利亞,處於國際東西交通要道(圖13-4)。
圖13-5亞太地區天然氣產量圖
印度尼西亞約有60個沉積盆地,73%位於海上(其中的31%分布在深海區),27%分布在陸上。目前已勘探的36個含油氣盆地主要位於西部地區,主要的含油氣區有蘇門答臘油氣區、爪哇油氣區、東加里曼丹油氣區。印度尼西亞70%的天然氣儲量位於海域。
據美國《油氣雜志》2007年終報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亞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5.99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0.3%,居世界第25位;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26589.66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5%,居世界第13位。
石油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斯蘭等島和巴布亞。較大的油田有中蘇門答臘的Minas、Duri和Bangko油田,蘇門答臘東南海上的Cinta和Rama油田,重度為東加里曼丹的Bunyu、Handi和Bakapai油田,西爪哇海上的Arjuna和Arimbi油田等。印度尼西亞的原油品質范圍很廣,其中大部分原油的API重度為22~37°API。印度尼西亞兩大原油出口品種——蘇門答臘輕質油或米納斯原油的API重度為35°API,而更重的Duri原油的API重度為22°API。
近幾年印度尼西亞原油產量一直呈下降趨勢。減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老油田的自然減產和油氣領域勘探和開采新增投資缺乏。印度尼西亞國內的原油產量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從2004年上半年起印度尼西亞已成為原油凈進口國,國際油價的上升導致印度尼西亞的預算赤字增加。
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859.3億立方米。印度尼西亞大部分天然氣資源位於北蘇門答臘省的Aceh和Arun天然氣田、東加里曼丹陸上和海上氣田、東爪哇Kangean海洋區塊、巴布亞的一些區塊。主要的經營商是印度尼西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RoyM.Huffington公司和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
2007年印度尼西亞共獲得18個新的油氣發現,其中石油發現7個,天然氣發現11個,海域有5個,陸上有13個。
三、發展歷史
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勘探起步很早,公元前8世紀就曾採用原始方式在蘇門答臘開采原油。
1859年開始了石油調查。
1889年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進行陸上油苗調查,並於1885年在蘇門答臘北部鑽出了第一口具有商業價值的油井。
1889年荷蘭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亞建立荷蘭皇家石油公司,並進行了普遍的石油勘探。
1907年成立皇家荷蘭—殼牌集團,1933年在蘇門答臘南部發現了油田,1936年在蘇門答臘中部進行了大規模的石油勘探。1922年印度尼西亞發現了塔郎阿卡爾油田,1937年發現打拉根油田,1940年發現桑加油田,1944年發現米納斯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油產量大幅度下降,從1940年的900萬噸降到1945年的103萬噸。
1963年印度尼西亞政府規定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歸國家所有。1967年政府按照新的外國投資法與11個外國石油公司簽訂了勘探開發合同。後來發展到8個西方國家35家石油公司向印度尼西亞投資17億美元。
1968年成立統一的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從此石油勘探活動由只限於陸上逐漸向海上發展,在此期間發現了90多個油氣田。鑽井井數由1968年的80口增加到1971年的636口,其中海上鑽井144口,並於1970年發現阿卡塔海上大油田,1972年發現Arun氣田。
1972年地震勘探發現了巴達克油氣田。
1972年發現貝卡拜油田。
1974年發現烏當油田。
1979年發現克里斯納油田。
1991年道達爾公司在東加里曼丹海上馬哈坎區塊發現大氣藏。
西方石油公司在伊里安查亞海域Beran區塊鑽的Roadiba-1井在侏羅系地層獲得工業油氣流,測試日產氣66.8萬立方米,這標志著印度尼西亞在中生代儲層的重大發現。
1993年3月,殼牌公司在東爪哇海發現天然氣,發現井為Kaladi井,位於Muriah區塊。該井在鑽至井深1260米時,在中新統地層中遇到了良好的天然氣顯示。
1994年4月,尤尼科公司在東加里曼丹Mahakam地區海上的Serang油田東部獲得油氣發現。
印度尼西亞曾經為亞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06年產量為693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長0.9%。2007年產量為667億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3.8%,居世界第10位。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國,兩個最大的LNG處理廠為Arun和Bontang,近年來產量也不斷下降,為了彌補產量下降,印度尼西亞不斷加強天然氣勘探,努力增加天然氣產量,滿足長期LNG供應合同需求和國內需求,目前有幾個在建的新項目,其中在西巴布亞島的Tangguh LNG廠已初具規模。
據1994年5月在挪威召開的第14屆世界石油大會報道,印度尼西亞的最終可採石油量為47.7億噸,到1993年1月1日累計探明儲量為39.3億噸,探明程度為82%。最終可采天然氣資源量為5.4萬億立方米,到1993年1月1日累計探明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探明程度為67%。在未探明的含油盆地中,70%的盆地位於水深超過200米的海域。
四、主要產區
庫特盆地西部為加里曼丹地塊,東部為望加錫深海槽,南是帕特諾斯特隆起,面積10萬平方千米。目前該盆地有20多個油氣田,其中海上油田10多個,氣田4個。庫特盆地的勘探早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開始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加里曼丹島的東部沿海一線,陸續發現了幾個油田。1970年起陸續發現一批油田。其中漢迪爾油田的可采儲量為1.09億噸原油和700多億立方米,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近海油田。巴達克氣田的天然氣儲量達1900億立方米,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氣田。
巴達克(Badak)油氣田位於加里曼丹島東海岸,赤道以南35千米處,瀕臨加錫海峽。1972年地震勘探發現了此油氣田。1976年探明天然氣儲量為1980億立方米,凝析油儲量1800萬噸,1973年開始採油,1977年開始采氣,1980年最高年氣產量為60億立方米,現有生產井155口。巴達克油田是目前庫特盆地最大的油田,也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氣田。
阿塔克油田位於馬哈坎三角洲東北部,距加里曼丹東海岸約19千米,水深約61米,發現於1970年9月,1972年11月投產,是印度尼西亞最大海上油田。
貝卡拜油田位於庫特盆地馬哈坎三角洲南緣,距海岸15千米。發現於1972年4月,1974年正式投產。原始可采儲量2624萬噸,是庫特盆地內居第四位的油田。
西北爪哇盆地面積為22萬平方千米,陸上從西邊的西冷(Serant)向東延伸至井裡汶(Cirebon),海上以阿朱納次盆地為主體,該次盆地中心在雅加達東北約105千米處,海水深36米,有利於海上作業。目前有20多個油氣田,除了4個在陸上外,其餘均在海上,位於巽他和爪哇。海上有兩個油田群,即阿朱納油田群和阿里姆比油田群。
克里斯納油田位於雅加達西北35英里的爪哇海上,1976年鑽Krisna-1井,認為無商業價值。1979年底,鑽Krisna-3井,展現出巨大的石油潛力。1980年11月在第一個平台上開始生產石油。
巽他盆地位於蘇門答臘島以東、爪哇島以北的西爪哇海內,南北長,東西窄。1970年發現了森塔油田,1971年投產。至今巽他盆地已鑽了600多口井(包括開發井),發現含油氣的構造27個,其中具有商業價值的18個,已開發的油田15個,主要油田有塔貝瑪、拉瑪、克里斯納、澤爾它等。巽他盆地水深20~60米,加上氣候溫和,有利於海上作業。
該油田位於海域,1974年發現,水深91米,含油麵積42平方千米,石油地質儲量2695萬噸。
南海領域部分已進入中國傳統領海邊界內,目前只有西納土納盆地產油,該盆地中已發現烏當、特魯布克和卡卡普油田,自70年代投入開發。近年發現的納土納氣田,位於納土納島東北225千米,水深145米,估計儲量1.3萬億立方米,二氧化碳含量達71%。
㈦ 一噸石油賣多少錢
每桶石油約為 68.58 美元。一噸大約是7桶。如果油輕(稀),一噸大約是7.2桶或7.3桶。 68.5 * 7 = 480.06 美元。人民幣 3299.3084 元。
【拓展資料】
石油價格影響因素:
1、OPEC影響
目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應商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國家。 1970年代以來的幾次石油危機促使西方石油消費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同時,大力發展節能技術,開發替代能源,削弱了石油需求增長勢頭,降低了對OPEC石油的依賴。
2、石油儲量
石油生產必須基於石油儲量。幾十年來,世界石油資源探明儲量不斷增加。可以預見,至少在未來10年內,全球不會出現石油供應短缺的情況。但由於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前見頂,全球石油供應將逐步進入下降階段。
油價與全球宏觀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油價是一個關鍵價格。有經濟學家表示,高油價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雖然普遍認為高油價是經濟增長造成的,但這表明兩者的關系非常不穩定。
石油危機期間,OPEC以石油為武器反擊西方國家,導致石油危機,成為西方國家經濟陷入滯脹的導火索。冷戰結束後,全球化時代到來。石油恢復了其商品性質。總之,在和平與發展的環境下,石油的政治屬性被弱化,經濟屬性成為常態,金融屬性成為常態,屬性越來越明顯,油價波動成為常態。金融現象。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通常聽到的「油價」一般是紐約和倫敦期貨市場的實時價格,而用於後期統計和研究的油價一般是現貨市場的交易價格。
亞洲市場將成為產油國競爭的焦點。亞洲石油需求仍將快速增長。中國作為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重要力量,將在全球需求格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㈧ 一噸石油多少桶
一噸石油等於多少桶?
石油體積與重量單位的換算方法
1.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必須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個溫度狀態下,每立方米體積的石油為p噸重。換算關系為: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
一噸油相當的桶數=1/p*6.29桶(油)
將6.29除以密度即為求1噸油等於多少桶油的換算系數公式。此換算系數的大小與油品的密度大小有關,且互為倒數關系,如:大慶原油密度為0.8602,勝利101油庫原油密度為0.9082,可分別得:
大慶原油換算系數=6.29/0.8602=7.31,勝利原油換算系數=6.29/0.9082=6.93
對石油產品得計算方法也是一樣。如某種汽油的密度為0.739,計算結果:1噸汽油等於8.51桶;某種柴油的密度為0.86,計算結果1噸柴油等於7.31桶。依此類推。表1列出了國內外常規油品及常見的原油的噸與桶的換算系數。
美國市場的汽、煤、柴油價格以美分/加侖為單位,同樣可用上述公式換算為以美元/噸為單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國舊金山93號無鉛汽油價格為54.0美分/加侖,其換算方法推導如下:
93#無鉛汽油價格=54.0美分/加侖;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侖),54.0*0.01*42*8.5美元/噸
(1噸汽油約和8.5桶),54.0*3.57*(3.57即為汽油由美分/加侖換算美元/噸的換算系數)=192.78美元/噸
表1.原油和油品體積與重量單位換算表
一、油品品名密度p桶/噸品名密度p桶/噸
航空汽油0.7018.97船用柴油E80。c37-5.00.8867.10
車用汽油0.7258.67減壓渣油(大慶)0.9416.68
航空煤油0.7758.12道路瀝青1.016.23
輕柴油0.8257.62潤滑油基礎油150SN0.84277.46
輕石腦油(44-100。c)0.6749.33潤滑油基礎油500SN0.85797.33
重石腦油(102-143。c)0.7428.48潤滑油基礎油150BS0.8797.16
二、原油品名密度p桶/噸品名密度p桶/噸
中國原油米納斯原油0.84987.40
大慶混合原油0.86027.31杜里原油0.92186.82
勝利原油(101庫)0.90826.93辛塔原油0.86027.31
阿曼原油0.84987.4阿朱納原油0.92796.78
阿聯酋原油漢迪爾原油0.88507.36
迪拜原油0.87087.22維杜里原油0.88507.36
穆爾班原油0.84987.4馬來西亞原油
沙特原油塔波斯原油0.79727.89
阿拉伯輕油0.85507.36拉布安原油0.86547.27
阿拉伯中油0.87087.22米里原油0.89487.03
阿拉伯重油0.88717.09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0.86807.25伊朗輕油0.85547.35
伊拉克原油伊朗重油0.87077.22
巴士拉輕油0.85597.35英國原油
巴士拉中油0.86987.23不倫特原油0.83487.53
中原文留油0.83217.56俄羅斯原油
遼河外輸油0.9306.76原蘇聯出口原油0.86597.26
勝利孤島油0.9466.65美國原油
江蘇真武油0.84037.49西得克薩斯中質油0.82517.03
華北任邱油0.84107.48北坡原油0.89447.03
南海惠州油0.83807.51澳大利亞原油
南海綏中油0.9726.47吉普斯蘭油0.80177.085
印尼原油賈比魯油0.81567.71
阿塔卡原油0.91097.76
2.體積單位換算
體積單位主要有桶、加侖、升、立方米,它們之間的換算系數見表2。
表2.體積單位換算表
升(L)立方米(m3)加侖(美)加侖(英)桶(油)
158.980.158984234.9731
10.0010.264180.219986.29*10-3
10001264.18219.986.29
1立方米=6.29桶(油)
㈨ 一噸原油等於多少桶
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必須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個溫度狀態下,沒立方米體積的石油為p噸重。換算關系為: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一噸油相當的桶數=1/p * 6.29桶(油)將6.29除以密度即為求1噸油等於多少桶油的換算系數公式。此換算系數的大小與油品的密度大小有關,且互為倒數關系,如:大慶原油密度為0.8602,勝利101油庫原油密度為0.9082,可分別得:大慶原油換算系數=6.29/0.8602=7.31 ,勝利原油換算系數=6.29/0.9082=6.93 對石油產品得計算方法也是一樣。如某種汽油的密度為0.739,計算結果:1噸汽油等於8.51桶;某種柴油的密度為0.86,計算結果1噸柴油等於7.31桶。一、油品(節錄)品名 密度p 桶/噸航空汽油 0.701 8.97車用汽油 0.725 8.67航空煤油 0.775 8.12輕柴油 0.825 7.62二、原油(節錄)品名 密度p 桶/噸大慶混合原油 0.8602 7.31勝利原油 0.9082 6.93<體積單位換算表>升(L)/立方米(m3)/加侖(美)/加侖(英)/桶(油)158.98 0.15898 42 34.973 11 0.001 0.26418 0.21998 6.29*0.0011000 1 264.18 219.98 6.291立方米=6.29桶(油)因此,以一噸大慶原油來說,約等於1162.1438升1噸=7.31桶1桶=158.98升7.31*158.98=1162.1438--------------------->一噸車用成品汽油約等於1378.3566升1噸=8.67桶1桶=158.98升7.31*158.98=1378.3566(資料僅供參考)參考資料: http://www.oillink.cn/classroom/oilinfo/oilvgtrans.htm
㈩ 原油價格多少錢一噸
原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是「桶」,一桶是159公斤,因為各地出產的原油的比重不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噸原油一般在7桶到8桶之間,按世界原油平均比重計,一噸等於7.35桶。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是每桶50+美元,按當前美元匯率1美元等於6.2人民幣,這樣算下來,每噸原油價格約3100+元。
(10)印尼石油多少錢一噸擴展閱讀: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通常來看, 該原油期貨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噸和桶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噸(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約為136公斤多一點。盡管噸和桶之間有固定的換算關系,但由於噸是質量單位,桶是體積單位,而原油的密度變化范圍又比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單位計算,會有不同的結果。